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我们歌颂国家的昌盛与人民的幸福,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这一切繁荣的基础,是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国家的根本,是民众的生计所在。充足的粮食供应可以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粮食的浪费,不仅仅是对食物本身的舍弃,更是对农民辛勤劳作、珍贵水资源和有限能源的极大忽视。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在未经品尝之前便被遗弃,占年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家庭层面的食物浪费尤为严重,高达60%的食物浪费来源于此。这一惊人数字,是对我们采取行动、减少粮食损失的迫切呼唤。此外,校园中食物浪费的现象也并不少见:因为不合口味,就随意倒掉未吃完的饭菜;整个面点、整段玉米直接丢弃;每天午饭后的垃圾桶也积出满满一筐。正因此,我们更应让克勤克俭深入人心。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节约粮食的意识。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粮食的珍贵性,培养节约粮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厉行节约 杜绝浪费”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食堂用餐时,我们提出“光盘行动”的倡议,鼓励大家按需取餐,在保证荤素搭配的基础上根据饭量合理拾取,适度预估。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合理规划饮食,按需购买食物,避免盲目囤积;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食谱,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身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普及节约粮食的知识和技巧。让大家都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最后,我呼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一个爱粮、节粮的良好社会风尚,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文化。无论是在校园里、家庭中还是社会上,我们都应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的节约行动践行我们的理念,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节约粮食的意识深植于每个人心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念中,节约是培养良好道德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他明确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同学们,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让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携手共建节约型社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戒奢以俭蔚然成风!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