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实验活动5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自然界中存在着硫的单质,也存在着硫的化合物,我们知道硫具有-2、0、+4、+6等多个化合价,那么,硫元素又是如何实现不同化合价之间的相互转化的?~~~~~~~~~~~~~ 实验活动5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加深对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2.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用品]试管、天平、量筒、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架、橡胶塞、乳胶管、胶头滴管、玻璃导管、陶土网、玻璃棒、药匙、棉花、镊子、火柴。浓硫酸、铜片、硫粉、铁粉、Na2S 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品红溶液。注意实验中可能产生少量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因此要注意通风,控制试剂的用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污染空气,保证实验安全。[实验步骤]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mL Na2S溶液,向其中一支边振荡边滴加 H2SO4 溶液,另一支边振荡边滴加酸性KMnO4溶液,用浸 NaOH 溶液的棉团分别塞住两个试管口,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加入H2S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加入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紫红色逐渐消失,并出现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Na2S+3H2SO3 ══ 3S ↓+3H2O+2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S2-+2MnO4-+16H+ ═══ 2Mn2++8H2O+5S↓SH2SO3+4S2-KMnO4(H+)S2--20S元素化合价变化-2价S具有还原性,+4价S表现氧化性。2. 如下图所示连接仪器装置,向试管中加入1 mL浓硫酸和一小块铜片,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浓硫酸和铜片反应产生气泡,品红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硫酸铜溶液加入浓硫酸原理: Cu +2H2SO4(浓) ═══ CuSO4+SO2↑+2H2O△S S表现S的氧化性+4 +6S元素化合价变化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 (需要加热)3. 将 0.5g 硫粉和 1.0g 铁粉均匀混合,放在陶网上堆成条状。用灼热的玻璃棒触及混合粉末的一端,当混合物呈红热状态时,移开玻璃棒,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本实验的反应类似于如图装置硫粉与铁粉加热反应,得到硫化亚铁Fe + S ═══ FeS点燃实验现象:刚开始无现象,玻璃棒呈红热状态后,反应迅速,并有黑色固体生成。S S表现S的氧化性0 -2S 元素化合价变化S 与一些变价金属 (如Fe,Cu) 反应时一般得到的是低价态的硫化物。[问题和讨论]1. 在上述实验中,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价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实验1中:在Na2S和H2SO3反应中,Na2S中S的化合价由-2变为0价,H2SO3化合价由+4变为0价;在Na2S和酸性KMnO4的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2变为0价。实验2中:浓硫酸中S的化合价由+6变为+4.实验3中:S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2. 铁粉和硫粉在空气中混合燃烧,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可能发生铁和氧气、铁和硫、硫和氧气的反应。3. 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在实验1中可能遇到实验现象不明显,在操作中要注意充分摇动;实验2中反应过于剧烈,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实验3中不能引燃,要把玻璃棒加热到红热状态。硫元素转化规律1. 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化合物S S S S-2 0 +4 +6FeSH2SHgSSO3H2SO4Na2SO4BaSO4SSO2H2SO3Na2SO3NaHSO32. 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硫元素最高价(+6)只有氧化性,最低价(-2)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0、+4)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使硫元素由高价态向低价态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而硫元素低价态向高价态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3. 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溴水、HNO3、Fe3+ 、H2O2MnO4(H+)、Cu、C、HI、H2SH2SCl2、O2、 KMnO4(H+)H2SSSO2-20+4+6H2SO4O2H24.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① 2H2S+SO2 ══ 3S ↓+H2O ② S+O2 ═══ SO2点燃③ 2SO2+O2 2SO3 催化剂加热④ SO3+H2O ═══ H2SO4⑤ 2NaOH+SO2 ═══ Na2SO3+H2O ⑥ H2O+SO2 H2SO3 ⑦ 2Na2SO3+O2 ═══ 2Na2SO4⑧ 2NaOH+H2SO4 ═══ Na2SO4+2H2O ⑨ BaCl2+H2SO4 ═══ BaSO4↓+2HCl 相同价态含硫化合物间——酸碱反应规律转化不同价态含硫化合物间——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随堂练习1. 下列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2S SO2 B. H2SO4 SO2C.SO42- BaSO4 D. SO32- SO2A解 析【解析】A.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则H2S是还原剂,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如氧气,故A正确;B.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则H2SO4是氧化剂,需要还原剂才能实现,如Cu,故B错误;C.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实现,故C错误;D.该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就能实现,故D错误。2. 下列化学品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NaOH B、浓H2SO4C、Na2SO3 D、Na2SO4C解 析【解析】A.NaOH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而变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H2SO4 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故B不选;C.Na2SO3 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硫酸钠,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 Na2SO4 在空气中不发生反应,故D不选;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S2-+2H+ ══ H2S↑B、SO2通入溴水中SO2+Br2+2H2O ══ SO42-+2Br-+4H+C、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H++SO42-+Ba2++OH- ══ BaSO4↓+H2OD、亚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OH- ══ H2OB4、已知下列氧化剂均能氧化+4价的硫元素,为了除去稀硫酸中混有的亚硫酸,应选用的最合理的氧化剂是( )A. KMnO4 B. Ca(ClO)2 C. H2O2 D. Cl2C【分析】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其他能够引入杂质的氧化剂都不行,只能是过氧化氢(H2O2)了.解 析5、将S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通入另一气体 X仍无沉淀,则X可能是 ( )A.H2S B.NH3 C.Cl2 D.CO2D解 析【解析】A.SO2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通入H2S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S沉淀,故A不选;B.通入NH3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SO32-离子,生成沉淀BaSO3,故B不选;C.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将SO2氧化为SO42-离子,生成沉淀BaSO4,故C不选;D.SO2与CO2都不与BaCl2反应,并且所对应的酸都比盐酸弱,通入SO2与CO2都不会生成沉淀,故D选;6.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和SO2使品红溶液退色B.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C.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铁质容器储运D.SO2可使品红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C7.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中他们取 6.4 g 铜片和12 mL 18 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① 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若有m g铜参加了反应,则有_________mol 硫酸被_________ (填“氧化”或“还原”),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__mol。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还原② 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 (填写字母编号)。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C.银粉 D.碳酸钠溶液D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本课结束This lesson is over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