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生性教育】向性骚扰说“不”——初中班会课程引言本课是从闽教版七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六课《青春期自我保护》课程中选取的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现代发达的信息通道虽然使他们的性知识来源更加多元化,但并不一定完全正确。而性骚扰是当今社会乃至校园常见的危机事件,由于青少年对社会的复杂性缺乏认识,社会经验的不足导致其应对该意外事变的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性骚扰事件,就会显得无助且脆弱,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一些相关的肢体碰触、言语调戏并无警觉,性骚扰发生时亦不懂得如何拒绝。所以本节课旨在,教育学生学会在必要时提高警惕心,在面对性骚扰时能够沉着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去应对。Part 1. 教学说明一、教学对象及要求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准备:PPT、学案纸教学方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骚扰及性骚扰的主体/对象会是谁。2.能力目标通过互动讨论和同伴互助,初步了解防范和拒绝性骚扰的具体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建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警觉性。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性骚扰(含性侵害)。2.教学难点掌握应对性骚扰的具体方法并运用于实践。Part 2. 教学主要内容课程概览一、说“骚扰”知多少(一)“WHAT”何为性骚扰?(二)“WHO”实施性骚扰和被骚扰的对象二、说“不行”我有法(一)观察讨论:应对方法(二)实战演练:运用方法教学过程一、说“骚扰”知多少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不怀好意的前提下,非亲近者触碰到哪些部位让你觉得是受到了性骚扰?请大家认真想一想,等下我要请2位男同学和2位女同学上台,把你认为的部位的序号写在黑板上(一)“WHAT”何为性骚扰?让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的选择。首先,对于女生而言,绝对隐私部位是哪几个——胸部、生殖器官和臀部;男生们的是生殖器官和臀部。在正常情况下,隐私部位能随便让人看或让人碰吗?对,在正常情况下肯定是不行的。那除了隐私部位,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还选了“肩膀、腰”等部位,现在请注意听题了:认为“在本人不乐意的情况下,他人触碰非隐私部位也算性骚扰的”请站起来。恭喜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答对了!其实我们可以从性骚扰的含义里寻找答案。广义的性骚扰包括两种:一种是身体的接触:让你觉得不乐意的,被他人触碰任一身体部位,还有被他人强行命令去触碰他人的身体部位。另一种是非身体接触:令人不快的、侮辱性的非身体接触,包括言语挑逗、做下流动作、被逼迫观看色情图片或影视,或他人裸体、脱衣服、拍裸照等等。(二)“WHO”实施性骚扰和被骚扰的对象好,刚才我们了解了什么叫性骚扰,那在现实生活中“谁”会对我们性骚扰。这里有三种类型的人,请大家判断一下,你觉得哪一类型的人有可能会实施性骚扰?那大家的判断是不是正确的呢?我们来看接下来的材料。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1)男女生皆有可能被骚扰;(2)性骚扰者不能单从外表判断,但可以从行为举止方面去察觉并提高警惕;(3)性骚扰的行为是恶心的、令人不耻的。所以通过“性骚扰知多少”的学习,要求大家一定要记住的一点是:他人的无必要的有意触碰,或无必要但提及与性相关的内容的行为,就应该引起你的警觉。二、说“不行”我有法(一)观察讨论:应对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具体的情境下,我们要怎么应对性骚扰。首先请大家观看“公交车色狼”的情景剧表演。在观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美同学采用了哪些应对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方法?性骚扰情景剧:公交车遭遇(剧本详见“附件1”)小美放学之后搭乘公交车回家,车上乘客众多,非常拥挤。突然,她感到有人在摸自己的身上,回头一看,只见后边一个男子正用手有意无意地触碰她的胸部,还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小美不想事情闹复杂,转过头狠狠地瞪了男的一眼。学生小组讨论后,请每个小组推举一个代表来回答。其它小组补充。教师归纳:1.远离法:可以换个位置,远离他,尽量与同性靠近;2.警告法(神情、严词、动作);小丽在公车上威胁报警是可以的,但如果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场合下,一个猥琐男骚扰了你,然后你恶狠狠地对他说:“我拍了你的照片,一定要把你送进监狱”,这样的情况说要报警的警告可不可以?所以我们今天说的应对性骚扰的方法,虽然是一些通用的方法,但是在遇到具体的场景时,一定要灵活地根据情况来应用这些方法。(二)实战演练:运用方法中国有个成语叫“学以致用”,学习了知识要在实际中运用。所以现在我们要来实战演练一下。我们先来看下演练的规则:1. 根据旁白先做一些动作,之后如何具体行动,可以结合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灵活应对。2. 不要口头说方法,直接现场演示你会如何应对!3. 其他同学作为观察者。性骚扰一般发生在我们难以预料的时候,所以等下我要随机请几位同学上台,大家要把场景想象得逼真一点,就是假设你真的碰上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应对?老师演(小文性别未限定)情景一:周末,小文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小文站起来往门缝一瞧,原来是隔壁陈叔叔/陈阿姨,这个陈叔叔/陈阿姨小文平时就觉得有点怪的,小文这时应该怎么办?情景二(小文-男):周末,小文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突然有人敲门,这时小文站起来往门缝一瞧,原来是隔壁陈阿姨,这个陈阿姨平时跟爸爸挺熟的,所以小文开了门,小文这时应该怎么办?“小文呀,我看你爸妈朋友圈,他们留你一个人在家呀。来,阿姨买了点好吃的给你。小文呀,你这小手真是好看呀,一看就是会读书的料,我们坐下来聊聊天吧。最近真是长得越来越有男人味了,瞧这脸蛋,标准帅哥一枚,还有这胳膊可壮实了。”教师引导:假设一个平时挺正常的邻居突然对你做出这样的行动,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害怕,害怕是不是正常的?嗯,所以当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害怕,同时想想心理老师教过我们哪些应对的方法。那刚才小文用了哪些方法。下面请同学说一说。(事后一定要告诉家长。)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基本上都能“学以致用”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了哪些东西?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学案上。Part 3. 课堂总结与反思在整个课程当中,教师只起到引领作用,而学生则发挥了课堂的主体作用,学习目标达到教学预期效果。这从以下几方面可以得到佐证:首先学生的注意力是被牢牢地锁在课堂上。其次,“知多少”模块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得到答案。再者,“我有法”模块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得到应对方法,通过实际场景的模拟演练与观察评论,最终学会运用所学到的方法。本次学习活动设计的优点在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逐层递进式设计,先了解相关知识点,再探讨应对方法,最后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运用。在获得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不足之处:在学生演练活动环节,虽然教师已有营造开放、包容与支持的课堂环境,但是当学生在应对时出现紧张、局促不安的心理,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强引导、鼓励与支持,以创造更安全、宽松的演习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