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微班会设计 《神奇的一分钟》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微班会设计 《神奇的一分钟》 素材

资源简介

《神奇的一分钟》微班会设计
背景分析
近期一次班级小测中,我发现同学们有所松懈了。经调查,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喜欢“临急抱佛脚”,没有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复习。因此,我设计了这节微班会,引导学生意识到利用闲暇每一分钟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面对班级出现的没有好好利用时间的现象,在这节微班会上,我利用三个体验活动,让同学们在游戏中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利用时间。
教育目标
通过“猜猜一分钟”、“挑战一分钟”、“打卡一分钟”三个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好好利用闲暇的每一分钟。
课前准备
软件:老师提前准备相关课件、视频。
硬件:老师提前准备黄豆、筷子、碗、杯子、沙漏、学生提前准备眼罩。
活动过程
一 、热身阶段:猜猜“一分钟”
1.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神奇的一分钟》)。一分钟究竟有多神奇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吧!
(学生观看视频)
2.引出主题
师:请一位同学分享一下你的观后感?
(学生分享体会)
师:对呀!平常不起眼的一分钟,却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创造了中国无数个可能。这节微班会,就让我们重新认识“一分钟”。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一分钟”的神奇力量:一分钟虽然非常短暂,但却创造了中国无数个可能。
二、体验阶段:挑战“一分钟”
1.活动体验一:《猜猜“一分钟”》
师:曾老师带来了游戏《猜猜“一分钟”》。请一位同学来读读游戏规则。(学生朗读游戏规则,并进行游戏体验,老师找到猜得最准的学生。)
师:我刚才发现,这位同学是在一分钟刚到就坐下了。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学生分享经验)
师:对呀,也就是要有时间观念,对吗?请把你的体会写在黑板第一条横线上。(学生板书“有时间观念”)
师:这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
生:漫长
师:平时有发现吗?
生:没有
师:恭喜你,这是你对时间的全新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猜猜“一分钟”》,引导学生明白要有时间的观念。
2.活动体验二:《一分钟夹黄豆》
师:下面,让老师继续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一分钟”。老师带来了另一个游戏《一分钟夹黄豆》。每人一碗黄豆,用筷子将黄豆夹到杯子里。黄豆不得洒落桌上或者地上,如洒落的请重新再夹。好,开始试试吧。
(教师创设一个随意的活动环境,学生试着第一次夹黄豆)
师:与刚才的游戏相比,这一分钟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一分钟变得很短暂。
师:你夹得多不多?
生:不太多
师:不多是为什么?遇到什么困难?
生:有事情做,一分钟可以变得有效起来/漫无目的地夹,颗数就不太多/没有方法的话,也是夹得不快。
师:因为同学们都不知道曾老师在计时,也没有目标,所以也夹得结果不尽如人意。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与时间赛跑》这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经常奔跑,以此与时间来比赛。下面啊,我们也和“一分钟”来个竞赛,怎么样?现在请出我们的竞争对手“一分钟”沙漏。这一次,当老师说“开始”,各位要将沙漏倒放计时,与“一分钟”来个正面交锋!有信心比第一次要好吗?请先写上你的预期目标吧!预备,开始!
(教师创设一个紧张的情景,学生拿出“一分钟沙漏”,面对沙漏,第二次夹黄豆)
师:我想访问一下同学,请问这次你夹了多少颗,有进步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师:也就是你有了目标,更加投入,以及有了方法。对吗?把你的感受板书在黑板的横线上,一条横线一个感受。谢谢!
(教师提问几个学生,引导学生把体会板书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玩了两次《一分钟夹黄豆》的游戏,对比“第一次没有时间意识地玩”和“第二次有时间意识地玩”两者产生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明白:哪怕是一分钟的游戏,都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耐心等等。
三、结束阶段:打卡“一分钟”
1.找出生活中的闲暇时间。
师:(走到板书前面)对呀,原来我们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地把握了一分钟,会带来看得见的进步吧!其实,当我遇到我们能够把握的一分钟时,我们真是要马上抓住,不让它们白白流失呀!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一分钟是我们可以利用上的呢?并且用来做什么?
师:(投影出示例子)举个例子,这是小明写好的“一分钟打卡”,请看大屏幕。他认为每天可以抽出一分钟背单词、一分钟跳绳、一分钟记错题。那么你呢?去哪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
2.学生填写表格,小组分享。
师:请同学分享一下你的计划。
(学生分享每天的“一分钟计划”)
【设计意图】
通过填写表格《卡“一分钟”打卡》,引导学生将上面两个活动的体验引向自己的实际情况中来,从而意识到要好好利用闲暇的每一分钟。
3.布置作业,总结板书
师:小明是这样用这个打卡表格的。当他在周一完成了三个“一分钟”的计划,他会在表格上面打上一个“√”。当这个表格中的空白处都填满了勾,证明你越来越会利用一分钟,做更多的事情了。这将是这节微班会之后,曾老师布置给大家的作业。明白了吗?
师:(走到板书前)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原来一分钟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如果我们有时间观念、有目标、有计划等等,一分钟会变得“神奇”而有力量!最后,老师要送一句话给大家——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珍惜“每一分钟”的自己!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
通过布置“打卡”作业,将这节微班会延伸到课外,以达到“引导学生好好利用闲暇的每一分钟”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