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教育《坚强堡垒》课件(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红色文化主题班会教育《坚强堡垒》课件(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坚强堡垒
1921,浙江嘉兴南湖江面一艘红船缓缓荡过,几个小时后,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江西地方党组织的建立,中国革命在江西有了坚强的堡垒。那么,江西的堡垒,江西的党团组织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前言
03
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目录
01
破土而出
02
雨后春笋
首先,在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之前,老师想做一个小调查?
班上是土生土长的萍乡人,请在桌上举起你们的右手!
身为萍乡人,你对萍乡的印象怎么样?
问题来了,请听好
请不要放下你们的右手,还有问题……
你对萍乡熟悉吗?你认识接下来的这个地方吗?
班上是土生土长的萍乡人,请在桌上举起你们的右手!
探究:
江西第一个党组织为何选择建立在安源路矿
班上是土生土长的萍乡人,请在桌上举起你们的右手!
走进安源路矿
当时煤矿工人生活艰苦,一个班要12个小时,一天只赚得十多个铜板,没有任何劳保福利,监工对工人管理很严,一不小心,不是骂便是打,工人顶了嘴就要开除。劳动保障很差,经常出事故。1919年一次井下事故死了100多人,资本家为救井不管工人的死活,死了这么多人不同意救出来。第二年开春挖出了90具尸体。所以当时安源煤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
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
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
探究:
中共安源路况支部创立的过程及意义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同刘少奇等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罢工胜利后当选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总主任。
浩气横斗牛,如焚痛国仇。
诗书从此别,投笔效班侯。
李立三人物简介
李立三
破土而出
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夜校旧址
李立三来到安源后,先后创办了平民学校和工人补习学校,免费招收工人及其子弟入学,一边教学,一边宣传马克思主义。
破土而出
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是江西建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第一个党支部。
1922年2月,李立三和朱少连、周镜泉、朱锦堂等六人先,后来到株萍铁路安源火车房举行了入党仪式。李立三把红纸做的党旗,挂在墙上,严肃的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红色象征革命,上面斧头,镰刀代表工人、农民,它标志着工农团结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随后,向党宣誓:努力革命,遵守党纪,牺牲个人,永不叛党。
雨后春笋
第二部分
自主探究:
江西各地党团组织的创立过程
雨后春笋—江西各地团组织的建立
时 间 内 容
1922年11月
赵醒侬回到南昌,筹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1月20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后改名为“南昌地方团”)成立,刘拜农任临时书记。这是江西建立的第一个团组织。
1926年3月
全省建立了11个地方团组织,团员总数400余人。
雨后春笋—江西各地党组织的建立
时 间 内 容
1924年4月
赵醒侬等人着手筹建江西地方党组织。
1924年5月
中共南昌特支正式成立,赵醒侬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干事。中共南昌特支是继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之后,在江西建立的第二个党组织。
1926年4月
中共南昌特支升格为中共江西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江西地委”),罗
石冰任书记,赵醒侬任组织部主任,方志敏任工农部主任。中共江西地委下辖
南昌、九江、吉安三个特支党员共65人。
1926年5月
党员发展到105人。
1926年10月
中共江西地委在全省14个县建立了组织,6个县设立了通讯处。除安源
外党员发展到500余人。
赵醒侬的故事
当时党的活动经费非常困难,为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赵醒侬严于律己。那时,出于乔装需要,组织上给赵醒侬做了一件长褂。他十分爱惜这件长褂,除了出门或会客,平时很少穿。方志纯回忆,在他的印象中,除了这件长褂外,赵醒侬没有另叫组织上做过新衣。在秘密机关,赵醒侬经常工作到深夜,实在饿的不行,就叫方志纯帮他买碗馄饨吃。本来一碗加鸡蛋的馄饨要30个铜板,为了省钱,赵醒侬只让方志纯买五个铜板一碗的普通馄饨。
赵醒侬
从1925年至1926年9月16日,赵醒侬就义前,他先后三次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他严刑拷打,百般折磨,妄图迫使他招认是共产党的宣传员,然而他依然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最后被北洋军阀以“宣传赤化、图谋不轨”的罪名杀害于南昌德胜门外,时年27岁。赵醒侬壮烈牺牲后的第三天,党中央《向导》周报《悼赵醒侬同志》的文章,称誉赵醒侬是“江西民族革命运动的先锋”。文章说:“醒侬同志死了!但醒侬同志的革命的精神,是永久永久在我们面前活着的”!
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第三部分
探究:
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随着1927年4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以朱培德为首的江西反革命分子积极响应,大肆摧毁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罗亦农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
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
——罗亦农
罗亦农(1902—1928),湖南湘潭人。1921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参与领导省港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4月15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4月21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1927年5月底,中央指派罗亦农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7月21日至23日,中共江西省委在南昌松柏巷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内召开了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到会代表60多人,代表全省5100余名党员,汪泽楷当选为省委书记,陈潭秋为组织部部长,宛希俨为宣传部部长,曾延生为工委主任。
中共江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全省革命斗争明确了领导核心,江西省委成立后积极支持起义,并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在全省各地举行了秋收暴动。
八一起义
秋收起义
八一起义
万安暴动
东固暴动
读一读,品一品
悼我们死难的同志
你们先我们而死了!
何以追悼你们,安慰你们?
只有用我们的血,我们的力,把你们的担子担起来,加紧的向前奋斗,我们是不哭的。我们的眼泪是不流的。
从今天起,我们一致宣誓,我们要革命!我们要打倒反革命!我们要领导所有革命的同志,革命的群众,向反动的营垒中冲去!我们的血,要和你们的血留在一起!不把所有的反动派完全消灭,我们是决不吝惜我们最后的一滴血的。我们要奋斗到底,革命到底。
……
你们死了!但是我们还没有死,对着我们的仇敌,我们要一致大叫“我们在这里”。
放心呵!已死的你们!你们的血是不会白流的。
教师寄语
正是有了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江西的党团组织就像坚强堡垒一般,在这块热血的红土地上带领人民勇往直前。今天,我们学习红色文化,传红色精神,争做红色接班人,来日大美萍乡,大美江西,大美中国,由你我共同助力!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