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2.4 跨学科实践活动_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并制作分子模型课件(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2.4 跨学科实践活动_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并制作分子模型课件(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 科粤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空气、物质的构成与组成
2.4 跨学科实践活动:学习探究水的组成的科学史
并制作分子模型
九上化学 KY
1.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历程:学习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
历程,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2.知道可以通过实验、想象、推理、假说、模型等方法探索物质的
组成。
3.了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的探索是不断发展的。
4.制作分子模型:选取适合的材料制作分子模型,拆分和组合模型
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5.展示“水分子漫游记”情景剧:编写、展示“水分子漫游记”情景剧。
1.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成的历程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构
成的时间轴如图所示。
水的生成 的发现 178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卡文迪什分别将
“可燃空气(氢气)”与空气或“脱燃素空气(氧气)”
混合后点燃爆炸,发现有水生成
可燃空气 (氢气) 的收集 拉瓦锡听说上述发现后,认为水不可能是由一种元素
组成的。他利用自制的装置,将玻璃曲颈甑中的蒸馏
水加热,水蒸气进入用陶瓷密封的红热铁管后,在试
管中收集到了“可燃空气(氢气)”
【设计实验】
(1)实验装置设计
实验仪器:水槽1个、试管2支、胶塞2个(中间打孔插入电极),
电极2个,电源1个,导线2根。
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
【提出问题】水由什么元素组成呢?
方案一 水电解器 方案二 简易电解水装置 方案三 简易电解水装置
(2)检验生成物的方法
【进行实验】利用方案一的水电解器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是:①电
解水;②检验产物,注意每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式,观察并记录现
象与数据。
【撰写实验报告】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
实验原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实验用品: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导线、烧杯、酒精灯、火柴、小
木条、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等。
实验装置及步骤 观察与记录
电解水 ①取约 的水于烧 杯中,加入少量氢氧化 钠溶液或稀硫酸,搅拌 __________ /
实验装置及步骤 观察与记录
电解水 ②打开两支刻度管的活塞,将溶液注入电解器中至两支刻度管充满, 关闭活塞,连接直流电源; ③通电,观察并记录电极 上和刻度管内的现象; ④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 ①通电后,两个电极的表面产生气泡,液面下降;
②电解后,连接电源负极的刻度管内气体体积与连接电源正极的刻度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
刻度管内不可留有空气,以免点燃气体时造成爆炸
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产生的气体聚集于玻璃管的上方
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氢气强,实验开始阶段,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但最终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实验装置及步骤 观察与记录
检验 产物 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刻度管管口,打开活塞,在尖嘴口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并记录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刻度管内气体燃烧且
产生淡蓝色火焰,烧
杯内壁出现小水珠
实验装置及步骤 观察与记录
检验 产物 ⑥关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刻度管管口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刻度管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与电源正极相连的
刻度管内气体使木条
燃烧得更旺
(氧气有助燃性,能
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
更旺,还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果与讨论
(1)收集证据: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
(2)分析证据
项目 反应物 生成物
物质种类 水 氢气 氧气
元素组成 氢元素、氧元素、 氢元素 氧元素
(3)得出结论: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同时结合氢气和氧
气反应生成水的实验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 教材第63页
1.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煮沸水时产生气泡,是温度升高,水从液态变成气态,形成水蒸气,
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电解水时,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经检验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负
极产生的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干冷烧杯后产生水珠,正
极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这些现象都能说明水是由
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表达与交流 教材第63页
电解水实验说明,要验证水的组成,可利用分解法,通过得到已知
组成的生成物,推测反应物的元素组成。
教材深挖
水的元素组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 水。化
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可推出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在现代化学研究中,科学家还会借助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
射线衍射仪等仪器来测定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典例1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 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解析]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刻度管内产生的气体少,是
氧气,B错误; 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能燃
烧,不支持燃烧,C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两刻度管内有气体产生,
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漏斗内,故实验过程中漏斗
内液面高度会上升,D错误。
1.制作模型
用橡皮泥或黏土等材料制作如图所
示的6种分子模型,各分子模型的制
作数量要求如表所示。
2个氢分子 个水分子
1个氮分子 1个二氧化碳分子
2个氧分子 1个氨分子
模型建构,可以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2.拼装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
将制作好的水分子模型按照方案二或方案三进行拼装,然后根据演
示结果画出相应的微观示意图。
方案一:用2个水分子模型演示 以2个水分子 分解为例:
方案二:用4个水分子模型演示 以4个水分子 分解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三:用6个水分子模型演示 以6个水分子 分解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作和拼装后得到的模型进行分类
典例2 从电解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C
A.化学反应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多
C.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解析] 化学反应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
程,A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B错误;水是由一种物
质组成的纯净物,不可能由其他物质组成,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错误。
内容 “水分子漫游记”情景剧 时间 5分钟
形式 现场表演/视频展示 主角 水分子
情景1 阳光照在湖面上,湖水蒸发……
情景2 云里的冰晶落下,到半空变成水珠,下雨了……
情景3 水被树根吸入,随着导管到了叶肉细胞里,和二氧 化碳变成……
典例3 《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
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已认识到云雨是由水蒸气经阳光、
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有关“为云”“为雨”的认识错误的是( )
B
A.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B.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C.此过程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D.此过程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间隔变化实现的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水的
天然循环,此过程体现自然界中的水循环,A正确;地面雨水蒸发
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
是分子之间的间隔,B错误;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分
布,C正确;水的三态变化,是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及分子之间的间
隔变化实现的,D正确。
谢谢!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