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主题班会设计 以红色之光 照前行之路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八年级主题班会设计 以红色之光 照前行之路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八年级主题班会设计】以红色之光 照前行之路
学情分析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八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快速变化,个性特征和认知能力也在逐渐形成。他们对自我身份、社会责任、道德伦理等话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开始具备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对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制度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通过红色精神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坚定的信仰、铸造高尚的灵魂、养成良好的品格。
主题解析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积淀形成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次主题班会将围绕红色精神展开,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红色精神,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会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什么是西路军精神,知道西路军精神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了解什么是新青海精神,它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革命精神的传承,也是红色精神的弘扬。
(二)情感目标
感受红色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情感。
(三)行为目标
坚定理想信念,把从红色精神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不懈奋斗。
班会流程
一、开场(2分钟)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班会的话题是:以红色之光,照前行之路。当看到“红色”两个字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预设:
国旗,勇气,力量,爱,积极向上,鲜血,革命先烈,信仰,红色精神……
(师)红色精神。那到底什么是红色精神呢?其实,红色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重走红色研学之旅,去感知我们身边的红色精神。
二、红色之旅我去走(12分钟)
★第一站: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师):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故事讲述。
故事1:祁连巍巍:第一小组代表讲述
(师)世界并不太平,最近巴以冲突愈演愈烈,看到战火中遇难的,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民,看到滚滚硝烟中的残垣断壁,那一双双无助、惊恐的眼神,我想到了电影《长津湖》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打完,我们的后辈就不用再打仗了”。真的感谢所有的革命先烈们,如今山河无恙,这盛世如您们所愿。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以最崇高的敬意致敬我们的先辈们!
下面有请第二小组的代表带我们去听听“红色故事”
故事2:马家滩的唐奶奶:第二小组带来“穿越时空的对话”
(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打造一片绿水青山,唐正明奶奶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十几年如一日种树育林,把梦想的种子洒在奋斗的土壤上,结出累累硕果创造了“马家滩”的奇迹。感谢第二小组用别样的方式给我们带来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有请第三小组。
播视频: 介绍红军沟、红光寺、“两弹一星”精神、“开路”精神
(师)在红军沟,我们看到了各民族同舟共济、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红光寺,全世界唯一一座由红军修建的清真寺,这里的红色遗址遗迹充分展现了红西路军被俘指战员身陷困境,却仍坚信革命必将胜利,共产主义必将实现的坚定信仰,体现了他们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献身精神和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正是这些代表革命、寄托情感、表达信念、鼓舞斗志的红军符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
在这段视频中,我们还听到了“两弹一星”精神和“开路”精神,那就让我们跟随第四下组,走向我们红色之旅的第二站,新青海高地精神主题教育展馆。
★第二站:“新青海高地精神”主题教育展馆
高寒缺氧的青海高原,自古以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想要在这里干事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回望青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族干部群众扎根高原大地、努力拼搏奉献,让昔日贫穷落后的青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不断奋斗过程中形成的“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新青海精神,成为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力量源泉。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从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再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始终是伟大事业孕育了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了伟大事业。青海精神的孕育,可以从长征精神和西路军精神开始追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子木达沟口岩石上留下了“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的标语;西路军将士在祁连山区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以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这些都为青海埋下了革命精神的种子。此后,青海各族人民在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不断塑造了许多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点的精神品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威慑、核讹诈、核垄断,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到金银滩草原221基地,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将军率领两千多名筑路军民,仅用7个月零4天,在人类“生命禁区”“世界屋脊”上,一锤一锹凿出了被世人称为“天路”的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书写了“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开路精神。
“牧民省长”尕布龙始终保持一颗为党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手握重权不谋私利,身居高位心系群众。退休后依然初心不改,带领干部群众绿化荒山,把毕生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形成了“对党忠诚、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尕布龙赤子精神。
2010年4月14日,玉树突发7.1级强烈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各方援建大军与玉树同胞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治生命,集中力量增援灾后重建,兑现了“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的庄严承诺,形成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
青海既是海拔高地,更是精神高地。随着时代发展需要,结合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青海精神也在不断注入新内容,做出新概括。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重要指示,为新青海精神的诞生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思想养料。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建设新青海,要有新精神。
(师)看来我们第四小组的同学做了充分的准备,感谢你们的分享。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精神砥砺前行。新青海精神必将在新青海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抽枝发芽、枝繁叶茂,最终繁茂成林,激励一代代青海儿女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把一个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下面有请第五小组的代表带领我们走进红色研学之旅的最后一站。
★第三站: 青海省军区国防教育基地
为强化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深刻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7班全体同学于10月13日赴青海省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主题教育活动。
走进基地,通过一个个历史片段、一幅幅珍贵图片,我们真切感受昔日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从内心深处感悟当时军民保家卫国的壮志情怀。参观学习中,基地教官向大家讲述的我军光辉历史中相关重大战役情况及军旅故事。我们还观看了《强军》纪录片,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不会受欺辱。
(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的我们仍然要记住,和平来之不易,而真正的和平,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中国人也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和平你爱好它,并不等于,它就能送到你面前,在今天,和平要靠强大的力量来换取,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想说的是: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只是有幸,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度里。
再次感谢5个小组带领我们重走红色研学之路。
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在任何历史关头总能看到英雄不屈的脊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续弘扬红色精神,争做先锋少年。
三、红色精神我见证(7分钟)
感知精神
(师)那我现在有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从我们刚才的红色之旅中,你感知到了哪些红色精神?
(生)自由发言
(师)形成总结:
红色精神就是:红心向党,热爱祖国,忠于理想,坚定信念,不怕牺牲,宁死不屈,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力更生。
百年青海
(师)正是因为红色精神在青海大地熠熠生辉,我们才能勇毅前行。那我们一起去领略百年青海发展路。
四、红色榜样我发现(8分钟)
(师)大美青海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都凝结着无数人的努力奋斗。中国梦,青海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每个时代都有追梦人。
所以,我想请大家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找找我们身边一直践行红色精神的追梦人。
(师)想想身边的榜样,校园里的榜样等。
(学生)分享榜样:
五、红色精神我践行(15分钟)
(师)每一位追梦人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奋斗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荣和梦想。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亿万个体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交织交融,交相辉映,通过不懈奋斗,才造就了今日之中国,今日之青海。
作为青海人,我们有大美青海梦;作为阳光7班的成员,我们有班级梦。我们一起携手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那大家还记得我们的班级梦吗?还记得我们来时的路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回顾我们在路上的时光,去看看班级初心。
★班级圆梦:(视频播放)
★相约2049
(师)看完这段视频,很感动,我们班级之梦的实现都是因为大家的不懈努力。视频最后一句话是: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目标,每个集体也要有共同的目标。当然,我们国家也有目标。我们都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那这两个一百年到底是指什么?有没有人知道?
(生)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国100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师 )对的,第一个100年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100年目标的实现就靠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那你算一算建国100年是什么时候?
(生)2049年。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畅想2049年的你,在从事什么工作,在哪里发光发热?我们一起给2049年的你写一份信,并写一写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做什么。
(生)认真书写并分享
(师)你们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被尊重,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被守护。让我们一起把你们写给2049年的信一起投入“时光慢递”邮箱,2049年10月1日我将把他们邮寄给你。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只要我们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播撒出梦想的种子,让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在神州大地,在青海大地,它一定会生根发芽。
★集体宣誓
(师)请全体起立,举起你的右手,做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开拓者,我们在此庄严宣誓。
我们要:
热爱祖国,热爱家乡,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居安思危,勇毅前行,
认真学习,关心集体,
团结互助,脚踏实地。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少年。
宣誓人:
六、升华总结(2分钟)
(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战火纷飞中,无数仁人志士血染旗帜;和平年代里,众多建设者默默耕耘。新时代,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们要从红色资源中班汲取奋进力量,当好红色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少年,努力为建设大美青海、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班会延伸
一节班会课的力量是有限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延伸,让这些青少年从红色精神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道德滋养,在赓续精神血脉中坚定崇高价值追求,激发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昂扬向上的斗志。
1. 和父母一起参观走访相关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观看纪录片《忠骨》、《中华好儿女》、《信仰的感召》
班会反思
首先,特别感谢教科院和学校给予我这次展示的机会,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不单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过去和牢记历史,更是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爱国行为落实到行动上,勤奋学习,长知识,学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全部力量。
希望借助此次班会,让爱国不仅停留在口头,更要进入到学生心灵之中,落实到日常行动上。
在本次红色教育主题班会前,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好几个爱国教育基地,这次红色研学之旅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事后再去深挖这些资源后面的精神,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团队协作,提高个人素质。
本节班会课紧紧围绕“红色精神”的主旋律,从“红色之旅我去走”到“红色精神我见证”到“红色榜样我发现”再到“红色精神我践行”层层递进,自然过渡。同时,本次班会还有一条主线,就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每一个章节中活动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领悟,让学生们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应该在最后一个篇章“红色精神我践行”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引导学生做深入思考,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分享和展示。
在未来的主题班会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