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5.2 碳课件(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粤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5.2 碳课件(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 科粤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燃料与二氧化碳
5.2 碳
九上化学 KY
1.了解金刚石与石墨的特性及主要用途,认识几种无定形碳及其主
要用途。
2.明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知道一种元素可以因结构不同而能组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结构不
同则性质不同。
4.认识碳的性质,了解碳和一氧化碳的燃烧及其产物,知道完全燃
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含义。
5.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及相关安全知识。
6.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金刚石 石墨
组成 碳元素
构成 碳原子
外观 无色透明的晶体(碳单质并不是都是黑色),经过切割加工后,折光性强,光彩夺目 灰黑色、有金属光泽
(但不是金属)
金刚石 石墨
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体网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层状,层与层之间容易滑动
金刚石 石墨
硬度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质软
熔点 很高 高(耐高温)
润滑性 无润滑性 有滑腻感
导电性 几乎不导电 优良的导电性
金刚石 石墨
用途 做磨料、地质勘探的钻 头、玻璃刀的刀头 (硬度大)、装饰品等 制铅笔芯(质软)、做高温润
滑剂(滑腻感)、电极
(优良的导电性)和熔炼金属
的坩埚(石墨坩埚)等
区别与 联系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 异;二者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化学性质相似
典例1 下列关于金刚石与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D
A.都能导电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硬度都很小 D.都由碳元素组成
[解析] 金刚石没有导电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
方式不同;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金刚石和石
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无定形碳
人类还用到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内部结构不规则的多种无定形碳,
如焦炭、木炭、活性炭和炭黑等。几种无定形碳的性质和用途如下:
性质 用途
焦炭、 木炭 可燃性 冶金和生活的常用燃料
混合物
性质 用途
活性炭 疏松多孔, 有很强的吸 附能力 可用于防毒口罩的滤毒层、防毒面具的滤
毒罐、净水过滤器的吸附材料,在制糖工
业中的白糖脱色工艺、化学合成中的除杂
操作等方面也都有广泛应用
炭黑 常温时性质 非常稳定 是墨汁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制造鞋油、油
漆等,做橡胶制品的填料
特别提醒
“碳”与“炭”的区别
1.“碳”是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并不具体指某种物质;“炭”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具体物质
的名称,如木炭、活性炭、炭黑和焦炭等。
2.一般未指明具体物质时,习惯上用“碳”,如“炽热的碳”“碳在氧气
中燃烧”等;在化合物名称中用“碳”,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
酸钙等。
3.其他碳单质
科学家先后发现被称为“富勒烯”和“石墨烯”的碳单质,它们在材料
科学、电子工业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典例2 不同的碳单质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
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用来做钻头
B.焦炭具有可燃性——做燃料
C.石墨有滑腻感——制作电极
D.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强——除去异味
[解析] 石墨制作电极利用的是导电性,与其有滑腻感无关。
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不容易得失电
子,所以在常温条件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是非常稳定的。
2.可燃性 —— 碳与氧气的反应
在高温条件下,各种碳单质都会发生燃烧。
燃烧情况 原因 产物 化学方程式 热值
完全燃烧 氧气 充足
不完全 燃烧 氧气 不足
未特殊说明,一般指碳完全燃烧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还原性 —— 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以使二氧化碳转变为一氧化碳,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吸热反应)。
典例3 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
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
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
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具有吸附性,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都放热
C.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D.在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解析]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B(√)碳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都放
出热量; “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二者都是
碳单质),在常温条件下,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D(√)碳单
质具有可燃性,“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的略小。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一氧化碳易燃,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
化碳可做气体燃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近且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CO和H2一样,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
(2)毒性
①中毒原因: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它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能
力比氧气强二百多倍,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出现中毒现象。
②预防措施:在室内使用含碳燃料时,要保证有充分的通风措施,
确保安全。
③急救措施: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中毒者应呼吸大量新
鲜空气,严重的中毒者要立即送到医院救治。
归纳总结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转化
典例4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一氧化碳是无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在炉火上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一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所以它属于混合物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解析]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一氧
化碳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炉火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
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
纯净物。
谢谢!同学们再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