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社会适应 弗洛格寻宝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社会适应 弗洛格寻宝记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班会 社会适应」弗洛格寻宝记
01
基本信息
适用学段:小学中、高学段
课程课时:一课时(40min)
0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从《弗洛格寻宝藏》这一绘本故事出发,在故事的推动下回忆克服困难的经历、感受解决困难后的喜悦。首先播放《弗洛格寻宝藏》绘本故事吸引同学注意力,引出本课程主题内容;其次,通过补充半结构化的句式,回忆自己克服困难的经历,完成自己的“困难地洞”;接着,在观看完后部分绘本故事后,讨论弗洛格挖掘的“宝藏石”代表着什么,绘制自己的“宝藏石”,并通过定格动作感受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情绪。
0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绘本故事和活动,正确认识自己经历的挫折与困难。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感受到自己在克服困难后的喜悦,体会挫折带来的积极意义,以更加平和轻松的心情面对之后的挑战。
行为目标:能够将挫折带来的积极意义与价值作为自己的力量运用于实际生活,勇敢地面对未来的困难。
04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绘制自己在“困难地洞”中挖掘到的“宝藏石”,感受到克服困难的喜悦。
难点:通过小组相互分享“宝藏石”初步意识到挫折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实际意义与价值,通过课后作业进一步将“宝藏石”实践应用于生活中。
05
课前准备
课件、学案纸、彩笔
教学设计
弗洛格寻宝记

导入阶段
弗洛格寻宝藏(5分钟)
活动目的:
通过《弗洛格寻宝藏》绘本故事吸引同学注意力,通过定格动作表达弗洛格陷入洞穴后的感受,增进互动,引入本节课主题。
活动介绍:
1.教师播放《弗洛格寻宝藏》前半部分故事,邀请学生通过定格动作表达弗洛格陷入洞穴后的感受;
2. 学生分享,教师引出后续环节。
转化阶段

我的困难地洞(10分钟)
活动目的:
由弗洛格陷入地洞的故事转向学生个人经历,回忆自己遇到的困难事件。
活动介绍:
1. 通过半结构化的句式,写下自己曾遇到的困难事件及应对方式;
2.班级内分享,教师总结同学们分享的应对方式。

工作阶段
挖掘宝藏石(5分钟)
活动目的:
继续播放绘本故事,引出挖掘自己的宝藏石的活动,探索克服困难后的收获,体验解决困难后的愉悦感受。
活动介绍:
1. 继续播放《弗洛格寻宝藏》,小组讨论并分享故事结局弗洛格挖到的“宝藏石头”意味着解决困难所带来的快乐;
2. 探索自己通过“困难地洞”挖掘到了什么宝藏,画出自己的宝藏石并写出它所代表的含义。
3. 通过定格动作,表达收获宝藏石后的心情。
结束阶段

挖掘生活宝藏(5分钟)
活动目的:
总结课程,分享寄语,感受心里获得的力量和温暖。
活动介绍:
1. 总结课程内容;
2. 邀请同学分享课程感受;
3. 布置课后作业。
- 作者有话说 -
想到“挫折”“困难”可能往往会与“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关联,克服困难的过程是艰难的,但“困难”会不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体验呢?想到这里,便联想到了《弗洛格寻宝藏》这一绘本,弗洛格在挖宝藏的过程中陷入了地洞,在第二天爬出地洞后,收获了“宝藏石”,这一“宝藏”意味着什么?本课程在这一故事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出发,在弗洛格故事的推动下回忆自己克服困难的过程及收获的喜悦,学会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之后的困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