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 160米到600米的传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 160米到600米的传奇

资源简介

小学五年级主题班会 160米到600米的传奇
一、主题的选择
1.【主题名称】160米到600米的传奇——深圳地标建设者:用责任书写传奇
2.【选题来源】地标建筑,构成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最初印象、最直观的情感纽带和回忆载体。1980年至2020年,深圳改革开放40年,也是深圳地标40年的演变史。从1980 年代的蛇口标语牌、国贸大厦、上海宾馆、中英街、深圳大学、深圳火车站。到 1990 年代的邓小平画像、地王大厦、世界之窗、东门老街、华强北、大剧院。再到2000 年之后的深圳书城中心城、京基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春笋大厦、“ 湾区之光 ” 摩天轮……十几个深圳地标建筑,书写着十几段城市传奇历史,承载着深圳不同时代的历史故事,变成新老深圳人的共同记忆。这一路的传奇,对于我们深圳的小学生来说,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孩子们大都去过这些地标建筑,但是对地标建设者背后的故事知之甚少。因此,选取深圳地标建设者的责任传奇故事,追忆深圳发展的历程,了解深圳的过去和现在,传承深圳的精神,树立远大目标与理想,为深圳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有一定意义的。
3.【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①引导学生了解深圳地标建筑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②引导学生了解深圳地标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③引导学生重温特区地标变化40年的足迹、了解深圳积淀出的城市特色、深圳人的奋斗精神和激发城市自豪感。
④引导学生展望深圳未来,努力为建设更美深圳做出努力。
二、理解主题
1.【概念的解析】
在这节班会课里,核心概念是“责任担当”。责任是指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当的事情。例如: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责任按照其内在的属性可以分为:角色责任、能力责任、义务责任和原因责任。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体现着一个人的使命、生活空间和追求。责任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
何谓担当?在词典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就有敢于担当的人,他们怀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信念,秉承“士不可以不弘毅”的昂扬斗志,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敢于担当背后的勇气、良知和才干,也赢得了无数人的赞叹。什么是担当?担当是敢于承担责任,关键时刻敢挑担子,在责任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就当下看来,共产党员干部的担当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能主动承担,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困难和挑战,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2.【概念的理解】
责任担当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还比较浅显,行为意识比较简单。但是孩子的祖辈和父辈等,尤其是亲身经历深圳改革开放40年巨变的人,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在开展班会课之前,安排家长和孩子聊一聊他们记忆中深圳的变化有哪些?然后让学生查找资料:深圳地标建筑40年发生的巨变。让孩子们从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中感受到深圳地标变化对深圳发展的影响,理解责任担当对深圳发展的重要作用。
3.【建筑的背景】
1982年,深圳市政府准备筹建一栋大楼,作为全国各地在深圳的窗口,命名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同年4月,由深物业集团作为甲方单位,中建三局承建的国贸大厦在罗湖破土动工。据中建三局有关人士回忆说,当时他们同时在竞标一个外资项目,但是大家认为国贸大厦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标志性建筑,足以载入史册,于是放弃了外资项目,并以独特的“滑模施工”中标国贸大厦工程。
4.【建筑的人物】
国贸辉煌历史的背后,有两群最不该被遗忘的人。一群是参与国贸建设的工程兵,一群是中建三局的 “铁姑娘班”。1982 年,从京广线由北向南,陆续驶过 100 多趟军列。这些军列里,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2 万多名基建工程兵。而他们都身负同一个使命,到深圳支援特区开发建设。1982 年 4 月,由深物业集团作为甲方单位,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中建三局承建的国贸大厦,在罗湖破土动工。1984 年 4 月 30 日,国贸主楼封顶,比预计工期提前了 1 个月。工人从楼顶挂下两排大鞭炮,每排 250 米,响彻深圳河两岸!国贸大厦从建设到投入使用,只花了 3 年时间。举世闻名的 “ 3 天 1 层楼” 的 “深圳速度”,离不开南下援深的基建工程兵。当时深圳只有 30 多万人口,原特区内只有两万多居民,但是工程兵连同家属的数量,就达到 4、5 万人之众。1982 至 1995 年间,深圳每 5 栋大厦,就有一栋是工程兵所建。第一条路、第一个小区绝大多数 18 层以上高楼建筑,也都是由 2 万多名南下的基建工程兵完成。
中建三局的 “铁姑娘班”,是国贸大厦工地的钢筋班。“铁姑娘班” 里有位叫杜先芳的姑娘,1983 年离开湖北荆门老家,投入到国贸大厦工地时只有 18 岁。当年一晚上抬 10 多根单重近百公斤的钢筋,是家常便饭。杜先芳回忆,国贸大厦从第 3 层开始使用 “滑模” 建造。“滑模”,指先用钢结构搭建模板,再往里浇灌水泥,等到水泥大体凝固后,再往上提升模板进行吊装,也是国贸大厦 “ 3 天 1 层楼” 的秘诀。负责绑扎钢筋的 “铁姑娘” 们,要跟随着 “滑模” 从 3 层一直攀上 150 米高空,身体上的疼痛和劳累是其次的,心理上的恐惧才最难克服。恐高的杜先芳,第一次站上十几米高的脚手架,脚步打颤、手心冒汗。后来慢慢克服,直到最后坦然自若站上百米高空的龙门架。
80 年代,从百米高空俯望整个深圳特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铁姑娘班” 共有 100 多人,离开家乡湖北时,都还不满 20 岁,最小的才 17 岁。她们的任务是扎钢筋,为了抢工期,两班倒,连轴转。40 多米长的螺纹钢,全靠 “铁姑娘” 们人力来扛,30 多个人一起,从仓库扛到地库,特别缝制的肩垫,两个来回就磨破了,钢筋一转,钢筋上的螺纹就能把肩膀拉出血来。晚上睡的地方,被她们笑称是 “竹园宾馆”,就是用竹子搭建的工棚,简单盖上一层油毛毡,还是上下铺。夏天热、冬天冷,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就是这群默默无闻的 “铁姑娘”,用钢铁般的意志,用她们最宝贵的青春、最饱满的热情,造就了 “3 天 1 层楼” 的深圳奇迹。她们的奖金,是完工后公司每人奖励的 80 元,放到现在只够买一张 3D 电影票。40 年后,深圳延续了这群 “铁姑娘” 们创造的奇迹,用突破 3 万亿的GDP,告诉全世界:这是一座善于创造奇迹的城市,因为这里汇聚了全中国一群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5.【抵达的目标】
①认知目标:搜集、讲述深圳地标建设者的故事,理解责任的内涵。
②情感目标:讨论深圳建设者在付出中的责任和担当、增强对责任意义的情感认同。体会到责任担当对事情结果的重要影响,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③行为目标:通过联系生活,畅想未来,明确承担责任的付出与回报,分享责任清单,将责任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选择素材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的素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国贸大厦资料:出示国贸大厦的照片,让学生观察并猜一猜,这座建筑的名称及特点,引出建筑者背后的故事。
②地王大厦和平安金融中心的视频:通过两个3分钟左右的视频,梳理深圳地标, 记录着改革开放的坚实足迹。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看到地标建设者所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他们是怎么做的,最后取得了怎样的突破?感受建设者们“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和决心。特别是平安金融中心的建成,更是深圳经济腾飞的象征。
③地标建设者的故事:讲述以“四顶红帽子”为代表的无数建筑者在背后默默付出,克服困难,用责任书写传奇这一主题故事。
四、应急准备
对于怎样搜集和梳理深圳地标建设者的故事,并提炼出“责任担当”的精神品质这个部分,我们安排了家长和孩子聊当时的深圳概况,尤其是邀请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辈,特别是土生土长的深圳长者进行适当的采访和整理材料,也准备了相应的背景文字资料,还有“深圳地标”(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推出的特别节目)视频资料,万一学生不能深入理解时,就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来理解。
五、活动背景
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优越,大多敏感、自信、自我,但又存在着依赖性,做事缺乏责任心、自私娇气等个性缺陷。一些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对他人、对集体关心不够,遇事避让推诿,责任感不强,必须从小培养和引导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本课围绕“责任担当”,通过深圳地标建设者的故事等活动引发学生对“责任担当”进行思考,提升责任意识。
六、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和深圳地标建设者的故事, PPT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搜集了解深圳地标及建设者的故事等相关资料。
七、活动过程
1.上课地点:深圳市宝安区西湾小学汇演中心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兴趣更为广泛。自尊心进一步增强,自主性要求日趋强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大多孩子责任意识淡薄,除了吃和玩,没有其他具体的人生追求,没有树立明确的人生态度。对于生活的城市,大家喜欢去玩的地方很多,但是对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精神没有了解。对于像平安金融中心,可能去过很多次,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它是怎么建成的。对于国家的未来,改革开放的接班人,让学生了解深圳奋斗者们身上的精神,让学生传承深圳的精神,让学生知道时代发展的趋势,了解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3.课程基本流程:让学生猜地标——观察国贸大厦并补充介绍——了解地标建设者书写的传奇故事与意义——了解深圳地标的变化历程——了解深圳现在的最新地标——讨论深圳地标建设者书写传奇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展望:未来人的传奇怎样书写
4.课堂实录
第一版块:一座楼的传奇
1.依次出示各地的地标图(小蛮腰、东方明珠……)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地标的名称吗?它们位于哪座城市呢?
生1:广州小蛮腰
生2:上海东方明珠
师:这第三幅图呈现的是江苏紫峰大厦,高450米。各位同学,你们知道我们深圳的最高楼叫什么吗?
生:平安金融大厦。
师:嗯,在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之前,你还知道深圳的哪些高楼?
生:京基100。
师:嗯,还知道什么?(无人知晓)那你们知不知道30年前深圳的最高建筑是哪一个?
2.出示国贸大厦图片——(这是30年前深圳的地标,160米的国贸大厦)
3.介绍国贸大厦:
师:30年前深圳的地标叫国贸大厦,神州第一楼,它的巨大名气,来自方方面面。它是中国第一栋超高层建筑,建设期间多次登上新闻联播。1984 年 3 月
15 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三天一层楼” 的 “深圳速度” 全球闻名。它是由全国 37 家单位集资建设的 “特区窗口”,包括各省市办事处,海、陆、空各大兵种办事处,以及部分央企。建成后,各省市机构办事处云集于此,在这栋大楼里,你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它拥有着当时全国第一高的旋转中餐厅 “璇宫”,1 小时转 1 圈,可以看到香港上水、罗湖口岸、红树林、深圳湾、福田CBD、笔架山、深圳水库、梧桐山……至今仍是深圳人吃早茶的好去处,价格远比想象的便宜。这栋楼是神话诞生的地方,南方谈话诞生于此,这里还接待了众多的国外元首,到现在,国贸大厦仍以其厚重的底蕴独具魅力。在当时它就是一个传奇。那这个传奇是谁书写的呢?
生1:深圳市委书记。
生2:深圳政府。
生3:建筑工人、还有设计师等很多人。
师:同学们,这堪称神州第一楼,诞生神话的国贸大厦,是深圳大都市时代的开篇。无论之后深圳的城市 “海拔” 如何走高,它永远是深圳崛起史上,那座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它的诞生,离不开深圳市委领导班子的大局观,离不开设计者,更离不开无数的建设者,我们一起来听听建设者“四顶红帽子”的故事吧!
第二版块:一群人的传奇
1.了解故事:“四顶红帽子”的重任(1982年)
师:上个世纪80年代,缔造深圳速度的“四顶红帽子”反复出现在各种报章上。他们是中建三局项目主任、施工指挥王毓刚,支部书记、副指挥厉复兴,总工程师俞飞熊和滑模主管罗君东。
第一次试滑,因为滑模起提速度太慢,正在凝固成型的墙体被严重拉裂……第二次、第三次试滑实验均以失败告终。一时间批评、谩骂声铺天盖地,很多外电记者蹲点等着报道国贸大厦坍塌,“四顶红帽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甲方负责人甚至说:“你们要包赔我的损失,赶早给我滚蛋!”
怎么办 滑模究竟能否成功 同学们,如果你是他们当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生:既然我失败了,我尝试了这么久都不能成功,还不如不干了。
师:你就打退堂鼓了啊。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呢?
生:这时候我还可以去外国积累一些知识啊,去学习提升。
师:可是时间也不允许,时间就是效率啊。
生:试了这么多次还是不行,因为无论怎么改进都不能成功。没办法了,只能半途而废吧。
师:又一个放弃的。有没有不放弃的呢?
生:寻找前面失败的原因,加以分析,再进行改进。
师:这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生:如果说甲方实在不同意的话,还可以去找另外一个甲方,找一个比较好一点的甲方,有耐心一点的甲方。
师:哦,这也是个办法。但是一时半会儿铺天盖地的谩骂声,谁还敢签这个合约呢?
生:实在不行,我们来承担责任!
师:这是一个非常有信心的、坚定的表态。是的,四顶红帽子也在想: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虽然乌云压顶的感觉瞬间袭来,但大家没有放弃,没日没夜的总结失败教训,一头扎进工地,做实验、测数据,经过一次次滑模技术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光有先进技术不行,物料质量跟不上。当领导张恩沛再一次来到现场,在简陋的会议室,“四顶红帽子”齐刷刷地站在他的面前,以慷慨赴死的决心望向这个他们敬爱的领导。张恩沛听了他们的汇报,心潮澎湃。随后问道,“你们确定要再试一次 ”“四顶红帽子”齐声回答:“要!”俞飞熊甚至承诺,“如果再次失败,我愿意去坐牢。”同学们,这句话相当于立了怎样的誓言?
生:军令状。
师:虽然有了这样的决心,但依然有困难,购买5万元以上设备要经过漫长审批还可能不被政府批准,怎么办 工期临近,张恩沛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没有经过任何批准,他以个人名义做担保,用外汇券从香港贷款购买了十几台国外先进设备。1983年9月18日,第四次滑模正式开始,在1600多双眼睛的注视下,滑模缓缓提升。“成功了!我们成功了!混凝土墙面又平又光!” 瞬间现场会是怎样的场面呢?
生1:激动。
生2:相拥而泣。
生3:欢呼。
师:终于成功了。哭声、笑声、欢呼声交织一片,“四顶红帽子”相拥而泣。滑模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工地开始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工人的工作量和收入直接挂钩,原本工人一个月只能拿十几元,但在国贸建设期间,最高能拿600多元。
师: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大的困难,为什么还要建设这样一座高楼呢?
生1:为了创新,创新才能有发展,才有进步!
生2:为了深圳的荣耀。
生3:为了深圳经济的发展。
生4:是深圳精神的体现。
师:国贸大厦之于深圳的特殊意义,不止是见证它的辉煌,更是在特区遭遇危机时,给整座城市注入强心针,让特区人坚定了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心与信心。一位社会学研究专家说:“中国人有一种很深厚的高楼情结。”80 至 90 年代,占据 “神州第一高楼” 桂冠的深圳国贸大厦,是中国 “百米高楼” 的第一个闪耀篇章。国贸大厦,不仅在 80 年代独领风骚,至今都仍属超前之举。“不到国贸,不算来过深圳” ,这句话是 80、90 年代的流行语,道出了国贸大厦在深圳人心里的地位。
2.思考讨论:
师:30多年过去了,深圳特区的地标高度已从160米跃升到600米。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你觉得是什么成就了这座神州第一楼?
生1:敢闯敢干
生2:不怕困难
生3:勇于创新
生4:团结合作
生5:勇于担当
生6:乐于奉献
师:地标建设者们深负重任,勇于担当的传承和发展,这些建筑领域的成就和地位,离不开他们强烈的责任感。
3.聚焦责任:
师:你认为责任是什么呢?
生1:责任就是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2:责任就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生3:责任就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勇于克服困难。
生4:责任就是要有意志力。
师:责任就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态度、原则、作风、风格、习惯、思想......责任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智、格局和胸怀;体现着一个人的使命、生活空间和追求。责任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以上故事的主人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计报酬,尽己所能为深圳建设倾尽全力,就是在积极承担责任。
第三版块:一座城的传奇
1.过渡:这群地标建设者用责任不仅书写了这一座楼的传奇,还书写了很多座楼的传奇呢?我们再来看看,他们还书写了深圳这座城更多的传奇。
2.依次出现地王大厦、京基100、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这些新的地标图,边出示边依次介绍。
3.过渡: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窗口”,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它不只是一座建筑,不只是曾经的“深圳第一高楼”,它还是一个精神符号,因为,它是著名的“深圳速度”的起点。“深圳速度”从这里出发,覆盖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深圳奇迹的代名词。正是这样的“深圳责任”“深圳速度”“深圳品质”,一座座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深圳拔地而起。
4.播放地王大厦介绍的视频:384米,69层。
师:深圳的城市发展史,是一部摩天大楼崛起史。1992 年,邓小平在国贸大厦发表完 “南方讲话” 后,留下了一句叮嘱:“你们要搞快一点!”深圳不负邓小平的期望。2 年后,“深圳速度” 世界再次震撼世界。开足马力建设的地王大厦,以 “ 2 天半 1 层楼” 的速度向上攀登,不断刷新深圳城市天际线的高度记录。1996 年 3 日,地王大厦竣工,383.95 米的楼高,重塑了深圳的高度,位列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仅次于 411.5 米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442.3 米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地王大厦的横空出世,吹响了深圳经济腾飞的号角。1992 至 1996 年间,深圳 GDP 从 317.3 亿元激增至 1050.5 亿元,翻了3倍。深圳特区,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快步迈进。
5.出示京基100的介绍:高度441.8米,100层。
师:在深圳第一大厦建成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深圳没有再修建超级摩天楼,直到2011年4月京基100封顶,京基100和地王大厦紧邻,它的出现,改变了荔枝公园湖畔的城市轮廓线,从地王大厦到京基100,深圳的摩天楼接力捧顺利移交。
6.出示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图片: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
生: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师:是的。这是平安金融中心大厦。因航空限高,最终高度592.5米,118层。于2015年4月竣工,尽管这栋原本规划为660米的超级摩天楼最终落成高度为592.5米,但在深圳众多摩天楼中,它依旧鹤立鸡群,相当抢眼。平安大厦是现在的深圳地标,也叫平安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由301米的南塔和592米的北塔构成,是深圳目前第一高楼。
7.思考:
师:那么,一幢建筑600米和160米有哪些差异呢?(自由发言)
生1:建筑高度
生2:建设速度
生3:创新水平
生4:参与建筑的工作人员和技术水平
师:除了高度的明显差异和不一样之外,决定能把一幢建筑建成不同高度的内在因素还有很多:设计水平、创新技术、整个团队、制度管理等,但都离不开高度的责任心。
8.组织讨论:
师:随着地标大厦越来越高,建筑难度越来越加大,建设者们会遇到什么困难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1: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突破。
生2:意外的安全风险。
生3:机械设备的老旧或老化。
生4:管理上的意见不一致。
生5:心理的压力。
生6:天气等其他原因造成时间紧张。
师小结:建设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困难因素等。比如国贸大厦滑模施工技术3次失败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比如地王大厦施工到100米时没有安装施工电梯,工人每天背着10公斤重的设备,沿着钢管脚手架搭的简易楼梯爬到顶面去测量,经常凌空走在巴掌宽的钢梁上。平安金融中心项目负责人陆建新亲自参与修改销轴设计图纸,并到制造厂家监制出新的部件,成功解决了塔吊摇摆发出冲击碰撞的声响问题。他还发明了塔吊支撑架吊挂拆卸新技术,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开支。特加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刷新了“国内第一立焊”“国内第一仰焊”“国内第一厚焊”等施工技术新纪录。新纪录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难题。平安大厦在建设中使用4台大型动臂式塔吊,须附着在井筒的外壁上,并逐步爬升到600米高空,这一做法当时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为了确保这4个庞然大物安全地附着,同时又稳又快地“攀岩”,中建钢构团队研发“悬挂式外爬塔吊支承系统及其周转使用方法”。4台塔吊不仅稳稳地附着在井筒的外壁上,而且每次爬升都比传统方式快3至4天,25次爬升为项目节省工期多达96天。这项技术在国内其他超高层项目中得到推广应用,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
9.播放平安大厦建筑过程中的困难的视频。听后谈感受:
师:同学们,面对困难时,在他们的心里会对自己说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定要挺过去。
生2:一定要想办法克服困难。
生3:想想胜利最终就会到来。
生4: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生5:我们肩负着深圳人民的责任,绝不退缩。
师:是的,面对困难,他们始终坚定地说:牢记使命,永不退缩。正是这样的使命,深圳地标建设者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他们的传奇是用哪些精神品质书写的?
生1:责任心强
生2:敢闯敢干
生3:敢为人先
生4:勇往直前
生5:迎难而上
生6:团结协作
生7:不计报酬
生8:勇挑重担
10.师小结:跨越40年风雨历程,深圳汇集了全球英才,展现了奇迹般的城市发展史和奋斗史。瞬息万变的城市,变换得越来越快的地标,凝聚着几代特区人的共同记忆和情感共鸣。一个个地标性建筑,作为深圳最独特的名片,不仅见证了“中国建造”的崛起,也彰显出了“深圳速度”,这速度也是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之一。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品质”,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为深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推动且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版块:未来人的传奇
1.师过渡:是的。正是因为各行各业的责任担当,铸造了深圳40年的传奇。(播放深圳40年前和40年后的地标变化视频进行对比。)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大都市,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
2.师:牢记使命,永不退缩。这就是地标建设者们的责任担当。不止是他们有这样的责任担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诠释着自己的责任担当。请同学们填写各行各业的责任担当表,交流反馈。
3.汇报交流:
生1: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
生2: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生3:警察的责任是维护治安
生4:消防员的责任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4.师:两座地标,两代深圳建设者的奋斗故事;一座城市,各行各业的责任担当。那么,作为深圳未来建设者的你们,将会有什么样的责任等着你们呢?自由交流,指名反馈。
生1:学生的责任是好好学习,成长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生2: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勇于承担责任。比如在学校要认真值日,守好自己的岗位职责。
5.师总结:同学们,一代深圳人,有一代深圳人的责任与使命,一代深圳地标,有一代深圳地标的故事。班级建设,需要有你的参与!家庭和睦,需要有你的付出!社会和谐,需要有你的责任!责任是一种意识,责任是一种能力,责任是一种收获,责任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愿每一个深圳人,都能在这座城市,找到自己的热爱,愿每一个故事里,也有属于你的青春和美好回忆。下一个40年,期待着你们能用责任书写属于你们的传奇。
【课后反思】
1.目标达成。通过讲述深圳地标建设者的故事,学生基本能理解责任的内涵。
在讨论深圳建设者在付出中的责任和担当、增强对责任意义的情感认同方面,有较深的感触,能体会到责任担当对事情结果的重要影响。行为目标方面,大多能联系生活,分享责任清单。
2.过程参与。本节课主要活动手段即是听故事、看图片、看视频等,较直观形象,学生参与率较高,但是在提炼概括方面有时不能围绕“责任”来展开,需要老师进一步的引导,以突出主题。
3.细节完善。关于深圳地标的了解及建设者的故事这一交流环节,尽量多一些现场生成的内容,减少学生课前准备的材料的运用,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