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六章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六课时 燃料电池新人教版 化学 必修第二册01目录原电池原理02燃料电池01一、原电池原理一、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一、原电池原理的应用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讲,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来判断在外电路(导线)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反应类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1)根据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讲,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来判断在外电路(导线)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反应类型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一、原电池原理(4)根据现象判断一般来说,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或不变或有气泡放出的一极为正极。(5)对于燃料电池而言,电极为惰性材料(Pt、C),电极本身不反应,只起传导电子的作用,故可根据向两极通入的气体成分来判断正负极。燃料电池的负极通入的一定是可燃性气体(还原剂),正极通入的一定是助燃性气体(氧化剂一般为O2)。一、原电池原理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1)原理:在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的粒子运动时相互间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2)应用: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盐酸)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或稀盐酸)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锌的反应,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一、原电池原理的应用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1)原理: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负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正极。(2)应用: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3.设计原电池(1)思路: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还原剂为负极材料(或在负极上被氧化),氧化剂(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一、原电池原理(2)步骤①找:找一个能够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被设计成原电池。②拆:将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还原剂-ne-===氧化产物(负极电极反应);氧化剂+ne-===还原产物(正极电极反应)。③定: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确定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质溶液,正极一般选择比负极活泼性差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④画:连接电路形成闭合回路,画出原电池示意图。一、原电池原理(3)实例(以Zn+CuSO4===ZnSO4+Cu为例)材料选择 电极反应式 装置负极:Zn 正极:Cu或C等(活泼性比Zn差的金属或导电的石墨棒均可) 电解质溶液: CuSO4溶液 负极:Zn-2e-===Zn2+ 正极:Cu2++2e-===Cu一、原电池原理Zn Cu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铜Zn Cu硫酸锌01二、盐桥二、盐桥三、盐桥的作用(1)形成闭合回路;(2)平衡电荷,使溶液呈电中性;(3)避免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直接反应,减少电流的衰减,提高原电池的工作效率。课堂检测内容内容内容10.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课堂检测A1.100 g碳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体积,CO2占体积,且C(s)+O2(g)===CO(g) ΔH(298 K)=-110.35 kJ·mol-1,CO(g)+O2(g)===CO2(g) ΔH(298 K)=-282.57 kJ·mol-1。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约为( )A.392.92 kJ B.2489.44 kJC.784.92 kJ D.3274.3 kJ内容内容内容10.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B.煤的气化制水煤气课堂检测D2.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A.Q1+Q2+Q3B.0.5(Q1+Q2+Q3)C.0.5Q1-0.5Q2+0.5Q3D.-(1.5Q1-0.5Q2+0.5Q3)内容内容内容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C.Cl—Cl键的键能为 kJ/molD.P—P键的键能为 kJ/mol课堂检测C3.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ol,P4(g)+10Cl2(g)===4PCl5(g) ΔH=b kJ/mol,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 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 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P键的键能大于P—Cl键的键能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ΔHC.Cl—Cl键的键能为 kJ/molD.P—P键的键能为 kJ/mol课堂总结课堂总结0102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THANKSTHANKS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