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三课时)课件(共36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人教版(2024)
第3课时
第一单元 课题2
1.了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学会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2.初步学会连接仪器装置、洗涤玻璃仪器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3.知道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原理。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你知道实验室最常用的加热仪器是什么吗?
酒精灯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灯帽(塑料)
灯芯(棉线)
灯壶(玻璃)
酒精的量 V ─ V
使用酒精灯时需注意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
使用酒精灯时需注意
用完酒精灯后,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使内外气压平衡,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
使用酒精灯时需注意
如不慎碰倒酒精灯,不要惊慌,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观察酒精灯的火焰,你发现什么现象?
木条靠近焰心部分基本不变色,
靠近内焰部分颜色发黄,
外焰部分炭化变黑。
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典例1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A
B
C
D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物质的加热
直接加热:
蒸发皿、燃烧匙、试管、坩埚
垫陶土网
加热的仪器:
烧杯、烧瓶、锥形瓶
仪器底面积较大,为了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而炸裂,加热时必须垫上陶土网。
间接加热垫上陶土网的目的是什么呢?
给液体物质加热时需注意
试管口约向上倾斜45°角
试管外壁应干燥,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给液体物质加热时需注意
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液体沸腾溅出
试管夹从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距试管口1/4~1/3处
给液体物质加热时需注意
大拇指不要摁在试管夹短柄上,以防试管脱落
先预热,待试管受热均匀后再用外焰固定加热
实验内容 现象
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蓝色物质逐渐变黑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需注意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试剂平铺在试管底部
先左右移动酒精灯预热,再固定试剂部位加热
典例2 小明同学加热2~3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
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 ②点燃酒精灯 ③加热
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蒸馏水
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A.④⑤①②③ B.①④⑤②③
C.②①④③⑤ D.④①②③⑤
典例3 如图所示的加热试管中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有四处明显的错误,请用文字指出。
① ;
② ;
③ ;
④ 。
灯帽侧放在桌上
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铁夹夹持在试管中部位置
试管直立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仪器装置的连接与洗涤
试管
乳胶管
玻璃导管
玻璃导管
橡胶塞
想一想,如何将仪器连接成所需的装置?
玻璃仪器的连接方法
把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
在玻璃导管上套上乳胶管
小窍门:润湿、转动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仪器连接好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连接好仪器后,将导管口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且长时间不回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为什么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当用手紧握容器时,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气压随之增大。若装置气密性好、不漏气,气体无法从连接处逸出,在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
实验完毕后,如何清洗仪器?洗净的标准是什么?
清洗仪器的方法和标准
试管刷
少量多次
所用仪器
主要方法
洗净标准
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典例4 下列装置图不能用来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
A
A B C D
解析:A中注射器与长导管相连,装置未密封,无论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推注射器时导管口都会有气泡冒出。
课堂小结
能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
物质的加热
加热液体试剂和固体试剂
仪器装置的连接和洗涤
使用注意事项:添加酒精、点燃方法、熄灭方法等
酒精灯的使用
随堂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B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C.洗涤试管
D.连接乳胶管和玻璃导管
2.下列化学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B
A B C D
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D
A.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B.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滴管使用后都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
D.将玻璃导管插入橡胶塞的孔里时要先把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
不能——防止试管炸裂
放回原瓶、不用清洗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