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关键词检索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关键词检索

资源简介

关键词检索1(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B/本质
1. 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3.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4.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5.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6.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 。
7.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
B/表现
1.创新精神,表现为 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 ,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 ,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2.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 、 、 ;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 、 、 ;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 、 、 。
3.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 ,对文化有 ,对发展有 。
4 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5.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 。国家利益至上, 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6.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B/必然选择、必由之路
1.走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坚持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必然选择。
3. ,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4.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 ,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5. 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F/方针
1.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 、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倡导节能 的生产生活方式。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 。
3.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 的基本方针。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
G/根本、根基
1.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2.教育是 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 、促进 的根本途径。
3.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 。
4. 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5. 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 。
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 ,形成了 ,确立了 ,发展了 。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 ,也是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8.从根本上说, 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9.坚持 ,以 为宗旨、 为根本、 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 ,以 为依托。
10.宪法是根本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 。
11.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 、 的问题。
12. 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
13.通过 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G/关键
1.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 。
2.改革开放的结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 的关键抉择。
3.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
4.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 。
5.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每次关键性选择,我们要理性分析 ,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关键词检索2(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H/核心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 的第一动力。
2.法治是 的核心。
3.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5.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6.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 、 、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
7.规范 以保障 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10.司法改革的核心:
J/基本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 。
3.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4.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5.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全面依法治国基本要求: 、 、 、 。
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 、 、 的力量。
8.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
10.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 。
11.我国的基本国情: 。
12.从事一定的职业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 的基本路径。
13.人的基本情绪: ;还有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
14.情感是人 的精神需求。
15.树立法治意识是 的基本要求。
16.恪守道德、 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17.宪法的基本原则:① ;② ;
18.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
19.基本政治权利: 。20.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21.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 。
23.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24. 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25.正义是社会和谐的 。
26. 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J/基石、基础
1.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 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和制度基础,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实行 ,发展 。
5.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善治)
6.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7.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8. 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9. 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0.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 的较量。
11.人有基础性情感,如 ; 也有高级情感,如 。
12. 是未成人保护的基础。
13.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 。
14.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 、政治安全为 、经济安全为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 。
15.宪法是国家 的基础。
16.宪法根本法,具有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和 。
17.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中, 具有基础性意义。
18.行使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19. 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20.生产资料的 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21.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2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坚实 。
23.公平是 的重要基础。关键词检索3(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J/决定
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
2.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J/就是
1.保护 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2.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 ,改善 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内涵)
4.中国道路就是 。
5.中国精神就是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 。
M/目标、目的
1. 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 ,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党是最终目标是 。
4.建设生态文明,实现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 为目标。
5.“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一个百年(建党百年)奋斗目标: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第二个百年(建国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 ;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
6.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 。
7.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 。
8.创新的目的是 ,让生活更美好。
Q/前提
1. 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一国”(即 )是“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3.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 。
4.承担责任是 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然前提。
5. 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S/首先、首位、首要
1.公民增强民主意识首先要 ,按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
2.守护生命首先要 。
3.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 负责。
4.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 ,依法执政首先 。
5.促进发展,要把 放在首位。
6.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 。
T/体现
1.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 的具体体现。
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 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4.我国宪法是 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
5.法律的本质:法律是 的体现。
T/特点、特征、特有
1.中华文化的特点: 、 。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博大精深。
2.人口现状的特点:①基本特点: ,人口素质偏低; ②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 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大量的流动人口等。
3.资源现状的特点: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种类多,但 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4.网上交往具有 、 、 等特点。
5.生命的特点: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 ,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 ,生命有接续。
6.青春期情绪的特点:反映强烈; ;细腻性; ;表现性。
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 ,将 紧密联系在一起。
8.法律的特征:法律由 制定或认可、 (最主要特征)、法律对 具有普遍约束力。
9.犯罪的特征: (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10.当今世界的特征: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 的世界。
1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X/新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新发展格局:以 为主体, 相互促进。
3.新发展理念: 、 、 、 、 。关键词检索4(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Y/原则
1.民主选举都要遵循 、 和 的原则。
2.法治政府要按照 原则运作。
3.要高举 、发展、合作、 的旗帜,建设相互尊重、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4.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 、 和 。
5.“一国”(即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制”的 。
6.中国遵循 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7.宪法基本原则:①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8.我国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9.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的 。
10.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 的标志,也是 的基本原则之一。
11.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原则:内心坦荡、 、举止得体。
Y/源泉
1. 是创造的源泉。
2. 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Z/“最”
1. 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 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 的最广泛、 、最管用的民主。
4.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 。
5.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6. 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7.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8.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 、最普遍的愿望。
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和平统一、 。
10.实现 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11.情感是人 的精神需求。
12.法律是 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13.法律的 特征: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4.犯罪的 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15.刑罚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 和 两大类。
16.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 、 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
17. 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19.党的最终目标是 ;
20.宪法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 。
21. 是最大的人权。
22.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 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 。
2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 。
国务院是最高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最高 (最高检察机关)。
Z/重要、重心
1.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 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2.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企业是 的重要力量。
4.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 的一种重要形式。
5.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6.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 ,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 的重要动力。
7.结果很重要, 同样重要。
8.创新已经成为 发展战略的重心。
9.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依靠 和提高 的轨道上来。
Z/宗旨
1.政府的宗旨: 。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
3.坚持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政治安全为根本、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关键词检索5(按首字英文字母排序)
Z/主导、主要、主题
1.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5.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6.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Z/职权
1.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3.国家主席的职权: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
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其他重要句子
1.改革开放的成就: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四个尊重)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5.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6.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7.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8.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9.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10.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科学立法)。
11.走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12.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
13.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1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内涵: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与时俱进。
15.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7.建设美丽中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8.我国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19.新型的民族关系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0.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21.民族问题上,每个公民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22.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纽带和精神财富:中华文化
23.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6.消除贫困、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7.对待人类文明的态度: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28.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9.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共同目标和团结协作。
30.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法律保护我们生活。
31.社会规则(法治)划定了自由的边界,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32.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
33.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4.义务具有强制性;权利具有自愿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