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传承长征精神,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站在这庄严的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长征精神,共筑伟大复兴中国梦。轻轻铺开历史的卷轴,我看到一组这样的画面:泸定桥边,大渡河畔红军将士们英勇无畏地冲锋;雪山草地,高山峻岭上,他们坚毅地跋涉者;吴起镇中,三军会师,一代神话就此造就。88年前,先辈们一腔热血谱写了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88年后,作为时代的主人,我们也讲把这精神永远传承下去。今天,虽然无缘踏足雪山草地,无法经历围追堵截;无法用脚步丈量长征的征程,无法用身体体会过去的艰难,但我们可以用心去感悟先辈们在那段艰难岁月下的付出与牺牲,去体会无数革命先烈胸怀的一颗炙热的心,以及把全国人民及中华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韧不拔,矢志不渝为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的精神。正是拥有了这样的信念,革命先烈们才能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心怀这种信念,他们能走过艰难险阻,走进希望,走到丰碑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当听到这首慷慨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81年前的长征是这样,81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毛主席曾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播种机。”是啊,征这条曲折坎坷的路是一条鲜红的血路,中国工农红军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为开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因为长征,使中国人民看到了革命胜利的希望,使更多的中国人参加了革命,使我们有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81年来,长征精神激励鼓舞了几代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有着鸿鹊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学习,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Lyis学子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现如今,虽然不必经历长征般贫乏的物质生活,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时代长征中也必不可少了我们的奉献。重铸价值信念,再展长征风采。敢于斗争,甘于奉献是先辈为我们留下的财富,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中,我们不仅要立足本职,提升自我,还应心怀感恩之心,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负责应对每一件事。在学习上,我们要团结进取,热心帮助同学;在生活上,积极面对一切挑战,以乐观的心态克服困难。当我们做好这些事时,我们舞动的是青春,挥动的是旗帜,展现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展露我们从容应对困难的风貌。拥有这样的精神,我们能顽强面对困难。以蓬勃向上的面貌,焕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今天,长征精神已成为一种力量融入我们的血肉,镌刻在我们的骨肉。它在岁月的沉淀中绽放顽强的生命力,就让我们铭记历史,在新时代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