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 离子反应课时3 离子反应的应用学习目标01.通过思考交流离子共存具体问题分析,归纳总结离子反应的不共存问题,建立正确解答离子共存问题的方法思路02.通过经典例题学习从离子反应角度理解物质的除杂、分离与提纯分方法和思路03.通过自我学习熟记常见物质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典型例题实现物质的鉴别与成分分析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离子共存即溶液中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事实上是看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若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若不能发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原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题干是否有隐含条件)一看要求(1)“无色透明”溶液不存在有色离子例如:Cu2+(蓝色)、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例如: H+与CO32-、HCO3-、OH-等例如: OH-与H+、Fe3+、Fe2+、Mg2+、Cu2+等“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是“一定大量共存”还是“可能大量共存”二看条件(2)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3)碱性溶液不能大量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例如: H+与CO32- 、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三看”突破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问题三看反应(1)能否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例如:Mg2+与OH-,Ca2+与CO32-、SO42-都不能大量共存(2)能否生成水例如:在酸性溶液中OH-不能大量共存,在碱性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3)能否生成挥发性物质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涉及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此法就是将“不足量反应物的化学式”前面的配平系数设定为“1 ” ,在此起点上再去推导出其它物质(包括另一种过量的反应物和产物)的配平系数。此法的原理是:设为“1 ”非权宜之计,其含义乃指不足量反应物中参加反应的相关离子在反应中按其化学式数量完全被消耗殆尽无剩余,而另一个相对过量的反应物中参加反应的相关离子是按前者所需被索取的。定一法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涉及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写步骤写出不足量反应物中参加离子反应的相关离子或分子。若为离子,则其离子数目之比必须符合不足量反应物的化学式再依次写出过量的反应物以及产物中的与反应相关的离子(不带系数),最后再予以配平(配平后,若有分数,则可通分化整)此法的特点是,由于不必考虑不参加离子反应的等离子,所以不必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而可一次性直接得到离子反应方程式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示例:以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1)NaHCO3溶液(2) NaHCO3溶液:过量:少量2NaHCO3+Ba(OH)2=BaCO3↓+Na2CO3+2H2ONaHCO3+Ba(OH)2=BaCO3↓+NaOH+H2O——(氢氧化钡不足)——(氢氧化钡过量)2HCO3-+Ba2+ + OH-=BaCO3↓+CO32-+H2OHCO3-+Ba2+ + OH-=BaCO3↓++H2O涉及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01溶液中离子共存的判断【例1】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Cu2+、SO42-、K+、Cl- B.Ag+、Cl-、OH-、Na+C. NO3-、Cl-、Na+、Ca2+ D. NO3- 、 OH- 、Mg2+、Na+C【例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K+、H+、 SO42- 、OH- B. Na+、Ca2+、CO32-、 NO3-C. Na+、H+、Cl-、 CO32- D. Na+、Cu2+、Cl-、 SO42-D【例3】某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提示: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A. B.C. D.A常见离子的检验与推断02常见离子的检验与推断依据离子推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子反应所表现出的某“唯一性”的特征性质及现象。(1)肯定性原则:据现象推断存在或肯定不存在的离子。(2)互斥性原则:如溶液中含有Ba2+,则不存在大量的CO32-、SO42-。(3)进出性原则:要注意所加试剂引入什么离子,是否造成干扰。(4)守恒原则(电中性原则) :阳离子和阴离子同时存在于溶液中且正负电荷总量相等。02常见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离子 试剂 现象 注意沉淀法 Cl- AgNO3溶液和稀HNO3 AgCl(白色) SO42-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白色沉淀 先用稀盐酸酸化Fe3+ NaOH溶液 红褐色沉淀 根据离子性质不同而在实验中所表现出的现象不同,可把检验离子的方法归纳为三种类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气体。气体法 NH4+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要加热CO32- 稀盐酸和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SO32-、HCO3-有干扰课堂总结03课堂总结离子反应的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检验课堂练习04课堂练习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 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 丁:K2SO4、Na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D [甲中会形成BaSO4沉淀而不能共存,A错误;乙中会形成BaCO3沉淀而不能共存,B错误;丙中会产生CO2气体而不能共存,C错误。]04课堂练习2.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Cu(OH)2(s)和H2SO4(aq)的反应B.澄清石灰水和HCl(aq)的反应C.KOH(aq)和Na2SO4(aq)的反应D.Ba(OH)2(aq)和H2SO4(aq)的反应B [A中Cu(OH)2(s)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形式;C中KOH(aq)和Na2SO4(aq)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D中除了有水生成还有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生成。]04课堂练习3.海盐经溶解、过滤后仍含有Ca2+、Mg2+、SO4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得到纯净的NaCl,可向滤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下列溶液,其中不合理的是( )A.BaCl2→NaOH→Na2CO3→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B.Ba(OH)2→Na2CO3→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C.Na2CO3→NaOH→BaCl2→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D.BaCl2→Na2CO3→NaOH→过滤→稀盐酸→蒸发结晶C [粗盐提纯时,所加的试剂有NaOH溶液(除去 Mg2+)、BaCl2溶液(除去SO42-)、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OH-、CO32-),注意Na2CO3溶液一定要在BaCl2溶液之后加入,盐酸在过滤后加入,故A、D项正确,C项错误;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可除去SO42-、Mg2+,再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除去过量的CO32-和OH-,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NaCl,B项正确。]04课堂练习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A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SO42-沉淀完全:2H++SO42-+Ba2++2OH-==BaSO4↓+2H2O 正确B 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O32-+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Fe(OH)3↓+3H+ 正确D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OH-+CO2==HCO3- 正确4.以下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答案:B04课堂练习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CO32-+2H+===CO2↑+H2O②Ba2++2OH-+2H++SO42-===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H++Cl-+HClO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只有⑤D [①表示可溶性碳酸正盐与强酸的反应,表示一类反应;②表示Ba(OH)2与H2SO4、Ba(OH)2与足量NaHSO4(KHSO4等)的反应;③表示可溶性银盐(如AgNO3)与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间的反应;④表示Fe与可溶性铜盐溶液间的一类反应;⑤只表示Cl2和H2O的反应。]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