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 爬山路上——挫折应对有资源
设计理念
当学生感到屡屡受挫时,主要原因在于自身与环境之间的不良互动。具体而言,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持消极定势思维的学生易夸大事件的消极影响,并衍生出一系列消极情绪和动机;相反,从优势视角出发的学生则拥有一种在不利处境中萌生希望的能力,并为最终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所以在此阶段帮助学生挖掘并梳理内外部资源,可增强学生希望感,积极应对生活,避免极端事件出现。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有大小不同的挫折。
【行为目标】掌握应对挫折的3I理论,梳理并挖掘自身外部支持(I have)、内在优势(I am)和效能因素(I can)。
【情感目标】培养不畏惧挫折,“哪怕挫折来了我也有资源应对”的信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运用3I理论梳理自身资源,并借用绘画表达挖掘自身外部支持(I have)、内在优势(I am)和效能因素(I can)。
难点:借用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带入“爬山”的情境中,营造安全、开放、支持的环境,学生真诚地分享想法和感受;尝试将3I理论迁移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对生活的充满希望感。
教学对象及课时
初二年级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热身活动】
(一)暖身阶段:你看这里有什么
举例:操场里面有什么?小组成员依次说出篮球、排球、足球、跑道、学生等。场景可包含:教室、果篮、背包等(引导学生拍手打节奏,完成破冰,同时借用“背包”进入爬山主题)
【转换阶段】
采访学生现实生活中爬山的经历和感受,引导学生在冥想体验中将生活中遇上的挫折想象成一座座山峰,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过程也像是在攀爬山峰,然后画一画自己最近的“山峰”。(冥想指导语附在教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化“无形”为“有形”培养学生觉察力,将近期的挫折事件具体地表征出来,让它被看见,然后去应对。
【工作阶段】
学生“爬山图”分享完毕后,推荐3I背包
1.讲授3I理论,I am 指自己的内在优势;I can 指我具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I have指我拥有的外在的资源。(将事先板书中的资源按照3I理论进行分类整理)。
2.请在背包的三个口袋里画一画,写一写你想到的3I资源。学生分享并推介自己最喜欢用到的一项资源写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学习到的3I理论,并结合绘画表达更好地梳理、分类、挖掘自身资源。
【结尾阶段】
全班齐诵: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愿未来我们都能不惧爬山,勇往直前!
设计意图:借用初二学生语文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的句子引发全班同学齐声背诵,在高亢的情绪中结束课程,带来希望感,同时升华主题,引导学生用成长型思维看待人生的每一次挫折经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