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主题班会 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学生优势发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主题班会 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学生优势发掘

资源简介

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学生优势发掘 初中主题班会
活动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东省中学生涯规划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八年级学生明确提出“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能力;了解能力提升的方法;探索发展自身能力的行动计划,分析计划实现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
尽管物质上得到了家长极大的满足,但八年级的学生更迫切期望自身的能力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的那样——当生理、安全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进一步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通过近几年班主任工作中对八年级学生的近距离观察与深入了解,我发现八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迅速增强,身体发育迅速,但心理相对并不成熟,身心发展非常的不平衡。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当他们遇到一些挫折就很容易自卑,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容易不自信。伴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他们特别容易对学习丧失动力,甚至对人生感到焦虑和彷徨。因此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学生走出苦闷与彷徨,启发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提升自信心,引领同学们探索发展自身优势的途径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列举身边同学的例子,引导学生归纳“寻找个人优势的线索”,理解发挥个人优势的重要性。
2.行为目标:学生能初步掌握发现、发展个人优势的方法,能找出自己的优势。
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的信念。
活动对象 八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1.全班每6-8人分成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准备一支黑色签字笔,水彩笔若干;
2.PPT(嵌入视频、音频、背景音乐),课堂导学案每位同学一份;
3.大矿泉水瓶1个,中矿泉水瓶1个,墨水,废物回收桶1个。
活动过程
一、新旧木桶理论的碰撞
01
教师活动:
由著名的管理学原理“木桶理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板)进行导入。在课堂上以实物展示木桶理论。
总结:木桶理告诉我们,自身存在的短板,会严重限制自己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取长补短”。
设疑:有没有同学对木桶理论心存疑虑,有办法在木桶中装入更多的水呢?请大胆说出并现场演示你的方法。
02
学生活动:思考如何能在存在短板的木桶中装入更多的水。
思维敏捷的两位学生上讲台演示:将短板朝上,倾斜大矿泉水瓶,利用大矿泉水瓶的“长板”就可以将中矿泉水瓶中的墨水大量注入大矿泉水瓶中,从而可装入更多的水。
03
总结
如果把一个存在短板的木桶倾斜过来,会盛下更多的水。此时的盛水量是由木桶中最长的那些木板决定的,也就是“木桶理论的长板理论”,也称为“斜木桶理论。”
04
启示
从“斜木桶理论”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我们做人也要像木桶装水一样,个人要避开自己的短板,充分利用自身的长处,要“扬长避短”,将注意力多放在我们最大的优势上面,而不是一味地死磕弥补自己的劣势。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木桶理论的实物展示,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新旧木桶理论直观的对比,启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出本次班会课的主题“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
教师过渡:我们本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发展个人优势,成就自信人生。”接下来,我们将从认识个人优势,发现个人优势,发展个人优势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学习。
二、认识个人优势
01
教师活动
个人优势到底是什么呢?
请看老师列举的几个例子
(1)我们班男同学非常喜欢打篮球,无论炽热的阳光还是凛冽的寒风都无法阻挡他们打篮球的热情;
(2)柳霏同学喜欢学习数学,因为解数学题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3)芷炫同学的口才特别好,她的普通话流利且发音婉转动听,她积极参加了学校各项主持人竞赛活动,她对自己的表现越来越有信心;
(4)博凯的成绩在本班并不突出,但是他烘焙的点心、他烧的饭菜,让所有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以上的例子里,都展示了同学们的优势所在,那么到底什么是优势呢,同学们能否归纳一下寻找个人优势的线索呢?
02
学生活动:对照教师提供的例子,归纳寻找个人优势的线索。
线索一:心向往之。对某件事情乐此不疲,愿意为之付出精力与热情,内心对这件事有兴趣。
线索二:一学就会。和同龄人相比,经常更快地掌握做某些事的要领。
线索三:自信。在做一些工作时,你发现自己特别自信,这就是你的特长的突出表现。
线索四:他人的评价。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经常受到他人真诚的夸奖,说明你在这方面比别人优秀,这方面就是你的优势。
思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03
教师总结
什么是个人优势——个人优势是个人能压倒对方的有利形势;也指个人在利用专业领域或自身特长的能力。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以本班同学为例,创设情境,使学生对个人优势是什么有更直观的认识,引导学生归纳出寻找个人优势的线索,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三、发现个人优势
【课堂任务:优点轰炸】
01
教师活动:
(1)材料准备,全班每位同学人手一份写有自己名字的“XXX闪光点”的课堂导学案;全班每6-8人分成一个小组。
(2)要求:每位同学先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小组内传递每个人的卡片。拿到别人卡片的学生,要迅速在卡片上写上卡片主人的至少一个“闪光点”(尽量不要雷同)。最终卡片回到主人的手中。
02
学生活动
按照老师的要求,小组内书写、传递卡片。迫不及待地查看卡片上记载的自己的“闪光点”。迫切地想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闪光点”。
(PPT展示关键词进行提示,限时:4分钟)
小组展示: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从自己的优势中选取1个进行全班分享。参考话术:我要分享的是 这个优势。我用到了这个优势的时候,在 ,当时发生了 ,我使用优势当时的感受是 。
03
教师过渡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用心发掘,一定会发现那些被你忽略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在恰当的时机、合适的领域慢慢发展,最终将成为你的个人优势,为同学们的人生描绘出一幅灿烂的画卷。请同学们在导学案空白处,画一棵你的人生之树。在树的合适位置,写下你尽可能多的个人优势。(限时:3分钟)
04
学生活动:画自己的人生之树
首先,请为它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树。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初步明确自己和他人的优势都有哪些。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归纳总结。
四、 发展个人优势
(PPT展示,AI语音播放)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不允许兔子放弃。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图片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如果你是老师,会给兔子怎样的建议呢?
02
师生互动交流观点
教师过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成功在于发挥、经营自己的长处,专心做自己拿手的事情。
03
播放视频:
蝶泳皇后张雨霏日常刻苦训练,请同学们谈一谈从视频中,你总结出哪些发展个人优势的方法?
04
学生总结:
(1)亮出自己,主动出击,展示自身优势:
不要等待机会的到来,要主动出击,积极寻找机会。提前锁定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并咨询相关人士,提前了解相关信息,要敢于展示自身的优势。
(2)持之以恒,刻苦锻炼自身优势:
比如你擅长交际,可以多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比如你有着身高上的遗传优势,可以尝试着多练习打篮球,强健自身的体魄。比如你的记忆力特别好,那就多读书、多学习,使自己博闻强记,在学业上一展身手。
(3)(教师补充总结)专业的学习与教育。
如果没有教育诱因,只靠着遗传的先天优势是很难持久的。只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教育,天赋才能够得到极好的施展。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发展自身优势,不能仅仅依靠天赋,更要靠后天的学习与努力,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并体会到其中的艰辛。
05
学生活动:让自己的人生之树开花结果
在你的人生之树上,找到你认为自己最赞的一些优势,在这些最赞优势上面画上美丽的花朵;思考这些最赞的优势经过发展壮大,最终可以实现怎样的目标或成就,请写上这些目标或成就并在此处画上丰硕的果实。(限时:3分钟)
06
交流展示:同学们画的人生之树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在发现自身优势基础上,总结分析自身优势,采取具体方法发展自身优势,最终实现自己初中目标及人生目标。
五、课堂小结
1.学生活动:用一句话对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参考话术:本节课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有 ,这让我很开心。其中,我最满意 这个优势,我相信只要我 ,我的优势最终会帮助我实现 这一目标。
2.教师总结:画卷总有收笔的时候,然而刻画在我们心中的人生之树却不会消失。愿我们牢记这次班会,每位同学都能认识、发现、发展自己的优势,愿同学们的人生之树开花、结果!
六、课后延伸
课后,将同学们画的人生之树张贴在班级作品栏进行展示,找出画作中的亮点,同学们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深入点评一下这些画作,说一说从自己和别人的作品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七、课堂效果与课后反思
本节班会课针对八年级级学生可能产生的自我质疑,内心焦虑等问题,探究解决办法。本节课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学生对自身优势、人生前途的思考。
本节班会课首先通过木桶理论、斜木桶理论的现场演示,引出班会课的主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优点轰炸”、“读童话故事,谈人生哲理”等环节,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参与互动交流,畅所欲言。本节课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是非常惊艳的,达到了课前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用欣赏的眼光发现自身和他人的优势。在点评过程中,师生都是用鼓励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从时间安排上看,本节课后半段的“画人生之树、展示人生之树”环节,是同学们耗时较多的环节,也是巩固、升华本节班会课主题的重要环节,可以适当多预留些时间,让同学们充分思考,交流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