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2 氧气(人教版)九年级上01学习目标内容总览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课堂总结06板书设计学习目标通过观察和生活常识,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010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0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现象。0405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通过总结归纳氧气的性质,初步形成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新知导入氧气有哪些性质呢?探究新知颜色熔沸点状态溶解性气味密度氧气的物理性质探求氧气性质任务一探究新知氧气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性思考一下:氧气能否溶解在水中?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氧气的密度为1.429g/L 。97.4%水占比我也可以呼吸呦!室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30 mL氧气。室温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700L的氨气无色无味气体大于空气-219℃-183℃不易溶于水探究新知氧气的三态转化(标准状况)-183 ℃-218 ℃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淡蓝色液体0℃液态氧固态氧气态氧无色无味气体氧气的物理性质探究新知在工业上,制得的液氧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氧气的物理性质探究新知这有一瓶气体,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说它就是氧气,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如何验证是不是氧气呢?很多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比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所以该性质并不是氧气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依据。探究新知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探究新知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的检验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注意:氧气本身是不能燃烧的。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2-2: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探究新知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不同现象 相同现象空气氧气 发出红光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碳+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木炭在空气里燃烧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CO2C+O2点燃探究新知将红热的木炭插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该从瓶口向下缓慢的插入,若过快插入到瓶底,会由于受热膨胀使大量氧气逸出,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注意事项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探究新知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新知实验2-3: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燃烧不同现象 相同现象空气氧气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文字表达式:本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符号表达式:SO2S + O2点燃硫在空气里燃烧硫在氧气里燃烧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新知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集气瓶中氧气逸散。请思考以下问题,在氧气与硫的反应中,集气瓶内应预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盛有硫的燃烧匙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问题1问题2探究新知交流讨论:通过上述实验,试分析硫、碳分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答: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探究新知实验2-4: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新知实验2-4:铁丝分别在空气和氧气里的反应现象空气氧气只红热,不燃烧;冷却后恢复原状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铁丝在空气中红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Fe3O4Fe + O2点燃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探究新知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可燃物在液氧中燃烧VS通过实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还可能影响反应是否能够发生探究新知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目的是什么?除锈。引燃铁丝。增大受热面积,聚集热量。防止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请思考以下问题,在氧气与铁丝的反应中,铁丝使用前为什么需要用砂纸打磨?铁丝末端应系一根火柴,目的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将铁丝应绕成螺旋状?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探究新知交流讨论:分析下列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硫 + 氧气 二氧化硫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点燃点燃点燃产物只有一种都有氧气参加都需要点燃探究新知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多变一特点A+B+···→X表达式氧气具有氧化性归纳反应类型任务二探究新知特点:反应进行的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缓慢氧化农家肥腐熟动植物呼吸钢铁锈蚀酿酒食物腐烂探究新知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镁 + 氧气 氧化镁有氧气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点燃点燃练习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讨论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B课堂练习3.国庆节,无锡鼋头渚的烟火晚会很漂亮。下列有关烟花和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鞭炮爆炸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B.燃放烟花时,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磷C.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D.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木炭粉C课堂练习4.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B.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D.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D课堂练习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汞+氧气B. 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D. 蜡 + 氧气二氧化碳+水A. 氧化汞C.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水点燃点燃点燃B课堂练习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都发生了氧化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即可)课堂练习(2)乙、丙两个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先都放有少量水,其作用是不同的: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而使其炸裂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排入空气中造成污染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氧气性质反应类型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固态与液态均为淡蓝色,液氧储存在蓝色钢瓶中。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碳+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让备课更有效www.21cnjy.com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氧气 分层作业设计基础练习: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生成的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氮气2.苹果是营养、健康的水果之一,切削过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逐渐变成棕色。出现这种现象与空气中哪种成分有关(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硫粉4.印度尼西亚的卡哇伊真火山喷发出诡异的蓝色火焰,是因为火山口附近有大量的( )A.铁 B.硫 C.镁 D.磷5.下列不属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放出热量 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 D.生成白色固体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C.液态氧是无色的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7.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产生大量白雾D.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8.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观察气体颜色 C. 倒入澄清石灰水 D. 插入带火星木条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在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 B. 食盐的溶解 C. 金属锈蚀 D. 食物腐败11.现有①木炭②硫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__;(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请回答:(1)A,B,C,D四步骤中,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2)木炭在C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3)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瓶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________。提升练习: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C.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氧气释放到空气中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将铁丝放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C. 氧化汞受热分解 D. 铁在氧气中燃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7.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2 + H2O=H2CO3 B.NH4HCO3NH3↑+CO2↑+ H2OC.2H2 + O22H2O D.C6H12O6 + 6O26CO2 + 6H2O8.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或操作中主要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可供给呼吸 B.可用于切割金属C.可用排水法收集 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取用 B. 检查气密性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量取液体10.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1)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反应①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从铁丝的角度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实验做相对应的改进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试验成功了。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___色的固体,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氧气课题内容 课题2 氧气教学分析 课标解析: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学生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氧气的性质。 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在化学课上研究物质的开端课,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化学实验与某物质的性质结合起来,需要用到前面学到的知识,比如如何观察实验现象,如何记录实验得出实验结论等,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还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日常生活和前面对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并不陌生,在理论上理解起来是比较容易得。因为本节课重点是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怎样研究物质是学习的难题,所以要通过本节课使学生逐步了解研究物质的方法和思路。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生活常识,能说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现象。 4.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5.通过总结归纳氧气的性质,初步形成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达成评价 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掌握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的技能;认识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重难点 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合反应的概念 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观察并准确描述化学反应中的现象。先行组织 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化学实验的简单知识,再结合生活相关的氧气的认识来学习本节内容。问题与活动 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构建项目,引入课题。 【新课导入】旧知导入法 大家回顾我们学习的空气的成分,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我们学习了混合物和纯净物,空气和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物质性质并且保留其各自的化学性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这些纯净物有哪些性质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氧气的性质。 【新课探究】 项目任务一:探求氧气性质 大家阅读教材第一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总结】我们总结物质的物理性质,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的角度总结。 【课件展示】总结归纳教材上给的物质性质,强调一下氧气的溶解性。 【讲解】氧气在不同温度下状态不同,常温常压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101kpa,温度-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9℃时变为淡蓝色固体。 工业上,制得的液氧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 【过渡】这有一瓶气体,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说它就是氧气,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如何验证是不是氧气呢? 【实验探究】实验2-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结论】现象: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支持燃烧,大家要注意,是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氧气本身是不燃烧的。 事实上,这就是我们常用的检验氧气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 【讲解】观察法是研究物质性质时常用的方法,我们要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的内容——分析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在观察时要带着问题,看到什么?知道什么?下面我们继续用观察法来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实验2-2:观察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结论】总结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学生总结) 【过渡】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那么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大家继续观察实验。 【实验探究】实验2-3: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 【结论】总结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总结现象) 【提问】硫的燃烧、木炭的燃烧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分析】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最主要成分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就含有二氧化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会形成酸雨,燃放烟花爆竹也会有二氧化硫产生,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讨论1】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火焰颜色更深,这是为什么? 【结论】物质燃烧主要是与氧气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讨论2】1.集气瓶内应预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2.盛有硫的燃烧匙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结论】1.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对空气产生污染。 2.防止集气瓶中氧气逸散。 【问题探究】通过上述实验,分析硫、碳分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 【结论】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 【过渡】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再来验证一下。 【实验探究】实验2-4: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总结】总结实验现象。写出文字表达式。通过实验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还可能影响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思考讨论】请思考以下问题,在氧气与铁丝的反应中, 铁丝使用前为什么需要用砂纸打磨?除锈。 铁丝末端应系一根火柴,目的是什么?引燃铁丝。 实验中为什么将铁丝应绕成螺旋状?增大受热面积,聚集热量。 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目的是什么?防止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项目任务二:归纳反应类型 【问题探究】分析下列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课件展示几个化学反应,总结共同点。 【结论】通过实验和讨论,我们发现氧气与碳、硫、铁 的反应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我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讲解】这三个反应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这类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讲解】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是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 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作缓慢氧化。在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都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 【典型例题】课件展示几个反应,判断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氧气的性质,要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明确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掌握探究实验的方法之一——观察法。能够准确区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教学评价 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准确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检验氧气的方法。 学生能够掌握观察法的过程,并熟练应用观察法于实验中。 学生能够总结相关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能掌握三个实验的实验现象并做出对比,发现其不同点。 学生能够理解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能够理解氧化反应。 7.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明确物质性质的探究过程,熟练应用观察法,提高利用实验研究物质的意识,加深化学本质的理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迁移运用(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B ) A.磷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火星四射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发白光 3.国庆节,无锡鼋头渚的烟火晚会很漂亮。下列有关烟花和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C ) A.鞭炮爆炸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磷 C.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的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D.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4.某些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 D.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属于交叉关系 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B ) A. 氧化汞 汞+氧气 B.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C. 氢氧化钙 + 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D. 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都发生了氧化反应;②____都是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 ③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④_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合理即可)。 (2)乙、丙两个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先都放有少量水,其作用是不同的:乙中水的作用是溶解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避免其排入空气中造成污染;丙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而使其炸裂。成果集成: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2氧气 分层作业设计基础练习: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生成的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气 D.氮气【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答案为:C。2.苹果是营养、健康的水果之一,切削过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逐渐变成棕色。出现这种现象与空气中哪种成分有关(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A【解析】在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刚切完的苹果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就会逐渐变成棕色,这可能是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A。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铁丝 C.氢气 D.硫粉【答案】B【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黑色固体生成,故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符合题意;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没有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没有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印度尼西亚的卡哇伊真火山喷发出诡异的蓝色火焰,是因为火山口附近有大量的( )A.铁 B.硫 C.镁 D.磷【答案】B【解析】A、铁在空气中不燃烧,A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符合题意。C、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不符合题意。D、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下列不属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放出热量 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 D.生成白色固体【答案】C【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火星四射是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故答案为:C。6.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C.液态氧是无色的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答案】D【解析】A、氧气不易溶于水,不符合题意;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C、液态氧是淡蓝色的,不符合题意;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7.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产生大量白雾D.镁带: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答案】D【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观察气体颜色 C. 倒入澄清石灰水 D. 插入带火星木条【答案】 D【解析】A、氧气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B、氧气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C、倒入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在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答案】 D【解析】A、空气和氧气都是无味的,闻气味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B、空气和氧气都不易溶于水,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C、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动植物的呼吸 B. 食盐的溶解 C. 金属锈蚀 D. 食物腐败【答案】 B【解析】A. 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慢的氧化反应,甚至不容易被察觉。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B. 食盐的溶解属于物理变化,而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食盐的溶解不属于缓慢氧化,故符合题意;C. 金属锈蚀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D. 食物腐败属于缓慢氧化,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现有①木炭②硫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________;(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______;(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________;(6)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答案】 (1)②;(2)③;(3)④;(4)①⑤;(5)②;(6)⑤【解析】(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4)木炭、蜡烛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硫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7)木炭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以上反应均符合“一变多”为化合反应,蜡烛在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1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有以下四个步骤:请回答:(1)A,B,C,D四步骤中,其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2)木炭在C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3)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瓶中燃烧,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________。【答案】 (1)A(2)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检验产物是二氧化碳(3)水或细沙【解析】(1)A、从试剂瓶中 取出木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正确。故答案为:A;(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D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产物是二氧化碳;(3)若将木炭改为铁丝在C瓶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会炸裂瓶底,瓶中应预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提升练习: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答案】D【解析】A.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常温下就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不符合题意。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占了78%,氧气才有21%,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气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C.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大量氧气释放到空气中【答案】A【解析】A、鱼类能在水中生活,只能说明,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氧气,不能说明氧气是易溶于水的,故说法符合题意;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氧气具有助燃性 ,当氧气达到一定的浓度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理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空气中氧气的来源,故说法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将铁丝放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答案】D【解析】A. 在空气中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故A不符合题意;B. 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不符合题意;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4.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雾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答案】 B【解析】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B、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固体,故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雾,符合题意;C、反应物的浓度越高,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剧烈,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不符合题意;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 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 C. 氧化汞受热分解 D. 铁在氧气中燃烧【答案】 B【解析】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符合题意C.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D.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C.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 在空气中不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答案】 B【解析】A、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不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蜡烛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D、铁在空气中不燃烧却在氧气中能燃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O2 + H2O=H2CO3 B.NH4HCO3NH3↑+CO2↑+ H2OC.2H2 + O22H2O D.C6H12O6 + 6O26CO2 + 6H2O【答案】C【解析】A、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但是不是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是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是化合反应且还是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D、,该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是化合反应,但是是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8.下列有关氧气的用途或操作中主要利用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可供给呼吸 B.可用于切割金属C.可用排水法收集 D.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答案】C【解析】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B、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由于氧气有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C、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是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由于氧气有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C。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取用 B. 检查气密性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量取液体【答案】 D【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B、烧瓶与外大气压连通,放手后不会形成水柱,不能检验气密性,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瓶底应加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D、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平齐,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0.对比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你参与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1)实验一:探究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如图,分别将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①硫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反应①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从铁丝的角度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对实验做相对应的改进为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试验成功了。③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________色的固体,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二氧化硫;氧气浓度(2)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铁丝表面生锈;用砂纸将铁丝表面的铁锈擦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黑;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解析】实验一:①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硫,方程式为: 硫+氧气 二氧化硫;②硫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说明了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实验二: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如果实验中不见铁丝燃烧,原因可能是铁丝表面生锈,所以用砂纸将铁锈除去即可;铁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2.2氧气.docx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课件--2.2氧气.pptx 2.2氧气 分层作业设计(原卷版).docx 2.2氧气 分层作业设计(解析版).docx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media4.mp4 media5.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