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心理班会课】不能说的“秘密”——性教育主题课早两年给学生讲拒绝性暴力的主题时,都是直接用的“你我伙伴”开发的课件,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都具备,课堂效果也不错。但近一两年我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当下学生们更多面临的是校园情境下的性暴力,且主要体现为黄段子,造黄瑶,传播色情图像等形式,虽然看似没有“猥亵”“强暴”等涉及直接身体接触的性暴力那么骇人听闻,但同样带给未成年的受害者不小的心理压力和创伤。而先前的课程主要是宽泛讲解各种性暴力表现形式及应对,学生的代入感不强,对校园情境内的性暴力应对也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我将一些学生的真实经历和网络案例进行了提炼整合,又参考了方刚老师总编的《初中生性教育教学工具包》一书,重新设计了一节针对校园情境中的性暴力展开探讨的课。其实课件早在去年寒假期间就做好了,但因为直到最近才开始给八年级讲性教育主题,拿这节课上过了几个班,才有自信分享出来。整节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受害者视角出发,探讨性暴力受害者不敢为自己发声的原因,纠正认知上的污名化;第二部分从施暴者的角度,探讨青春期对性敏感、好奇的现象,以及获取性教育的正确途径;第三部分从旁观者的反应出发,让学生意识到旁观者的反应可能会纵容甚至主张施暴者的行为,发现有人实施性暴力,要勇敢站出来阻止。教学对象:八年级授课时长:40min教学目标了解校园性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去除对性暴力受害者的污名化和羞耻感;理解和接纳青春期萌发的对性的好奇和关注,并意识到要通过正确途径获取性知识;掌握自己或他人遭遇校园性暴力时的应对措施,敢于发声和求助。教学重难点了解校园性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去除对性暴力受害者的污名化和羞耻感;理解和接纳青春期萌发的对性的好奇和关注,并意识到要通过正确途径获取性知识;掌握自己或他人遭遇校园性暴力时的应对措施,敢于发声和求助。教学过程01导入部分由对“MeToo”一词的介绍引入课题—此后几年,#MeToo运动席卷全球,掀起了反性侵、反性骚扰、反受害者污名化的浪潮。越来越多人借由这场运动发声反抗,成为了勇敢的“打破沉默者”。而在此之前,很多人都将遭受性暴力的经历埋藏在心底,于他们而言,这是“不能说的秘密”。师:为什么受害者不在遭受性暴力的当下就勇敢反抗?这是一些旁观者所不理解的,这节课就让我们借由一个故事,去学会正视这些“不能说的秘密”。02情境(一):不明闪光灯引入故事情境——Q1:你觉得小苏可能遭遇了什么?生:被人偷窥/偷拍。Q2:这一遭遇可能会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和感受?生:恐惧、羞耻、愤怒、抑郁、担忧、无助、安全感的缺失…师:是的,小苏遭遇的是校园性暴力中常见的形式——偷窥/偷拍。介绍校园性暴力的定义和影响。所谓校园性暴力,是指在校园有关情境中发生的性方面的嘲弄、流言、性骚扰、偷窥/偷拍、性侵犯、性羞辱或恐吓,被迫观看有关性的行为、图片、照片或网站等行为。校园性暴力的一些表现形式看起来似乎不如社会上的强奸案件、地铁咸猪手或是职场性骚扰等那么严重,甚至很多同学在学校遭遇到一些性暴力行为时,只是当下觉得不舒服,但并不知道原来对方这是在对自己实施性暴力。但恰恰因为如此,校园性暴力的发生率非常高,有研究发现,35.1%的青少年曾遭遇过基于性别的性暴力或性骚扰,其中施暴者绝大数为同学或朋友,其次是老师,许多受害者因此受困于焦虑、抑郁、厌学等问题中。Q3:在校园内被偷窥/偷拍,你觉得接下来小苏最有可能选择求助还是假装无事发生,保持沉默?为什么?学生发言讨论。呈现调查结果。小结:不难发现,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侵犯,性侵犯和性暴力受害者主观上有着一种强烈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会导致很多受害者放弃为自己声张正义,放弃举报加害人。受害者常常会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我以后再也没脸见人了”“被人偷窥过的我,从此不再纯洁了”“我变脏了……”Q:你怎么看待受害者的这类想法?被偷窥过真的就“不纯洁”了吗?学生发言讨论。大多数学生都会说不是,但有的班级会有零星几个男生在下面嬉皮笑脸地说是。一开始我真的很生气,会直接开口驳斥他们,但感觉这样处理学生面服心不服。后来再有这样的情况,我就平静地请这些学生起来说理由,学生大多只是一时口嗨,真站起来就马上改口了,但也有学生会说,因为身体隐私部位只能给未来的伴侣看,被其他人看光了就是不纯洁了。听到这里我就会顺势指出,这位同学的观点代表的就是典型的“贞操观念”,引出受害者的自我污名化正是来源于“性”污名化和陈腐“贞操观念”的双重作用,讲解这两种观念的不合理性,然后再强调性暴力伤害的只是我们的身体权力和人格尊严,而不是自我价值,面对性暴力, 要勇于打破沉默,维护自己的身体权和人格尊严,及时寻求帮助。这样处理我个人觉得更自然,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过渡:挥之不去的羞耻感和恐惧让小苏在那天后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被偷窥的经历,这成为压在她心头的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事情会就此平息吗?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偷窥者是谁?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心理变态吗?引出故事的第二部分。03情境(二):不合群的他Q:你身边的同学/朋友有过类似言行吗?小李的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基本上每个班级都会有学生反映有这种情况,在提到原因时,有学生觉得是受到网上色情信息的影响,有学生觉得是个别猥琐的同学带坏了班级氛围,当然也有很多学生能联想到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师:是的,小李同学的这些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对“性”的好奇。那么,这种好奇是正常的吗?(接下来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青春期性意识发展两方面对这一现象予以正常化解释——)对于许多人来说,性往往是一个不敢谈论,甚至有些害羞和尴尬的话题。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它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其实可以分为五大类,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越低级的需求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性越大,对行为的推动力也越强。其中生理需求之一就是对性的需求,归属感和爱的需求中也包含了对性亲密的需求。即性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需求,更是一种表达爱和亲密关系的方式。进入青春期后,由脑垂体产生的促性腺素打开了性腺活动的大门,引起了青少年身心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包括第二性征(也称副性征)的发育凸显出男女两性形态上不同的性别特征,性器官的变化及其性功能的逐渐成熟。大家会开始意识到两性生理上的差异性,并表现出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比如产生希望与异性接触的欲望,对性有强烈好奇心,对与性相关的内容非常敏感,有同学会上网搜索与性相关的信息……这些都说明大家的性意识逐渐觉醒了,这是成长的重要标志。Q:对“性”好奇,怎样获得与“性”相关的知识?(这部分参考了《如何上好心理课》一书中《好奇进行曲》一课的内容,这节课我觉得设计得非常好,强烈推荐。)学生发言讨论。呈现几种方式,请学生判断是否合适。前几种方式一般没有争议,但最后一种需要跟学生强调,如果是跟信任、开放的长辈请教,或者在同伴未表示抗拒的情况下私下讨论,是可以的,但性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私密、非常严肃的事情,不适合在公开场合讨论,也不能不顾别人的意愿,否则也是一种对他人的 性骚扰。小结:性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乐章。进入青春期,关注、好奇或是对与性相关信息很敏感,这些都很正常,但也要意识到——性涉及人的隐私和尊严,随意谈论既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04情境(三):风波再起师:故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明白了,偷窥小苏的男生正是小陈,他出于对性的好奇而跑去女厕所偷窥,侵犯了小苏的身体权力、隐私和人格尊严,违背道德与法律。Q:其他旁观者是怎样的反应?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请学生完成学案,概括旁观者的反应,推测背后的想法,并分析他们的反应对于受害者 和加害者分别会有什么影响。小结:由此可见,旁观者不是透明的第三方,而是有极强影响力的!Q:如果你是受害者,或者你重要的家人/朋友是受害者,是否希望他人站出来制止性暴力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借由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换位思考和同理心。【小组讨论】当发现身边有同学对他人实施性暴力时,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将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越多越好,讨论时间3min.结合学生分享进行总结——直接制止,讲道理。比如,“请你尊重别人,不要再说让别人感到不适的话/做冒犯别人身体权力的事。”“我觉得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是别人这样说你,你也会感到不舒服的。”转移施暴者的注意力。比如,当发现群聊里有人发色情图片或视频时,可以刷一些搞笑表情包覆盖,或是提起关于球赛或是流行影视剧之类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寻求帮助,包括但不限于家长、学校、其他同学、公安局等。比如,发现班级有人频繁造黄谣,可以给德育处写匿名举报信。给受害者提供情感支持。05尾声和总结呈现故事的结局。这里我会跟学生强调,发现有人实施性暴力,不仅女孩可以帮女孩,男孩也可以帮女孩,这个不仅仅是一个性别问题,而是你作为一个人,你的道德你的操守问题。最后结合插画,用五个反性暴力公式进行总结。(插画图片来自于小红书,上面都有原作者的签名,就不一一注明了)首先,“性”与生俱来,对“性”好奇很正常、很自然,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渠道去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但性教育不等于色情,而是包含了性别与尊重、爱与生命、情感与责任等主题。普及性教育,消除大家的羞耻心,不是让大家无时无刻不去谈论行,而是让大家在必须要发生的时候,勇敢地喊出来。其次,性侵和性暴力不止包括直接的身体侵害,也包括语言性骚扰、社交关系性侵犯(俗称造黄谣)、网络性暴力等多种形式;不管遭遇到何种形式的性暴力,受害者都不应该责怪自己,或觉得自己变肮脏,很多施暴者正是拿捏住了受害者的羞耻心,认为他们不好意思反抗,才会越来越猖狂;穿着打扮如何,与哪些人交往,都是个人自由,都不是被骚扰的借口,不能把性暴力的责任归咎于受害者,该被谴责的是施暴者;遭遇性暴力属于个人隐私,知情者有责任为受害者保密,但不能为施暴者保密。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人对他人实施性暴力,请不要做冷漠的旁观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办法阻止性暴力的发生,减少伤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