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家校协同,共育新苗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 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家校协同,共育新苗

资源简介

家长会主题活动设计方案——家校协同,共育新苗
学段初中
组织形式
家长会
活动题目
家校协办,共育新苗
背景分析:召开家长会是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方式。初中生活伊始,许多新生家长对我校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了解甚少,对孩子所在班级及任课教师的情况一无所知,对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情况有所期待。同时,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此次家长会的召开对于增进家校联系,亲近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关系意义重大。
教育目标:以家长会为契机,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良好的家校联系,转变家长认识。家长真切的了解我校情况,让家长积极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来,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感情,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活动准备:
1.研讨家长会召开流程。
2.制作家长会PPT。
3.印制家长会签到表。
4.给家长发放《家长会邀请函》。
5.绘制迎接家长会板报。
活动过程
环节一:新班级情况介绍
七年级二班有学生43名,其中男生23名,女生20名。学生来自不同的三所学校,个性鲜明,活泼好动,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情感处于波动较大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小学到初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生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初中学科学习的需要,学习方法不够成熟,学习兴趣不够稳定,此时也正是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家校沟通也能帮助家长找到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环节二:七.2班任课教师团队介绍
老师:从教27年,担任班主任24年。曾连续多年从事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她始终遵循的理念是:用人格引领人格,以智慧点燃智慧。
老师:从事英语教学21年。严谨负责,教育理念先进,有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关注个性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尤其擅长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升。
老师:从事数学教学25年,关爱学生,课堂效率高,教学中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幽默风趣,让数学知识不再刻板难学。
老师:任教历史学科(副校长),从事文科教学30多年,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治学严谨,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教导学生如何做人。
老师:道法老师,年富力强,虽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心怀满腔的工作热情,力求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形式丰富多彩。
老师:教学生物,从教26年,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对工作精益求精,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的育人理念是“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老师:从事体育教学24年,无畏严寒酷暑,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对学生认真负责,有创新意识,有一套过硬的体育训练方法,教学经验丰富。
老师:教学地理,从教40来年,兢兢业业,始终坚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深受学生爱戴,教学严谨求真,育人宽严相济,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
设计意图:向家长介绍每位教师的情况及教育教学特色,有利于家长对任课教师的充分了解,树立任课老师的品牌形象,加深相互理解,增强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环节三:班级各项职责事务任命情况介绍
1.语、数、外、道、法、历史课代表简介及具体职责。
2.各卫生小组长情况介绍及具体职责。
3.班内其它事务负责人情况介绍,例如:图书管理员、灯神、电子设备总监、艺术总监、班级总管、环境美化大师等等,及他们的具体职责。
设计意图:班级是学生的家园。在班级管理中,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理念,向家长展示每位学生的特长,肯定孩子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这一环节有利于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也能使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环节四:班级动态
1.播放“我们开学啦”学生一日基本动态小视频。
2.播放学生在“教师节”前夕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小视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开学当天的基本流程,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也让家长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为今后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环节五:初中与小学的区别
1.由于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为常识,要求记忆的多,理解的少,故死记硬背是主要学习方法;中学阶段则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老师们也不再手把手地指导学生。
2.中学阶段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要求学生学习时应具备较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独立性,积极主动的安排学习计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摸索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3.不同之处:七年级的课程内容增多:有语、数、外、道法、历史、地理、生物等;且课程难度加大;学习压力增大;竞争激烈,各科考核练习变频繁;作业量增多,对学生要求更严格;对自学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家长对学生的初中生活有初步的了解,熟知初中学科安排,能有效指导家长监督孩子学习,有利于和谐亲子关系,促进家校共育。
环节六:初中新生常见问题
1.不服从学校、教师教育管理的;态度不端正,随意顶撞老师的;
2.扰乱课堂秩序的;参加学校、年级、班级各类活动, 起哄滋扰、扰乱秩序的;
3.实施有害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包括欺凌、殴打同学,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给别人乱起、乱叫“外号”,欺侮、戏弄他人,不尊重他人人格的;
4.在校园内大声喧哗、追逐打闹、说脏话、 吸烟等言行失范的;
5.违反学校仪容仪表规定的:如穿着奇装异服、烫发染发、化妆的;
6.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的;
7.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的;
8.破坏校园、班级环境卫生,在校园内乱涂乱花乱刻的,故意损坏公物和他人财务的;
9.携带手机、香烟、打火机、刀具等物品进校园的;
10.约架,鼓动、指使他人或亲自参与校内外打架斗殴的,拉帮结伙,勾结校外人员参与寻衅滋事的;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是让家长知晓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配合学校规范新生的行为举止,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活动后延伸教育活动
1.鼓励家长会后与学生促膝谈心。
2.布置学生完成初中阶段心愿卡,为新学期写寄语。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可以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明确今后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格局。
活动反思
一次高效的家长会,有利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次家长会的反思如下:
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说,这次家长会,让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关注。从家长方面来说,原本对孩子的成长关注并不多的,有了很大的转变。明确了家长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学期的责任。家长会上,我们把学生“开学第一天”和“‘教师节’学生才艺展示”做成小视频,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历程。我们还打造了整洁的班级环境,精心布置黑板报,等等。这些做法增进了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也建立起信任机制,初步形成了“家校合力、共育新生”的局面。
其次,从学校方面来说,此次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年级特点、班级的发展情况传达给家长,使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家校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育人格局。
不足:在家长会上,教师的语言艺术很关键。例如:在表达对学生的评价时,应该说话要稳、措辞妥帖、语言中肯,更要切中要点,这些方面还需加强;也可以适当增加科任教师的评价环节。
第四,这是一次比较传统的家长会,在实现家校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层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后的家长会可以尝试创新。例如:家长会可以是班情汇报、各种知识讲座、专题研讨、问卷测试,等等,只要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均可试用。
今后的教育之路还很长。班主任是连接家长、孩子和学校三方的纽带,召开家长会可以增进三方的相互了解。只有互了解了,才会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才能形成合力。当这个合力越来越大时,相信教育也就越来越有力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