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课和一个综合探究。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主要从生活和实践入手,讲述什么是哲学、哲学的起源与产生、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说明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主要从生活实践入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物质、运动和规律,阐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坚定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立场,明确探讨客观世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核心问题是“世界是怎样的”,世界以怎样的状态存在和发展,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什么?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立场,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认识和改造世界,反对和抵制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综合探究部分既是对第一单元的补充和拓展,也是把思政课的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
本框所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学生较难理解。而且本框内容属方法论要求,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核心素养】
1.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辩证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学会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能够正确把握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分。
【新课导入】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们要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新课讲解】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空间上:上下、左右、高低、长短、远近; 人的属性:男女、老幼、长晚、胖瘦、高矮;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黑白、明暗;
社会生活: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文明与野蛮……
【特别提醒】
(1)矛盾是一种关系。
(2)“事物内部”强调矛盾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 矛盾是客观的。此外,事物内部存在对立统一关系,事物之间也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3)“对立”和“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
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 “对立”,另一方叫 “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①同一性: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转化为成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可转化为好事)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进步与落后可相互转化)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可转化为资源)
②斗争性: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
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它们的地位和利益是根本对立的,是相互斗争的。
区分:哲学上的“斗争性”和生活中的“斗争”不一样。
哲学上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抽象的、共性;
生活中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具体的、个性。
③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即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哲理
【原理】①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③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 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盾”?
矛盾问题的精髓
2.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①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②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特别提醒】(1)事事有矛盾,是从空间维度、横向角度来看;时时有矛盾,是从时间维度,纵向角度来看。
(2)体现矛盾具有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注意: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条件性: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
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 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
矛盾的普遍性哲理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方法论】①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③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特殊性:
①内容: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别提醒】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与方法论要求
【世界观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问题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辩证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思考:生活中存在着哪些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的例子?
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抓住典型;先试点、再推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考: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努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观原理】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②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①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②要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
【特别提醒】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事例:从群众来,到群众去;抓住典型;先试点再推广;解剖麻雀……
【阅读与思考五】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毛泽东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因为锦州是东北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路通道,这里的敌人消灭了,就可以把东北的大门堵死,关起门来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思考:毛泽东提出先攻占锦州战略决策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①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②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思考: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主次矛盾的谚语?
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要用在节骨眼上
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次要矛盾: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哲理
【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办事情要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阅读与思考】
随着社会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购物交易等。互联网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其负面效果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网吧违规违法吸引未成年人进入,有的甚至提供含有赌博、色情、庸俗等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思考:(1)上述材料是如何看待互联网的作用的?
既看到了其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又认识到其负面效果,坚持了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①含义: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归纳总结7】 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与方法论要求
【世界观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4)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①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③重要性: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名师点拨:“四看”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一看内涵: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做“一方”或“方面”。
二看外延:主、次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三看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上,用于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常用在“看问题”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四看关键词: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
【归纳】
矛盾的观点及矛盾分析法归纳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7.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板书】
3.3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
(一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
2.矛盾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次矛盾关系
2.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瓣证关系原理时矛盾问题的精髓。学生理解起来有定的难度,这在我教上一目时已经深有感触,教好哲学,特别是这一部分内容时,我个人觉得要作到以下几点:
(1)实际,尤其是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要丛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個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来编亏教案,组织课堂教学,
(2)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不会六下大多的印象,关键是要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事例、问题、情境含己去思考,去体验,去解决,让学生极力知识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