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1.1.2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必修一1、利用交叉分类法了解胶体的分类,判断常见胶体。2、熟知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3、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会鉴别胶体和溶液。4、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课堂目标目录分散系01分散系的分类02Fe(OH)3胶体的制备03胶体的性质及应用04古诗词中的化学三晨生远雾,五里暗城闉。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游尘。乍若飞烟散,时如佳气新。不妨鸣树鸟,时蔽摘花人。《咏雾诗》南朝梁萧绎诗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雾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自然现象;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看雾属于什么物质呢?PART01分散系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________,另一种物质叫做_______。(3)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温故知新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形成的体系。2.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判断下列物质的共同点分散系CuSO4溶液油水混合物泥水都是混合物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________,另一种物质叫做_______。(3)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温故知新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形成的体系。2.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1.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液分散系1.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久置会分层)2.悬浊液: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分散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3.乳浊液:不溶的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浊液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_______。(2)组成: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________,另一种物质叫做_______。(3)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混合物分散质分散剂温故知新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1.溶液: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剂:可以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3.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液分散系1.浊液:是不溶性固体颗粒(或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悬浊液:不溶的固体小颗粒悬浮分散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3.乳浊液:不溶的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浊液概念须知1、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2、分散系的组成有:分散质、分散剂。3、分散剂和分散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4、分散系的分类:①按分散剂和分散质的不同②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2.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系PART02分散系的分类思考1、雾、油水混合物、泥水它们的分散剂和分散质分别是什么?1、分散剂:雾:空气;油水混合物:水;泥水:水分散质:雾:液滴;油水混合物:油;泥水:泥土气液固①分散剂类别气液固②分散质类别气液固气液固①按分散剂和分散质的不同②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思考2、分散系该如何分类?分散系实例①按分散剂和分散质的不同②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CuSO4溶液Fe(OH)3胶体泥水1nm100nm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分散系实例概念须知1.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2.组成:由分散剂和分散质(胶体粒子,简称“胶粒”)组成3.常见的胶体:烟、云、雾、血液、牛奶、豆浆、果冻、蛋清、墨水、肥皂水、有色玻璃、变色玻璃、土壤胶体、淀粉溶液等。胶体Fe(OH)3胶体电中性与胶核同电荷1、校核带电,胶粒与胶核同电荷,胶团电中性。2、胶体不一定都是胶状物,也不一定是液体。如:氢氧化铁胶体、云、雾等。3、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能形成的一种状态。如NaCl溶于水中形成溶液,而分散于乙醇则形成胶体。胶体的分类、豆浆、淀粉溶液、墨水、蛋白质胶体、AgI胶体PART03Fe(OH)3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烧杯中的液体呈红褐色1、实验中必须使用蒸馏水,自来水中大量杂质可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成大颗粒,产生Fe(OH)3沉淀。2、出现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防止破坏胶体结构,生成Fe(OH)3沉淀。3、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易形成沉淀Fe(OH)3胶体的制备1、实验中必须使用蒸馏水,自来水中大量杂质可使Fe(OH)3胶体粒子聚集成大颗粒,产生Fe(OH)3沉淀。2、出现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防止破坏胶体结构,生成Fe(OH)3沉淀。3、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易形成沉淀胶体氢氧化铁胶体Fe(OH)3胶核FeO+FeO+FeO+FeO+FeO+FeO+FeO+FeO+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Cl-胶核胶粒胶团扩散层吸附层{ [Fe(OH)3]m · nFeO+ · (n-x)Cl- }x- xCl-胶核胶粒胶团概念须知氢氧化铁胶体1、Fe(OH)3胶体中的1个胶体粒子不是1个 Fe(0H)3分子(粒子直径<1 nm),而是很多个Fe(OH)3分子子聚集成的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的集合体。2、书写胶体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写明胶体,不能用 替代,如PART04胶体性质及应用胶体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1胶体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1胶体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1胶体被光照射有一条明亮的通路,溶液和浊液均无通路溶液和胶体都比较均一稳定,而浊液既不均一也不稳定溶液和胶体能透过滤纸,而浊液不能通过滤纸概念须知胶体的性质1、介稳定性胶体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①胶体粒子会吸附带电离子是胶体稳定存在的重要原因。②胶体的布朗运动。2、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能看 到一条明亮通路,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形成的。丁达尔效应是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最简单方法丁达尔效应是个物理效应,不是化学效应观看电泳实验胶体胶体的性质电泳2电泳:在电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做定向移动的现象1、电泳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胶体粒子带电是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整个分散系呈电中性2、电泳不是胶体特有的性质,而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3、在在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胶体胶体的性质聚沉3思考请观看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卤水点豆腐的视频,想一想,它们所涉及的原理是什么胶体聚沉观看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观看卤水点豆腐胶体胶体的性质聚沉3聚沉的方法:1、加热2、加入电解质溶液3、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的过程胶体胶体的性质聚沉3观看加入电解质使胶体聚沉实验胶体的性质涉及胶体聚沉的相关现象卤水点豆腐、明矾净水、三角洲形成、墨水不混用、静电除尘、电泳电镀、土壤保肥等静电除尘启动无烟雾静电除尘未启动有烟雾聚沉3观看面粉爆炸实验概念须知加入电解质时,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使胶体聚沉的效率更高,如:Fe3+>Ca2+>Na+PO43->SO42->Cl-聚沉3胶体胶体的性质渗析4溶液粒子直径<1nm半透膜孔径大小胶体粒子直径1nm~100 nm滤纸孔径大小浊液粒子直径>100 nm思考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一定是胶体吗?答疑微粒直径在1-100nm之间,不一定是胶体,如纳米材料。胶体胶体的性质渗析4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粒子直径较大,因此有较大表面积,吸附力很强,可以做净水剂。例如KAl(SO4)2 · 12H2O、FeCl3 · 6H2O,可做净水剂是因为Al3+或Fe3+水解产生Al(OH)3胶体、 Fe(OH)3胶体,可以吸附不溶性杂质,但无法对水消毒分散系的比较THANK YOUTHIS POWERPOINT DESIGNED BY CREATIVIT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