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2.1我们周围的空气(1) 课件+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化学九上2.1我们周围的空气(1) 课件+练习

资源简介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人教版化学九上 2.1 我们周围的空气(1)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
3.一到冬季,金华北山,白色的雾凇装饰着整个山林,呈现出一种简洁而优雅的美感,令
人心旷神怡。它成了双龙盛景!那么,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有关的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4.以下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B.空气中的各成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 N2、O2、CO2和稀有气
D.选用红磷是因为它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使钟罩内的压强减小
6.“胜哥”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
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7.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的名称。
(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4)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膜,
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______;
打开 后,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至
1个等份的标记附近。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3)【问题与交流】本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______,生成固态的____________,
使密闭装置内压强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强把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4)用文字表示红磷燃烧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①空气中的稀有气体 ②冰水混合物 ③新鲜的牛奶 ④二氧化碳
⑤食醋 ⑥白酒 ⑦红磷 ⑧五氧化二磷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
10.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气体a是______,气体b 是______,按______
(填“质量”或“体积”)计算,a约占____%,b 约占____%。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答案
1.B 2.D 3.A 4.B 5.D 6.C
7.水蒸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1
8.(1)白烟 弹簧夹(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减小
5
(4)
9. ①③⑤⑥ ②④⑦⑧
10.氮气 氧气 体积 78 21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共35张PPT)
课题1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
第二单元空气和氧气
新课导入
我们周围存在一种
“看不到摸不着”的物质——空气,它跟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
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实例
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一、空气的存在
空气的流动
1.风---
证明空气存在的实例
空气有体积
2.袋装空气,空气不空!---
一、空气的存在
证明空气存在的实例
3.打气爆胎---
空气有体积
一、空气的存在
证明空气存在的实例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二、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拉瓦锡得出了什么实验结论?
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 实验过程:①汞放在 的容器加热12天。
(2) 实验现象: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 ,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 ,剩余 的气体,他认为都 。
(3) 实验过程:②把汞表面生成的红色粉末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
(4) 实验现象:所得气体的性质与空气_________。
(5) 实验结论:空气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
密闭
红色粉末
氮气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
完全一样
氧气
氮气
仿照拉瓦锡实验原理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改进
(1) 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2)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用酒精灯加热;
(3)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橡胶塞塞紧。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
(4) 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按图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上述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因燃烧产物为固体,容器内的气压会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1) 红磷逐渐熄灭,瓶内出现大量 ,放出大量 。
(2) 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 。
白烟

【反应】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随着燃烧的进行,氧气的含量不断减少,当氧气含量低到一定值时,红磷就可能熄灭了,因此瓶中还可能含有少量残余的氧气。这也是导致测定氧气体积偏小的原因之一。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思考: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红磷,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思考:
2.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呢?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红磷的量不足;
(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3)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1)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
(2)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4.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
①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不溶于水
19世纪末,科学家又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里还有氦、氩、氙等稀有气体。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他杂质。
总结归纳
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验时一般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依次相连,采集实验过程中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强、浓度等)的数据,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呈现和分析。我们可以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成数字化实验(如图2-5)。实验步骤如下: (1)将氧气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连接; (2)把氧气传感器插入盛有空气的容器,采集数据; (3)通过相关软件处理数据,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空气的成分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又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像空气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我们称之为纯净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氮气N2, 氧气O2、二氧化碳CO2、上面实验中使用的红磷P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P2O5都是纯净物。
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纯净物
混合物
氮气
二氧化碳
红磷
空气
河水
矿泉水
练一练
(1)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
(2) 组成混合物的各物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就各自保持了自己的性质。
常识
空气的成分
原理
现象
结论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
2.由 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作混合物,纯净物是只由 物质组成。
78%
21%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0.94%
0.03%
0.03%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B
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硫
D
A
3.一到冬季,金华北山,白色的雾凇装饰着整个山林,呈现出一种简洁而优雅的美感,令人心旷神怡。它成了双龙盛景!那么,空气成分中与雾凇形成有关的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4.以下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B.空气中的各成分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21%
D.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C.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
D.选用红磷是因为它消耗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使钟罩内的压强减小
D
C
6.“胜哥”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7.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的名称。
(1)酥脆的饼干露置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空气是制氮肥的重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4)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生成
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水蒸气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实验室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1)【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______;打开 后,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至1个等份的标记附近。
(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弹簧夹
白烟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问题与交流】本实验的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______,生成固态的____________,使密闭装置内压强______。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大气压强把烧杯内的水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减小
(4)用文字表示红磷燃烧的反应:_ _________________
9. 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中的稀有气体 ②冰水混合物 ③新鲜的牛奶
④二氧化碳 ⑤食醋 ⑥白酒 ⑦红磷 ⑧五氧化二磷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
①③⑤⑥
②④⑦⑧
10.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气体a是 ,气体b是 ,按 (填“质量”或“体积”)计算,a约占 ,b约占 。
氮气
氧气
体积
78
2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