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目录01 立秋由来02 立秋气候03 立秋习俗04 立秋诗词05 立秋谚语、养生、预防疾病01 立秋由来立秋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农事活动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立秋日对 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02 立秋气候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气候特点一候凉风至立秋的风是凉爽的物候现象二候白露降早晨,在一些小草叶上会有洁白的露珠三候寒蝉鸣秋蝉感受到立秋的寒气,卖力地鸣叫03 立秋习俗传统习俗祭土地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天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贴秋膘人们会在立秋以悬秤称 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 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需吃点好的来补充营养。传统习俗晒秋晒秋是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平地极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04 立秋诗词《立秋日曲江忆元九》唐.白居易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立秋古诗词《立秋》南宋·范成大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清·纳兰性德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蟹。《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唐. 元稹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05 立秋谚语、养生、预防疾病立秋谚语1、秋来夏去均降至,火秋作物发育期,草木结果采摘忙。2、田间管理要加强。3、立了秋,便把扇子丢。4、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5、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6、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7、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8、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9、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10、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11、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12、三伏带一秋,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13、夜立秋,热到头。14、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15、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16、立秋洗肚子,不长子拉肚子。17、早上立了秋,晚上凉嗖嗖。立秋养生立秋凉风虎热防,舒畅情志防肺伤。散步太极除秋乏,秋收少吃葱姜辣。酸果菠乳柔润味,防暑除湿护脾胃。預防疾病一感冒发烧对于初秋夜晚多习惯不盖被子,太过贪凉导致的腹泻、头重等,千万要注意不要贪凉,不要猛吹空调,在树荫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不宜过长:睡眠时不要开电扇对吹。专家还建议应多喝些生姜红糖水,千万不要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以免雪上加霜。二 咽喉炎立秋了,年轻人成了咽喉炎发作的主力军,大多是受凉引起的咽部红肿。咽炎、喉炎多发与天气变化有关。注意多喝温热水,多吃些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黑木耳、梨等。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