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歌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皮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出现了几次?33666555嘭嘭嗵 嗵 嗵嗵 嗵 嗵跟琴学唱小声跟唱朗读歌词附点节奏游戏1X X X X节奏游戏2XX X XX X节奏游戏3XX XX XX XX朗读歌词分组合作跟着琴声演唱歌曲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师生合作演唱歌曲完整跟着音乐演唱生活中的声音哗 — |当当 当 0 |砰 啪 |嘭 嗵 |热爱生活下课啦下课啦6011L01100S女9女⊙●●o0●以X2-4拍的强弱规律●O强弱拍皮球1=F王利锦词曲中速欢快、活泼地3550355035532165232.3花皮球,真可爱,轻轻一拍跳起来;你拍拍,232.365312213666我拍拍,大家玩得多愉快。嘭嗵通嗵35556.53652352310‖彭通嗵嗵,大家玩得多愉快,多愉快!⊙⊙●》UniorCHEF叵m《拍皮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拍皮球》是人音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游戏》的歌曲,是一首节奏鲜明、活泼欢快的歌曲,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在一起玩皮球游戏的欢乐心情,全曲由三个乐句组成,加入了八分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表现了花皮球蹦蹦跳跳的样子和孩子们玩耍时你拍拍、我拍拍的有趣场景。【设计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好的情操。教学过程中,把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感受音乐的乐趣与律动,体现了听觉为主,听觉为先的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本课授课的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同时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学生对音乐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针对学生特点,可采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有节奏地演唱歌曲《拍皮球》,并能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型和音符时值。2. 通过节奏练习、动作模仿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声音的能力。【教学重点】能够流畅、准确地演唱歌曲《拍皮球》,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教学难点】唱准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的部分。【教学准备】老师:多媒体课件、游戏球若干、钢琴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法:示范法、讲授法、游戏教学法学法:模仿法、实践法、合作学习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视频导入:教师出示视频,请学生观察视频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预设生:打乒乓球、打棒球、打羽毛球等。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球类运动,请听音频,听一听是什么运动呢。预设生:拍皮球。师:你们的小耳朵很灵敏,你们平常都做过哪些运动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设计意图】让学生的欣赏视频的同时,自然地进入观察阶段,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发现身边的运动形式,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拍皮球》。新授教师播放音频:请同学们观察老师跟着歌曲都做了什么动作呢?预设生:走一步踏两步的动作,第一步脚步重,第二步脚步轻。2.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老师在做动作的时候脚步一重一轻,一强一弱。这是二拍子的一个特点,他的强弱规律是:强、弱。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起立,跟老师一起来做做律动吧。【设计意图】初听音乐,感受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后面节奏练习做准备。3.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听完歌曲后有什么感受。你能模仿拍皮球发出的声音吗?4.第三次播放歌曲,请学生聆听皮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出现了几次?预设生:发出“砰嗵嗵嗵”的声音,出现了两次。师:每次声音的高低是一样的吗?预设生:不一样,第一次音高,第二次音低。教师出示乐谱,圈出皮球的声音,教师弹琴,学生跟唱,然后学生跟音乐演唱“砰嗵嗵嗵”的部分。【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皮球发出声音的高低,唱好音准,增加对歌曲旋律的熟悉度。5.按节奏朗读歌词,请学生观察相似的歌词,找出不同点。教师单独出示两句歌词,讲解附点节奏。教师示范两种节奏,请学生观察不同。预设生:加了附点的音变长了,后面的音变短了。【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找出附点音符和其他音符的不同,体会音符的长短,对歌曲节奏进一步熟悉,6.师:在完整朗读歌词之前,老师请大家玩个节奏游戏,请看黑板。请你用我们之前学过的音乐知识读一下这个节奏。(分发小球)师生一起做动作,提醒学生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学生边玩游戏边跟老师一起按节奏朗读歌词。7.根据时间决定是否进行剩余两个节奏的练习,并尝试边听音乐边读歌词。【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对歌曲节奏掌握的更准确。8. 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再来巩固一下这首歌曲吧。师弹琴生跟唱。播放音频,学生跟音乐演唱歌曲,提醒学生注意唱准附点节奏。9.师生合作演唱。下面让我们来接龙演唱,老师唱有老师头像的部分,你们唱小孩头像的部分,也可以看老师的手势,当老师指向你们的时候大家唱。最后让我们跟着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吧。三、观察生活,用节奏表现声音。师: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过哪些声音呢,你能模仿一下吗?教师示范,出示水声、切菜声、鞭炮声、拍球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四、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请哪位同学说一说,今天的音乐课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附点音符,知道了它的特点,并且能唱好一字多音的部分,还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了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妙的声音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掘,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多发现生活中的美。同学们,下课!【板书设计】拍皮球反省是成功的基石——《拍皮球》教学反思一、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有节奏地演唱歌曲《拍皮球》,并能理解歌曲中的节奏型和音符时值,并通过节奏练习、动作模仿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和快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声音的能力。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把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验、感受音乐的乐趣与律动。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很快地掌握歌曲的节奏,首先让他们按照节奏朗读歌词,开始边朗读边拍击强拍,接着依照两拍子的强弱,仿拍皮球的动作朗读歌词。接下来,聆听歌曲范唱拍击节奏后模唱歌曲。最后跟伴奏演唱歌曲。这样,孩子们很快就能够用灵巧的声音,清晰地演唱歌曲了。回顾整节课,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比较高,也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三、不足之处及改进措施1.个别节奏学生掌握不准,当学生反复学念“多愉快,多愉快”这句仍然学不会时,教师可以通过用学过的走和跑的节奏,让学生加深印象。2.在教唱歌曲的环节有些过于程式化,应该结合这首歌的情绪,引导学生表现这首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拍皮球时跳跃、富有弹性,进而用富有弹性的歌声来表现歌曲。3.教学中语言不够简洁、精炼。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立足细节课堂,精心备课,预设生成,进一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4.乐谱中的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没有详细讲解,导致学生在空拍部分容易跟不上节奏,可以设计一些拍手或拍腿的动作来区别两种休止符。5.节奏练习时间太长,导致时间有些紧张,后面师生合作演唱和小乐器创编没有讲到,再次设计课程时可以少设计几个节奏,有基本节奏就可以了,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唱,才是我们的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拍皮球》教学反思.docx 拍皮球.pptx 拍皮球教学设计.docx 未知歌手 - 拍皮球.mp3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