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历史的回响:西柏坡的小故事大纪律——党规党纪的历史鉴戒与现代启示汇报人:XXX 日期XXXX年X月X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让我们通过西柏坡时期的小故事,探寻纪律的力量与智慧西柏坡的画卷缓缓展开西柏坡的画卷缓缓展开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到达西柏坡,与此前到达的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会合,西柏坡成为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辉煌的一页,在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其孕育形成的以“两个务必”“赶考”等为主要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务必艰苦奋斗的赶考精神1.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工作重心的再次转移2.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3.中国共产党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小故事1 ”一根灯芯的光芒“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由于受到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稀缺而昂贵,油,更是奢侈品。毛泽东定了个规矩:连以上单位晚上办公、开会只用一盏灯,可以用三根灯芯;不办公、不开会时则不用灯。平时,每个连部只留一盏灯,只用一根灯芯,以备急用。按照规矩,毛泽东晚上点灯可用三根灯芯,可他坚持只用一根灯芯。警卫员悄悄加上两根灯芯。可毛泽东总是默默地挑开两根。西柏坡时依旧如此,以此鼓励全党同志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小故事1 ”一根灯芯的光芒“小故事2 ”请示报告的铁规距“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一项重要的政治组织制度。早在1923年12月,党中央就发出通告,要求有关工作“各地方务须随时报告区委员会,各区会务须随时报告中局”。但是,请示报告制度真正建立起来,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从今年起,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1948年1月7日,毛泽东亲自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要求各中央局和分局,每两个月要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各野战军首长和军区首长,除作战方针必须随时请示报告外,每两个月作一次政策性的综合报告和请示,并对报告由谁来写、写什么内容、什么时候报告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小故事2 ”请示报告的铁规距“《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发出后,毛泽东又于3月25日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进一步要求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对下级发出的指示不论属于何项问题,不论是用电报发出的或用书面发出的,“均须同时发给中央一份”。6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规定》,“严格统一党的宣传”,对各地党报、新华社、党校教材中涉及的各项政策进行严格规定。7月26日,毛泽东又起草了严格执行向中央作请示报告制度的指示,进一步重申:各中央局、分局、前委要“严格遵守对中央的报告制度”,“彻底消灭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正确态度”。小故事2 ”请示报告的铁规距“小故事2 ”请示报告的铁规距“原文节选:党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专门作出请示报告的规定?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长期处于被分割的战争环境,党的各级组织保持着较大的“自治权”,由此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分散主义、地方主义和无政府无纪律状态。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许多解放区连成一片,客观形势要求党和军队在政治、经济、军事政策上实现完全统一。建立严格的请示报告制度,就是党中央为此目的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小故事2 ”请示报告的铁规距“纪律严明,保证了命令的统一执行,体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1949年3月5日—13日毛泽东主持了开幕会议,并于1949年3月5日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会议听取并集中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批准1945年6月党的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批准毛泽东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国民党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并根据毛泽东的报告通过了相应决议,确定了在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后,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小故事3 ”进京赶考“的警醒小故事3 ”进京赶考“的警醒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在全会上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西柏坡。 新华社发毛泽东在全会上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为此,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小故事3 ”进京赶考“的警醒西柏坡精神与当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紧密相连,展现了从历史到新时代的连续性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历史连续性:1. 政治纪律与规矩意识:西柏坡时期,党中央强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中央权威,确立了一系列纪律与规矩,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这与当下党风廉政建设中严明纪律、从严治党的要求相呼应,都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体现了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集中统一的连续性。2. 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当时注重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建设,提升其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这与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促进干部清正廉洁,提升服务能力的要求一致,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3. 以人民为中心:西柏坡时期,党始终将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这一理念在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中继续得到传承,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保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新时代的新要求:1. 敢于斗争与善于斗争2. 居安思危与创新发展3. 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综上所述,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宝贵遗产,也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精神指引和实践动力,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要继承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又要根据时代特点不断创新,以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强调纪律建设的恒久价值,提倡个人自律与集体纪律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调纪律建设的恒久价值,提倡个人自律与集体纪律相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律建设不仅是政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保证党员队伍纯洁性和战斗力的关键。个人自律与集体纪律的结合,可以确保每位党员都能够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正是为了促进广大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结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纪律的光芒永不褪色。让我们从西柏坡的小故事中汲取力量,照亮新时代的赶考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