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旗下的讲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就在几天前,我们高一年级的学子们圆满结束了一场心灵与脚步的远足之旅。我们分为三条迥异的线路,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发,然而,无论东西南北,我们的心灵始终紧紧相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我们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在安徽线的研学旅途中,我学到了不少新东西,也留下了不少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但更有一些微小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无意中装点了我的人生,使我受益匪浅。还记得在前往黄山市的大巴车上,我和同学激动的讨论着宏村承志堂的建筑布局。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采用典型的四合院式布局,以庭院、前后正厅堂为中轴线,南北纵深一进庭院,二进厅堂,东西两侧对称布局,前后连贯,层次递进。这就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徽州,这样的法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具体的建筑实践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地域个性和创意。在徽州古城的石板路上,岁月轻抚,留下斑驳的痕迹。马头墙下,古韵流转,似梦回那,繁华的往昔。那粉墙黛瓦,仿佛是岁月的信使,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沉寂。它们静静地伫立,仿佛在告诫我们: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繁华落尽,终归于平淡。而那翘起的檐角,又如同人生的起伏,有时高昂,有时低垂,但始终保持着一种坚韧与不屈。在这里,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就像这徽派建筑一样,需要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更加坚固与美丽。我们要像那粉墙黛瓦一样,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保持一颗坚韧的心;我们要像那翘起的檐角一样,无论面对多少挫折与困难,都要保持一种高昂的姿态。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活出自己的精彩与意义。倘若将建筑比作徽州的一幅丹青画卷,其风采固然难以辩驳,然而在我心中,徽州的人民,却似那画卷上最熠熠生辉、最动人的笔触,构成了这片土地上最靓丽的风景线。在胡开文墨厂的古老车间里,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一张张历经岁月的木桌上。这里,时间仿佛凝固成了一种独特的节奏,与外界的快节奏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打墨的时刻到了,老师傅们拿起特制的墨锤,轻轻敲击着墨块的边缘。每一次的敲击都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美,一首古老而又轻快的乐章在耳边荡漾。在谢裕大茶园的深处,炒茶师傅经过岁月磨砺的双手,在灼热的炒茶锅里翩翩起舞。他的手法娴熟而富有节奏,迅速而又不失条理,那锅中翠绿的茶叶,在他双手的掌控下,渐渐变得柔软,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在等离子体研究所的实验室中,每一秒都如此珍贵,尤其是那短暂而关键的15秒实验,被每一位工作者视为掌中珍宝。大屏上,数据如涓涓细流般涌动,字节跳动间,蕴含着人造太阳装置内的奥秘。这些数字不仅是科学的语言,更是他们心灵与未知世界对话的桥梁。这里没有喧嚣,只有专注与坚持,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丝毫不敢懈怠,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实验都可能是人类向未来世界迈出的一小步。在这片充满探索与奋斗的天地里,无论是体力工作者还是脑力工作者,他们都以坚定的步伐、坚韧的意志,诠释着最深沉的实干精神。无论是躬耕于广袤的田园,还是奋战在科研、工业、医疗等一线,面对挑战,迎难而上,他们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实干家。时间真的很快,回首我刚踏入二附中的那一天,已经是将近一年前。但好在,我们还能珍惜这段宝贵的高中时光,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未来,我将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请记住,唯有实干,方可通往成功。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职业选择,都要以实干精神为指引,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我的演讲到此完毕,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