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讲 善用法律 达标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要在相应的法庭进行。下列四个案例中能在下图所示法庭审理的是( )A.王某在电影院起哄闹事,引起现场一片混乱B.李某多次在超市偷盗商品,数额累计近2万元C.赵某借了朋友一大笔钱,逾期未还,朋友追讨多次无果D.刘某在候车室高声喧哗,旁若无人,还随地乱扔瓜子皮2.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未成年人,除了向老师、父母求助,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此,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是( )①保持冷静,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施暴者周旋②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③瞒着家长、老师,选择忍气吞声④以牙还牙,以恶对恶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3.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些机构有( )①万达广场 ②公证处 ③领事馆 ④法律援助中心 ⑤律师事务所 ⑥法院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⑤⑥4.下载一篇7元的付费论文,却被告知需要充值50元。这样的规定一般人忍忍就过去了,但是一名苏州大学生就较起了真儿,一纸诉状将“中国知网”告上了法庭。最后,法院宣判“中国知网”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这启示我们( )A.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天之骄子要认真学法守法C.全民守法是厉行法治的关键 D.增强维权意识,维护法律公正5.王女士在某跆拳道馆充值年卡后,该馆搬迁,因无法继续到新址场馆消费,她要求退回预付款,遭到商家拒绝,双方因此产生争执。王女士依法维权的途径有( )①聚集亲朋到场馆强行索赔 ②拨打12315热线求助③去法律服务所寻求帮助 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面对冒犯和侮辱,我们可以( )①指出对方的错误 ②要求对方道歉③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④以牙还牙,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厉害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由于父母忙于工作、疏于管教,15岁的夏某长期沉迷网络游戏。为给游戏充值,夏某在某平台发布虚假信息,骗取林先生5.31万元。发现被骗后,林先生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院考虑到夏某犯罪时系未成年人且认罪认罚,对他作附条件不起诉。此案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父母疏于管教,没有尽到家庭保护的责任 ②作为未成年人,夏某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③林先生及时报案,积极寻求国家法律救济 ④作附条件不起诉,检察院未尽到法定职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3年1月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该法自1992年首次颁布,已走过三十余年,历经数次修订。本次修订为当下妇女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了法律解决路径,强化了司法救济手段。这体现了(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司法救济是保护妇女权益的主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某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原告某汽车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与被告某县交通运输局、某县人民政府一案,交通运输局局长作为负责人出庭应诉。这体现的诉讼类型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自诉 D.刑事公诉10.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让民法典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某校决定联合当地基层人民法院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以下案例适合在本次活动中选用的是( )A.王某因涉嫌受贿,被当地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B.演员关某起诉某公司擅自使用其照片进行商业宣传C.张某开设工厂因非法排污受到罚款处罚,张某不服处罚,申请复议D.因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村民黄某被起诉11.从一首歌曲、一篇文章,到一个视频、一个标识……全社会版权意识、法治思维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正通过知识产权运用发挥更大价值,为实现科技强国添砖加瓦。这启示我们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要善于运用_____维护自己的权益。( )A.道德 B.纪律 C.法律 D.风俗12.下列案例中属于依法维权的正确做法的是( )①充值水果店会员卡后却遭老板卷钱走人,找人报复老板②小区附近楼盘施工噪声扰民,向辖区环保部门反映③工作期间受了工伤索赔被拒,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④自创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发布长帖辱骂转载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涉及“价格刺客”“科技与狠活”等。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采取的维权方式有( )①请工商行政部门调解 ②以牙还牙以暴制暴③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4.校园欺凌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法律问题。让躲在“隐秘角落”的校园欺凌现象被更多阳光照射,我们青少年应( )①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②遇到不法侵害及时向媒体提起诉讼③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④不袖手旁观,遇见校园欺凌伸援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未成年人小军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了侵害,能给他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 ②人民法院 ③公证处 ④法律援助中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二、综合探究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案例一 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受贿、行贿、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伪造身份证件一案。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王立科受贿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1)依据案例,从社会危害性的角度,分析王立科的选法行为。案例二 中学生小峰自创的歌词在“全国少年儿童歌词征集活动”中获特别奖,但小峰并未接到获奖通知书。经调查发现。参加复评工作的李某做了手脚,将奖项给了张某。小峰一纸诉状将李某和张某告到人民法院,状告他们共同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权。经人民法院审结,小峰获得1.7万元赔偿。(2)李某和张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小峰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3)综合上述案例和问题,概括法治建设中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公民。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弘扬法治精神,我们要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情境一 赣州市民陈某骑电动车上班途中,因逆向行驶被执勤警察依法作出警告处罚。回家后,跟家人说起受处罚的事情仍意难平。他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碰到警察执法受到处罚,平时也有人逆向骑行,他们没有遇到警察执法,没有受到处罚。相关链接:《赣州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逆向行驶。未按照指定车道行驶或者逆向行驶的,处五十元罚款。(1)从规则的角度,请你对陈某提出一些善意的忠告。情境二 朱女士看到一则寻人信息:3岁女孩在街上玩耍时被陌生男子带走。第二天,朱女士发现线索后骑车缓慢跟随,发现一名男子带着女孩上了公交车,朱女士立刻上车,和司机说明了情况,在司机的配合下,朱女士一边拨打110和孩子家长电话,一边发动车上乘客稳住这名男子,最终该陌生男子被警察带走,成功救回了被拐女孩。(2)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朱女士的行为进行简要点评。参考答案1、C 2、A 3、C 4、D 5、D 6、B 7、A 8、 A 9、B 10、B11、 C 12、C 13、C 14、B 15、 B16、(1)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2)民事违法行为;诉讼。(3)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②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③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17、(1)行政违法行为;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我们要自觉维护社会规则,遵守社会秩序。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人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2讲 善用法律 学案(一)学习目标:1.培养依法维权意识,树立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观念2.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能够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勇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3.知道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明白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懂得青少年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学习难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一)阅读课本,补全知识: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求助?(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___________,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_____________。(4)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使用_________手段,通过________讨回公道。2.诉讼的含义和地位含义: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地位:_______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_______、最________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3.怎样应对违法犯罪?(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_____________的________。(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_______斗争,而且要_______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3)我们要积极弘扬_____________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二)阅读课本,找到下列问题并标注出来:1、★遇到侵害时,怎样依法维权?什么是诉讼?★诉讼的作用(地位)?诉讼的类型?我们为什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常见方法?8、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尊法守法?1.小倩自幼丧母,父亲沈某常年在外经商,小倩跟奶奶一起生活。小倩15岁时,沈某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后去世。沈某去世后,小倩的叔叔第一时间赶到沈某工作的城市,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沈某的所有遗产和证件。两年中,小倩的叔叔从没主动邀请小倩清点、封存遗物,也没有将遗产分配给小倩的意图,蛮横地独占了沈某的遗产。小倩的奶奶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小倩的叔叔则以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以拒绝。小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救助 2.阅读下侧漫画,回答问题。(1)保护知识产权,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什么 (2)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如果被侵犯,受害人可以提起哪种诉讼 (3)请你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两条合理化建议。3.[增强法治意识,共建法治中国]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请你以“法治"为主题,写-份倡议书。(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字,)4.【加强安全 预防欺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对学校建筑质量管理、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学生身心健康等作出专门规定,明确学校要落实陪餐制、建立健全防治权园欺凌和暴力行为工作制度。(1)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安徽省学校安全条例》有何重要价值?(2)防治校园款凌和暴力行为的发生既需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也需要学生从我做起。说说日常生活中,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我们的做法。5.结合材料,完成答题。▲“双十一”网络直播又迎来了一次“狂欢”。近年来,一面是“直播经济”方兴未艾、如火如荼,一面却是网络直播良莠不齐、有规不循,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不断涌入法院。江西法院一审审理因网络直播引发的各类纠纷39起,呈逐年增长态势。▲刘女士花费8700余元在某直播间挑选了一件尚未打磨抛光的黄色翡翠手镯毛坯,由对方按照刘女士提供的尺寸等要求进行抛光打磨定制。但收货后手镯颜色与直播间展示的完全不符,申请退货退款遭到拒绝后诉至法院。最终法院判决支持了刘女士解除合同、退货退款的诉讼请求。▲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日益成熟,在法治、诚信、行业自律规则和社会责任的共同引领下,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技术部门和公民等网络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下,网络直播行业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体验,从而建立良好的网络营销环境,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1)拟题:运用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体现材料主要内容的题目。题目:(2)评论: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评论。见课时练习(一)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学会了: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把本节课所学知识画出思维导图附合作探究参考答案:1.①小倩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②小倩还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方式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1)法律。(2)民事诉讼。(3)国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立法 ;行政机关要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严格执法;公民要拒绝购买盗版书籍,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公民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等3.①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②认真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③尊法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依法办事。④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等。4.(1)①有利于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②有利于建设安全校园,为校园安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③有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2)当自己遭遇校园欺凌和暴力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是要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同时,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多一份防范,多一份安全。5.(1)题目如:《法治为网络直播护航》《依法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依法规范“网络经济”》等。(2)③只要是从合理的角度评论,均可酌情给分。例答:①从网络的角度: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从诚实守信的角度: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从规则的角度: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④从违法犯罪的角度: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⑤从依法维权(善用法律)的角度: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目标解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试自学反思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暑假新授预习】第12讲 善用法律 学案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 【暑假新授预习】第12讲 善用法律 达标检测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