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高中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 2 法律与生活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1、本单元地位:本单元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的起点。本 单元主题: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结合民法典的颁布 实施,探索日常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民事法律制度。学习本单元内容, 学生可初步了解民法基本知识, 认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增强在生活中 学民法、用民法的意识和能力,也为后面知识的学习铺垫。
2、本课内容: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由引言和两框构成。引言 是本课的导入, 简要指出本课所涉及的民法、民法基本原则、民法调整对象等主 题, 引导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常识, 理解民法基 本原则, 帮助学生明确人身权利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一框“认真对待民事权 利与义务”, 阐述民法、民事法律关系、民事主体等概念和民法基本原则, 侧重 阐述我国民法典的制定与意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与要素以及民法基本原则的 主要内容;第二框“积极维护人身权利”,讲述人身权的法律规定及其适用。两 框的逻辑关系是:按照从总到分的结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阐述民法、民事 法律关系和民法基本原则等一般性内容的基础上, 依据以人为本、人身权利优先 的原则,重点介绍民法典人格权编规定的人身权利,而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 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其他民事法律所规定的民事权利, 则分别在教材的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中进行阐述。
二、课程标准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选择性 必修 2《法律与生活》内容要求 1. 1 编写。课程标准内容要求:“1. 1 了解我国 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三、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民法的作用,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
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认识维护人身权利的重要意义;
人们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3、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 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以法维权, 体会到民法典所起的保障人民权利的作用, 运用法律依法维护自己的
人身权利,同时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4、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 会生活中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互联网活动中善于依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了解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各编的构成与相互关系, 明确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 ”命名的法律, 被称为“社会生活 的百科全书”,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推动民法典实施, 以更好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理解法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通过学习法律常识, 形 成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 坚定捍卫者。
3.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阐述民法对于每个人生活的作用与影响, 理解法治在 生活中的重要性。结合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 理解民法的含义以及我国民事法 律规范的体系与基本构成。结合民事主体制度, 了解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的含义, 区分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理解民事法律关系的构 成要素。
4.结合生活中的事例, 阐述民事权利的种类与体系, 理解民事权利与义务的
关系。结合平等、诚信、文明、和谐等关键词, 理解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 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 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5.根据民法典各分编的结构安排, 结合生活实例, 阐述民法典关于人身权利 保护优先的理念, 深刻理解民法典保护人身自由与人格尊严的重要意义。结合民 法典等法律的规定, 理解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含义与重要性, 探讨未成年 人如何在生活中自我保护、全社会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学生欺凌问题。
6.结合身边的事例,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 理解姓名权、肖像权的含义与具体 内容以及保护姓名权、肖像权对于民事主体的重要意义。
7.结合案例和民法典等法律的相关规定, 理解名誉权、隐私权的含义与具体 内容,明确保护名誉权、隐私权的重要意义。
8.结合当前网络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 探讨隐私权与个人 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理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意义。
五、课时教学安排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分为四课时。其中第一课时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第 二课时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解析民事法律原则;第三课时生命健康和 姓名肖像受保护;第四课时名誉隐私不可侵。本堂课是第三课时,阐述人格权中 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把握各自含义、法律保护、侵权 方式和侵权责任, 理解维护人身权利特别是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重大意义。 突出相关民事权利,暗含民事义务履行和责任承担。
六、单元教学设计理念
1、教学设计理念
本单元贯彻“议题式 ”教学理念, 以“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为议题, 以 生活中的拐卖儿童事件、好评返现扰乱市场秩序、校园霸凌、数字时代维护隐私 权等案例为切入点,以开展“辩论死 ”议学活动,创设 “模拟法庭 ”、“模拟政 协提案 ”等活动为突破口, 通过学生的收集资料、查阅案例、自主阅读、小组合 作等方式完成任务, 展示成果。旨在围绕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识别我国 公民的一些具体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明确依法维护自身人身权利的同时, 也要 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深入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引导
学生知法、尊法、守法,并能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2.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
(1)课前:学生分组、自主预习、查阅资料、搜集相关案例行为;
(2)课堂:根据教学实际,通过开展“辩论死 ”议学活动,创设 “模拟法庭 ”模 拟政协提案 ”等活动任务,采用议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与分享活动, 积极 思考, 讨论分析, 展示探究成果。在案例探究中明确内容、激发思维、提升能力、
培养核心素养。
七、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我国的民事权利体系;民法典设置人格权编的意义以及 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关系
2、难点: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我国的民事权利体系; 数字时代的隐私权与个人信息的保护
八、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知识储备:从理论层面看, 同学们在初二《法律常识》和高一《政 治与法治》中学习了宪法、刑法、我国依法治国的成就、要求等, 有一定的法律 理论储备,从实践层面看,学生在日常生活通过媒体也接触到一些案例,对法庭 审理有初步了解。从学生认知能力看,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乐于参与到活动中。
2、存在问题:高中生的辨别能力还不够成熟,思想容易受外界误导。法律 认识还处在较低层次,理解和运用能力、辨析和评价能力都有待提高。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题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课 时 目标 1.政治认同:认同民法的作用,认真学习民法知识。 2.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3.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 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4.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重点 难点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及要素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介绍电影《亲爱的》,播放视频孙海洋一家团 圆时刻。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导入,吸引 学生的兴趣。讲法律知 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 系在一起。
讲授新课 分议题一:“养父母”是否犯罪? 展示“养父母 ”与亲生父母的矛盾冲突, 提出 议题:“养父母”是否犯罪? 活动一:辩论赛 主题:“养父母”是否犯罪? 正方:收养无罪论 反方:买卖有罪论 评价辩论赛中各组学生的表现, 并明确民法关 于这类问题的相关规定。得出结论:孙卓与“养 父母”的收养关系不被法律保护! 引导学生了解民法的相关知识。 认真思考问 题,积极参 与辩论赛活 动。 通过视频导入, 吸引学 生的兴趣。讲法律知识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在一起。 提出争议性议题:“养
分议题二:“镜头乱怼”是否违法? 列举媒体各种侵犯孙卓隐私的行为。 活动二:小组探究 媒体泄露孙卓隐私行为是否违法? 总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涵及其要素。 提问:孙卓与媒体谈判后,决定与一家媒体签 订独家报道协议,请问这项行为是否有效? 总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 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 学生小组讨 论,并派出 小组代表回 答问题。 父母 ”是否犯罪, 引发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科 学精神素养。 将民法与日常生活紧 密联系在一起,拉近学 生与民法的距离。 通过小组探究活动, 培 养学生沟通、协作、表 达能力。
课堂小结 面对社会频发“拐卖儿童 ”事件, 师生共同许 愿“愿每个丢失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愿 天下再无拐卖!” 由学习组进 行总结 形成框架, 将理论系统 化。
课后作业 收集拐卖儿童的案例和法律知识 为少年儿童保护自己提出可行的方法 学生收集并 提出意见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 意识和法治思维
板书 一、民法 二、民事法律关系 1、基本内涵 2、要素
教学反思 节课的内容法律术语较多,专业性较强,主要是通过课本内容与拐卖相结合,培养学生 。要尽可能考虑到学情、结合多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在活动中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课题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课 时 目标 1. 政治认同:认同民法的作用,认真学习民法知识。 2. 科学精神:科学分析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3.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 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4.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重点 难点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好评返现卡导入:老师手中有两张卡片, 一张 上面写着带图五星好评立返 5 元, 另一张上面 写着带图五星好评立返 10 元,同学们能猜出 这两张卡片来自哪里吗?对, 这就是淘宝美团 常见的好评返现卡。老师今天能不能赚这 15 块钱呢?好评返现是否违法呢?本节课我们 就从好评返现入手来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请同 学们把书本翻到第 6 面,并拿出民法典和学案。 学生竞猜 , 学习相关法 律知识 ,争 做守法人。 在上《法律与生活》 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生活中法律常识的培 养,选取的事例都是学 生身边的经常遇到的 案例。根据调查发现很 多同学都有为了获得 几元的返现而贱卖自 己的评价权的行为, 但 却不知道好评返现是 违法的,侵犯了其他消 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 选择权。用这个案例导 入本节课的学习能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法律意识。
讲授新课 主议题:民法典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子议题一:遵循原则,高擎民法保护伞 子议题二:双管齐下,并举法治与德治 给学生发任务清单。 播发视频《好评返现》案例,提出问题: 1.结合视频分析民法为何设定基本原则 2.民法基本原则是什么 3.“好评返现 ”违反了什么原则, 民法还有哪 些原则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光有法治行不行(辩论赛 ) 子议题一:遵循原则,高擎民法保护伞 学生议学成果知识总结: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 1.原因和目的:弥补民事法律规法的缺陷, 更好的确保民事主体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力, 履 行义务,调整好各种社会关系。 2.民法基本原则的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 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 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师补充: 学生 自主学 习以及分组 讨论解决前 三个问题 。 第四个问题 采取辩论赛 的方式 。具 体分工: 1.学 习 组 通 过 自主学 习 和观看视频 解析为什么 设定民法基 本原则 , 民 法基本原则 是什么 ,包 括哪些内容 并提 出 自 己 在学习中遇 到的困惑 , 由答疑组负 责解答和分 析。 议题式分组讨论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又可以拓展学生的知 识面,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 真正做课堂 的主人。 通过《好评返现》短视 频优质案例的视觉材 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理 论与与学生的现实生 活结合起来, 同时注重 方向性、趣味性和精确 性,体现了政治课的学 科素养。创设一个良好 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 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 开在学生面前, 让他们 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去 分析、去讨论, 对培养 学生创造能力及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 益处。 爱因斯坦说: “提出问 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让 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由其他同学进行解答。 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是促进个 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 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 学习的方法之一,培养 学生敢想、敢争论的精 神,从而逐步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 力。
1.平等原则,平等是民法原则的前提和基础。 比如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物权平等的受法律保护。就 像孟德斯鸠讲的,“在民法慈母般的国度里, 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国家”。换句话说, 在民事 法律关系范畴, 国家、集体、个人的法律地位 是一律平等的。 2.自愿又称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最大的特色就 是意思自治, 就像答疑组说的在民事法律关系 范畴, 签合同、买房、买车, 只要不违法不违 背公序良俗, 民法就会以你的安排为准, 自愿 原则是民法的核心和灵魂。 3.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帝王规则, 民事主体从事 民事活动要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4.绿色原则也就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 应 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这也是追 求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 最后再强调一下,平等是前提,自愿是核心, 诚信是帝王规则。 子议题二:双管齐下,并举法治与德治 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下面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 市场经济光有法治 行不行呢?请听听答疑组和实践组怎么说, 下 面进入辩论赛环节,时间三分钟。 教师总结辩论成果: 1.在两组同学的唇枪舌剑之中我们充分感受 到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正如 视频中的一些市场主体自发追逐经济利益会 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损害公平竞争。所以要 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除了要有良好 2.答 疑 组 和 实践组开展 辩论赛 。答 疑组的辩题 是市场经济 中德胜于法 , 实践组 的 辩题是市场 经济中法胜 于德 。时间 是 3 分钟 。 通过两组同 学的辩论得 出重要结论 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需要 法律和道德 共同发挥作 用 ,做到法 治和德治相 辅相成 、相 互促进。 3.学 习 组 解 析民法典是 知识整合,形成系统。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 分, 审治乱之纪, 明同 异, 察明实之理。通过 答疑组和实践组的小 组辩论赛既能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重 要的是在辩论的过程 中更深刻理解市场经 济需要法律和道德共 同发挥作用, 从而更好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活动组织能力。
的法治还应该提高市场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 弘扬企业家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 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 成、相互促进。 2.法定天下, 德润民心。法是他律, 德是自律。 德治是法治的前提, 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全面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提出问题: 那民法典是如何真正实现法中有德、德中有法, 换句话说如何真正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 学习组学习总结: 1.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 而且注重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 大力弘 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强化规则意识, 倡导 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2.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追求权利明 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 凸 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教师补充: 1.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2.民法设定的目标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 契合。 3.民法的各分则也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老师总结, 突出议题。民法典真正做到了法治 与德治相结合, 所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 要高擎民法保护伞,并举法治和德治。 如何做到法 中有德 、德 中有法的 , 如何真正实 现法治与德 治相结合的 。从而深刻 理解民法典 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的关系。 分组讨论在 《民法典》 普法过程中 的使命担当 ,实践组做 主要发言 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形 成知识框架。弥补短板, 有针对性提高。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社会生 活的百科全书, 是民事 权益的宣言书和保障 书,对于全面推进依法 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具有非常 重要的作用。由学生谈 自己的使命担当, 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 识和科学精神, 让学法、 懂法、守法、护法等
播放视频《民法典》宣传片。核心素养教育。 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理念和 公共参与精神。分组讨论高中生在普法过程中 的使命担当。实践组礼赞《民法典》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小结。 由学习组进 行总结 形成框架, 将理论系统 化。
课后作业 结合《经济与社会》、《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 识, 写一封倡议书, 倡议杜绝好评返现、删帖 等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字数:200 字。要 求:有理有据。 学生调查资 料写倡议书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 实并积极提出自己的 意见和看法。让学生在 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社 会责任感和参与能力, 并把所学法律知识运 用于生活。
板书
教学反思 1.以“议”为解决问题主要方式的教学——议题式教学,已成为当前高中政治课堂的标 杆,让学生真正做到“议中学”是值得政治教师探索的教学之道。但受限于课堂空间、 教学进度、应试机制、师生的固有思维模式、备课量等现实情况的影响, 教师们关于 议题式教学的理念与设计往往难以在日常教学中大展拳脚。议题式课堂最常出现的问 题是流于形式, 有些议题的答案学生简单搜索就可以在书本中找到知识点并且朗读出 来,这样的议题式教学是没有操作性、没有深度的,也就没有意义;而教师设置了有 深度的议题时,凭学生在课堂中短时的思考和讨论,往往“议不出”老师期待的深度。 2.本节课内容在班上也进行了实际操练。还是非常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的。文科实验班的孩子真的是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极强的。 在“好评返现”违反民法什么原则问题上,我本以为他们议不出来,但却给了我大大惊 喜。另外在分析民法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的时候, 他们能迅速想到相邻权 等内容的时候着实令我惊讶。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绝对的相信我们的学生的学习能力 ,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作用,最后借用一位伟大教育家的话:如果我们仍然用 昨天的教育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 无疑就是掠夺他们的明天。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和教 学理念是我们这一代老师必须要思考的,加油!
第三课时:《身体健康俱可贵和姓名肖像受保护》
课题 身体健康俱可贵和姓名肖像受保护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课 时 目标 1.政治认同: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积极维护人身权利是民法的重要内容,彰显《民法典》 的人格关怀。 2.科学精神:认识维护人身权利的重要意义;以案学法,学会识别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姓名权和肖像权。明确侵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法治意识:以法维权,体会到民法典所起的保障人民权利的作用,运用法律依法维护自己 的人身权利,同时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 4.公共参与: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参与案件审理,通过“小小助力箱 ” 引导大家一起参与到维护人身权利, 反对校园欺凌等行为中, 同时提供救助通道, 能从行动上帮助到受侵害的学生。
重点 难点 重点:人身权利优先保护的意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法律规定和责任 难点:区分这些权利的侵权行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组织调查反对校园欺凌,提 出既要依法维护人身权利 学生观看, 参与调查 通过平板 填写调查 播放 MV,激发学生 的感情,找出侵权 行为, 引导学生维 意识。
讲授新课 第一环节:读读《民法典》并思考为什 么把“人身关系 ”放置在前?回答人身 权利的内容。 第二环节:布置并举行模拟法庭(一) 江某校园欺凌案 学 生 读 读并回答 学生观看 视频, 了解 深刻理解我国颁布 民法典保护人身自 由和人格尊严的意 图。贯彻党“ 以人 民为中心 ”的思想。 布置模拟法庭事 项,确保活动有序
组织学生了解案情,设置议题:江某“小 打小闹”侵权吗?组织模拟法庭。 第三环节设问: 你认同法官判决吗? 从本案件中我们有哪些收获? 第四环节:引导学生质疑,生成问题, 共同思考解决 顺口溜结尾 第一环节:模拟法庭(二)陈春秀被冒 名顶替上大学案 组织学生了解案情,设置议题二:冒用用 他人姓名算侵权吗? 第二环节:本案审理中我们又有哪些收 获?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质疑,生成问题, 共同思考解决 老师点拨: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民事主 案情。 第一大组 审理案件: 两方陈述 并辩论、法 官合议宣 判。 旁听席同 学认真观 看思考, 分 享收获: 学生质疑, 学生回答 开展。 通过模拟法庭实现 沉浸式教学,一方 面是对学生预习环 节的检查反馈;也 引导学生使用民法 典, 自学法律条文, 培养科学精神。另 一方面让学生感悟 我国民法典彰显人 格关怀,实现政治 认同。 学生质疑生成问 题,培养学生质疑 精神。
体中企业法人等享有名称权。 顺口溜结尾 第一环节:模拟法庭(三) 组织学生了解案情,设置议题三:丑化他 人肖像侵权吗? 第二环节:本案审理中我们又有哪些收 获? 第三环节:引导学生质疑,生成问题, 共同思考解决 顺口溜结尾 第二大组 审理案件: 两方陈述 并辩论、法 官合议宣 判。。 旁听席同 学认真观 看思考, 分 享收获 学生质疑, 学生回答 第三大组 审理案件: 两方陈述 并辩论、法 官合议宣 判。 其他同学 旁听, 分享 收获 学生质疑, 编制顺口溜,让学 生影响深刻。 选择学生熟知的案 件,求学不易, 引 发共鸣。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 极性, 引导学生透 过案例回归书本归 纳姓名权的相关知 识。。 培养学生合作 精神 让学生明白艺 术潮流不是丑化肖 像的理由。 培养合作精神
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并且布置下一 节预习。 师生共同 绘制 形成框架, 将理论系统 化。
课后作业 观看网易公开课《人格权编》,学生共同 承诺,为有效治理校园欺凌建言献策。 提供求助通道。 讨论并填 写卡片 对学生课堂知识掌 握程度反馈; 引导 学生善用网上资 源。实现素养升华, 鼓励公共参与,为 被欺凌者提供援助 之手。
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作为教师要积极构建大单元思维。 1、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促进学习。 2、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结合。教师在其中正确 引导。 3、选择素材要恰当,讲法律尽可能选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事, 更能触动学生共鸣。 4、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条主线不能松, 积极创设条件, 让学生质疑、行动, 让所学入脑入心入行。 5、提供不公开求助通道,真正给与学生帮助。
第四课时:名誉隐私不可侵
课题 名誉隐私不可侵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高中政治 年级 高二
课 时 目标 课标要求:1.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认同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肯定民法典 的价值,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科学精神:理解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学
会理性分析问题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意识,明确权利义务。 4.公共参与:监督违法行为,敢于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有序参与社会生活,为法 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以及个人信息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数字时代,强化法治意识,落实法治实践,明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体会 英烈条款设立的意义;理解民法典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治建设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表演情景剧《我真的没有隐私吗》 观看情景 剧。 选取身边事, 激发 兴趣, 引起学生共 鸣, 引出本课话题。
讲授新课 展示议题一:甘做“透明人 ”?看数字 时代的民法典如何让回应。 1. 引导并总结学生探究成果; 2. 展示民法典相关规定; 3. 展开辩论,引导学生体会个人信息泄 露的危害。 展示议题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看 民法典如何保障公 民的名誉权和荣誉 权? 1. 播放视频“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誉、荣 誉案 ”; 探究: 问题 1: 你或者你 的家人有 过信息泄 露的情况 吗? 问题 2: 你觉得我 们个人的 信息是如 何 泄 露 的 ? 问题 从身边事引发思 考, 激发探究热情, 突破个人信息的相 关知识内容,进而 引发对隐私被偷窥 的担心,增强学生 安全防范意识, 明 确民法典对于对于 个人信息和隐私权 的保护。用学长学 姐的行动来增强学 生感受,提升责任 担当。
2. 引导并总结学生探究成果; 3. 展示民法典规定; 4. 展示网友留言悼念袁隆平的截图,引 导学生体会“英烈条款”的意义。 2:你觉得 我们个人 的信息是 如何泄露 的? 学生观看 视频, 了解 案情。 深领悟、细体会。 引导学生知法守 法, 明确民法典对 于名誉权、荣誉权 的保护,弘扬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英雄烈士精神,培 育爱国主义热情。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小结。 由学习组进 行总结 形成框架, 将理论系统 化。
课堂巩固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 1.登 录 安 全教育平 台 , 学 习 《 这 6 类 信息千万 别发朋友 圈》这一文 章。 2.住 酒 店 时,如何判 断房间里 有没有针 孔 摄 像 头? 通过任务布置,让 学生自主学习民法 典, 拓展课堂效果, 并切实为法治社会 建设做贡献。
板书 板书设计:
民法“典”亮生活 一组 二组 个人信息 隐私权 名誉权 荣誉权
教学反思 1. 本课设置的议题真实且复杂。真实的议题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 更 加全面地认识公民的名誉隐私不可侵, 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矛盾与纠纷, 从生活中感受、运用法律,做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 复杂的议题包含开放性、引领性的问题,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 生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同时,明白英烈条款设置的意义,实现较好的价值 引领。 2. 发放《民法典》节选, 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查找法条, 在不知不觉间 拉近了《民法典》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民法“典 ” 亮生活,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