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节气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秋分节气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目录
01 秋分由来
02 物候现象
03 传统习俗
04 秋分百科
05 起居养生
06 秋分诗词、谚语
01 秋分由来
节气简介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自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1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
天文历法
农事活动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节气养生”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
02 物候现象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气候变化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物候现象
03 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
吃秋菜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
粘雀子嘴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且都要吃汤圆,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放风筝客家有放风筝的习俗,大人、小孩都会参与。
传统习俗
送秋牛会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善言唱者,主要说秋耕吉祥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
竖蛋这天人们会玩“竖蛋”游戏,民谚说“秋分到,蛋儿俏”,即将鸡蛋慢慢地在一个平面竖起来,松手,蛋不倒视为成功。
04 秋分百科
昼短夜长秋分,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故秋分也称降分。此后北半球昼短夜长。
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折桂“桂花盛开的季节,国人喜爱桂花,赋予了其美好吉祥的寓意。“折桂”二字,蕴含着“金榜题名”之意。
太阳由于秋分当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因此在这天中,南北极分享的是同一个白昼。
影子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来到赤道
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05 起居养生
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起居养生
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生活起居
06 秋分诗词、谚语
《秋夜诗》
南北朝·沈约
月落宵向分,紫烟郁氛氲。
噎噎萤入雾,离离鴈出云。
巴童暗理瑟,汉女夜缝裙。
新知乐如是,久要讵相闻。
《庚戌秋分》
宋·强至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酝蚁消。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秋分谚语
1、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2、二八月,昼夜平。
3、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4、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5、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6、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7、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8、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9、勿过急,勿过迟,秋分种麦正适宜。10、秋分麦粒圆溜溜,寒露麦粒一道沟。11、适时种麦年年收,种得晚了碰年头。
Thank you!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