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3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教案(表格式)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读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和阅读教材内容,掌握我国多特殊天气和多气象灾害的具体知识。通过合作探究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对我国的影响,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特殊天气、气象灾害及其危害,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特殊天气、气象灾害及其危害,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完成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
教学 模块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气候的两个特征是什么 学生: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教师:读中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回顾以下知识点。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 (3)夏季风的失常造成的灾害。 (4)季风的优点。 学生一起回顾。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旧知识,学生强化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的关联性。
1.多特殊天气 教师:读图2-33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阅读教材第42~44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   、   、   等。 (2)寒潮 ①寒潮指的是大范围的    活动。 ②时间:       。 ③天气现象:     、    、   ,有时还伴随   天气。 ④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有    高原和     高原,原因是     。还有    盆地,原因是      。还有广东省、     、     ,原因是距离远。 (3)梅雨 ①时间:     。 ②发生地区:     。 (4)台风 ①概念:    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 ②影响范围和时间:中国的    、广东、广西、台湾   、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  月为多。 (5)沙尘暴 ①概念:               。 ②时间:     。 ③发生地区:         。 ④沙尘暴形成的因素:     、     、     。 学生展示。 探究:寒潮、梅雨、台风和沙尘暴对中国的影响。 通过学生自学和读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总结我国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的概况和危害,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生1: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 教师追问:寒潮对北方的危害更大,还是对南方的危害更大 多数学生会认为对北方的危害更大,因为寒潮对北方的降温作用比南方大。 教师引导:北方的冬季由于气温太低,不会有农业活动,所以冬季寒潮对北方的危害可以忽略,但是春季的寒潮会影响北方果树的花期。 学生2:在江淮地区,梅雨如果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就会出现洪涝和低温灾害,严重影响夏、秋农业收成;如果来得太晚,或者雨期过短,甚至“空梅”,就会出现干旱,严重影响夏种和春播作物的生长。 学生3:台风过境时,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 教师: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台风带来的雨水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7、8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江淮地区进入旱季,此时正好是北方的伏天,因此称为伏旱。 学生4:沙尘暴天气给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它使土壤变得贫瘠,农作物及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污染环境,对人和动植物造成危害。
2.多气象灾害 (1)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有    、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   季,多发生在中国      。 (3)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    、    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   旱情严重,而且在     区也频繁发生。 学生展示。 活动:学生完成教材第45页活动。 学生:我们位于华北地区,气象灾害主要是洪涝、干旱和沙尘暴。兴修水利设施可以减少干旱和洪涝的影响。我们多植树造林,可以减弱沙尘暴的影响。 教师:我们要通过读图,总结不同区域面临的主要灾害,比如南方地区主要是洪涝、干旱和台风等,北方和西北地区主要是寒潮、沙尘暴和干旱等。兴修水利设施可以减少干旱和洪涝的影响;对于台风,我们只能加强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应对沙尘暴,我们要体现中国特色,多方联动,在沙源地减少荒漠化现象,增加地表植被,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避免过度开荒、过度放牧等行为,加强监测预警。 学生通过完成活动题,归纳我国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及其危害,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过程性评价
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掌握了我国的主要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和沙尘暴的发生时间、地区及危害和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的分布及危害,初步了解防灾减灾的措施。
五、布置作业
建议所有同学完成本课时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