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摒弃“丢三落四”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摒弃“丢三落四” 素材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 摒弃“丢三落四”
班会背景
根据平时观察和我们班一年级学生习惯问题调研数据分析所得,我们班的学生普遍存在丢三落四的问题,表现为三天两头弄丢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让家长送水杯、课本、药品,越来越多无人认领的文具。因此,帮助我们班学生改善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符合小衔接教育的习惯管理教育的特点。
班会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丢三落四”带来的不良后果,知道如何减少“丢三落四”的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到学会自主管理物品的重要性,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
3.行为目标:通过情境创设、观看视频、创作定格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自主管理物品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物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知目标:认识“丢三落四”带来的不良后果,知道如何减少“丢三落四”的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到学会自主管理物品的重要性,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
3.行为目标:通过情境创设、观看视频、创作定格画面、小组讨论等方式,掌握自主管理物品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物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动画视频,角色头套:铅笔、尺子、橡皮、课本、书包。
学生准备:情景剧
班会背景
根据平时观察和我们班一年级学生习惯问题调研数据分析所得,我们班的学生普遍存在丢三落四的问题,表现为三天两头弄丢铅笔、橡皮、尺子、作业本,让家长送水杯、课本、药品,越来越多无人认领的文具。因此,帮助我们班学生改善丢三落四的坏习惯很有必要且有意义,符合小衔接教育的习惯管理教育的特点。
班会过程
导入
欣赏一年级课本剧《文具的家》,引发讨论。
元元的铅笔只用了一次,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就再也找不到了,元元一回到家就问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丢三落四”的元元没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具,你是不是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呢
环节一:丢三落四现象多——知现状
让学生自由发言倾吐心声,初步感知危害。上学忘了带语文课本,让妈妈送来;周末回家,在宿舍收拾好的衣服临走还是忘在学校;铅笔橡皮明明下课放在了桌子上,再上课却总是找到……学生边说边说自己这个“丢三落四”带给自己的危害。
环节二:丢三落四危害大——明害处
观看学生根据课本剧《文具的家》续编的情景剧《丢失的文具》,深刻感知其危害。通过文具被遗弃后的“流浪”经历,在黑暗中等待主人时的细致的心理演绎,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丢三落四”不仅会酿造文具悲惨命运,还会浪费金钱、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扰乱平静的心理等,且如若任其发展,会造成各种意想不到的后果。在学生深知其危害并萌生改正的心理建设下带领他们一起寻找“丢三落四”的原因进而找到减少“丢三落四”的办法。紧接着出示元元的座位图,直观的照片显示:张大嘴巴的书包、乱扔的课本、被压着的尺子、桌脚旁的橡皮、凳脚旁的铅笔,引导学生帮元元查找她“丢三落四”的原因。推人及己,反思自己类似的行为。
环节三:丢三落四摒弃它——找方法
在“原因”的推动下集思广益,帮助元元战胜“丢三落四”。老师出示表格,学生提出解决方法。最后总结为:物品分类放,用完以后及时收回并放回原处,需要记住的东西较多时采用列清单的方法。
班会延伸和反思
本次班会我通过课本剧、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观看、讨论、思考、反思的基础上了解“丢三落四”的成因、危害并积极寻找减少丢三落四行为的方法,从而培养自主管理的意识,班会目标达成。班会后我们开展了“摒弃丢三落四行动坚持周”活动,如果坚持一周、两周的同学找老师领取相应的奖品,此次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