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班会课】财商升级,如虎添“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心理班会课】财商升级,如虎添“亿”

资源简介

【心理课】财商升级,如虎添“亿”
教学过程
一、 视频导入
播放截取自电影《西虹市首富》中的视频片段。
过渡:也许很多同学都幻想过哪天能够像王多鱼一样一夜暴富。假如幸运之神真的眷顾了你,你也获得了一笔意外之财,那么,你会如何支配这笔钱呢?
二、活动:幸运大抽奖
活动规则: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抽奖,设一等奖1万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100元。(为了方便操作,每小组派一位代表代表抽奖,抽到的奖金等级代表本组每位同学均获得此数额的奖金。)
请学生分别从消费、储蓄、投资和分享四个方面出发,在学案上尽可能详细具体地写下自己的分配方案。
学生完成后,分别邀请不同奖金数额的学生简单分享自己在四个部分的分配比例及理由。
小结:不同的财富支配使用方案,一方面可能投射出大家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财商的高低。我们之前学习过,价值观没有好坏,但财商却是有高低的。如果你希望处理好与财富的关系,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就有必要学习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创造财富。
三、怎样花钱更幸福?
过渡:提升财商的最终目的是,学会用有限的资源去获得无限的幸福。那么,怎样花钱更幸福呢?
引入不同的消费分类——
物质型消费 & 体验型消费
Q:你的消费方案中,是以物质型消费为主还是体验型消费为主?你认为哪种消费类型更能带来幸福感?为什么?
邀请学生发言。
小结:在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得到满足时,体验型消费比物质型消费更能带来快乐。因为,据研究发现,首先体验型消费能够有效提升社会关系,这是幸福感的一大来源;其次物质型消费带来的快乐具有适应性,体验型消费往往是短暂的、一次性的,较少产生适应效应;再次,人们会更多地对物质产品进行比较,而较少比较体验式产品。
"需要"消费 & "想要"消费
Q:你的消费方案中,哪些属于“需要”型消费,哪些属于“想要”型消费?哪个应该优先?
小结:有句网络流行语说,“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部都要。”但其实恰好相反,小孩子可以任性说什么都要,大人却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选择,因为无论你有多少钱,它跟你的欲望比起来终究是有限的,
需要应该优先于想要。在满足了需要,且金钱富余的情况下,再去适当购买想要的东西。
四、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过渡:“买买买”固然能带来一时快乐,但你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你的生活中需要用钱,如果你花光了所有的钱,你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所以,我们也要具备储蓄的意识。
Q:你更倾向于选择怎样的方式来储蓄?
□放在家里,现金储蓄
□存入银行
□支付宝等电子账户上
□其它
邀请学生讨论分享,总结不同储蓄方式的利弊。
过渡:储蓄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抗风险能力,但要想实现财务自由,还需要我们学会通过投资理财让“钱生钱”。
Q:你知道哪些投资理财方式?更倾向于选择哪种?为什么?
学生发言。
师:看得出不少同学对投资理财方式有过一些了解,知道在选择理财方式时要权衡回报率和风险等因素。但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传奇性的故事——
呈现《曼哈顿岛的复利故事》,引出“复利”的概念:
所谓复利,即“利滚利”,是指每次计算的时候,都将上一次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下一次的利息。
小结:复利的核心不在于回报率,而在于时间,所以理财要趁早!倘若你能从此刻起,合理储蓄,并尝试学习更多投资相关知识,就能早日为自己养一只会下金蛋的“鹅”。
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师:我们的奖金分配方案中还剩下最后一个部分——分享,那么,过去你曾经以怎样的形式、和哪些人分享过你的钱呢?
(生:请人吃饭、赠送亲友礼物……)
师:是的,虽然钱是一种稀缺资源,多数时候我们仍然会愿意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钱财,以人情往来的方式来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结。但是,这世上还有许多人甚至甘愿与陌生人共享财富,不求回报,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比尔·盖茨、韩红、白芳礼先生等,是什么在推动着他们这样做呢?
介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总结: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钱包鼓不鼓,却不知道付出比获得,更能收获到快乐。因为在给予时,我们带给身边的人及社会以积极的影响,自我价值得到了实现,也与更广阔的世界形成了一种链接,让自我的生命变得更充盈、更有意义,所有这些最后都指向人生的幸福。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时刻谨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节,视之有度,如此我们就能与金钱达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拥有幸福的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