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教师: XXXX时间: 2024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2024年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干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正心正行前同志们:我们按照党纪学习教育活动安排, 今天给大家讲一堂廉政党课, 既是促推进, 也是提要求, 更是抓落实, 也是一次集体廉政谈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 干部队伍建设, 不论是出台“八项规定” 、 反“四风” ,还是加码“打虎拍蝇” , 都是在致力于打造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党员干部, 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可以说, 新形势、 新任务、 新常态, 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 新的更高要求。 机关党员干部作为全区改革发展的“领头雁” ,党员干部身上更应该体现出心中有党、 心中有民、 心中有责、 心中有戒的优良政治品格, 为党员干部树标杆、 做表率。言导读要心中有党、 信念坚定,在对党忠诚上树标杆、做表率要心中有责、 率先垂范, 在履职尽责上树标杆、做表率要心中有戒、 言行规范, 在个人干净上树标杆、做表率要心中有民、 心系群众, 在为民服务上树标杆、做表率01020304目 录要心中有党、 信念坚定,在对党忠诚上树标杆、做表率第01部分“心中无党” 就丧失了 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 当前, 随着市场观念的冲击和世俗功利思想的影响, 少数党员干部思想出现波动, 有的人在党中、 心在党外, 只求索取、 不想奉献, 丧失了 党员的先进性; 有的台上有党、 台下无党,等同于一般群众甚至觉悟低的还不如群众; 有的明里有党、暗中无党, 信的是票子、 讲的是潜规则, 公权私用、 假公济私, 党员仅仅成为一件体面的外衣或违法乱纪的护身符,严重败坏了 党的形象。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的就是理想信念动摇弱化, 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占了上风, 对党不信任、 不忠诚。 领导人曾告诫全党: 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 就会得软骨病。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领导人嘱托,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正确方向, 保持坚强党性。“心中有党” 是衡量一名合格党员的基础和前提;对个人来讲, 信念是为人处事的精神支撑; 而对一个政党来讲, 信念关乎国家兴旺。邓同志曾说过: “过去我们党无论如何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直有强大的生命力 , 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理想, 无论过去、 现在和将来, 这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 纵观我们党 103 年的发展历程, 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作为前进动力, 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 民族解放、 民族独立, 将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的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 正如领导人说, 现在,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 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取得这一让国人自豪、世人瞩目的骄人战绩, 关键是得益于中国共产党这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否则就会出现一盘散沙, 甚至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伟大复兴也将化为泡影。(一) 要坚定党的信念。01(二) 要贯彻党的主张。领导人在兰考与部分乡 村干部学员座谈时, 语重心长地说, “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 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 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 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说的很真切, 也很朴实。 我们常讲, “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 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制定的路线、 方针、 政策,都要通过基层党员干部来具体落实、 具体执行。 大家作为党在基层的“代言人” 和“传声筒” , 既要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又要责无旁贷地把党的声音、 党的主张传播到千家万户 , 使干部群众不散布、 不发表、 不传播违背党的意见和言论, 真正与党中央同心同德、 言行一致, 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三) 要遵守党的规矩。党的历届中央纪委全会, 多次对什么是党的规矩作了 深刻阐释。 何为党的规矩, 就是一切成文的规章制度和一切不成文的道德要求以及合法做法。 基层党员干部是国家行政机器的末梢神经, 廉洁与否直接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 现实生活中, 有的人认为自己和那些“大老虎” 相比, 不是角色, 反腐败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不然, 反腐不只是打“老虎” , “拍苍蝇” 同样重要, 因为基层干部的腐败是最具离心力 的腐败。中央纪委多次表态将惩腐高压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 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要时刻坚持老老实实做人、 规规矩矩做事, 努力争做一名组织信任、 群众爱戴的好干部。要心中有民、 心系群众, 在为民服务上树标杆、做表率第03部分领导人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一个偏僻的小村庄, 因为支部书记生病了 , 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 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 村民说“就是讨饭也要救他” 。 面对这个事情,一些基层干部不由地发出了 “假如我病倒了 , 会有多少村民来救我” 这样的感慨! 这名干部就是浙江农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同志。 郑九万的事例充分说明了 这样一个道理: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 不可否认, 随着执政时间的推移, 个别党员干部思想松懈, 脱离群众, 只在选举之前到群众中走一走,目 的就是为了 拉选票; 有的嫌贫爱富不与群众来往, 不愿意贴近联系困难群众; 有的甚至与民争利、 徇私枉法, 最终成为人人喊打的腐败分子。 上述种种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 党在群众中威信和形象。 大家既然处在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 就要时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职责, 只有这样的干部, 群众才会真心拥戴。领导人在文中写道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这就要求我们紧贴群众愿望、 期盼、 需求和诉求开展工作。 当前, 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 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群众的需求从过去的吃饭住房、 上学就医等基本生活方面, 逐渐扩大到社会福利保障、 土地房屋征迁、生态环境保护、 食品药品安全等多个层面, 群众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 多元化的趋势, 工作难度和复杂程度也逐步加大。 令人担忧的是,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常态下群众工作的深刻变化认识不足, 对如何应对这种变化缺乏科学有效的研判和举措, 导致工作完全滞后于群众需求。 从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严重的干群冲突和群体性事件来看, 大多与当地少数党员干部漠视群众需求有着直接关系。比如, 四川什邡事件, 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担心项目 引发环境污染的问题, 延误了处理的最佳时机,发生市民强行冲击行政机关, 打砸工作人员、 公共设施和车辆, 严重影响了 办公秩序和社会稳定。01一、是决策要问计于民。02一、是决策要问计于民。邓同志曾说过: 一个革命政党, 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 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分析这起事件, 什邡引进的利民项目 不仅得不到群众拥护, 反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教训就在于没有听取群众的声音, 没有尊重群众的意愿抓发展, 从而走到群众的对立面。今后工作中, 大家要始终坚持和发扬以往关注改善民生的好经验、 好做法, 听民声、 察民情、 顺民愿,带着更加深厚的感情深入群众,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群众需求, 到群众最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 到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去化解矛盾, 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最大限度提高群众幸福感、 获得感。在我们党 103 年的奋斗历程中,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 国内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组织群众、 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始终一以贯之, 可以说每一部成长壮大的历史都是不断获得群众支持的历史。但目 前社会上出现了 一种群众难发动、 群众不好发动的不良导向, 比如在秸秆禁烧、 环境整治等工作中, 群众应当是参与的主体, 但现在的状况是干部着急、 群众不急。 这一方面是由于群众的素质有待提高、 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另一方面也与党员干部发动、组织不力有直接关系。因此, 广大党员干部要珍视和保护好群众参与共建的积极性, 既要保持强烈的责任心, 牢记发动、 组织群众的职责; 又要针对群众思想观念、 行为方式的新变化, 积极改进、 创新工作方法, 把群众有效发动二、是工作要依靠群众。自古公道最能得人心。 俗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 , 意思是说不怕贫穷、 不怕分的少,就怕分配不公平。 公平既是老百姓对社会、 对组织最起码的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群众的眼睛“揉不进沙子” , 丧失了 公正, 也就丧失了 民心, 也就丧失了 威信。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毛同志时代非常向往,向往什么? 绝不是向往那个时代的贫穷落后, 主要是向往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 人们虽然贫穷但心情舒畅, 向往党的干部的纯洁性, 向往那时全社会人民拥有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 基层党员干部是群众共同利益的代表, 要想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 一定要做到公平、 公正、 公道, 特别是对低保户 申 报、 土地征用 补偿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要讲原则、 讲程序、 讲正气, 不凭个人好恶办事, 也不偏亲厚友, 更不与民争利, 让真正困难的得到照顾, 让符合条件的得到补助, 让思想进步的成为党员,努力创造经得起评论和检验的业绩。三、是处事要公道正派。要心中有责、 率先垂范, 在履职尽责上树标杆、做表率第03部分有句俗话叫: “村看村, 户看户 , 群众看党员” 。老百姓怎么评价我们的党员? 他不听你讲大道理, 就看你怎么做、 你做得怎么样。《第一书记》 中沈浩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 “你是共产党员, 你是第一书记, 肩 负着组织的重托、 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期盼, 只有尽心尽力 好好工作,把小岗发展起来, 让小岗人富起来。 ”这句话道出了 一基层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学习是一个真正耳熟能详的话题, 为什么还要讲学习? 因为当前知识更新速度太快, 我们没有学过、 干过和不会、 不懂甚至根本就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我相信, 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有体会。 这就要求广大党员时刻增强知识更新、 练就能力的紧迫感, 重视学习、 加强学习、 善于学习, 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 要学习理论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 许多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深刻回答了 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政策的宣传者、 执行者, 我们必须以“两学一做” 专题教育为契机, 深入学习、 准确理解党的方针理论政策, 切实增进对当今中国发展理念、 道路、 政策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我们做好当今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一) 要崇尚学习 , 提升素质。01每一个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 特别是与自己岗位相适应的业务知识, 只有强大的业务知识作为工作的支撑, 才能做到先人一步、 引领工作、 遇事不慌。 要学习榜样典型,先进典型是有形的正能量、 鲜活的价值观。 大家要时刻以先进典型为标尺, 既要对照焦裕禄、 杨善洲、 牛玉儒等现实典范照一照、 比一比; 也要以先进典型为标杆, 学习身边榜样、 基层模范、 敬业楷模, 做到学有榜样、 赶有目 标;更要以先进典型为标兵, 深入学习先进典型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 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在本职岗位第一线创先争优, 在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 争做有为干部、 推动有效发展。02(一) 要崇尚学习 , 提升素质。担当是时代召唤下的一种客观需要, 其核心是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 勇于牺牲。 回顾周同志的一生, 他对党和国家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担当, 无论是对敌斗争之际, 还是在党内出现意见分歧时, 他总是坚持做对党、 对国家有益的事情。 特别是在“文革” 期间, 尽管他自己处境艰难, 仍然以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和自 我牺牲、 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病总理国家事务,协调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和矛盾, 并与“四人帮” 针锋相对、 巧妙周旋, 以维护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 当时他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 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相忍为国, 相忍为党, 相忍为民, 甚至发出了 “我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的悲壮心声。 可以说, 如果没有周同志在“文革” 中苦撑危局, 后果不堪设想。01(二) 要强化担当、 履职尽责。02(二) 要强化担当、 履职尽责。干部就要有担当,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 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大家不论是领导班子成员, 还是普通党员干部, 都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和模范榜样, 如果说工作几年或任期几届, 那里山河未改、面貌依旧,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经济没有取得较快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没有太大提高, 就愧对组织、愧对群众、 愧对党员这个荣誉称号, 就不是一名称职的党员干部。 因此, 我们学习周同志这种精神, 就是要切实强化责任担当, 始终把发展稳定重任牢牢记在心里、 扛在肩上、 落实在行动中, 面对任务挺身而出, 面对问题迎难而上, 敢于触及矛盾, 善于攻坚克难, 以忘我的热情在集体经济发展、 促进群众增收、 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干出新业绩、 开创新局面。激情是一种可贵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品质, 往往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工作潜能、 催生不朽的业绩。 毛同志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这里所说的“精神” , 指的就是工作激情。 正是因为有了敢闯敢冒、 敢于创新的激情, 40 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 18位农民冒着风险签下土地承包责任状, 拉开了 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 正是凭借真抓实干的激情, 全国劳模申纪兰带领西沟儿女, 把一个几乎不具备生存条件的旧西沟,建成了 一个农林牧贸工商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古代廉吏尚且“一日 无劳、 三餐不安” , 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 以抢的意识、 闯的魄力、拼的勇气、 争的劲头, 努力攻坚、 奋发进取, 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 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三) 要满怀激情、 干事创业。要心中有戒、 言行规范, 在个人干净上树标杆、做表率第04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 打老虎、 拍苍蝇, 狠抓作风建设成为新常态, 各方面要求有了 新变化。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适应新变化、 新要求, 坚守底线、 不触红线, 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党的十八2015 年 10 月 18 日, 中共中央印发了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提出摒除私心杂念、 做到知足知止是对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要求。 老子也在《道德经》中说过一句话: “知足常足, 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 终身不耻” , 意思就是说,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 一辈子都不会因为欲望太强烈而辱没自己; 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 一辈子都不会做可耻的事情。 其实, “知足知止” 不是多么高深的道理, 一般人都能体悟得到,但是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和始终坚持的似乎并不多, 很多党员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 以致于让自 己踏上了不归路,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 令计划不懂律己律人终有囹圄之灾, 薄熙来权力滥用难逃正义法网之捕,周永康修身不严晚节自为谋私所陷。 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落马后自我反思时说: “看着老板们的财富迅速增长, 心态变得不平衡了 , 患上红眼病了 , 从而不满足于现状, 心态不平衡,时常有一种攀比思想, 与老板比, 与高收入阶层比, 越比差距越大, 越比心态越不平衡, 比来比去, 最终将自己比上了断头台。 ” 许迈永所谓的“心态不平衡” 长期得不到纠正, 成为他滑向腐败深渊的重要原因。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做不到知足知止, 就可能欲望得不到满足, 而无视党纪国法、 最终酿成悲剧。一、要严以修身、 知足知止。一、要严以修身、 知足知止。明代朱载堉(“育” ) 曾写过一首散曲, 名 为《十不足》 , 我在这里读一下, 与大家共勉,他写到“逐日奔忙只为吃, 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衣服身上穿, 抬头却嫌房屋低。 盖了 高楼和大厦, 床前缺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 又想出门 没马骑。 花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 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干干到知县位, 又说官小职位低。 一升升到阁老位, 每日思想要登基。 一朝南面坐天下, 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陪他把棋下, 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 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 上到天上还嫌低。 ” 这首诗生动地向世人说明“人心不足蛇吞象” 的贪婪本性, 虽然已经有四百多年, 但现在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无数用政治生命换来的警示教材告诉我们, 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 正确看待名利得失, 合理定位自身角色, 不被官位所惑、 不为名利困惑, 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 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 把知足知止扎根于内心、 落实到行动, 做一个干净有担当的好干部。在群众的眼里, 无论职位高低, 权力大小, 只要是党员干部, 哪怕就是一个普通的党员, 都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 人民论坛曾经开展过一次干部作风民意问卷调查, 群众关注度排在前三位的是:廉洁奉公, 占 80%; 作风务实, 占 78. 2%; 勤政为民, 占73. 6%。 由此可见, 廉洁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为官不廉也是老百姓最深恶痛绝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任何人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基层干部尽管位低权小, 但因处在各项政策利益冲突的中心地带, 小到“仨瓜俩枣” ,大至“轿车楼房” , 面临的各种诱惑与日俱增, 直接考验着基层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 。 特别是对我们机关党员 来讲,如果不注意洁身自好, 吃东家拿西家, 还变着花样吃拿卡要、 吞占集体财产, 就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 千万不能因为一时过失, 给我们的事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巴豆虽小坏肠胃、 酒杯不深淹死人” 。 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时刻在思想上要筑牢防线, 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注意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 做到堂堂正正做人, 清清白白做事; 在行动上, 要遵守纪律, 严格管理,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党员群众的口 碑、 信任和拥护。二、要严格自律、 廉洁奉公。更多精品班会:点击进入教师: XXXX时间: 2024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2024年基层党委党支部党员干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正心正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