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心理课】拒绝的艺术在给学生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类似这样的一些烦恼——“我室友经常不经我同意就用我的洗护用品,我觉得不开心,但是不知道怎么说。”“我朋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要我等她一起,但是她动作慢吞吞的,我不想总浪费时间等她,可是如果不等的话,她又不开心。”“班上有个同学对我特别好,想跟我成为好朋友,可是我并不太喜欢他的性格,不想跟他走很近,但疏远吧好像又很对不起他。“……在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中,向来推崇与人为善、多为他人着想,但如此一来,忠于自我似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因顾虑他人的感受,不得不违背自我的意志,做违心的事,取悦了别人却耗空了自己。而这种取悦往往也无法带来能够长久滋养双方的良好人际关系。拒绝别人很难,但这是维护自我边界,学会对自己负责的必经之路。教学过程故事导入骆驼与商人选自《伊索寓言》呈现故事,然后请学生思考并分享: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小结:我们需要保有乐于助人的善良,但也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当有人提出过分请求时,要懂得拒绝,学会说”不“。今日议题Q:在和同伴相处时,你有过内心不情愿,但却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经历吗?这个问题有时候会冷场,学生大多都会说有,但却不怎么愿意分享具体是什么事。后来想到学生可能是顾虑到说出来会伤害别人,所以这里我会例举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引导学生总结不懂得拒绝,可能会带来的一些结果,从而明确拒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过渡:现实生活中,面对别人的一些越界的行为,很多同学尽管明知不拒绝会很憋屈,但却很难把”不“字说出口,因为他们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顾虑——巧解心结#想说拒绝不容易#啊!我太难了!呈现四种常见的、拒绝别人时的顾虑。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是如何看待这种顾虑的?有没有办法可以打消这一顾虑?讨论结束后,结合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引导和小结——01如果我拒绝别人,惹他不开心怎么办?锦囊:学会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每个人也只能克服和解决自己的课题。别人对你提出要求,你的课题是判断要不要接受Ta的要求,只需要就事论事做出你想做的回应就好。至于Ta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他会不会感到失望,会不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那是他的课题了。但这里也要提醒学生,课题分离不等同于放飞自我,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自己能做的,承担起应尽的责任。比如,在拒绝时,尽量做到文明礼貌,尊重他人。02如果我拒绝了朋友,对方就会不跟我玩了锦囊:重新审视关系—朋友≠有求必应首先,如果你发现在和某些人的相处过程中,你总是被迫满足对方的所有需求,被迫付出时间和精力,那么是时候考虑重新考虑这段关系了。不一定要跟他们断绝关系,但可以试着有意识地疏远他们,去寻找那些让你在相处时,能够更轻松、更自如、更愉快的人。反过来,当我们要向朋友提出要求时,也应该考虑考虑:我提出的要求是否正当?是否使别人为难?也要尊重别人。03对方对我很好,如果拒绝他们,我会感到内疚锦囊:我只是拒绝这件我现在不想这样做的事,不等于拒绝对方的所有请求,更不等于拒绝这个人。我可以想办法在以后弥补,或是在其他方面对他好。04如果我拒绝了别人,会不会让人觉得我自私自利锦囊: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但在某些非必要的时候,拒绝别人虽然可能会损害他人对我们的印象,但却能换来忠于自我的自由。我们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喜爱,也不可能活成所有人期待的样子。一味在意他人视线,害怕他人评价的人,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我们要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情境讨论什么时候该说”不“我准备了六张写有不同情境的卡片,请学生抽取卡片,然后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会如何回应,并简要说明理由。我并没有设定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充分地去阐述自己的理由,也去聆听其他人的不同意见,分析不同的可能性。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在哪些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说”不“:自己的事比别人要求的事更紧急重要时;明显违反法律/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事;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要求;不涉及道德的情况下,确实违背自己意愿的事。过渡:对人说“不”,尤其对朋友说“不”,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更需要谨慎和技术,搞不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你知道如何对朋友说“不”吗?下面,我们就一起通过一个情境故事来即兴演练一下。即兴演练呈现故事后,先询问学生:你如何看待小陈提出的要求?合乎常情吗?合理吗?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有些要求很过分,超越了人际边界,我们应该选择拒绝。但有时候别人提出这种要求也不是不能理解,要对别人多一分体谅。如此在拒绝时,更注意分寸和言辞,不去刻意伤害对方。接下来是故事发展:小李苦恼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跟小陈说,他提出的要求他不能答应……开启即兴演练——规则: 由老师扮演小陈,请同学扮演小李; ”小陈“尽力说服”小李“答应自己的要求,而”小李“必须想办法拒绝”小陈“。这一环节原本是想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陈“和”小李“的,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发现”小陈“一方会放不开,要么说不了两句就放弃立场,要么有脑洞大的满嘴跑火车,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后来不得不换成我亲自来扮演”小陈“,戏精上身一把。这样出来的效果反而不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生成的东西也更多,学生想到的拒绝方式也很有趣。比如,有”小李“是这样说的:”小陈,我上周跟你的同桌小刘闹翻了,你要是答应跟小刘绝交,那我就考虑跟小周绝交。“(这种反将一军的处理方式,让我叹服,哈哈哈)在对学生的拒绝方式进行总结点评之后,再提出真诚地表达拒绝,应该如何做——表达理解:言辞恳切地表示能够理解对方的需要。表明立场:坚定而不失礼貌。说明原因:说明自己的感受、拒绝的原则和理由。提出建议: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替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