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思想政治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教科书 书 名:2019部编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深刻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科学评析各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客观认识中国各阶级、各阶层进行革命斗争中的弱点,科学评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3、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学习使学生升华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通过查阅资料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斗争的特点和变化。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史实,比较鉴别三种建国方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好,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思想政治必修三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让我们回顾历史,共同探究在新中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脱颖而出? 展示学习目标。 三、议题引领,合作探究。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三个议题:
教学设计
(一)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来共同探究第一个议题: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是指当时中国的政治地位,从社会发展形态看是历史的倒退。 半封建: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住,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是指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这种变化是历史的进步。 那么,为什么必须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来看大屏幕: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结合课本知识和所学历史知识,请同学思考并回答,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从毛泽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下面,我们共同观看一段视频:思考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的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7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对外实行殖民扩张。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治腐败、军事废弛、财政拮据,由盛而衰颓势日益加深。 帝国主义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制度腐朽、政治腐败、闭关锁国。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复杂的社会性质决定中国社会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主要矛盾是什么?由主要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主要矛盾: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的矛盾,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3.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间的关系。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近代中国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奋起抗争。 议题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的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救亡图存运动。 材料一: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说明“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得出什么样的历史结论? 农民阶级阶级局限性,不代表先进生产力;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相继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 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分析每种方案的结局及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问题,组织答案,自由发言,其他同学随时补充。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学生补充,归纳知识点。 知识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救国方案及其结局。 前两种建国方案失败的原因: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规律,注定了第一种方案会失败。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和不彻底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二资本主义国家不允许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第二种方案也失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第三种方案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3、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通过历史的逻辑,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1943年,著名作曲家曹火星写下了一首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曲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后来,毛泽东做了修改,在中国前面加了个“新”字。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下面你这段视频重温这段激扬的旋律。 视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议题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中国在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产业工人——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为什么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要从工人阶级的特点谈起。 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人数不多,集中分布在大城市,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具有团结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中国工人阶级的地位:中国产业工人已成为一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阶级基础先进 思想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思想科学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存在的两个根本性弱点:①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②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善于反思弱点 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哪些的变化?。 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新成就:理论和实践方面 1、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答案。——奋斗目标明确 2、认识到必须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革命任务清晰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建立了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请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走访英模代表、家庭长辈等方式,有鲜活生动的具体事例来论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下次上课时在进行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在光辉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学习,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最后让我们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