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一、单元教学设计概述
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共两课四框八目, 依 据教参要求按 5 课时展开。我们在对本单元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时, 将两课四框八 目的知识内容统筹为单元学习主题并进行序列化处理。基于此, 围绕“在人世间 谈家庭与婚姻 ”主题, 以“法律如何保障家庭与婚姻 ”为总议题, 设计了“建设 法治社会和谐家庭 ”和“建设法治社会和谐婚姻 ”两个大单元教学目标, 又进行
了单元化的教学设计和安排,提供了五个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如下:
在探究学习《家庭与婚姻》教学单元过程中, 我们围绕“法律如何保障家庭 与婚姻 ”的总议题, 以“在人世间的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 ”、“在人世间 的轮回里体悟敬老是义务”、 “在人世间里看继承问题”、“在人世间里‘谈 ’ 婚‘论 ’嫁”、“在人世间的婚姻里体会夫妻关系平等 ”五个分议题, 层层推进,
逐步引导学生加强本单元学科教学任务的学习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一课时围绕“在人世间的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 ”这一分议题, 通过 播放《人世间》周家生活片段视频,感悟导入新课,以“亲情对话法律——父 母对话子女——倾听父母的心声 ”三个层层相扣的环节展开课堂教学活动, 最后, 通过设置首份《家庭教育促进令》课堂探究活动, 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
上升,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第二课时围绕“在人世间的轮回里体悟敬老是义务 ”这一分议题, 通过播放 《人世间》视频,带领学生继续走进《人世间》中“狐狸一家 ”。以《人世间》 续情节为背景, 设置“续编台词, 了解子女赡养义务—— 出谋划策, 理解成年意 定监护制度—— 以案释法,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三个环节逐步理解子女的赡养 责任。最后, 在“人间大孝为苍生 ”中总结升华, 感悟“孝 ”的真正意义, 提升
学生核心素养。
第三课时围绕“在人世间里看继承问题 ”这一分议题,通过播放《人世间》
周家父亲周志刚去世片段导入新课, 以“法定继承有顺序——遗嘱继承重意愿—
—薪火相传扬家风 ”三个环节一一展开,引导学生理解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 遗嘱的含义、意义、形式等法律常识, 最后在探讨家风的继承, 帮助学生全面理
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进而实现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
第四课时围绕“在人世间里‘谈 ’婚‘论 ’嫁 ”这一分议题, 通过“飞花令 ” 的诗词感悟导入新课, 以《人世间》剧情为情境背景, 围绕“爱情是婚姻关系的 灵魂,法律是婚姻关系的铠甲”这一总议题,以“学法(课前走入社会大课堂) —知法(分享感悟,知婚姻原则)—用法(学以致用,模拟法官析案例)—— 懂法(以案说法, 读懂法律希冀) ”为主线, 层层递进展开课堂教学, 贯彻核心
素养目标。
第五课时围绕“在人世间的婚姻里体会夫妻关系平等”,通过播放电视剧《人 世间》里周秉义和郝冬梅的爱情故事片段导入新课, 通过设置“男主外, 女主内 ” 的观点辩论, 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明确夫妻人身关系平等, 通过案例分析, 引导 学生在思辨中明确夫妻财产关系平等, 最后从“人世间 ”里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中
感悟婚姻真谛,以达情感升华。
本单元教学设计力图达到整体把握, 围绕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线索, 确立引 领性学习主题,突出主线主题,注重内在联系,把握学科本质,实现学科价值, 实现深度学习, 将五课时的知识内容置于单元的整体结构中, 化繁为简, 进而凸 显观点统领知识点,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理念。最后, 在完成本单元教 学任务的前提下, 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单元任务, 撰写有关构建和谐家庭的小论 文,提升学生公共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培养学生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家庭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围绕学生生活展开的民事权利与义务、家庭与婚姻、就业与创 业、社会争议解决为主线, 阐述《民法典》规定的相关内容。本单元以“家庭和 婚姻 ”为主题, 与其他三个单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 选择学生熟悉的视角, 引导 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单元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对家庭与婚姻的保 障,这事关我们在法律保障下建设幸福和谐的婚姻与家庭, 事关我们建设幸福和
谐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程标准模块 2:法律与生活聚焦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行为,介绍 公民一般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了解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为学生进
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法治意识,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要求“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 培育家庭责任意识。理 解婚姻法律关系, 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第二单元围绕“家庭与婚姻 ”展 开阐述,本单元教学设计围绕“在人世间看法治保障下的家庭与婚姻 ”这一主题, 通过合作探究分享,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条例;通过选取 剧中相符的具体情境和生活中合适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民法典》;在教学过 程中, 以总议题为中心, 引导从不同角度辩证分析分议题, 理解从家庭到婚姻的 道德情感与法律意识,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分享与感悟, 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婚姻观, 培养学生自觉的责任意识, 引导学生理
解法律保障下的家庭与婚姻。
三、单元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 质量标准 核心素养
本课依据《普通高 中思想政治课程标 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选择性 必修 2《法律与生 活》内容要求编写: 水平 1 了解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 权利与义务, 理解教育和保护未 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 父母的义务。了解子女的赡养义 务。理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和家 庭和睦的重要性。明确遗产、遗 嘱、继承权的含义, 明确法律对 非婚生子女、合法的收养关系的 保护。了解《民法典》婚姻家庭 编相关法律规定, 明确结婚的含 义、基本原则、条件和程序, 懂 得婚姻要珍惜明确夫妻关系的 内容、核心、夫妻平等人身关系 的体现、夫妻平等财产关系的内 容。 政治认同:构建和睦家庭关系 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实现家庭美德的引领,又 要树立法治精神,认同民法典 关于继承问题的规定体现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 美德。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 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坚定 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的信念, 培养法治精神,增强学生对我 国法治道路的认同。
聚焦公民依法维护 合法权益的法律行 为,介绍公民一般 的民事权利和义 务,了解婚姻家庭 中的法律关系和法 律责任,为学生进 一步发展思想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增 强法治意识,提供 日常生活中的法律 常识。 水平 2 针对虐待、遗弃、家庭暴力 等问题,学会运用规范家庭关系 的法律条款,提高运用法律保障 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培养 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自觉孝敬父母 的意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继承制度作为财产制度的组成部 分是保障和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健 康发展的基础。学习《民法典》 相关法律条例。能够运用相关条 例阐释案例。 科学精神:全面认识父母对孩 子进行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 务。明确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 正常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学会 用发展的、全面的辩证思维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理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制度作为财 产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和实 现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 础。全面理解离婚自由制度, 阐明离婚冷静期的意义,正确 理解夫妻平等不等于平均, 科 学明确处理家庭问题, 自觉树 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水平 3 准确阐述亲属关系,学会站 在父母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理解 父母对子女的批评教育与合理劝 诫。关注人口老龄化社会现实问 题,学会运用民法典相关法律条 例正确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错误的婚 姻观和家庭观,全面理解离婚自 由制度,全面理解夫妻财产关系 平等、区别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 财产及处置办法。 法治意识 : 用法律规范家庭与 家庭成员的行为,涵养法治意 识,提高法治素养,深刻领会 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 要手段,深刻理解法治让我们 的家庭生活更美好。在学习和 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 务,严守道德底线,维护公平 正义, 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 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 定捍卫者, 自觉参加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水平 4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庭美德,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法 治意识,辨析各种错误观念,阐 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法 律条例, 自觉传承良好家风与中 华传统美德,坚定法治理念,阐 明法治社会中道德与法律的关 系。能够在开展模拟法庭、模拟 法官等活动中充分表达阐述自己 的观点,能够自觉树立学法、懂 法、守法、用法的观念, 自觉做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自觉遵守 者、坚定捍卫者。 公共参与:学会运用民法典婚 姻家庭编内容维护家庭成员合 法权益,关注我国法治进步, 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出谋划 策,学会运用民法典和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维护家庭成员合法 权益,积极体验社会参与角色 行为,展现公共参与的理性行 动能力,阐述公共参与的责任 担当精神,增强主人翁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有序参与公共事 务。在日常生活中, 坚持学法、 懂法、守法、用法,并能够通 过运用所学知识合作探究分析 案件,面对复杂情境,能够剖 析若干实例,提高有序参与法 治家庭、法治社会的能力,并 能努力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单元教学思路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要通过议题的引入、 引导和讨论, 推动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使教学在师生互动, 开放民主的氛围中进 行”。以议题实现师生互动, 本质上是倡导教学对话, 日本学者佐藤学把“学习 ” 重新界定为“意义与关联(关系) 的建构”, “所谓‘学习’, 就是同情境的对
话(建构世界), 同他者的对话(结交伙伴), 同自身的对话(探求自我), 形
成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
(一)教学思路
本课的整体设计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教学流程上,遵循“议题描述—
—议题辩论——议题延伸”的顺序,具有结构化特征;学科内容上,主要涉及我 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的民事权利与义务;情景设计上, 选择以《人世间》 的相关剧情为串连, 将五课时情境进行了一体化教学设计, 体现了家庭与婚姻的
关联。
(二)教学路线
本课以议题式教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形成如下四条线索: 议题线:用“法律如何保障家庭与婚姻”为总议题统领教学,按照“在人世间的 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在人世间的轮回里体悟敬老是义务”、“在人 世间里看继承问题”、 “在人世间里‘谈 ’婚‘论 ’嫁”、“在人世间的婚姻里 体会夫妻关系平等”五个子议题,通过“议题描述——议题辩论——议题延伸 ” 三个环节,在课堂架构中发挥引领和纽带作用。
情境线:由“育小——敬老——继承——婚姻——夫妻”构成,是课堂架构的载
体。
活动线:由“调查和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商议、辩论——分享展示”构成,是
课堂架构的路径。
任务线:梳理本单元教学由“育小责任——敬老义务——法定继承——珍惜婚
姻——夫妻平等”组成。
总之, 本单元教学在探究学习《家庭与婚姻》教学过程中力求在三个方面尝 试“对话性实践”, 围绕“法律如何保障家庭与婚姻 ”为总议题, 以“在人世间 的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在人世间的轮回里体悟敬老是义务”、“在 人世间里看继承问题”、 “在人世间里‘谈 ’婚‘论 ’嫁”、“在人世间的婚姻 里体会夫妻关系平等 ”五个层层递进的子议题, 首先逐步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单元 学科教学任务的学习, 进而探究活动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次, 倡导学 生与教师之间多向互动, 围绕“建设法治社会和谐家庭 ”和“建设法治社会和谐 婚姻”两个活动,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分享与探讨;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升华课
堂立意,认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五、单元教学活动
本单元围绕家庭与婚姻展开的,通过五个议题串联起第二单元。即: “在人 世间的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在人世间的轮回里体悟敬老是义务”、 “在人世间里看继承问题”、 “在人世间里‘谈 ’婚‘论 ’嫁”、“在人世间的 婚姻里体会夫妻关系平等”
1、单元学习环节设置:
任务 1:亲情对话法律
任务 2:父母对话子女
任务 3:倾听父母心声
任务 4:解读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促进令”
任务 5:续编台词,了解赡养义务
任务 6:出谋划策,理解意定监护
任务 7:以案释法,保障老年人权益
任务 8:人间大孝为苍生
任务 9:尊重法律,继承有顺序
任务 10:尊重意愿,遗嘱重意愿
任务 11:薪火相传扬家风
任务 12:学法:迈入社会大课堂
任务 13:知法:分享感悟知原则
任务 14:用法:学以致用析案例
任务 15:懂法:以案说法懂希冀
任务 16:夫妻人身关系平等
任务 17:夫妻财产关系平等
任务 18:人世间美好的婚姻
2、单元学习框架
课 时 设计环节 学习概念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环节一 生活中的亲属关系 活动一:观看视频,分享感 悟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讨 通过视频导入生动、直 观地引发学生分享分 享感悟
1 环节二 父母对子女的权利与 义务 活动一:观看视频,分享感 悟 活动二:小组辨析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 生的思辨能力
1 环节三 理解亲子关系 活动一:观看视频、触发心 灵 活动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有利于增进 父母子女的相互理解
1 环节四 家庭教育促进令 活动一:合作探究 活动二: 组代表分享 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 促进教学任务的达成
2 环节一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 务 活动一:续编台词 活动二:合作分享 以续编台词的形式激 发学生探究兴趣
2 环节二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组代表分享 对问题的递进式思考 和回答中, 生成对成年 意定监护制度的综合 认识
2 环节三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案例分析 通过现实案例引发学 生的情感共鸣, 激发探 究积极性, 促进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 高
2 环节四 小孝与大孝 活动:观看视频,分享感悟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3 环节一 法定继承 继承和债务清偿责任 继承权的取得和丧失 活动一:观看视频,感悟分 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将抽象知识具象化, 激 发学生探究兴趣, 增强 学生思维延展性
3 环节二 遗嘱的含义、意义、 形式; 遗嘱继承、遗赠、遗 赠扶养协议 活动一:观看视频,感悟分 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 生的思辨能力
3 环节三 遗产分配的份额; 继承遗产时秉持的精 神及意义 优良家风 活动一:观看视频,感悟分 享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理解法 律与道德的关系
4 环节一 《民法典》婚姻家庭 编相关法律条例 活动一:社会实践 活动二:模拟法庭 将思政课小课堂与社 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激 发学生探究兴趣, 培养 核心素养
4 环节二 结婚的含义、原则 活动一:观看视频,分享感 悟 活动二:小组探讨,组代表 分享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 性和课堂参与度, 同时 注意课堂的生成性
4 环节三 结婚的法定条件、法 定程序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模拟法官,案例分 析 引导学生学法、懂法、 守法、用法, 学会运用 法律条例分析相关案 例, 既能提升学生学科 核心素养
4 环节四 离婚自由与离婚限制 离婚的条件、方式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模拟法官,案例分 析 通过案例分析, 强化辨 析, 鼓励学生展示不同 观点, 在观点冲突中产 生思辨, 在比较鉴别中 提高法律意识
5 环节一 夫妻关系的核心、表 现、内容、平等的人 身关系及意义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分组辩论 通过观点辩论, 分组分 享展示, 引导学生多角 度看待问题, 培养他们
的辩证思维能力
。 环节二 共同财产、个人财产、 约定财产制、处理财 产问题的关键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二:案例分析 活动三:模拟法官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以 法官的角色分享观点, 培养学生的法律责任 意识和综合评判能力
。 环节三 婚姻的真谛 活动:观看视频,分享感悟 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我 国法治发展的自信, 对 民法典的认同和遵循
六、单元作业设计
总体设计:每节课课后,布置一个开放型探究作业:
1.请大家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在课后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你希望未来的
你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育小,借此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2.你知道你最亲的长辈他(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如果可以, 请你为他(她)
心愿实现过程做一个记录 vlog。
3.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调查和了解, 遗赠扶养协议在现实生活中的落
地情况,并以文字形式给《南方周末》公众号投稿。
4.婚姻是美好的, 也是琐碎的, 在日常生活中, 你观察到还有哪些情形应以考虑?
请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组写一封信,谈谈你的建议。
5.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 使用“ 问卷星 ”等小程序, 设置一份关于“ 婚 姻观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的问卷调查,利用周末在周边社区进行走访调查,
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一)必做类:
1.搜集涉及“探究与分享 ”的家庭与婚姻相关法律条例和案例, 形成案例分析报
告,课前展示;
2.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心得体会, 从《民法典》角度来看, 如何构建和谐的家庭
与婚姻?
(二)选做类:
1.课后开展辩论会、模拟法庭等社会实践活动
2.通过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职业体验等方式, 了解《民法典》相关
法律知识。
设计意图:本单元作业的设计基于课程标准,充分发挥了作业的育人功能,每一
课时的最后均设计了一个开放型探究作业。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五个作业环环相
扣、分层递进、承上启下,体现了大单元的意识;从类型的角度来看,五个作业 在各自实施的过程中方法多样, 大致分为必做类和选做类, 必做类作业由学生自 主完成, 包括收集材料、撰写心得体会, 选做类作业由学生合作完成, 包括模拟 法庭、社会调查、专题访谈、参观访问、职业体验等, 实施的方法方法多样, 安
排的时间合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型思维又利于教师课程的不断推进。
七、单元教学评价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如果想要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加强教学评价的效果反 馈,创设出和谐宽松、高效的教学氛围无疑是一条必经之路.创设课堂教学氛围 的过程应当始终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积极拓 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是在保证师生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加强师生间、生生间 的交流与沟通:三是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实现自身知识、技
能、素养的提高。
2、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综合性评价
作为一门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仅是课堂短短 40 分钟的师生互动传递,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需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与 素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应当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真正到社会上去体验与实践, 然
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3、施行发展性的开放式评价
所谓开放式的教学评价, 就是要在政治教学中, 综合教师、学生、家长、学 校共至社会的共同参与多方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可以总结出学习过程中的得与 失 :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了解到同学眼中的“ 白己”:还有家长的评价, 则是在另外的环境里的形象:而教师的总评,则要延续一个发展性的原则,保证 学生在评价之后得到鼓励, 朝着个良性成长的轨迹发展, 这才是我们在高中政治
教学中所要努力的方向。
评价维度 主要内容 评价等级 (分为 A、B、C、 三等)
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的 强弱
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对知识与情感交流的感受多少及知识技能水 平的提升程度
通过实践活动 的综合性评价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在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水平与 素养提升程度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施行发展性的 开放式评价 学生自评成果
学生互评成果
家长评价成果
总之, 新理念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也 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 的细节中, 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 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 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 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 以激励 为主, 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 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 激励学生积极 思维, 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应主要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
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
第二部分 课时教学设计基本要求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一框:《家和万事兴》
第 1 课时:《育小职责大》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余慧林
一、 教材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人们基于婚姻、血缘等关系, 由一定范围的亲属组成 的共同生活的单位。温馨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 也离不 开法律的有力保护。本单元第一框《家和万事兴》,下设两目,第一目:育小职 责大;第二目:敬老是义务。本节课主要讲述第一目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 阐释了家庭生活中的亲属关系以及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义务。通过穿插案
例,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生活中的民事法律关系, 明确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
义务,并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 正确处理父母子女关系, 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美德,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
识。
二、 学情分析
(一)心智、心理特征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思维灵活、学习能力较强, 善于思考, 学习自觉性强, 能够通
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
(二)认知结构分析
在初中阶段, 学生已经接触过“家和万事兴 ”的相关知识, 对家庭关系有一 定的了解, 能初步感知到家庭和睦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本节课内容教材难度 总体不大, 内容易于理解且条理清楚。因为涉及到家庭生活, 学生对此话题也比 较感兴趣。但是, 学生对于家庭亲属关系背后的法律关系了解得相对较少。因此, 在课堂学习中, 需要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 帮助学生去理解父母对子女 的权利与义务, 落实依法治国精神, 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维护家庭关系, 促进
社会和谐。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准确阐述亲属关系,知道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理解教育和保护
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义务。
2、体会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针对虐待、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学会运用规范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提
高运用法律保障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
2、通过情境探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换位思考,理解父母对子女的批评教育与合理劝诫。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美德,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学会运用
民法典等法律正确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家庭关系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家庭美德引领,
又要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2.科学精神:全面认识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明确孩子健
康成长离不开正常的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3.法治意识:用法律规范家庭与家庭成员的行为,追求家庭幸福生活,在此
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4.公共参与:学会运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内容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学难点
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又是父母的义务
五、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照片展示《人世间》周家生活片段。 今年的开年大剧《人世间》改编自梁晓声 同名小说, 它讲述了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夫 妇和三个孩子的命运变迁。 (思考:同学们,从这些照片里,你能感 受到哪些天伦之乐呢?) 学生活动: 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并举手发言, 感受家庭生活中的天伦之乐。
设计意图:将照片以视频的形式导入引人入胜,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家庭中的天 伦之乐, 引出本节课总议题——在人世间的家常对话中感受育小职责大,介绍 两个分议题:生活中的亲属关系,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交 代了本节课知识讲述的背景材料是《人世间》。
环节二:议学情境一——亲情对话法律(生活中的亲属关系)
教师活动: 1、播放周秉昆与郑娟夫妇关系照顾周家第三代 的场景。 2、介绍第三代的人物背景。 (思考: 1、猜测视频中的孩子与周秉昆夫妇是什么关 系? 2、周秉昆与郑娟对于孩子的悉心照顾, 除了因 为血脉亲情,还有哪些法律依据?)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视频, 猜测视频 中两个孩子与周秉昆、郑娟 夫妇是什么关系。 2、积极思考问题。在这个过 程中体会到父母长辈之爱背 后还有法律的保驾护航。
知识呈现: 1、家庭关系的实质:父母关系、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在法 律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 2、法律依据: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呈现,学生可以直接体会到周秉昆与郑娟作为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疼 爱, 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在情背后, 还有法, 也为后续知识点的展开奠定 基础。
环节三:议学情境二——父母对话子女(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义务)
教师活动 1、 播放周蓉与冯玥的对话视频 2、简单介绍人物背景——视频中呈现的是周 家的二女儿周蓉和她自己的女儿冯玥之间的亲 子对话。1976 年 3 月,周蓉一家三口回家探亲, 途中丈夫冯化成写了一首悼念周总理的诗,引 起人群骚动被抓了起来。周蓉为了解救丈夫, 便将冯玥委托给弟弟照顾,数年后才回来。当 前冯玥正在读高二,周蓉与冯化成感情不和离 婚, 冯玥一时不能接受, 便去歌舞厅发泄情绪。 (思考: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视频。 2、结合课本知识, 讨论并思 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之下, 学生从不同角度阐述周蓉不 能不管冯玥的理由, 同时积 极举手发言,为周蓉的亲子 教育问题出谋划策。 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 义务。
1、 面对冯玥的叛逆行径, 周蓉是否可以不管冯 玥? 2、 你认为周蓉应该如何劝导冯玥?
知识呈现: 1、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1)抚养义务 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 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2)教育义务 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 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 其中途退学、辍学。 (3)监护职责 ①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② 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 ③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义务) (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 (2)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 和合理惩戒。
设计意图: 在前一环节情境分析的基础上, 解读后续情境, 同时将过去与现在对照比 较,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情境分析结合视频展示的形式, 学生易于理解, 进而 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得出结论。同时, 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 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去感知家庭关系中的法治精神。
环节四:情感升华——倾听父母的心声
教师活动: 1、 提问学生在你与父母的相处日常中, 有过类 似的矛盾吗?你是如何解开隔阂的? 学生活动: 1、结合自己生活中与父母相 处的实际,分享亲子关系,
2、 播放事先准备好的父母心声的录音, 引导学 生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换位思考, 共塑美好家 庭。 共同探讨交流。 2、认真倾听父母的心声, 感 受父母对子女的爱。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父母的录音,让学生直观感受父母内心深处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子女相处,有温馨,也有矛盾摩擦,良好的家庭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维护。 同时,该录音取材自真实生活, 一经播放,学生内心深处深受震撼。
环节五——链接现实:长沙发出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促进令
教师活动: 呈现案例:父母离婚女儿独自与保姆同住,长沙发 出全国首份家庭教育令, 并带领学生一起了解事情 经过,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陈某的失职行为。 (思考:这份家庭教育令是基于陈某什么行为发出 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应履行什么职责) 学生活动: 认真分析案例,思考问题 并交流分享,体会法律为 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保 驾护。
设计意图: 在领悟家庭美德的同时, 落实依法治国精神,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体会《家 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意义,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为。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本课的逻辑关系,清晰的阐明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
义务, 一目了然。
七、课后拓展:跨越时空的对话
请大家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在课后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 你希望未来
的你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育小,借此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作业设计具有极大的开放性与思考性,同时让学生和未来 的自己对话,形式新颖。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融入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做到学以致用。)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第五课三个课时的开头部分,对于后续内容的承接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内容脉络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议题式教学,以学生探讨为主, 教师适时引导。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从情与法的角度去体会关于“育小 ” 的相关知识。依托电视剧《人世间》素材, 学生比较感兴趣, 这也提升了课堂的
趣味性。从实践来看,整个教学过程达到了总体教学效果。
改进设想:在学生表达观点环节,给予充分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畅所欲
言。教师在总结的时候语言可以更精炼,直入主题。
第五课 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
第一框《家和万事兴》
第 2 课时:《敬老是义务》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孙 芳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中第五课《在和睦
的家庭中成长》第一框《家和万事兴》第二课时的内容。
温馨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 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 护。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夫妻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 这是婚姻家 庭法律立法宗旨的集中反映。中学生, 既是家庭成员, 也是相应的权利义务主体。
了解婚姻家庭制度,有助于我们与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建设和睦家庭。
本课承接第一课时《育小职责大》, 子女年幼时, 父母需要抚养、教育和监
护子女, 子女成年后, 需要对父母进行赡养和监护,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
到来,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更是应有之义。为此本课安排了三个学习内容:成年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二、学情分析
高中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价值观开始建立, 逻辑思维能力得到 提升, 但分析复杂事物时存在不全面、不透彻的问题。经过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课程学习, 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政治、法治素养。但对法的应用缺乏具体的、更 加深刻理性的认知。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本课运用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 法和议题式教学法, 选取和设计贴近生活的视频和图片预设问题情境, 用任务驱
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增强学生社会养老问题的关注和献计献策。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 培育家庭 责任意识。 ”,在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中, 我们更关注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基于此,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培养依法维权的意 识和自觉孝敬父母的意识。理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和家庭和睦的重要性。针对虐 待、遗弃、家庭暴力等问题, 学会运用规范家庭关系的法律条款, 提高运用法律
保障家庭成员合法权益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置三个情境,分别利用续编台词、出谋划策、寻 法论法三个任务探究, 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 关注人口老龄化社会现实问题, 维
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对爱的表达与分享,感悟父母与子女的亲 情之爱, 通过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分析和以案释法,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实 践精神, 由家庭小孝升华至人间大孝, 使学生自觉树立家国情怀, 为实现中国梦
添砖加瓦。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构建和睦家庭关系既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家庭美
德的引领,又要树立法治精神,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法治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理解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学会用发展的、全面的辩证思维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
法治意识: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法律规范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的行
为,追求家庭幸福,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和谐。
公共参与:关注我国法治进步,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出谋划策,学会运用
民法典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维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成年子女的赡养义务、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从本课时内容结构来看分为三部分, 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成年意定 监护制度、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法知法懂法 的目的在于守法用法, 故本课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的赡养义务和依法维护老年人
合法权益作为教学重点来探究。
【教学难点】 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作为新增法律规定, 民法典三十三条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作为法定监护的
有益补充, 因为理论性较强, 社会普及度不高, 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故作为教
学难点来突破。
五、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人世间》视频, 和学生继续走进 可爱的“狐狸一家”。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在温馨平淡的对话氛围中感 悟家庭幸福。
设计意图: 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观、幸福观, 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周家父母与孩子的相处 日常,同时对多子女家庭和自己的家庭会有一个比较,感受幸福家庭的温馨和谐。
环节二:续编台词,突出重点,了解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布置议学任务。介绍视频背 景, 播放周母与秉昆的对话, 提出续编 台词要求。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 小组合作, 续编台词, 组代 表进行演绎。
知识呈现: 在学生的台词演绎中提炼关键词,生成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精神赡养和 物质赡养。
设计意图:
学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通过观看视频续编台词, 使学生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激发探究兴趣, 围绕“赡养父母 ”主题开展台词续编具备 可操作性, 也能增进学生对家庭、对家长的理解, 感悟付出的幸福。鼓励学生生 活中表达爱,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幸福观。
环节三:出谋划策,合作探究,理解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教师活动: 以《人世间》中的曲秀珍和马守常两个 人物为背景, 创设议学情境, 布置议学 任务: 1、出谋划策— 曲老夫妻有哪些养老选 择? 2、意定监护实操层面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学生活动: 结合现实可较快回答出养老选择这一 问题, 再对选择进行法定监护和意定监 护的比较分析,了解什么事意定监护, 为什么要增加这一制度, 再结合教材深 入分析意定监护实操层面的问题以及 如何解决。
知识呈现: 从教师对社会背景的介绍、学生对问题的递进式思考和回答中, 生成对成年意定 监护制度的综合认识:成年意定监护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 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 以书面形式确定自 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 履行监护职责。
设计意图: 教师是课堂里生成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媒介者”, 是引导知识走向现实意义的 领路人。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生活, 关注老年人意愿和需求的表达。通过对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的对比分析, 提升比 较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特别是结合现实需要, 关注法治进步, 为如何更好维护 老年人合法权益出谋划策,提升公共参与本领。
环节四:以案释法,寻法论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教师活动: 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老年人 合法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 创设问题情 学生活动: 结合导学案, 小组合作分析案件中所涉 法律规定, 再和法院的最终裁决结果进
境, 引导学生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老 年人权益保障法》是如何维护老年人合 法权益的。 议学任务:1、柳某有哪些违法行为? 2、 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 权益保障法》哪些规定?3、母亲的哪 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行对比, 领会法治在维护老年人合法权 益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生成: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了解现实生活有一些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 为,如家庭暴力、遗弃等,实施这些行为的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设计意图: 以案释法,理论联系实践,突出主题,提升核心素养,增强法治意识。
环节五:总结升华,人间大孝为苍生
教师活动: 播放董宇辉接受央视采访的一段视频, 突出关键表达。寄语学生。 学生活动: 深情朗读邓小平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 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 和习近平“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 ”的经 典论述。
设计意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学生的成长不仅体现在家庭中的孝亲敬老,更应 该生成于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是人间 大孝。学生观看董宇辉的采访视频, 进一步深情朗读邓小平、习近平的经典论述, 在人世间感受人间大孝。教师寄语广大青年学生, 以小孝温暖、美满家庭, 以大 孝为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板书设计
敬老是义务
七、作业设计
赡养父母
意定监护
合法权益
你知道你最亲的长辈他(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如果可以, 请你为他(她)
心愿实现过程做一个记录 vlog。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作业,也是一个终身的作业,记录时间不限,
视频时长不限,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家庭成员间的爱和温柔可以传递下去。)
八、教学反思
本课以电视剧《人世间》中的角色人物为线索, 环环相扣, 激发学生参与课 堂积极性。通过设置情境, 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解决问题,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内容层次分明,但具体情境的操作更应关注问题的指向性和层次
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可议。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二框:《薪火相传有继承》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管燕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 框题。本框主要讲述了遗产部分法律知识, 目的是要引导学生了解继承制度, 明 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的继承关系, 学会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不损家庭成员合法权利, 共同建设和谐家庭。本框共设两目: 第一目是法定继承有顺序, 第二目是遗嘱继承重意愿。通过学习, 帮助学生熟知 继承的民事关系, 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提高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与法治意识
素养,更好地参与杜会实践。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心智相对成熟,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加上前面几课对《民法典》 的学习, 他们对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非常感兴趣。本节课介绍遗产继承
的知识, 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内容, 也是发生在身边甚至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
事情,所以学习兴趣浓厚。但是他们对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的认识往往不系统、 不深入,对一个案例的分析也会不自觉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 这就容易出现偏差。 针对学生的以上情况, 我在本课教学中会选取《人世间》中接地气的素材, 运用 情景探究的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同学们对遗产继承有一个
充分而准确的认知。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遗产、遗嘱、继承权的含义,明确法律对非婚生子女、
合法的收养关系的保护。
2、过程与方法:收集典型案例,分析遗嘱继承的规定,提高分析、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依法维权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构建和睦家庭。
(二)学科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认同民法典关于继承问题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中华传统美德。
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制度作为财产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保
障和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3、法治意识:明确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要求。
4、公共参与:坚持情理法的统一,正确处理家庭财产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继承的含义、意义;被继承人、继承人、遗产与继承权的含义
继承权遵循的原则、与承担的债务清偿责任;取得继承权的根据
遗嘱的含义、依据、形式、法律效力;遗赠的含义
(二)、教学难点:
继承权遵循的原则、与承担的债务清偿责任;取得继承权的根据
五、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视频导入:播放《人世间》周家父亲周志刚去世片段 引入总议题:“人世间”的继承问题如何处理? 介绍三个分议题。 学生活动: 同学们了解周家基本情况, 思考 周家的继承问题。
设计意图: 该剧照有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 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清晰, 有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同时,交代了本节课知识串联的背景材料是《人世间》。
环节二:尊重法律:法定继承有顺序
教师活动: 议学活动一:解锁法定继承的正确打开方式 教师介绍电视剧《人世间》周家三位子女。结合导入 视频设置三个追问。 1、追问一:周志刚的遗产应该如何分配? 2、追问二:如果父亲生前还留下债务,子女要替父还 债吗? 3、追问三:法定继承人永远都拥有继承权吗? 学生活动: 通过议学活动, 同学们结合教材 和案例知悉以下三个知识点: (1)、同学们了解法定继承的 顺序和范围 (2)、同学们正确对待继承和 债务清偿责任的关系 (3)、 同学们知道丧失继承 权的情形 全班同学分三组讨论, 课堂自由 讨论,学生的课堂气氛 瞬间被 激发起来, 十分活跃。讨论结束 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知识呈现:教师总结,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显示) 1、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范围; 2、继承与债务清偿责任;
3、继承权的取得和丧失;
设计意图: 核心素养是面对真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 真情境才能引发真学习, 活动设计 应从学生身边的资源入手, 通过让学生辩论和讨论, 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并通 过教师的追问, 引导和启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 激活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 学习热情和兴趣。
环节三:尊重意愿:遗嘱继承重意愿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二:视频:骆士宾的遗嘱 1、设置议学情境二:播放电视剧《人 世间》中骆士宾立遗嘱和宣读遗产划分 的视频片断, 同学们讨论并回答问题; 2、教师讲解遗嘱的含义、意义、形式 及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注意有效合同和 无效合同的区别, 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区 别。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视频和教材的相关 知识, 捕捉视频中的关键信息, 积极发言分享。 思考并讨论: 1、追问一:遗嘱中的法定继承人先死亡,怎么 办? 2、追问二: 假设骆士宾将遗嘱修改为将部分遗 产给郑娟以作弥补,这是遗嘱继承吗? 同学们激烈讨论后,两位同学发言表明自己的 观点。
知识呈现:教师总结,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显示) 1、遗嘱的含义、意义、形式; 2、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设计意图: 教师是课堂里生成的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媒介者 ” ,是引导知识走向现实意义的领路 人。通过设置观看视频后讨论的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遗嘱继承和遗赠的区别, 根据 学生课堂上的分享,捕捉关键词,生成知识, 突破难点。
环节四:情感升华:薪火相传扬家风
教师活动:议学情境三:视频周家老宅被拆。 讲解周家老宅继承给周秉昆的原因, 首先从法律层面分 析,再从情感层面分析,突出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同学们观看视频后思考: 1. 为什么只有小儿子周秉昆继 承了周家老宅? 2. 周家除了老宅被继承, 还有哪 些宝贵的财富被继承下来了?
知识呈现: 1、遗产分配的份额; 2、 继承遗产时秉持的精神及意义 3、真正宝贵的遗产是优良的家风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明白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 要性, 让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同时引导同学们知晓家风家教的重要性、明白 继承是代际之间爱的传递和延续。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社区调查和了解, 遗赠扶养协议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
情况,并以文字形式给《南方周末》公众号投稿。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本 节课的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实操性, 希望同学们借助社区调查将所学知识和实际 生活串联起来, 学会观察身边事、感知身边人。借助遗赠扶养协议这个知识点洞
察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养老问题,做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高中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电视剧《人世间》为背景切入, 借助周家父亲去世、骆士宾的遗嘱、 周家小儿子周秉昆继承了周家老宅这三段视频, 引出法定继承的顺序和范围、有 效遗嘱和无效遗嘱、遗嘱继承和遗赠、以及继承对延续代际之间情感之爱的重要 性等知识点。一方面能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效果, 另一方面也能生动 直观地呈现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整节课环节紧凑、师生互动性较强, 学
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一框:《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杨 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以“家庭与婚姻 ”为主题, 以《民法典》中涉及公民日常生活的法律常识与其他三个单元构成了统一的整体, 共同阐释公民一般的民事权利和义务。本单元共两课四框 5 课时, 第五课主要阐 释家庭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第六课则阐释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本框的重点落在“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上, 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本框是第六课 的逻辑起点, 承上启下, 由家庭中的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探究到婚姻中的法律关 系与法律责任, 为后一框进一步探讨婚姻关系做好铺垫, 并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
生逐步理解和体悟家庭与婚姻要珍惜。
本框围绕“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这一主题, 由引言和两目组成, 以婚姻家庭 的真谛引入, 帮助学生理解珍惜婚姻的重要性。本框第一目“珍惜婚姻”, 教材 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 介绍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婚姻制度的基 本原则, 介绍了法律关于结婚的要求, 阐明了要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的道理。 第二目“离婚要慎重”, 教材通过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内容, 探究了“离婚 冷静期 ”的意义, 介绍了夫妻双方既有离婚自由, 也有对家庭与社会的法律责任,
揭示了离婚要慎重的原因,并介绍了离婚的条件、方式等具体法律规定。
二、学情分析
心智特征分析:本课所授对象是省示范高中的高二学生。本框教材内容思路 清晰, 内在结构化特点明显, 便于学生理解辨析。高二学生知识基础较好, 思维 较活跃, 通过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 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 能力与方法, 为本课议学活动奠定基础。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法律条 例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 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增强学生学法用法的法律意
识和公共参与意识是本框设计议学活动的切入点。
认知结构分析:本框教材理论难度总体不大,内容易理解且条理清楚,较易 理解把握, 但因婚姻离学生实际较远, 学生探究兴趣不大, 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 情况,本课运用情境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和议题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通过课前带领学生走进中级人民法院, 开展实际采访活动、模拟法庭活动等培养 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设置议题, 用任务驱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为课堂提质增效。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婚姻法律关系, 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在贯彻课 程标准的要求中, 更需要关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基于此, 我确立了以下三
维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法律规定,明确结婚的 含义、基本原则、条件和程序,懂得婚姻要珍惜;通过离婚限制是否妨碍离婚自 由的辨析, 阐明离婚要慎重的态度, 能够运用相关法律条例联系具体案例分析阐
释离婚的条件与方式。
(2)过程与方法:课前走入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探究,学习相关法 律条例。开展模拟法庭活动,案例分析,激发探究兴趣;课上设置情境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生成法治理念与法治意识;通过补充分析《人世间》中具体情境,引 导学生分析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婚姻的真谛及法律对婚姻自由的保障;课后布置
探究性作业,激发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分享“我心中的好夫妻 ”,辨析“离婚自 由与离婚限制”, 探究“离婚冷静期 ”制度的意义, 使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婚姻
观,培养学生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树立正确婚姻观的意义。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悟, 体会婚姻的真谛, 深化学生对于树立正确的婚 姻观的认同;通过学生模拟法庭,进行案例分析,深化学生对《民法典》婚姻家
庭编相关法律条例的理解和认同、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
【科学精神】
通过辨析“离婚限制是否限制了离婚自由”,全面理解离婚自由制度;通过
对婚姻要珍惜,离婚要谨慎的探讨与辨析,自觉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法治意识】
通过课前走入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课中组织学生模拟法庭进行 案例分析,课后设置补充法律未考虑的情形的课后作业,全环节培养学生学法、 懂法、守法、用法的观念, 涵养法治意识, 提高法治素养, 自觉地做社会主义法
治社会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公共参与】
通过课前开展模拟法庭活动, 课中模拟法庭进行案例分析, 课后设置补充法
律未考虑的情形的课后作业,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阐明珍惜婚姻的道理, 体验 社会参与角色行为, 展现公共参与的理性行动能力, 阐述公共参与的责任担当精
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婚姻的基本原则与法定条件、离婚的条件与方式
结合本课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本课关键在于使学生在了解我国法律 保障下的婚姻制度的基础上, 懂得珍惜婚姻的必要性, 进而引导自觉树立正确婚 姻观、家庭观。因此, 本课时的教学将婚姻的基本原则与法定条件、离婚的条件
与方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关键点。
【难点】离婚自由与离婚限制
法律保障离婚自由,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新设“离婚冷静期 ”制度, 离婚 限制与离婚冷静期是否妨碍离婚自由具有一定的思维性, 由于婚姻离学生生活实 际较远, 作为婚姻的观察者,不曾涉及深层次对婚姻的探讨和学习。通过模拟法 庭分析案例、剖析法律条例设立的的意义等探究活动, 可以有效调动和激发学生
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层层递进思考,克服思维堵点,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学法:迈入社会大课堂(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课前根据学案预习, 收集学生困惑点。带领学生带着困惑走进 中级人民法院, 走进人民法官, 近距离学 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法律知识, 了解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并以典型案例开 展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具体了解法律对 婚姻的保障。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带着学案 困惑走进法院,法官面对面答疑解惑。学生 积极参与尝试模拟法庭活动, 熟悉相关流程, 并就模拟法庭过程中的困惑与法官进行面对 面的交流,参与热情高。
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建议,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是活动型课程实施的显著特点,开展专题访谈、参观访问、职业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 既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知识 的认识与理解, 也有利于交流与表达、辨析与阐释等关键学科能力的培养, 还有利于法 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
环节二 知法:才思泉涌初感悟(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活动设置:组织开展“飞花令”,宣读互 动游戏规则,要求所对诗句皆以对“婚姻 ” 的体悟为内容;总结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婚 姻的珍重与期盼, 导入新课,提出总议题: 爱情是婚姻的灵魂,法律是婚姻的铠甲 学生活动: 回忆以往所学诗句,分左、右两小组轮 流背诵诗句,在吟诵诗词中,初步感悟婚姻 的真谛。
设计意图:教学中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本环节设置利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资源, 既能让学生在对诗句的体悟中, 初步感悟婚姻, 又能抓住学生课堂注 意力, 使教学内容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清晰,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拉近师生 距离。
环节三 知法:分享感悟知原则
教师活动: 活动设置:进入议题一 千里姻缘一线牵, 婚姻要珍惜 先播放《人世间》中周秉义结婚时写给妈 妈的信,以欢乐祥和的结婚画面导入本课 话题——在《人世间》里“谈”婚“论 ” 嫁; 再播放《人世间》周秉义最后写给弟弟妹 妹的一封信,信中他深情回顾了自己和家 人的婚姻, 结合信中的一句话“我心中的 好夫妻”,给出议学提示:婚姻的原则, 提出议学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在剧中 或生活中所看到的“好夫妻 ”的样子, 和 大家交流分享一下。 根据学生发言, 总结提炼观点, 生成《民 法典》规定的义务, 呈现在副板书上。教 师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民法典》 规定的权利, 体会第一部《婚姻法》的意 义。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通过读周秉义两封 信的感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好夫 妻的样子,和小组同学讨论分享。 组代表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好的婚姻关系 的感悟。
知识呈现: 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结婚: 1、含义:结婚是夫妻关系的起点,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婚姻关 系的行为。 2、原则:婚姻自由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义务)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相互抚养 (权利) 民法典还规定了一夫一妻, 男女平等, 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 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知识较易理解,通过观看视频,小组合作探究,分享收获,培养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课堂参与度。同时注意课堂的生成性, 根据学生发言, 捕捉关键词, 分类板书, 生成知识, 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核心素养是面对真 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 活动设计应从学生身边的资源入手, 通过对身边好的
婚姻的观察与感悟, 理解《民法典》所规定的婚姻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 分组分享展示, 鼓励学生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表达不同感悟, 增强学生表达 与交流的关键能力及公共参与意识。并通过教师的追问,引导和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 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探究兴趣, 突破重点。同时,交代了本节课知识串联的 背景材料是《人世间》。
环节四 用法:学以致用析案例
教师活动: 活动设置:创设情境,以课前带领学生走 进人民法院的体验和获得为基础, 设置模 拟法庭的探究活动,请学生模拟法官角 色,依据相关法律条例分析, 给出议学提 示:法定条件及法定程序, 提出议学任务: 《人世间》剧中当事人的婚姻是否受法律 保护, 哪些情形下婚姻不受法律保护。提 炼总结结婚的法定条件及法定程序。 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模拟法官活动,积极开展小组 合作探究,依据课前学习的法律条例,组内 充分交流分享,组代表分享展示学习成果。
知识呈现: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 3、法定条件: ①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基于胁迫的婚姻可撤销 ②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未到法定年龄,婚姻无效 ③符合一夫一妻制,重婚,婚姻无效 ④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法定程序:申请——审查——登记
设计意图: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中上,还要在社会生活里 上。 ”贯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是议题式、活动型课程的应有之义。创设模拟情境, 优化剧情案例, 使之能有效为提升学生法律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服务, 呈现 并运用《法律与生活》婚姻相关核心概念和案例分析方法, 引导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用法,学会运用法律条例分析相关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既能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又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进一步突破重点。
环节五 懂法:以案说法懂希冀
教师活动: 活动设置: 议题二 柴米油盐酱醋茶,离 婚要谨慎 展示剧情周蓉与冯化成的婚姻破裂, 提出 辩题:周蓉认为“离婚就是换一种方式爱 自己”,你同意吗? 进一步展示 2013-2019 全国结婚率与离 婚率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探究 设立“离婚冷静期”的意义。 教师进一步追问,给出议学提示:离婚自 由与离婚限制,提出议学任务:探究离婚 冷静期的意义, 引导学生辨析离婚自由与 离婚限制,自主生成离婚的条件。 展示研学中的实际案例, 请学生结合所学 知识, 推测判决。并结合案例, 引导学生 学生活动: 学生充分探讨,交流,小组之间展开辨 析,组代表积极发言,谈自己的体会。在教 师的启发下,层层思考,逐一剥离知识,达 成教学目标,自觉树立严肃对待婚姻的正确 的婚姻观。 学生自由发言, 了解离婚的方式, 同时, 通过展示案例最后的判词,感悟判词中的希 冀与规劝,体会离婚需慎重。
了解离婚的两种方式。
知识呈现: 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离婚 1、离婚自由与离婚限制: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 2、离婚的条件: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当事人可以离婚 3、离婚的方式:协议离婚、裁判离婚
设计意图:离婚自由与离婚限制是本课时的难点,虽然知识点不是很难,但学生在理 解中易混淆概念, 通过周蓉个案的分析, 初步感悟离婚要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的婚 姻责任;同时通过一组数据对比分析,由个案上升到社会层面,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草 率离婚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理解离婚限制并不妨碍离婚自由, 而是婚姻的一层铠甲。在概念理解上, 强化辨析, 真理越辩越明, 通过案例分析, 鼓励 学生展示不同观点, 在观点冲突中产生思辨, 在比较鉴别中提高法律意识, 树立科学精 神,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 突破难点。通过学生对判决的推测, 和最后展示法院判词, 感知法律的希冀与规劝,理解法律的保障人民利益的力度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温度, 突破重点。
环节六:情感升华,守人间万家灯火
教师活动: 依据板书, 从两个分议题的角度, 总结本 节课合作探究成果, 回答总议题。并期望 学生能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 未来 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烟火;同时,能够学 法、懂法、守法、用法, 更好建设社会主 义和谐的法治社会、法治国家。 学生活动: 认真聆听,认真思考、总结,生成知识 框架。
知识呈现:展现板书(PPT 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合作探究成果的梳理,回忆学生模拟法庭的研学体验,培养 学生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带动学生情感升华, 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落实法 治意识、公共参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目标。
六、板书设计
七、 作业设计:
婚姻是美好的, 也是琐碎的, 在日常生活中, 你观察到还有哪些情形应以考 虑?请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组写一封信,谈谈你的建议。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设 计了以上课后作业。该项作业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查阅相关资料等来思考法 律如何为婚姻披上更坚实的铠甲, 进一步引导思考, 为推进下一课时议题式教学 做好铺垫。)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课标要求“理解婚姻法律关系, 阐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围 绕“爱情是婚姻关系的灵魂, 法律是婚姻关系的铠甲 ”这一议题, 以“学法(课 前走入社会大课堂) —知法(分享感悟, 知婚姻原则) —用法(学以致用, 模拟 法官析案例)——懂法(以案说法,读懂法律希冀) ”为主线 ,采用情境和合 作探究法力求形成教学目标科学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精准落实、课堂气氛自主活 泼的教学效果。同时, 也希望呈现出学生自主、人文、社会性的核心素养动态变 化。但还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采用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更深 层的挖掘情境素材, 从而更好的展示自主探究的成果, 进而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 效果。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第二框:《夫妻地位平等》
安徽省铜陵市正阳四季学校:王娜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选择性必修 2《法律与生活》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中的第
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第二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
第一目“平等的人身关系 ”。介绍了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 系的核心,分析了夫妻平等就是要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
庭和社会的责任,夫妻双方人格独立, 自由平等。
第二目“平等的财产关系 ”。介绍了夫妻间的财产关系,详细介绍了一方
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范围, 以及如何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等问题。
本框目的是要学生学会在社会实际生活中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自身合
法权利,不损害家庭成员合法权利,成就美满婚姻,共同建设和谐家庭。
二、学情分析
(一)心智特征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善于思考, 学习自觉性强,对有关婚姻 的
法律知识充满好奇 ,学习兴趣较为浓厚。
(二)认 知 结 构 分 析
学生对婚姻、夫妻等内容有粗略的感性认识,但不全面不准确。法律知识 理论较为繁琐,实际运用又比较灵活,学生掌握较为困难。基于真实情境和问 题,结合身边具体事例,利用学生身边的、贴近学生思想、生活、经验的素材, 充分考虑高中学生发展的特点,运用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创设情境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明确夫妻关系的内容、核心、夫妻平等人身关系的体现、夫妻平等财产
关系的内容;
2.明确夫妻关系 的核心,准确理解夫妻平等 的 内涵,培养平等意识和家
庭责任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小组商议、自主学习等方式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理解夫妻人身关系的平等及其主要表现,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理解夫妻财产关系的平等、区别夫妻共同财
产和个人财产以及它们的处置办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处理家庭问题要秉承科学精神,理解财产需要依法处置,把法治作为学习、 生活、工作的准则和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精神,认同
依法治国,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学生认同我国法律对夫妻平等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认同依法治国。
2.科学精神:夫妻平等不等于均等,明确处理家庭问题也要秉承科学精神,
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和科学精神。
3.法治意识:培养平等、法治意识,财产问题不可回避、只能坦荡面对,
财产需要依法处置, 问题需要商量解决。
4.公共参与:发现生活中夫妻财产的纠纷,分析总结纠纷产生的原因,运
用法律处理婚姻问题,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夫妻关系的核心; 夫妻人身关系的平等;平等不是均等
确定学习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是夫妻关系的地位平等,包括:平等不 是均等;夫妻人身关系平等的表现、人格独立、重要标志。重点内容通过视 频情境展现, 由学生小组合作以辩论的形式推导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的
把握。
(二)教学难点
夫妻财产关系的平等; 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区分
解决难点措施:本课的难点在于夫妻财产关系的平等;夫妻共同财产和个 人财产的区分。关于本课难点问题的学习,采用情境展示,小组合作探究以担 任角色法官审判来合作解决,明确夫妻地位平等还体现在财产关系方面,解析 夫妻财产关系平等, 以此通过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来展示财产关系的平等,让
学生更加清晰地弄清楚夫妻共同财产和一方的个人财产的区别。
五、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播放电视剧《人世间》里周秉义和郝冬 梅的爱情故事。上个世纪 70 年代, 北方某省 会城市“光字片 ”区居住着周姓一家人,在 那个极其讲究出生的年代,周姓这个家庭出 生的穷小子和省长千金走到了一起,开启了 一段双向奔赴的爱情之旅。让我们从他们的 爱情与婚姻去了解夫妻关系。呈现总议题: “人世间”里的婚姻要夫妻平等。子议题 1: 夫妻人身关系平等;子议题 2:夫妻财产关 系平等。 学生活动: 认真观看视频, 感受人世间里的美好 爱情和夫妻间的琴瑟和鸣。
设计意图: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资源越是多样化,对学生兴趣的吸引程度就越强。该 视频资源是根据梁晓声创作的同名小说《人世间》改编的电视剧中选材, 从学生熟悉 的小说情节和电视剧情入手, 通过男女双方从恋爱、结婚等故事情节去激起学生的兴 趣,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更加明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夫妻关系的初步了解并导入本课内容。
环节二:新课学习
(一)情境演绎:夫妻人身关系平等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一】 通过电视剧《人世间》中周秉义和郝冬 梅发生争吵设置情境。在他们的家庭中,冬 梅承担的家庭责任更多,在婚姻中围绕丈夫 转,没有自我,秉义长期忙于工作疏忽对家 庭和妻子的关心和照顾,教师及时提问:在 他们的婚姻关系中,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 想? (探究提示: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夫妻相处 模式和中华传统思想来总结。 )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你是否赞同 学生活动: 【活动任务】 由同学们和老师共同剖析视频中他 们夫妻二人发生争吵提出离婚的原因, 由 此思考得出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 存在着 “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 分正、反方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积 极准备, 之后开展了激烈的课堂自由辩 论,学生的课堂气氛瞬间被激发起来, 十 分活跃。 通过辩论, 使学生对“男主外, 女主 内 ”这个辩题有全面的分析, 需要根据家
“男主外,女主内”? 教师及时设置课堂辩论,分组辩论: 辩论主题:男主外,女主内 “赞成”VS “反对” 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男女分工。可以不受 到“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传统思想的束缚, 引导学生呈现出《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 五条——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也是本节课知识要点的核心体现。
知识呈现: 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夫妻关系: 1、核心: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 2、表现:平等的人身关系,平等的财产关系; 3、内容:平等的行使权利,平等的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4、平等的人身关系 (1)人格独立:姓名权。(知识拓展:人身自由权、住所选择权、生育权、地 位平等和独立) (2)重要标志: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5、夫妻人身关系平等的意义:只有夫妻双方自由平等、相互欣赏、互谅互让, 才能成就美满婚姻,构建和谐家庭。
设计意图:核心素养是面对真实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真情境才能引发真学 习, 通过情境设置和分析, 让学生进入到观点辩论中,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分 享展示, 通过辩论, 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去看待这一观点, 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和能够 容纳吸收不同观点的能力, 促进了学生对于夫妻关系平等的理解, 可以增强学生的代 入感、认同感, 激活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对他 们的思维、表达、合作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都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二)情境演绎:夫妻财产关系平等
教师活动: 【议学情境】 一、全职太太讨要生活费 二、老公请求增加零花钱申请书 三、小伙私藏小金库 四、大妈偷偷过户房子给儿子 四个情境里体现的夫妻财产关系是平等 的吗? 形式:每组派出一名小法官进行审判。 【议学提示】关键词:平等、共同 学生活动: 【议学活动】 “我判决……,理由是……”。 采用小法官审判的方式, 围绕情境中 的夫妻财产关系,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 动,派出学生担任小法官分享展示学习成 果。
知识呈现: 教师对各组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优化后形成以下共识(PPT 显示): 平等的财产关系: 1、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 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个人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 获得的赔偿或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3、夫妻共同债务的内容: ①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 ②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③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 同意思表示的债务。 4、约定财产制:含义、形式、财产分配与债务清偿。 5、处理好夫妻财产问题的关键:相互坦荡,遇事商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知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不难理解。主要是识记性的,希 望通过情境, 分小组合作探究, 以法官的角色分享观点, 培养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和 综合评判能力。根据学生的审判结果, 揭示夫妻财产关系的平等性, 引出共同财产和 个人财产的分类, 进而达成教学目标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小组合作, 既可 以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习惯。
环节三:情感升华:从“人世间”里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中感悟婚姻真谛
教师活动: 活动设置:播放视频——《爱情最美的 模样》 婚姻是一门包罗万象、关涉人生幸福的 大学问。婚姻, 需要夫妻双方做到平等相待, 遵从法律,遵守规则。播放视频,让同学们 从“人世间 ”美好的爱情里去思考爱情和婚 姻的真谛。 学生活动: 学生通过周秉义和郝冬梅的婚姻, 以 及现实生活中的婚姻,体会了婚姻百味, 自由畅想,婚姻幸福的真谛在哪里?
总结升华: 男女双方能够在这人世间里相遇, 结为夫妻, 实属来之不易。席慕容曾说过“前 世五百次的回眸换得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的回眸才换得了在你面前的 驻足停留”, 所以婚姻应当且行且珍惜。人世间里的爱情模样千千万万, 而相濡以沫 的爱情, 携手一生的婚姻, 一定是爱与法律共同前行。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需要懂 得法律, 学会去爱, 明白责任, 妥善处理好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做到平等, 婚姻之 路才会走得更远!
设计意图: 本环节作为本课的升华, 通过美好的爱情模样去感悟婚姻真谛, 让学生充分理解 夫妻关系应当是平等的, 这个平等体现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方面, 是法律对于婚姻 关系的界定,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我国法治发展的自信,对民法典的认同和遵循。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本课的逻辑关系,清晰的阐明了夫妻关系的核心是地
位平等,体现在平等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上,使得知识结构一目了然。)
七 、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使用“ 问卷星 ”等小程序,设置一份关于“婚 姻观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的问卷调查,利用周末在周边社区进行走访调查,
并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和核心素养。为此, 我设计了课后作业, 具有开放性, 要求学生课下继续开展社 会实践, 同时形成调查问卷,是对本节课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 为
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八 、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要求 ,围绕“ ‘ 人世间 ’里的婚姻要夫妻平等 ”这 一总议题 ,子议题 “ 人身关系的平等 ”和 “ 财产关系的平等 ” , 以平 等 贯 穿整个课堂 。采用情境和合作探 究法 ,力求形成教学 目标科学 明 确 ,学科核心素养精准落实 ,课堂气氛自主活泼的教学效果 。 同时 , 也希望呈现出学生自主 、人文 、社会性的核心素养动态变化 。在实际 授课环节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给与 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 ,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达到了总体教学效
果。
改进设想:还应注 意采用恰 当 的 多媒体教学手段 ,注重教学情境 的 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更深层的挖掘情境素材 , 同时 ,教师对学生 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在总结归纳阶段 ,应注意对学生的多 元化的引导 ,把知识内容总结透彻 ,不能让环节设计流于形式 ,进而
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