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课件)(共60张PPT)——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氧化剂和还原剂(教学课件)(共60张PPT)——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60张PPT)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时2 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习目标
通过典例分析、归纳小结,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认识和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各概念间的关系
01
通过阅读归纳、练习应用,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02
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小结,学会判断物质具有氧化性、还原性以及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一般方法
03
通过阅读归纳、练习应用,学会利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判断化学反应能否发生,能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04
Fe
Fe
食品包装脱氧剂—铁粉
神奇的铁元素?
01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高温
Fe2O3

3CO
2Fe

3CO2↑
-2
+4
-2
+2
-2
0
+3
高温
2CuO

C
2Cu

CO2↑
+2
-2
0
0
+4
-2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有的元素化合价降低,那么,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又叫做什么呢?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高温
Fe2O3

3CO
2Fe

3CO2↑
-2
+4
-2
+2
-2
0
+3
高温
2CuO

C
2Cu

CO2↑
+2
-2
0
0
+4
-2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
氧化剂、还原剂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还原剂
2Na+Cl2 2NaCl
2e-
CuO

H2
Cu

H2O
2e-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剂
e-
失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
得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的物质
还原剂和氧化剂的关系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相关概念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_____,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
还原剂失去电子被_____的产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被_____的产物。
降低
升高
氧化
还原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指反应物,是一种化学物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元素
氧化性:
还原性:
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而使化合价降低的性质(能力)。
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而使化合价升高的性质(能力) 。
氧化剂、还原剂
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按要求填空。思考在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时由哪些特点和规律?
化学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Fe+CuSO4=FeSO4+Cu
2Na+Cl2=2NaCl
Cl2+2NaOH=NaCl+NaClO+H2O
2H2S+SO2=3S↓+2H2O
CuSO4 Fe FeSO4 Cu
Cl2 Na NaCl NaCl
Cl2 Cl2 NaClO NaCl
SO2 H2S S S
氧化剂、还原剂
特点
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能为同种
物质,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可能为同种物质。
规律(模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构图示
氧化剂
氧化

还原
反应
得电

价降

被还

还原
产物
还原

还原

氧化
反应
失电

价升

被氧

氧化
产物
具有
发生
生成
具有
发生
生成
物质
性质
反应
转移电子
变价
过程
产物
总结:
还(还原剂,具还原性) —升(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
氧(氧化剂,具氧化性) —降(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
——升失氧
——降得还
氧化剂、还原剂
元素的化合价与得失电子、氧化性、还原性有什么关系?
元素
化合价
最低价
最高价
0价
中间价
只能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
只能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
既能得到电子,又能失去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
金属单质只能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则既可失电子,表现出还原性,又可得电子,表现出氧化性。
氧化剂、还原剂
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是否一定被氧化?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作反应物时一定是氧化剂吗?
不一定。元素由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既可能被氧化,又可能被还原,还可能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如:S+2H2SO4(浓)==3SO2↑+2H2O(S被氧化),Cl2+2KBr ==2KCl+Br2(Cl被还原),Cl2+H2O==HCl+HClO(Cl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不一定。非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作氧化剂如Cl2、O2,也可能作还原剂,如C、H2。还可能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如S、Cl2等
氧化剂、还原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如_____、O2等。
②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过氧化物:如________、_______等。
④其他:如HClO、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MnO2等。
Cl2
KMnO4
FeCl3
HNO3
Na2O2
H2O2
常见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
①活泼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如Al、Fe、Zn等。
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③含有较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________、________等。
④其他:如浓盐酸、NH3等。
常见的还原剂
H2
S
C
CO
SO2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经化学变化变成还原剂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
C.在化学反应中,能把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解析】氧化剂、还原剂都是反应物,氧化剂经化学变化变成还原产物,A项错误;氧化剂得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电子被氧化,B项错误;氧化剂能把其他物质氧化,还原剂能把其他物质还原,C项正确;还原剂、还原产物都具有还原性,氧化剂、氧化产物都具有氧化性,但氧化产物也可能具有还原性,D项错误。
C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2】在下列反应中,水仅作还原剂的是(   )
A.Na2O+H2O===2NaOH B.2F2+2H2O===4HF+O2 C.Cl2+H2O===HCl+HClO D.2K+2H2O===2KOH+H2↑
【解析】A项,在反应Na2O+H2O===2NaOH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在反应2F2+2H2O===4HF+O2中,F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单质氟是氧化剂。水中氧元素从-2价升高到0价,水是还原剂,正确;C项,在反应Cl2+H2O===HCl+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也降低,因此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错误;D项,在反应2K+2H2O===2KOH+H2↑中,K元素从0价升高到+1价,K是还原剂。水中的氢元素从+1价降低到0价,水是氧化剂,错误。
B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3】下列物质中的氮元素只能体现氧化性的是( )
A.NH3 B.NO
C.NO2 D.HNO3
【解析】氨气中氮元素处于最低价,该物质只有还原性,不能表现氧化性,故A错误;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B错误;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错误;HNO3氮元素处于最高价,该物质中的硫元素只能表现氧化性,故D正确。
D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4】亚硫酸钠(Na2SO3)在反应中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
剂。当它作氧化剂时,理论上可能被还原成的是( )
①H2SO4 ②S ③Na2S ④Na2SO4 ⑤H2SO3 ⑥Na2S2O3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⑤⑥ D.②③⑥
D
【解析】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当它作氧化剂时,S元素的化合价将降低,而②③⑥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低于+6。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5】分析下列反应并按要求填空。
(1)2Fe+3Cl2 2FeCl3
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
(2)2KMnO4 K2MnO4+MnO2+O2↑
氧化剂是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
Cl2
Fe
Fe
Cl2
KMnO4
KMnO4
O
Mn
(3)2H2S+SO2===3S↓+2H2O
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还原产物是_____。
(4)H2O2+2H++2Fe2+===2Fe3++2H2O
氧化剂是_____,还原剂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还原产物是____。
(5)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
SO2
H2S
S
S
H2O2
Fe2+
Fe3+
H2O
KMnO4
H2O2
O2
MnSO4
氧化剂、还原剂
讨论交流:结合离子的检验方法,思考如何预测并设计实验验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预测并实验探究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探究
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
预测
依据
验证
方法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分析元素化合价,预测氧化性或还原性。如FeCl2溶液具有还原性,FeCl3溶液具有氧化性等。
氧化性物质→加入还原剂→特殊现象→得出结论;
还原性物质→加入氧化剂→特殊现象→得出结论。
氧化剂、还原剂
应用探究:已知H2O2(无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FeCl2溶液显浅绿色,FeCl3溶液显黄色,FeCl3溶液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请利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合理、有效的实验方案,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试剂:铁粉、稀硫酸、FeCl2溶液、FeCl3溶液、氯水、KSCN溶液、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实验1:预测Fe2+具有还原性并探究:
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 选择试剂 现象 结论
预测Fe2+的还原性
FeCl2溶液、H2O2、KSCN溶液
FeCl2溶液+H2O2→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KSCN溶液→溶液出现血红色
Fe2+具有还原性
实验2:预测Fe3+具有氧化性并探究:
实验 选择试剂 现象 结论
预测Fe3+的氧化性
FeCl3溶液、维生素C、KSCN溶液
FeCl3溶液+足量维生素C→溶液由黄色变浅绿成色+KSCN溶液→溶液不出现血红色
Fe3+具有氧化性
氧化剂、还原剂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某盐溶液的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后,试管口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色 该盐中不含NH4+
B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C 将NaCl粉末加入适量酒精中,充分振荡形成无色透明分散系,用激光笔照射,出现一条光亮通路 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D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溶液下层呈紫红色 Br-的还原性强于Cl-
【典例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CD
氧化剂、还原剂
【典例2】碘缺乏病是机体因缺碘导致的疾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 地方性克汀病,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
我国政府对碘缺乏病相当重视,为了消除碘缺乏病,规定在食盐中必
须加入适量的碘酸钾。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可用如下反应:
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
(1)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分别是什么物
质?
(2)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是多少?
(3)请分别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氧化剂、还原剂
【答案】(1)氧化剂是KIO3,还原剂是KI,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均是I2。
(2)5∶1
(3)双线桥:
单线桥:
02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取决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物质的氧化性及还原性与核心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核心元素化合价 实例 性质
最高价 只有____________
中间价 既有____________
又有____________
最低价 只有____________
氧化性
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性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反应中Fe是_____剂,Cu是_____产物。
例如:Fe+CuSO4===FeSO4+Cu
还原
还原
根据元素的活动性顺序比较
金属的还原性:Fe>Cu
反应中CuSO4是_____剂, FeSO4是_____产物。
氧化
氧化
离子的氧化性: CuSO4 > FeSO4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
>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比较
氧化性:
氧化剂___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___还原产物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典例1】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2Fe2++I2===2Fe3++2I-
D.H2O2+SO2===H2SO4
【解析】A项SO2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SO2>Fe2+,A项能发生;B项中SO2是还原剂,HI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SO2>I-,B项正确;C项中Fe2+是还原剂,I-是还原产物,故还原性为Fe2+>I-,与信息矛盾,故C项错;D项中SO2是还原剂,H2O2是氧化剂,故还原性为SO2>H2O2,D项正确。
C
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典例2】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16H++10Cl-+ ===2Mn2++5Cl2↑+8H2O
②2Fe2++Br2===2Fe3++2Br-
③2Br-+Cl2===Br2+2Cl-
根据上述反应,可得知相关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nO4->Cl2>Br2>Fe3+
【典例3】已知H2能与Cl2、Br2发生反应,前者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或光照,后者反应的条件是高温,Cl2和Br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________。
Cl2>Br2。与同一还原剂反应时,反应越容易进行,则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故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Br2。
03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电子有得必有失。对于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教相等,即有关系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规律
原理:
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还原剂失电子的总数=氧化剂得电子的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应用:
配平方法:化合价升降法(电子得失法)
配平步骤:
(1)标价态:列出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的元素的化合价;
(2)列变化:列出元素得失电子数(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
(3)定系数:使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高和降低)相等;
(4)配其他:利用观察法,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把单线改成等号。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3
1
1
2
4
10
4
1
3
左边配:某元素化合价完全变化,先配氧化剂或还原剂的系数。
类型1
全变
两边配:某元素化合部分变,含该元素的物质先配生成物。
类型2
部分变
3
1
4
3
1
1
2
类型3
自变
右边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歧化反应)先配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NO2 + H2O HNO3 + NO
KNO3+ FeCl2 + HCl KCl + FeCl3+ NO↑+ H2O
Mg + HNO3 Mg(NO3)2 + NH4NO3 + 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Zn+ H++ NO3- Zn2++ NH4++ _________
2
2
3
2
3
5
4
11
2
8
某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同时升高或同时降低时,将这种物质当作一个整体来计算化合价变化数。
类型4
多变整体配
类型5
离子方程式的配平(可利用电荷守恒进行配平)
类型6
关于有缺项的方程式的配平(缺项一般是酸、碱或水)
类型7
关于字母型方程式的配平
Na2Sx + NaClO + NaOH Na2SO4 + NaCl + H2O
(3x+1)
2(x-1)
X
(3x+1)
(x-1)
4
10
4
3H2O
1
1
FeS2 + O2 Fe2O3 + SO2
Cr(OH)4- + OH- + ClO- CrO42- + Cl- + 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典例1】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正向配平类
①__HCl(浓)+__MnO2 __Cl2↑+__MnCl2+__H2O
②__KMnO4+__FeSO4+__H2SO4===__K2SO4+__MnSO4+__Fe2(SO4)3+__H2O
(2)逆向配平类
①__S+__KOH __K2S+__K2SO3+__H2O
②__Cl2+__NaOH __NaCl+__NaClO3+__H2O
(3)缺项配平类[一般缺的为酸(H+)、碱(OH-)、水]
①__ +__H2O2+____===__Mn2++__O2↑+__H2O
②__Fe3++__SO2+__H2O===__Fe2++__ +____
4
1
1
1
2
2
10
8
1
2
5
8
3
6
2
1
3
3
6
5
1
3
2
5
6H+
2
5
8
2
1
1
2
2
4H+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守恒法解题的思维流程
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相应的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规律
找准一个原子或离子得失电子数(注意化学式中粒子的个数);
根据题中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得失电子守恒列出等式。
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流程一:
流程二:
流程三:
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高价-低价)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强弱规律
 还原剂 + 氧化剂===氧化产物 + 还原产物
(强还原性)  (强氧化性) (弱氧化性)  (弱还原性)
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或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强制弱”或“前强后弱”
应用: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注意: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典例1】根据反应式:(1)2Fe3+ +2I-——2Fe2+ +I2,(2)Br2+2Fe2+——2Fe3+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
A.Br- 、Fe2+ 、I- B.I- 、Fe2+ 、Br- C.Br- 、I- 、Fe2+ D.Fe2+ 、I- 、Br-
【典例2】已知X和Y是两种单质,它们之间的反应是X+Y——X2++Y2-。
(1)现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Y2- 是还原产物;④X2+ 具有氧化性;⑤Y2- 具有还原性;⑥Y单质的氧化性比X2+ 的氧化性强。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B
C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
例如:已知还原性:I->Fe2+>Br-,当把氯气通入FeBr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Fe2+;把氯气通入FeI2溶液时,因为还原性:I->Fe2+,所以氯气的量不足时首先氧化I-。
例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依次与Cu2+、H+反应。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典例1】在含有Cu(NO3)2、Mg(NO3)2、AgNO3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
A.Mg B.Cu C.Ag D.H2
C
【典例2 双选】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A.2Fe3++SO2+2H2O===2Fe2++SO42-+4H+
B.I2+SO2+2H2O===H2SO4+2HI
C.H2O2+H2SO4===SO2↑+O2↑+2H2O
D.2Fe2++I2===2Fe3++2I-
CD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价态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归中规律和歧化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即“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边转”。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应用:
归中规律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如:

H2S中S元素为-2价,与产物中的单质S的0价近,所以H2S生成S。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歧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规律、归中规律和歧化规律
同种元素相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遵循:中间价态→高价+低价。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H2O
(1)利用此规律可准确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若有中间价态,则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无中间价态,则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SO2与H2SO4(浓)之间,Fe2+与Fe3+之间,由于无中间价态而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应用:
例如:2H2S+SO2=3S+2H2O,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和+4价归中到0价。”互不交叉“是指,若反应后生成多种中间价态的产物,则遵从邻近变价,互不交叉的原则。
(2)可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典例1】在S2-、Fe2+、Fe3+、Mg2+、S、I-、H+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
【典例2】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
A.1:2  B.2:1 C.1:1  D.3:2
【答案】 Fe3+、Mg2+、H+ S2-、I- Fe2+、S
A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燃料的燃烧
光合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钢铁的锈蚀
食物的腐败
有的反应是有益于人类活动的
有的反应对人类活动是有害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汽车安全气囊里的化学反应
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酸钠(NaN3)或硝酸钾(KNO3)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
化学方程式: 10NaN3+2KNO3 5Na2O+N2↑+K2O
04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失电子(电子对偏离)
得电子(电子对偏向)
被氧化
被还原
还原性
氧化性
反应物
生成物
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升—失—氧化——还原剂
降—得—还原——氧化剂。
课堂总结
规律
应用
强弱规律—由强制弱
判断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或反应能否发生
守恒规律—电子守恒
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及简单计算
先后规律—强者优先
价态规律—互不交叉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或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和判断方程式正误等。
05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
C.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D.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
D
【解析】A.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作氧化剂的物质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B错误;C.得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故D正确;答案选D。
课堂检测
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 2SO3
B.SO2+H2O=H2SO3
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
【解析】A.SO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B.化合价无变化;C.SO2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D.SO2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选C。
C
课堂检测
3.吸进人体内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活性氧能
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
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的作用是( )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以上均不是
【解析】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因此亚硒酸钠具有还原性,与活性氧反应时,亚硒酸钠作还原剂,答案选A。
A
课堂检测
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氮元素,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
是( )
A.N2、NO2 B.NH3、NO
C.NH4Cl、N2O D.HNO3、N2O4
【解析】N元素的最高价为+5,最低价为-3,所以,化合价介于-3、+5之间的物质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为A。
A
课堂检测
5.关于反应2NaClO3+Na2SO3+H2SO4 = 2ClO2↑+2Na2SO4+H2O,说法
正确的是( )
A.H2SO4是还原剂 B.Na2SO3是氧化剂
C.NaClO3中氯元素被氧化 D.氧化性:NaClO3>Na2SO4
【解析】H2SO4中元素化合价不变,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Na2SO3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Na2SO3是还原剂,故B错误;反应,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aClO3是氧化剂,氯元素被还原,故C错误;选项D,Na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NaClO3是氧化剂;Na2SO3中S元素化合价升高,Na2SO3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为Na2SO4,氧化性:NaClO3>Na2SO4,故D正确。答案为D。
D
课堂检测
6.青铜是铜锡合金,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曾记载了炼锡的方法,其化学方程式为:2C+SnO2 Sn+2C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C体现了还原性
B.该化学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
C.SnO2在该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一氧化碳有毒,可以用气球收集来进行尾气处理
【解析】.该反应中,碳夺取了SnO2中的氧,C体现了还原性,故A选项正确。该化学反应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固体质量减小,故B选项正确。SnO2在该过程中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故C选项错误。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可以用气球收集来进行尾气处理,故D选项正确。故选:C。
C
课堂检测
7.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1)向氯酸钠
的酸性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该反应中氧化过程的反应式为
SO2+2H2O—2e-→SO42-+4H+;(2)向亚氯酸钠(NaClO2)固体中
通入用空气稀释的氯气,该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2e-→2Cl-。
在(1)和(2)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 NaClO B.NaClO4 C. HClO2 D.ClO2
【解析】(1)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反应后Cl元素的化合价小于+5价;(2)反应中还原过程的反应式为Cl2+2e-→2Cl-,则亚氯酸钠(Na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反应后Cl元素的化合价大于+3价;在(1)和(2)反应中均会生成产物X,则X中Cl元素的化合价在+3~+5价之间,只有ClO2符合,其Cl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D
课堂检测
8.(1)亚硝酸钠有毒,有传言说亚硝酸钠是致癌物质,但事实上亚硝酸钠并不是致癌物质,致癌的是亚硝酸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亚硝胺。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曾多次发生过因误食NaNO2而中毒的事件,其原因是NaNO2把人体内的Fe2+转化为Fe3+而失去与O2结合的能力,这说明NaNO2具有________性。下列不能实现上述转化的物质是________。
A.Cl2 B.O2 C.FeCl3 D.KMnO4(H+)
(2)在Fe+4HNO3(稀)===Fe(NO3)3+NO↑+2H2O的反应中,HNO3表现了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则生成1分子NO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56 g Fe参加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为________g。
氧化
C

氧化
3个
63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