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传承红色基因永固红色江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长征故事,强调“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长征精神,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学习战略转移传承红色基因”目录湘江突围伟大转折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四渡赤水胜利会师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一部分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湘江突围血战湘江壹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以来最惨烈、最关键的一仗。陈树湘:铁血后卫垂青史,断肠明志铸忠魂扯断大肠, 英勇就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参观时强调,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第34师师长陈树湘陈树湘,湖南长沙人,1905年,出生在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陈树湘结识了毛泽东、杨开慧一家,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到井冈山,短短8年时间,陈树湘从一个武装起义的战士,成长为红军中的高级指挥员。1934年3月,陈树湘被任命为红五军团第34师师长。1934年11月25号,中央红军开始抢渡湘江。中央红军数万人的后卫掩护任务落在了红34师的身上。在掩护红军主力突围的红三十四师血战数日,全军6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受伤的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被敌人俘获。敌人用担架抬着前往司令部领赏,行至此古庙休息。为了不让敌人得逞,躺在庙堂走廊处的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伸入腹部抠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时年29岁。死后敌人将陈树湘的首级放在篾笼里,悬挂在长沙小吴门外的石灯柱上示众。当时的长沙小吴门外,正是瓦屋街和清水塘一带。那里是陈树湘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成为一个革命者的地方。这位红34师的师长,以这样悲壮的牺牲践行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师长陈树湘,危急时刻咬断肠,含笑对湘江。”6000多人拖住42万国军,红军师长陈树湘扯断大肠,英勇就义。如今,在永州道县陈树湘烈士纪念园,广大干部群众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红色文化相结合,学党史、悟思想、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手中,这更需要我们带着像陈树湘等先烈一样,对党的绝对忠诚,在大考中践行初心,在大战中勇担使命。”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也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的一战,中央红军从最初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桂北民间流传的这首民谣,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湘江战役的惨烈。湘江惨胜直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迎来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第二部分伟大转折——遵义会议时间地点内容1935年1月遵义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 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会址会议意义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年)中共接受共产国际领导,但由于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出现很多错误如大革命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遵义会议(1935年)14年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正确领导,中共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开始走向成熟,走向成功;最终建立新中国。14年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幼年成熟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意义:1、确立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3、成为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贰遵义会议精神: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总书记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不时询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当年场景摆放着会议桌椅,墙上挂着全部参会人员照片,总书记驻足凝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第三部分四渡赤水四渡赤水叁长征史上最光彩的奇的篇章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历时3个多月,四次渡过赤水河,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人,成功的把几十万追兵甩在赤水河北岸,兵锋直逼贵阳。总书记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第四部分胜利会师胜利会师肆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会师于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红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的起点上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画卷2020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强调要用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长征经过: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开始:中央根据地(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遵义四渡赤水渡过 金沙江强渡 大渡河飞夺 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吴起镇 会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突破腊子口跳出敌人重重包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聆听习总书记讲长征途中的故事伍“半截皮带”的故事:“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31军93师274团8连,年仅14岁的战士周国才随部队穿越草地北上。草地走了不到一半就断粮了,一切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后,大家只好解下皮带煮着吃。当周国才的皮带被煮食一截后,他恳求把它留下作为纪念,带着“去延安见毛主席”。周国才最终跟随大部队胜利到达延安,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友,他用铁筷子在皮带背面烫上了“长征记”3个字。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永远跟党走陆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传统中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的光荣传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的宝贵财富。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强国有我,请党放心。——传承红色基因永固红色江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