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班会课】情绪管理系列——请赐情绪以名请赐情绪以名——情绪管理第②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一、以“情绪天气预报”热身活动导入主题;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绪词汇大比拼”;三、讲解情绪粒度的概念;四、两个提升情绪粒度的小练习——“情绪猜猜猜”是让学生根据感受描述为情绪命名,“情绪小诗”则是让学生参照尼尔的模板,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去具象化描写某种情绪给自己的感觉。后来在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觉察和表达自己情绪方面的能力,确实很欠缺。当问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时,学生会说“我好想打人”“他太过分了”等,即无法区分想法和感受;或是理不清自己的具体情绪,只会说“感觉很不爽”“烦躁”“郁闷”这类描述很笼统的词,而这又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内心的混乱程度。所以,还是觉得“情绪粒度”这个主题有必要讲,于是在初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有了这节课。授课对象:七年级授课时长:40-50分钟Part 1. 热身活动——以“情”会友以“你今天心情如何?”这一问题作为开场白,请学生在卡片正面写下自己的心情,反面写下与心情相关的事件,然后快速寻找和自己有相同情绪的同学。Q:你找到了几个和你有相同情绪的人?你们的情绪真的完全一样吗?大多数学生很快都能找到有“相同情绪”的人,但进一步邀请他们分享原因就会发现,彼此一些看似相同的情绪,其实完全不同。比如你的“不开心”其实是对学习的焦虑,她的“不开心”却是被老师批评后的羞愧。小结:我们之所以会将不同的情绪误认为是同一种,归根结底在于对情绪的描述太过笼统含糊。而未被准确标记的情绪往往容易加深我们心里的混乱,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为情绪更精准地命名。Part 2. 讲解情绪粒度师:生活中,当体会到负面情绪时,很多同学只会习惯性说烦、不开心、emo;体会都按正面情绪时,只会说高兴、开心。如果要描述得再详细一点呢?这些同学可能就会满头问号了。这实际上反映了他们的“情绪粒度”比较低。那么,什么是情绪粒度呢?神经科学家丽萨·费尔德曼·巴雷特(Lisa Feldman Barrett)把一个人区分、识别并描述自己具体感受的能力,叫做【情绪粒度】。低情绪粒度,指的是对情绪的感知非常模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粗线条。而在对情绪进行描述时,所用的词汇也特别空泛、笼统,没有办法对情绪进行更细致的划分。高情绪粒度的人,则可以细致地辨别出各种不同的情绪。结合举例进一步说明高情绪粒度和低情绪粒度的差异。由此可见,情绪粒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感受,高情绪粒度的人,对情绪的体验更丰富、更细致入微,能更好地感受自己的情绪;二是表述,高情绪粒度的人在拥有某种感受的时候,无论它是新的、还是在记忆里的,他们能够用准确的词汇和良好的表达技巧来形容这个情绪。过渡:也许有同学会疑惑,区别情绪看起来好麻烦,有必要这么细致吗?当然有!试想一下,当你的心乱作一团,却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到底是焦虑、恐惧、害怕、绝望抑或是悲伤?无法识别,无从表达,更无从解决,负面情绪就会像一张大网一样,把你给罩在其中。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当情绪发生时,你需要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现的生理、行为反应,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应对每一种具体的情绪。高情绪粒度有什么好处——小结:因此,识别自己的情绪、并给它们做上标记,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过渡:你的情绪粒度偏高还是偏低?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情绪粒度呢?Part 3. 如何提升情绪粒度?挑战一:情绪词汇大比拼规则:根据给出的情绪类别(爱、喜、怒、哀、惧、厌),请学生在5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知道的相关情绪词汇。这里需要提醒学生,必须是描述情绪类别(即情绪本身)的词汇,否则学生写出的好多都是描述情绪反应的词语,而这些反应可能对应不止一种情绪。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小结:提升情绪粒度第一招是掌握更多的情绪词汇。丰富情绪词汇,有利我们更好地区分、定义和识别各种情绪,从而更深刻地了解它们。挑战二:请赐情绪以名规则:请学生根据对情绪感受的描述,为其命名。(这里的感受描述主要来自《心情词典》一书)过渡:也许有些时候,有同学感觉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更能形容自己的感受,那不妨试试提升情绪粒度的第二招——对情绪状态进行精准分类。我们可以从2个维度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简单、初步的分析。一个是“唤起程度”,即身心反应有多强烈,比如“愤怒”就是一种比“抑郁”唤起程度高的情绪;另一个是 “愉悦程度”,即这种情绪是让你感觉舒服的,还是不舒服的。按照这两个维度,一些基本情绪都能够在坐标轴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小结:主动识别情绪所在的区间,并进一步尝试识别在区间内每种情绪的差异,就能够帮助我们把情绪感受转化为对应的情绪词汇。师:如果你还是觉得已有的情绪词汇不能准确描述自己的心情,还可以试试提升情绪粒度的第三招——创造属于自己的情绪词汇。结合例子讲解。(我带的班有的一节课有50分钟,所以整堂课的内容是按50分钟来准备的。如果上到一节课40分钟的班,我会把这一部分去掉)过渡:以上我们主要探讨了如何准确地去表述自己情绪,但别忘了,情绪粒度还有一个方面是感受情绪的能力,而一些同学的问题正是在于分辨不出内心是什么感受,更不用说表达了。如何提升对自身情绪的感受力呢?试试第四招——觉察情绪在身体上的表达并具象化。身体是情绪的重要载体,当下每个情绪都会和一组独特的身体感觉相关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身体来感知情绪。举例说明。Q:你的情绪是什么感觉呢?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去觉察情绪在身体上的表达。最后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