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化学平衡适用对象:可逆反应内在本质:v(正)=v(逆)≠0外在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适用条件:一定条件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概念一、化学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状态特征: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等: v正 = v逆 (不等于零)动:正逆反应均未停止,只是速率相等,是动态平衡定: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或含量保持不变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平衡移动v正=v逆≠0(1)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该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即单位时间内生成与消耗某反应物(生成物)的量相等。②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①表示两个不同的方向。(2)用不同种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符合两方面直接判断法1.等二、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例如,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3H2 2NH3,对该可逆反应,表示正、逆反应速率可以用N2或H2或NH3来表示:(1)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同时1molN2生成(2)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同时有2molNH3反应掉(3)1个 N≡N 断裂的同时,有6个N—H 键断裂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2.定①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②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保持不变③各组分的质量或质量分数保持不变④体系的颜色和温度不变⑤转化率不变(注意不是相等,也不是成一定的比值)间接判断法3.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1)若各物质均为气体以mA(g)+nB(g) pC(g)+qD(g) 为例若m+n≠p+q若m+n=p+q一 定不一定例如: 2SO2(g)+O2(g) 2SO3(g) ,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H2(g)+I2(g) 2HI(g)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2)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等计量数或非等计量数反应,M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例如: C(s)+O2(g) CO2(g)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CO2(g)+C(s) 2CO(g)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二、间接判断法(变量不变即可判断平衡)3.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特例:单一气体的反应,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不能作为判断平衡的标志二、间接判断法4.气体密度恒容:ρ总为恒值,不一定是平衡状态。以mA(g)+nB(g) pC(g)+qD(g) 为例若m+n≠p+q若m+n=p+q一 定不一定(1)若各物质均为气体ρ=m总V容器恒压:例如: 2SO2(g)+O2(g) 2SO3(g) ,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H2(g)+I2(g) 2HI(g)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ρ=m总V容器二、间接判断法4.气体密度(2)若有非气体参与,无论等计量数或非等计量数反应, 恒压或是恒容 , ρ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 。例如: C(s)+O2(g) CO2(g)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CO2(g)+C(s) 2CO(g)恒容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恒压条件下,当气体密度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ρ=m总V容器因为恒容、恒温条件下,n(g)越大则压强P就越大,则无论各成份是否均为气体,只需考虑Δn(g)。当Δn(g)=0,则P为恒值,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当Δn(g)≠0,则P一定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二、间接判断法5.体系总压强PV=nRT例如:恒容、恒温条件下 ,C(s)+O2(g) CO2(g)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CO2(g)+C(s) 2CO(g)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2SO2(g)+O2(g) 2SO3(g) ,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H2(g)+I2(g) 2HI(g)当体系总压强不变时,不一定是化学平衡状态PV=nRT观察课本P31 表2-1 457.6℃时反应体系H2(g)+I2(g) 2HI(g) 中各物质的浓度。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C2(HI)C(H2).C(I2)该反应在457.6℃达到平衡时,是个常数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在任意时刻时,称为浓度商三、化学平衡常数当该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K是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三、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mA(g) + nB(g) pC(g) + qD(g)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商:c为平衡浓度c为任一时刻浓度三、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化学平衡常数是表明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特征值,通常情况下,只受温度影响当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商等于平衡常数时,表明反应达到限度,即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三、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K值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越高;K值越小,反应进行越不完全,反应物平衡转化率越低。一般来说,K>105时,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易错警示(1)平衡常数必须指明温度,反应必须达到平衡状态(2)平衡常数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不表示 反应的快慢,即速率大,K值不一定大( 3)在进行K值的计算时,纯固体、纯液体不作考虑,表达式中不需表达Fe3O4(s) + 4H2(g)高温3Fe(s) + 4H2O(g)如:一定温度下(4)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有关N2+3H2 2NH32NH3 N2+3H2某温度下1/2N2+3/2H2 NH3易错警示方程式的系数扩大n倍,K变为Kn;正反应与逆反应的K,互为倒数例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01mol/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1)求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I2(g) 2HI(g) 始(mol/L) 0.010 0.010 0变(mol/L) 平(mol/L) 0.0080 0.00400.0020 0.0020 0.0040 0.0080K=C2(HI)C(H2).C(I2)=(0.0040)2(0.0080)2=0.25例1.在某温度下,将H2和I2各0.01mol/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1)求反应的平衡常数.(2)在上述温度下,将H2和I2各0.20mol的气态混合物充入该密闭容器中,试求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2)根据题意:c(H2)=0.020mol/L, c(I2)=0.020mol/L设H2的变化浓度为xmol L-1 H2 + I2 2HI始 0.020 0.020 0变 平 2xxx2x 0.020-x 0.020-xK只随温度发生变化,因此K=C2(HI)C(H2).C(I2)=(2x)2(0.020-x)2=0.25解得x=0.0040mol/LC(H2)=C(I2)=0.016mol/LC(HI)=0.0080mol/L例2: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将 2.0mol CO和 10mol H2O(g)混合加热到83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 CO2(g)+H2(g) ,此时该反应的k=1.0。求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起:K=C(CO2) ·C(H2)C(CO) ·C(H2O)=(x/y)2(2.0-x)/y· (10-x)/y )=1x=5/3CO(g) + H2O(g) CO2(g) + H2(g)催化剂高温变:平:【解】设达到平衡时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容器的容积为yL 转化率为=×100%=83%Q<K ,反应向正方向进行Q=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三、化学平衡常数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三、化学平衡常数3.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有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O2 2SO3已知c(SO2)始=0.4mol/L,c(O2)始=1mol/L经测定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哪个方向进行?Q﹤19,未达到平衡,向正方向进行。课堂练习谢谢观看化学平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