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8张PPT)2024年秋季化学 科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4.3 化学方程式九上化学 KY1.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作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叫作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示例定性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定量 宏观 (质量 关系) 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示例定量 微观 (比例 关系)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即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典例1 关于化学方程式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解析] 题给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该反应的反应物磷和氧气都属于单质; 该反应的特点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反应前磷为固体,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的质量为参加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化学方程式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化学反应的多个视角,即从物质变化、反应条件、定量关系(质量关系、比例关系)等角度进行认识。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步骤 示例一写 写化学式。根据实验事实,在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用“ ”连接)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书写步骤(以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步骤 示例二配 配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有关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把“——”改成“ ”三标 标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四查 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 件标注是否正确,生成物状态符号是否恰当如点燃、加热(常用“△ ”表示)、催化剂等(2)化学方程式中所用符号及意义符号意义 与、和 或跟 反应 生成 加热 该生成物是气体 该生成物是沉淀(3)符号“. .”“ ”的使用“ ”“ ”都是表示生成物状态的符号,只能标注在生成物右边。①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后者用“ ”号标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溶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沉淀,则后者用“ ”号标明。②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标注“ ”;同理,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标注“ ”。“无中生有”才标注特别提醒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且两边各出现一次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有关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常见的配平方法有以下几种。(1)最小公倍数法①适用范围:适用于左、右两边某种原子个数差异较大的化学方程式。②步骤(以 为例)步骤 示例.找出式子两边各只出现 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 大的元素,求出其原子个 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步骤 示例.用所得最小公倍数分别 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 中的该元素原子的个数, 所得的值就是相应化学式 的化学计量数(先配化合 物,后配单质)步骤 示例.由已知的化学计量数, 推求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 量数,注明反应条件、“ ”“ ”,并检查化学方程 式是否配平(2)奇数配偶法①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式子两边该元素原子的数目为一奇一偶。②步骤(以 为例)步骤 示例.在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 前面配上最小的偶数2,使其原 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在初中阶段多用于物质与氧气反应步骤 示例.以该化学式和所配化学计量 数为依据,依次推求其他化学 式的化学计量数,注明反应条 件、“ ”“ ”,并检查化学方程 式是否配平(3)观察法①适用范围:适用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某物质的化学式比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②步骤[以 为例]步骤 示例.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入手,推出与其有关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含原子团步骤 示例.根据求得的化学计量数推求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注明反应条件、“ ”“ ”,并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4)设1法①适用范围:适用于碳氢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②步骤(以 为例)步骤 示例.从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物质(一般为含碳、氢的化合物或含碳、氢、氧的化合物),将其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以此化学式为基准,推求出与其有关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式比较复杂步骤 示例.若得出的化学计量数为分数,将各化学式的 化学计量数同乘以分数的分母,化分数为整 数,注明反应条件、“ ”“ ”,并检查化学方程 式是否配平典例2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____________2343[解析] 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6,则的化学计量数为2, 的化学计量数为3,然后利用铁原子和碳原子守恒来配平。(2)____________1331[解析] 利用“观察法”配平:反应前有3个氯原子,因此在 前面配3,反应后有3个氢氧根,因此在 前面配3,此时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原子个数相等。(3)____________2322[解析] 利用“奇数配偶法”配平:观察到反应前有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3个氧原子,首先在 前配2,此时式子右边有4个氢原子,因此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硫原子守恒可确定 的化学计量数为2,根据氧原子守恒可确定 的化学计量数为3。1.计算依据2.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关系和比例关系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已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为 、、、、、、为配平的化学计量数,当质量为 的A物质与质量为的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质量为 的C物质和质量为 的D物质时,其等量关系如下:(1)质量关系: ;(2)四种物质之间的比例关系: 。典例3 在反应 中,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若与足量B充分反应,生成 ,则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CA. B. C. D.[解析] 由C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可得,反应中C、D的质量比为,设生成C的质量为 ,则:,解得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步骤 注意事项一设 根据题意设 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如物质的质量);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二写 写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包括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条件等步骤 注意事项三找 找相关量, 即列出与计 算相关的量 (1)将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标在化学式下面,已知量和未知量标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的下面;(2)代入的已知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步骤 注意事项四列 列比例式 列比例式时,已知量要带单位五求 求未知量 计算出的未知量要带单位六答 回答问题 简明地写出答案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常见题型(1)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2)求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关计算。拓展培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点及常用关系式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1)计算时已知量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代入计算,气体的质量气体的体积 气体的密度 ;(2)计算时代入化学方程式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若物质不纯,必须先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拓展培优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点及常用关系式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常用的关系式:(1)分解百分率 ;(2)纯净物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 不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例2 教材第135页(1)解:设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4)(5)(6)答:被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为 。例3 教材第135页(1)解:设每制得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 (5)(6)答:每制得氧化钙的同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典例4 柯柯同学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解析] 氯酸钾中的化合价为,的化合价为,设 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 。4.8[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 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3)实验结束后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实验结束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答:实验结束后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氧气的质量计算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谢谢!同学们再见!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