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心理课】《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心理电影赏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八年级心理课】《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心理电影赏析

资源简介

【初中八年级心理课】《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心理电影赏析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心理电影赏析课
“在孤独中求死,在关系中重生”
看过很多电影,但看上许多遍还依然打动我的不多,《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就是其中一部。以前常规课会给学生看完整部电影,最初会担心这样一部基调不那么搞笑的外语电影,会让学生觉得无聊。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都看得很认真。
有想过结合这部电影,设计一节生命教育课,但想了很久都没能将情境和活动设计融合得很好,遂决定退而求其次,将电影剪成一节心理电影赏析课。
适用年级:八年级及以上
授课时长:40分钟
【电影简介】
欧维是一个刻板而又固执的老头,他的妻子半年前死于疾病,留他一人生活在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之中。每天早晨,欧维都会定时在社区里进行巡视,确认所有的车辆都停在应停的位置,呵斥违反规定私自驶入社区的车辆,赶走四处乱转破坏环境的猫狗,在社区居民眼里,欧维是“来自地狱的恶邻”。
某一日,欧维遭到了上司的解雇,离开了恪守了几十年的工作岗位,心灰意冷对现世了无牵挂的欧维决定自杀。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位名为帕尔瓦娜的女子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欧维的隔壁,成为了欧维自杀计划的绊脚石。
教学过程
由电影名字引申出三个问题,激起学生对电影剧情的好奇和探究欲。
欧维是谁?
他为什么决定去死?
他最后死了吗?
Part 1. 欧维是谁?
播放欧维出场的片段。
Q: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欧维是一个怎样的人?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59岁的欧维是他人眼中的“怪人”,甚至还有邻居私底下称呼他为“来自地狱的恶邻”。他身形高大,脾气暴躁,为人做事过分讲究原则,甚至到了刻板、顽固的地步。
平时他总是板着一张扑克脸,跟人讲话时言辞刻薄,彷佛看什么都不顺眼。他还好管闲事,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在社区内巡逻,检查警示牌是否牢固,捡起地上乱丢的烟头,清理沙坑里落下的玩具。如果发现有人没把车停好,垃圾没分类,或是有宠物乱拉,都会遭到他的恶语相向。他就像是社区里的最高统治者和秩序维护者。
那么,这样一个作风强势冷漠的老头,为什么决定要去死呢?也许了解过他的人生经历,你就有答案了。
介绍欧维的人生历程——
欧维7岁时母亲因病离世,只留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他的父亲寡言少语,但正直善良,他给了欧维全部的爱,也以身作则教导欧维做一个正直有原则的人。
中学毕业时欧维成绩优异,有机会进入父亲所在的铁路公司当领班。就在欧维父亲骄傲地拿着儿子的成绩单跟工友炫耀时,一节意外脱轨的火车厢将他撞飞,欧维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在自己面前。
之后,他接替了父亲在火车上当清洁工的工作,一个人打理着自家破旧的房屋。当一切刚刚稳定下来,一天夜里,邻居家燃起熊火,欧维毫不犹疑奔入火场救人。然而,蔓延的大火却点燃了欧维自己的房子,他试图救火,闻讯而至的地产开发商却毫不留情地阻拦了他,最终房子在大火中付之一炬,欧维变得一无所有。
然而,也是这一年,欧维在火车上意外邂逅了美丽善良的索尼娅,两人一见钟情,很快结婚。婚后生活美满甜蜜,但好景不长,索尼娅在车祸中不仅失去了未出世的孩子,也落下双腿残疾,终身只能坐轮椅。
之后几十年里,欧维用心照顾妻子,期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比如和唯一的好友鲁内因观念不合而渐行渐远),但有爱人相伴,欧维的生活平静而满足。直到59岁这年,厄运再一次降临,索尼娅因癌症离世,欧维心碎欲裂,不久后,他为之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公司也解雇了他。可以说,欧维一生都在不断经历失去,最终在孤独中一心求死。
Part 2. 欧维的自杀行动
播放欧维两次上吊自杀的片段。
Q:这两次欧维为什么没能成功自杀?
小结:因为新邻居接二连三的干扰(倒车、借梯子…),也因为欧维刻在骨子的那份善良与责任感。
曾经跟他志同道合,后来又因为一些分歧而闹掰的好友鲁内,已经中风偏瘫,完全丧失了言语和行动能力。在鲁内妻子的央求下,欧维帮忙修好了坏掉的暖气片,并趁她不在场时,跟鲁内透露了自己的自杀计划。鲁内艰难用手指勾住软管,试图阻止欧维自杀,却被他一把扯开了。
欧维回到自家车库发动汽车,坐进了封闭的车内。这一次,他能自杀成功吗?
播放欧维第四次自杀的片段。
Q:再一次被“麻烦”的邻居打断自杀,欧维与邻居之间的相处氛围,和先前相比有没有变化?
小结:表面上欧维依然是一派烦不胜烦的样子,但在面对两个孩子时,却明显多了一些包容与耐心。欧维是很喜欢小孩的,只是命运的捉弄让他无缘拥有自己的孩子。而邻居家的这对小姐妹,无疑唤起了欧维内心被冰封的爱与温情。但由于放不下对妻子的强烈思念,欧维还是决定去死。为了彻底摆脱邻居的干扰,欧维下定决心离开家,去铁路边卧轨自杀。
播放欧维第五次自杀的片段。
Q1:这一次,欧维为什么又没能自杀成功?
小结:一开始是为了救那个发病掉下铁轨的人,而后就在他站在铁轨上等待火车撞过来时,他看到了不远处列车上年轻司机惊慌的脸,还有月台上着急大声喊他上来的人们,那一步瞬间他想起了自己目睹父亲被火车碾压身亡的场景,担心自己的死会给这些人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所以他最终拉住了旁人向他伸出的手。
Q2:先前一心求死的欧维,决定暂时延缓自杀的计划,是什么让他有了转变?
小结:迫于形势欧维不得不收留了受伤的流浪小猫,而一旦作出了决定,欧维的责任感和善良就让他做不到未安顿好小猫就去死。欧维的嘴硬心软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体现。
一天清晨,欧维照例巡查社区时,发现帕尔瓦娜找了在他看来极不靠谱的安第斯学车。看不过眼的他,主动向帕尔瓦娜提出,要教她开车。
帕尔瓦娜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看到了欧维冷硬做派下的温柔和善良,也看到了他失去妻子后,内心久久未愈合的伤痛。她想要帮助欧维走出自我封闭,于是愈加主动去“麻烦”欧维。播放邻居们“麻烦”欧维的片段。
Q:面对邻居们的“麻烦”,欧维的态度和做法跟前几次相比,有什么变化?
小结:最初面对邻居们的“麻烦”,欧维只是不耐烦地被动接受他们的请求。而从这里开始,不管是为邻居家清理厨房安装洗碗机也好,还是给妻子的学生修自行车也好,都是他主动而为之。简言之,不再是被动的给予,而是主动的付出。
就在欧维和邻居们的相处日渐频繁融洽之际,这天欧维撞见了试图将鲁内带去疗养院的“白衬衫”,他大声斥责对方在社区内开快车的行为,对方却故意提起索尼娅车祸的事情刺激他。悲愤交加之下,欧维再次决定自杀。
播放欧维第六次自杀的片段。
Q1:这一次,又是什么破坏了欧维的自杀行动?
小结:妻子一个学生的朋友因为性取向问题被赶出家门,欧维想到妻子生前对学生的爱护,最终还是收留了他。
Q2:和先前相比,欧维的生活又有了哪些变化?
小结:欧维沉寂冰冷的家中,又重新有了烟火气,又有人陪他吃早餐了。甚至于,两个年轻人还成为了他巡视社区的追随者,尽管可能他们并不清楚欧维每个举动的用意。
妻子索尼娅怀孕后,两人有过一次浪漫的旅行,然而返程时他们乘坐的大巴车因为司机酒驾而酿成惨祸,孩子胎死腹中,索尼娅也因此终生只能坐轮椅。彼时欧维虽然痛苦,但对妻子的爱让他也生出了要努力维护小家,为爱人遮风挡雨的力量。然而索尼娅出院后,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教师学位,但没有学校愿意雇佣一个残疾人。
爱人残疾、失去孩子、旅游公司和政府部门在车祸发生后的不作为,以及妻子找工作时遭受的不平等对待……这一连串的打击让欧维逐渐变得易怒,他无数次写信给政府寻求正义,却始终没能得到任何帮助。在低谷时期,反倒是坚强乐观的索尼娅劝慰安抚了他。
最终,欧维自己连夜冒雨给一所特殊学校搭建了方便轮椅进出的通道,为索尼娅争取到了工作机会。之后几十年的教师生涯中,索尼娅用爱感化了无数问题学生,让他们重回正道。欧维也一直将索尼娅视作生命中全部的色彩。然而六个月前,索尼娅因癌症去世了。
这次对话,帕尔瓦娜终于理解了这位亦父亦友的老人,为什么过去总是满身戾气,仿佛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而欧维也终于能够敞开心扉,允许他人真正走近自己,接受来自帕尔瓦娜的安慰和建议。
Part 3. 故事的最后
Q:明明一开始欧维只觉得邻居们事多麻烦,认为他们什么都不会,是一群“白痴”,为什么在一次次被“麻烦”中,欧维想要去死的念头却逐渐淡去了?
小结:欧维的善良让他在面对他人的困境时,做不到视若无睹,于是一次次向他人伸出了援手,也就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被人需要的感觉,也赢得了邻居的尊重与真诚相待,也终于能够允许自己去依赖他人,自此他的生命再一次与周围的人建立连接,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Part 4. 总结
欧维的故事告诉我们,“支持一个人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呢?也许是需要,是他人对我们的需要,是我们对他人的需要,在这种来来往往的关系中产生爱,产生温情。”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经历也验证了一点——
作家马特·海格曾经在网上发起过一项调查,问那些有过抑郁症、焦虑和自杀想法的:“是什么让你活下去?”以下是网友们的回答:那么,对你来说,支持你活下去的理由又是什么?
最后由学生课后完成学案并上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