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2024年秋季化学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新知导学+苏打水白醋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魔术(1)萌芽阶段:古代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步积累了大量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制得了许多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用品。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我国古代辉煌的化学成果1·我国烧瓷技术比欧洲早1000年2·3000多年前,我国出现炼铜技术3·春秋晚期 炼铁,战国“百炼成钢”4·西汉晚期造纸术 明代 宋应星《天工开物》5·隋唐时代 黑火药6·酿酒、制糖、制盐、染色、采煤……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2)近代①拉瓦锡等科学家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②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先后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道尔顿阿伏伽德罗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3)现代化学:由宏观到微观扫描隧道显微镜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3)现代化学我国在化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对物质结构理论和高效催化剂进行深人研究,合成结品牛胰岛系等生物活性物质,创建稀土分离理论,研究耐高温合金材料等。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3)现代化学我国在化学应用领域的技术研发及高端制造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3)现代化学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张青莲侯德榜侯氏制碱法徐光宪稀土冶金査全性电化学活动1 认识化学的发展历程活动2 感受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问】苏打水中加入白醋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提示】可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苏打水白醋活动3 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物质的组成水(H2O)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物质的结构H2O水分子活动3 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物质的性质水在通常条件下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用途活动3 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其特征是从分子层次认识物质,通过化学变化创造物质。物质的变化水(H2O)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制取新物质活动3 总结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研究化学分子层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总结归纳研究角度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自主阅读】化学有什么用?说一说化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无处不在衣食住行医美人造骨骼和血管衣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食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住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行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医丸散膏丹治百病望闻问切保健康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汽车尾气白色垃圾环境与化学冰川融化活动4 体会学习化学的作用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绿色化学化学的作用总结归纳防治环境污染解决粮食问题应对能源危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活动5 学习如何学好化学(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求落实。1、以下涉及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是( )A. 于 敏: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B. 孙家栋: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C. 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D. 屠呦呦:研究发现了青蒿素D课堂练习2、化学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些不法之徒对化学物质和化学知识的不法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使得人们“谈化色变”。下列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合成药物的使用,保障了人体的健康B. 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C. 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C课堂练习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化学、物质、人类活动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合理的是( )A. 化学是环境污染的主因,没有化学,就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 有毒的化学物质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应禁止使用C.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源头禁止排放污染物,而不应先排放后治理D. 化工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因,化工生产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C课堂练习化学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的作用化学的发展历程物质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化学的学习方法(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求落实。课堂小结家庭小实验:制作无壳鸡蛋要求:1、先从网上搜集制作方法,后尝试实验。2、把自己做实验时的照片(每人2张)发班级微信群或写一篇实验小习作和同学交流。布置作业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