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 人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
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课题1
1.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间存在定量关系,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能从微观的角度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神探狄仁杰的疑惑
2.为什么铁刀放置较长时间生锈后质量增加?
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
新知探究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
18世纪,拉瓦锡借助天平,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45.0=41.5+3.5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请注意观察以下实验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现象,记录并比较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
让我们用实验和智慧来求证吧
实验方案 铜粉和氧气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状态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固体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玻璃管上端的小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平衡
相等
反应前
反应后
铜 + 氧气 氧化铜
加热
参加反应的氧气
参加反应的铜粉
生成的
氧化铜
实验方案 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状态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
平衡
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相等
反应前
反应后
通过上面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 于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研究的量:
是质量的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3.研究对象: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即实际反应掉的那一部分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计算在内。
4.各物质:
是指所有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所有的物质。
5.总质量:
指物质的总质量守恒,而非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质量守恒。
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呢?
×
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实验方案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反应原理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了空气中
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右偏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Na2CO3 HCl NaCl CO2 H2O
实验方案 镁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反应原理
参加反应的氧气没有计算在内,使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
反应前天平平衡,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Mg O2 MgO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两点:
(1)实验中必须发生化学变化,而非物理变化;
(2)若反应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
天平是否平衡与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没有必然联系,无论天平是否平衡,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分子
原子
新分子
新物质
分裂
重新组合
聚集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没有改变
微观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总数
宏观
微观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 解释化学变化中的有关现象。
2. 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化学式。
3. 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4. 求反应中某元素的质量。
5.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 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典例1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
B.50g酒精与50g水混合后总质量为100g
C.10g蔗糖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蔗糖溶液
D.汽油挥发后质量变小
A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典例2 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原子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种类;⑦分子种类( )
A.①③④⑥ B.①⑤⑥⑦
C.①③⑤⑦ D.②③⑤⑦
A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随堂练习
1.植物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 有机物+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一定含C、H两种元素
B.有机物中只含C、H两种元素
C.有机物中可能含有三种以上的元素
D.有机物可能是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

A
叶绿体
2.(2023 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8%
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8%
× 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

3.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 ”表示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C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甲 乙 丙
解析:该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A正确;由丙的分子示意图可知,丙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若其中一种是氧原子,则丙为氧化物,B正确;根据图示及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可推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C错误;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正确。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的质量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生成物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大于铁丝的质量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高锰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由于氧气逸出,所以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