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前必读物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数学课前必读物 素材

资源简介

数学课前必读物
1.平方差公式:a2- b2= (a+ b) (a- b)
2.完全平方公式:(a+ b)2= a2+ 2ab+ b2 (a- b)2= a2- 2ab+ b2
3.立方和公式:a3+ b3= (a+ b) (a2- ab+ b2)
立方差公式:a3- b3= (a- b) (a2+ ab+ b2)
4. 1常用三角函数值:sin30° = 2 = cos60° sin60° =
3
2 = cos30°
sin45° = 22 = cos45° tan30° =
3
3 tan45° = 1 tan60° = 3
a,a>0
5.二次根式: a2= a = 0,a=0 .-a,a<0
注意:开二次方根时,被开方数≥0;遇到分数时,分母≠0.
6.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 0(a≠ 0)
①判断方程根的个数 = b2- 4ac与 0的关系
≥0
②方程有两根同号 x1x c2= a >0
>0
③方程有两根异号 x c1x2= a <0
b c
④韦达定理:x1+ x2=- a x1x2= a
常用变形:x21+ x22= (x1+ x 22) - 2x1x2
x1-x2 = (x 21-x2) = (x1+x 22) -4x1x2
x31+ x32= (x 21+ x2) (x1- x1x2+ x22) = (x1+ x2) [(x 21+ x2) - 3x1x2]
1
x +
1
x =
x1+x2
1 2 x1x2
7.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 bx+ c> 0(a≠ 0)的步骤
第一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正;
第二步:找方程 ax2+ bx+ c= 0(a≠ 0)的根;
第三步:①若方程有两根,大于则大于大根或小于小根,小于则在两根之间;
②若方程只有一根或无根,利用简图得解;
第四步:把结果写成集合形式或区间形式.
8.含 绝对值 不等式:大于,则大于正根或小于负根;
小于,则在负根与正根之间.
9.解分式不等式的步骤:先移项通分把不等式右侧化为 0;再等价转化为整式不等式,
f(x) f(x) f(x)g(x)≥0即
g(x) > 0 f(x)g(x)> 0;g( ) ≥ 0 x g( .x)≠0
·1·
10.高次不等式:先将 x的系数化正,从最大根的右上方穿下去,特别注意重根.(奇穿
偶不穿)
x1 x2 x3 x1(x2) x x3 4
11.含参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两类:
①两根含参:比根大小;
②二次项系数含参数:既要比较根大小,还要注意开口方向.
12.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y= ax2+ bx+ c (a≠ 0)
②顶点式:y= a(x- h)2+ k (a≠ 0)
③交点式:y= a(x- x1) (x- x2) (a≠ 0)
二次函数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其开口方向由 二次项系数 确定;图象的对称轴是
x=- b2a ,图象与 x轴的交点的个数由 =b
2-4ac确定.
13.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① ax2+ bx+ c> 0(a≠ 0)恒成立
a>0 <0
ax2+ bx+ c≤ 0(a≠ 0)无解
② ax2+ bx+ c≥ 0(a≠ 0)恒成立
a>0 ≤0
ax2+ bx+ c< 0(a≠ 0)无解
③ ax2+ bx+ c< 0(a≠ 0)恒成立
a<0 <0
ax2+ bx+ c≥ 0(a≠ 0)无解
④ ax2+ bx+ c≤ 0(a≠ 0)恒成立
a<0 ≤0
ax2+ bx+ c> 0(a≠ 0)无解
14.含双参数不等式恒成立的步骤:
第一步:把所求参数放在不等式左边;
第二步:求不等式右边那整部分函数的最值.
即①若 t≥ f(x)恒成立,则 t≥ f(x)的最大值 (简称“大大”);
·2·
②若 t≤ f(x)恒成立,则 t≤ f(x)的最小值 (简称“小小”).
15.六大集合:实数集R,有理数集Q,整数集 Z,自然数集N (又称非负整数集),正整
数集N *+或N ,空集 .
16.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或不属于;符号:∈或 .
17.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与不包含;符号: 或 ;包含又分为“ ”与“=”.
18.集合中元素三大特性:互异性、无序性、确定性.
19.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A(A≠
).
20. n元素集合有 2n个子集,有 2n- 1个真子集.
21.交 集 是 由 两 个 集 合 A ,B 中 的 公 共 元 素 组 成 的 集 合 ,即 A ∩ B =
{x x∈A且x∈B}.
并集是由两个集合A,B中的所 有 元 素 组成的集合,即A∪B={x x∈A或x∈B}.
补集是由集合A在全集U中剩下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即 UA={x x∈U且x A}.
22.关键量词的否定:
是——不是 一定是——不一定是 都是——不都是
或——且 存在——任意 必有一个——一个都没有
至少有n个——至多有n- 1个
p q
23. p是 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q p
p q
p是 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q p
p qp是 q的充要条件 q p
p q
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q p
24.四种条件的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p是 q的 XXXX 条件;
第二种:q的 XXXX 条件是 p.
25.判断 p是 q的 条件时,先分清已知条件是 p,再由已知条件 p自己推结论,
推完后再与结论 q作比较.
若推出的结论与 q一样或比 q的范围小,则推得出;
若推出的结论与 q相反或比 q范围大,则推不出.
大范围 小范围
牢记:
小范围 大范围
特称命题(存在 )的否定是全程命题(任意 ).命题 p与命题 p真假相反.
26.用 特殊值法 判断选项时,一般用:0,负数,分数.
·3·
27.用作 差 法 比较大小的步骤:
①作差 ( ) - ( );
②判断差与 0的关系;
③得大小.
28.利用同向可加性求代数式的范围:
第一步:设 所求代数式 = p(已知代数式) + q(另一个已知代数式);
第二步:解出 p,q;
第三步:已知代数式去乘以相应的 p与 q;
第四步:同向相加得范围.
29.重要不等式:
x,y∈R,都有 x2+y2≥2xy成立,当且仅当 x= y时,等号成立.
30.基本不等式:
a,b∈R+,都有 a+b≥2 ab,当且仅当 a= b时,等号成立.
基本不等式口诀:一正二定 (积为定值,和取最小值;和定,积取最大值)三相等
31.“1”的妙用:有显性的“1”,还有隐藏的“1”.
32.函数三要素:
①定义域 (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
②值域 (函数值 f(x)的取值范围);
③对应法则.
33.
34.零点:使 f(x)=0的 x的值.
集合表示 区间表示 说法
{x a≤x≤b} [a,b] 闭区间
{x a{x a≤x{x x≥a} [a, +∞) 正无穷
{x x零点 方程的根 函数图象与 x轴交点的横坐标
35.函数的概念
对于数集A中的 任意( )的 x都有唯一的 y值与之对应,y∈数集B.称 f是由数集
A到数集B的一个函数.函数有 f(x),g(x),h(x)……
x满足 任意性,y满足 唯一性.
定义域={x x∈A}→即 x的取值范围.
值域={y y= f(x)}→即 y的取值范围.注意 值域 B .
36.定义域的考法
①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 0;②分母≠ 0;③零次方的底数≠ 0.
·4·
37.值域考法
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再利用简图得解.特别小的值域是由有 限 个 元素组成的集合,还
是一个范围.
38.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已知函数 f(2x- 1)的定义域为 [0,1],求 f(1- 3x)的定义域.
x x
x与前面“2x-1”中的x一样 要求的x与“1-3x”中的x一样f (2x - 1 ) 与 f(1- 3x)
2x-1 1-3x
范围一样
39.函数 的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40.函数解析式的求法:①待定系数法 (适用于已知函数种类,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
数、二次函数等);②换元法 (适用于 f( ) =一个代数式);③配凑法;④令 x= 赋值
法 (适用于抽象函数).
41.函数图象法:①一次函数 y= kx+ b(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常常找点 (0,b)与 (
- b ,0).
k
k
②反比例函数 y= x (x≠ 0)的图象是两条曲线,无限靠近坐标轴.
③二次函数 y= ax2+ bx+ c(a≠ 0)的图象是有一条对称轴的抛物线.
④图象的平移:
x 左 加 x± h(h> 0) y 上 加 y± k(k> 0)
右减 下减
⑤图象平移后与原图形形状不变,只是位置发生移动,因此可建立新坐标系后再画图
象.
⑥分段函数的图象
i)分别画出每段函数图象,再根据 x的取值进行擦除;
ii)含“ ” 采用零点分段法,先分段后画图.
42.函数的单调性
①定义:对于任意的 x1,x2∈区间D 定义域A,且 x1< x2,都有 f(x1)< f(x2),就说函
数 f(x)在区间D上是单调递增函数,简称单增函数.
从图象上看,从左边看过来,图象呈上升趋势,此时,区间D就叫做 y
单调递增区间,简称单增区间.
多个单调区间可用“,”隔开,也可以用“和”连接,不能用“∪”连接.
对于任意的 x1,x2∈区间 D 定义域 A,且 x1<
x
x 02,都有 f (x1) >
·5·
f(x2),就说函数 f(x)在区间D上是单调递减函数,简称单减函数.
从图象上看,从左边看过来,图象呈下降趋势,此时,区间D就叫做 y
单调递减区间,简称单减区间.
②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第一步:取值 (即 x1,x2 定义域A,且 x1< x ) 0 x2
第二步:作差 (即 f(x1) - f(x2))
第三步:变形 (常用通分、因式分解 (提公因式、平方差公式、分子有理化、分母有理化、
配方法)等))
第四步:定号 (讨论每 个 因 式 与 0的关系,即定“差与 0”的关系)
第五步:下结论 (同增异减)
43. k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看 y=kx+b的 k的正负;反比例函数看 y= x 的 k的正负;二
次函数的单调性既 要 看开口方向又 要 看对称轴.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令u= ,则 y= f(u),同增异减.
如求 y= -x2+2x+3的单调区间时:
第一步:求其定义域;
第二步:求u=-x2+ 2x+ 3的单调区间,而不是 x2- 2x- 3的单调区间;
第三步:结合 y= x在 x≥ 0单调递增与所求的 u=-x2+ 2x+ 3的单调区间写出 y
= -x2+2x+3的单调区间.
44.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时,一 定 要注意定义域.如 f( )> f( ) > .
函数的单调性:
①画图后看图得到;
②代数形式,如: x 1< x 2,则 f (x 1) < f (x 2);[ f (x 1) - f (x 2)] (x 1 - x 2) > 0;
f(x1)- f(x2)
x -x < 0.1 2
45.当不能用基本不等式 a+b≥2 ab(a,b∈R+) 解决 y
最 值 时 ,可 用 勾 勾 函 数 的 单 调 性 解 决 . 勾 勾 函 数
y=x+ kx (k>0) .y在 (0, k )上单调递减,在 ( k , +∞)
2 k

. y=x- k单调递增 请区别函数 x (k>0) 型,该函数在 (-∞,
- k k x
0)和 (0, +∞)上单调递增. -2 k
46.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定义法:
①判断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②表示 f(-x),与原函数 f(x)作比较,若
f(-x) = f(x) 函数为偶函数
·6·
f(-x) =-f(x) 函数为奇函数
图象法:
( ) 关于原点对称 函数为奇函数f x 的图象 关于y轴对称 函数为偶函数
47.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1)若 f(x)为奇函数,则①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② f(-x) =-f(x);③若 x取得到 0,
则 f(0) = 0;④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⑤若一个多项式,则只含有奇次方项.
(2)若 f(x)为偶函数,则①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② f(-x) = f(x);
③ f(x) = f( x );④图象关于 y轴对称;⑤若一个多项式,则只含有偶次方项.
48.可以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即图象的对称性补全函数图象.
49.函数图象对称变换
= ( ) 关 于 x轴对称y f x y=-f(x)
= 关于y轴对称y f(x) y= f(-x)
y= f(x) 关 于 原 点 对 称 y=-f(-x)
50.函数图象翻折变换
= ( ) 保 留 x 轴 上 方 图象y f x y= f(x)
把x轴下方图象翻折到x轴上方
y= f(x) 保 留 y 轴 右 侧 图 象 ,去 掉 y 轴 左 侧 图 象 y= f( x )
再把y轴右侧图象翻折到y轴左侧
51.幂函数
y y
1
一般地,函数 y= xα叫做幂函数,α=-1, 2 ,1,2,3 y= x y=x3
图象都经过点 (1,1),第四象限无图象.
x
52.式子 n a 叫做根式,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 x
方数.
( n a,n为奇数a )n= a n a= a ,n为偶数
m m
a n = n am
-
a n = 1 a0m = 1(a≠ 0) a
ras= ar+s
a n
r
(ar)s= ars (ab)r= arbr a r-s
as
= a
53.指数函数:y= ax(a> 0且 a≠ 1)
54.指数函数 y= ax与 y= ( 1 )xa 图象关于 y轴对称.
55.画指数函数图象一般取点 (0,1)和 (1,a),再加单调性可得指数函数的大致图象.
56.求函数 y= f(ax)的值域,先利用函数 u= ax的单调性确定 u的取值范围,再确定
y= f(u)的值域即为原函数的值域.
·7·
当 a> 1,y= ax在R上是增函数 当 0< a< 1,在R上是减函数
y
y
O x
O x
图象恒过定点 (0,1),指数函数图象在 x轴上方,即指数幂恒大于 0
指数函数知识点
1.如果 xn= a,则底数 x叫做 a的n次方根.
n
正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一个负数,即 an= a(n为奇数).
n a,a>0
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一正一负,且它们俩互为相反数.即 an = a = -a,a≤0
(n为偶数).
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0.即 n 0= 0.
2. 1的任何次方都是 1,即 1x= 1.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方都得 1,即 a0= 1(a≠ 0).
(-1)2n= 1 (-1)2n-1=-1 0x= 0
负指数转化为正指数:
x-p= 1
r
am an= am+n (am)n= amn (ab)np = anbn
a = ( a )r
x br b
3. n a,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
1 m
n
根式形式:n a= an(指数形式) 根式形式: am= a n (指数形式)
-m
a n = 1m =
1
n m
a n a
4.指数幂运算的三大技巧:
①把数字写成以“2,3,5,10”为底的指数形式;
②小写形式写成分数形式;
③运算过程中,根式转化为指数形式.
5.形如 y= ax(a> 0且 a≠ 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
当 0< a< 1时 当 a> 1时
y
y
图象 1
1
O x O x
恒过定点 (0,1)
值域 (0, +∞)
·8·
总结:
①所有指数幂都为正数;
②当 0< a< 1时,y= ax在R上为减函数;当 a> 1时,y= ax在R上为增函数;
③图象恒过定点,令指数所在整体为 0,从而确定定点的横纵坐标.
6.在同一坐标系下:画指数函数图象一般取两点 (0,1)和 (1,a).
(1)当底数大于 1时,底数越大,指数函数图象越靠近 y轴;
(2)底数在 0与 1之间,底数越小,指数函数图象越靠近 y轴.
7.用图象比大小时,第一步:画 y= ax的图象;第二步:画 x=? (虚线).从而找到交
点,这个交点就是这个数的位置.用代数法比大小,把数变为同底数或同指数,有时把“1”
当中介.
8.函数 y= ax与 y= ( 1a )
x(a> 0且 a≠ 1)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两函数的底数互为倒
数.如:函数 f(x) = ax(a> 0且 a≠ 1)的图象与函数 f(x) = bx(b> 0且 b≠ 1)关于 y轴对
称,则有 ab= 1.
9.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步骤:
(1)分离出 t= f(x),y= at;
(2)分别讨论函数 t,函数 y的单调性;
(3)再利用“同增异减”得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10.求函数 y= a f(x)的值域.
第一步:分离出 t= f(x),则 y= at;
第二步:利用单调性或图象求出 t的取值范围;
第三步:把 t作为自变量,利用图象或单调性求出 y的取值范围.
第四步:下结论 (结果写成区间或者集合形式)
11.指数函数图象题:x+ h,x- h(x的系数为正“1”,h> 0) 左加右减
ax+ k,ax- k(k> 0) 上加下减
对数函数知识点
1.一般地,如果 ax=N (a> 0且 a≠ 1),那么指数 x叫做以 a为底的N的对数,记作 x
= logaN .其中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特别的对数:以 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记作 lgN .
以 e(e≈ 2.71)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作 lnN .
2.真数> 0,定义域考查:分母≠ 0;真数> 0;被开方数≥ 0.
3.对数运算公式:
logaa= 1 loga1= 0 logabn=nlogab
lg10= 1 lne= 1 lg1= 0
·9·
ln1= 0 log bn= nam m log
logaN
ab a =N
logaM+ logaN= loga(M N ) log Ma N = logaM- logaN
= logcb = lgb换底公式:log lnb log2bab = lna = (适用于几个对数式相乘)logca lga log2a
倒数公式:logab logba= 1即 logab=
1
logba
4.对数函数:一般地,形如 y= logax(a> 0且 a≠ 1)的函数就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是
自变量.
当 0< a< 1 当 a> 1
y y
图象 O 1 x O 1 x
定义域 (0, +∞)
值域 R
恒过定点 (1,0)
单调性 (0, +∞)上单减 (0, +∞)上单增
恒过定点类考点:令“真数”所在整体为 1,从而解出 x,得定点的横坐标,再代入求出
纵坐标即可.
5.在同一坐标系下:
(1)底数在 0到 1之间,底数越小,对数函数图象越靠近 x轴;
(2)底数大于 1,底数越大,对数函数图象越靠近 x轴.
6.用图象比较对数值大小时:
第一步:画出 y= logax的图象;
第二步:画出 x=? (虚线从而找到此数对应的点.画对数函数图象时,一般取点 (1,0)
和 (a,1).
7.函数 y= logax的图象与 y= log 1x的图象关于 x轴对称.
a
8.对数函数 y= logax与指数函数 y= ax互为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关
于直线 y= x对称.
9.判断对数型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步骤:
第一步:求出函数定义域;
第二步:令 t= f(x),则 y= logat;
第三步:分别讨论函数 t,函数 y的单调性;
第四步:利用“同增异减”得结论.
10.求函数 y= loga f(x)的值域
第一步: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10·
第二步:分离出 t= f(x),则 y= logat;
第三步:利用图象或单调性求出 t的取值范围;
第四步:把 t作为自变量,再利用单调性或图象求出 y的取值范围;
第五步:下结论,结果写成集合或者区间形式.
11.图象选择题:
①找出选项中不同的几个关键点;
②奇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 (图象关于 y轴对称)性;
③在各个区间上的单调性.
三角函数知识清单
1.角的概念:以 x轴的 非负 半轴为始边,按照 逆 时针旋转所成的角为正角;
以 x轴的正半轴为始边,按照顺时针旋转所成的角为 负角 .
2.象限角:角的终边落在哪个象限,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π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表示: α 2kπ<α<2kπ+ 2 ,k∈Z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表示: α 2kπ+ π2 <α<2kπ+π,k∈Z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表示: α 2kπ+π<α<2kπ+ 3π2 ,k∈Z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表示: α 2kπ- π2 <α<2kπ,k∈Z
180 π
3. 1弧度= π ° ≈ 57.3 ° 1° = 180 rad
4. π= 180° 360° = 2π 90° = π 3π2 2 = 270°
sin π6 =
1 π 2 π 3
2 sin 4 = 2 sin 3 = 2
cos π6 =
3
2 cos
π
4 =
2 π
2 cos 3 =
1
2
tan π = 36 3 tan
π
4 = 1 tan
π
3 = 3
1
5. 1扇形的弧长公式:l= α R ,扇形的面积公式:S= 2 lR = 22 αR .(圆
心角必须用弧度制)
6.设角 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上一点P(x,y),点P到原点的距离为 x2+y2 = r.
x y
sinα = yr ,cosα = r ,tanα = x (x≠ 0),因此正弦在一、二象限为正,余弦在
一、 四 为正,正切在一、三象限为正 (总结:一全正、二正弦、三 正切 、四 余弦 )
7.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平方关系:sin2α + cos2α= 1 ;(常常把已
sinα
知等式两边平方) (2)商数关系:tanα = ;(常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cosα 或
cosα
cos2α,也有时把分母 1变成 sin2α+ cos2α)
·11·
(3)变形式:sin2α= 1- cos2α cos2α= 1- sin2α
(sinα± cosα)2= 1 ± 2sinαcosα
8.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sin(α-2π) = sinα cos(α+k 360°) = cosα tan(α+2kπ) = tanα
直接甩 360°或 2π的整数倍,剩下负角就写负角
sin(-α)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 = -tanα
负角化正角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tan(π-α) = tanα
二象限角化锐角
sin(π+α) =-sinα cos(π+α) =-cosα tan(π+α) = tanα
三象限角化锐角
sin( π2 -α) = cosα cos(
π
2 -α) = sinα tan(
π
2 -α) = cotα
= sinα cosαtanα cotα= tanα cotα= 1
cosα sinα
sin( 3π2 -α) = -cosα cos(

2 +α) = sinα sin(
π
2 +α) = cosα
sin( 3π2 +α) =-cosα cos(

2 -α) =-sinα cos(
π
2 +α) =-sinα
总结:
π
2 的奇数倍,函数名 改 变
π 符号 看 象限
2 的偶数倍,函数名不变
9.函数 y= sinx图象上关键五点为 (0,0),( π2 ,1),(π,0)

,( 2 , -1 ),(2π,0).俗称五
点作图法,值域为 [-1,1] ,y= sinx是奇函数,最小正周期 T为 2π .单调增区间
π
为 [ - 2 +2kπ , π + 2kπ],k∈ Z [ π,单调减区间为 y2 2 1
+ 2kπ, 3π2 + 2kπ],k∈ Z.
2π 1.5π π 0.5π O 0.5π π 1.5π 2π x
1
y = A sin(ωx) 型都是奇函数 ,遇 ω 为负时
π
先化正.对称轴 x= 2 +kπ ,k∈ Z.对称中心 (kπ, 0 ),k∈ Z.

10. π函数 y= cosx图象上关键五点 (0,1),( 2 ,0),( π , -1),( 2 ,0),( 2π ,1).
值域为 [-1,1].y= cosx,y= cosωx,y=Acosωx y
都是偶函数,周期 T = 2π. [-π + 1单调递增区间
2kπ,2kπ],k∈ Z.单调递减区间 [2kπ,π+ 2kπ],k∈ 2π 1.5π π 0.5π O 0.5π π 1.5π 2π x
Z .对称轴 x= kπ ,k∈ Z . π对称中心 ( 2 + kπ,
1
0),k∈ Z.
·12·
11.函数 y= tanx图象上关键三点 (- π4 , -1),(0,0),(
π
4 , 1 ).值域 R,定义域是
x x≠ π2 +kπ,k∈Z .y= tanx,y= tanωx和 y=Atanωx都是奇函数,周期T= π.增区
(- π间是 2 + kπ,
π
2 + kπ),k∈ Z,

注意“开区间”.对称中心 ( 2 ,0),k∈ Z.
y
0.5π O 0.5π x
12.注意做解 答 题 时:①求最值.若定义域为R,则由 u的值去确定 x的值;若有给定
定义域,则由 x的范围去确定u的范围,再画 图 得最值;
②求单调区间.若定义域为R,则由 u的范围去计算 x的范围;若有给定 定义域,则先
由u的范围去计算 x的范围,再与定义域求交 集 .
13.做选择题时,多用代入排除法,即由 x的值 (范围)去算u的值 (范围).
14.函数周期性常用结论:
(1)若 f(x+ a) =-f(x),则周期T= 2a ;
(2)若 f(x+ a) = 1( ),则周期T= 2a ;f x
(3)若 f(x- a) = f(x+ a),,则周期T= 2a ;
(4) 1若 f(x+ a) =- ( ),则周期T= 2a ;f x
(5)若 f(a+ x) = f(a- x),则函数图象关于 x= a对称;
(6)若 f(b+ x) =-f(b- x),则函数图象关于点 (b,0)中心对称;
(7) 1相邻的对称轴 (或相邻的对称中心)之间间隔 2 T,一个对称中心与它相邻的对称
1
轴之间间隔 4 T.
(8)对称轴的应用:
对称中心的应用:
对称中心(-1,0)
y
f(-1) 转 化 f(3)
y
对称轴x=1 f(0) 转 化 -2 -1 O x - f(-2)
-1 3
O x
·13·
15.函数 y=Asin(ωx+φ)+b中 (A> 0)
1
最大值- 最小值 ①从图象上找 T或
1
A= ω: 2 4 T,计算出T2 ②利用T= 2πω ,求ω
: 最大值+ 最小值φ 代图象上的点 b= 2
y=Asin(ωx+φ)+b的最大值是 A + b;最小值是-A+ b.
16.相位变换 (φ> 0)
= 图 象 向 左 ( 或向右y sinωx ) y= sinω(x±φ)(x的系数化 1 后再加减)
平移φ个单位
周期变换:(ω)
= ( + ) 横 坐 标伸y sin x φ 长 或 1 y= sin(ωx+φ)(分别求出 周期 作比较)
缩短为原来的 ω倍
振幅变换:(A)
y= sin(ωx+φ) 纵 坐 标 伸 长 或 y=Asin(ωx+φ)(求出最大值作比较)
缩短为原来的 A 倍
17.两角和差角公式:
sin(α±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
cos(α±β) = cosαcosβ sinαsinβ
tanα+ tanβ tanα- tanβ
tan(α±β)= tan(α-β)=
1 - tanαtanβ 1+ tanαtanβ
常用它的变形形式:tanα+ tanβ = tan(α+β) (1- tanαtanβ)
18.二倍角公式:
sin2α= 2sinαcosα
cos2α= 2cos2α-1= cos2α- sin2α =1-2sin2α
2tanα
tan2α=
1- tan2α
辅助角公式:asinx+bcosx= a2+b2 sin(x+φ)
asinx-bcosx= a2+b2 sin(x-φ)
其中 tanφ= ba, a >0
2 = 1-cos2α 1+ cos2α
1
小角化大角:sin α 2 cos
2α= 2 sinαcosα= 2 sin2α
19.三角恒等变化中常用技巧:
①化 1为同角的平方和.如:
1= sin2x+cos2x
= 2sinαcosα = 2sinαcosαsin2α 1 sin2α+cos2α
·14·
(sinx±cosx)2= 1± sin2x.
π π
②所求角等于已知角相加减.如:α= (α- 6 ) + 6 ,a- β= (α+ β) - 2β.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知识点
20. 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用 a

或 AB 表示.

21.零向量模为零,即 0 = 0,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因此 0与任一向量平行 (共线).

= a

MN
单位向量的模为 1,记作 e 1,如 或 是单位向量. a MN
22.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 零 向量是平行向量,又称 共线向量.
23.长度相等且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互为相反向量;则AB+BA= 0或AB=-BA.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互为相等向量,在向量的加减法 (几何法)常用相反
向量和相等向量来转化运算.

24.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牢记“尾首相连”,如:MN +NP=MP.
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牢记“共起点”.
A B
AB+AD=AC
D C
由平行四边形法则推出 重要 的中线向量:

B AD= 1
D 2
(AB+AC)

A C 或AB+AC = 2AD

25.向量减法三角形法则①共起点;②差的方向由终点指向起点.即AB-AC =CB.
26. 向量的数乘:实数 λ与向量 a的积是一个 向量 .

当 λ> 0,λa与 a方向相同;当 λ< 0,λa 与 a方向相反;当 λ= 0,λa= 0.
= 两向量由四个不同点构成,两线平行①若 a λb 两向量由三个不同点构成,三点共线

②平面内三点A,B,C共线,对于异于A,B,C的一点O,有OB= λOA+ μOC,则 λ
+ μ= 1.

27.三角形的四心:①重心:若PA+PB+PC = 0,则P为△ABC的重心.AP= 2PE
A
D
P
B C
E

·15·
②外心:O为△ABC的外接圆圆心,OA=OB=OC=R
A
O C
B


③垂心:BP AC,CQ AB,AI BC = 0.
A
P
Q I
B C


④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M,则MP AB= 0,MP=MN= r,∠PBM=∠MBN .
A
P
M
B C
N

28.平面向量夹角 θ的范围是 [0°,180°].

当 a与 b的夹角 θ= 0°时,则 a与 b方向相同;

当 a 与 b的夹角 θ= 180°时,则 a与 b方向相反;

当 a与 b的夹角 θ= 90°时,则 a与 b垂直.

当 a与 b平行或共线时,a与 b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特别小心 .

a b<0说两向量夹角为钝角时 除去θ=180°

a b>0
说两向量夹角为锐角时 除去θ=0°

29.已知A(m,n),B(a,b),则 AB = 点B的坐标 - 点A的的坐标 .
AB (m+a , n+b ). C(x,y) △ABC G(m+a+x的中点为 2 2 若 ,则 的重心 3 ,
n+b+y
3 ).
30.向量的数量积 几何表示 :a b = a b cosθ (其中 θ为两向量的夹角,一定要
共起点 )
a b在 a方向上的投影为 b cosθ.b在 a方向上的投影向量为 b cosθ .
a
a 因 2

= 2a ,则 a = a2且 2a-b = (2a-b)2 .
·16·
31.在平面内已知两定点的位置,去确定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三点的位置,分动点在线
段之间和动点在线段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上.
32.建系法常用于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矩形的前提下.
33.
a =(x1,y向量的坐标表示 1
)
向量的几何表示
b=(x2,y2)
三角形法则 AB+BC = AC
向量的加法 a + = + b= ( x +x , y +y )平行四边形法 则 AB AC A
1 2 1 2
D
向量的减法 三角形法则 AB-AC = CB a - b= ( x1-x2 , y1-y2 )

向量的数乘 a= 三点共线λb λa = ( λx , λy )
两线平行 1 1

向量的数量积 a b= a b cosθ a b= x1x2+y1y2

向量垂直 a b= 0 x1x2+ y1y2 = 0

向量平行 a = λb x1y2= x2y1
a 2 2向量 的模 a = a2 a = x1+y1
a

= b
x x +y y
cosθ cosθ= 1 2 1 2向量的夹角
a b x2 2 21+y1 x2+y22
a

在 b方向上的投 a
a b = x1x2+y1y2 cosθ 影 b x2 22+y2

b在 a 方向上的投 a = a b xb cosθ 1x2+y1y2
影向量 a a 2
a ( 2 2 ) (x ,yx +y 1 1
)
1 1
34.在解一些复杂题型时,可 几何表示 和 坐标表示 混合使用.
35.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它两边平方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
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即
A 求边 求角
c b
2 2 2
cosB = a +c -b
a2= b2+ c2- 2bccosA 2ac
B C 2 2 2
a c
2= a2+ b2- 2abcosC cosC = a +b -c
2= 2+ 2abb a c2- 2accosB b2+c2-a2cosA=
2bc
36.常用的配方思想:如 a2+ c2= (a+ c)2- 2ac;基本不等式:a2+ b2≥ 2ab.
37.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们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A
b a = b = c = 2R
c
O sinA sinB sinCC
a 变形式:① a:b:c= sinA:sinB:sinC
B
② a= 2RsinA b= 2RsinB c= 2RsinC
·17·
③ sinA= a b c2R sinB = 2R sinC = 2R
38. S△ABC=
1
2 absinC =
1
2 acsinB =
1
2 bcsinA.
△ 已知两边及夹角39.在 ABC中,若已知条件中 边长 条件多一般选余 弦 ,即 时;已已知三边求角
已知两角求剩余的角、边知条件中角多,即 选正弦.已知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时
40.在△ABC中,每个内角的范围为 (0,π),因此
sinA> 0且 sinA= 12,则A= 30°或 150°;
sinA= 32 ,则A= 60°或 120°;
sinA= 22 ,则A= 45°或 135°;
cosA> 0,则A只能取锐角;cosA= 0,则A为直角;cosA< 0,则A为钝角.
立体几何必读物
1.形如 a+ b i (a,b∈R)的数叫做复数,通常设为 z.其中 a叫做复数 z的实部,b叫做复
数的虚部.
2.当 a+ b i为实数时,虚部 b= 0;当 a+ b i为虚数时,虚部 b≠ 0;当 a+ b i为纯虚数时
a=0 .b≠0
3. i2=-1. i,i2,i3,i4,i5,i 6 周期为 4.
4.复数 a+ b i的共轭复数为 z= a- b i.模 z = a2+b2 .
5.复数 a+ b i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为 Z(a,b). Z-(x+y i) = 2表示动点 (a,b)到定点
(x,y)的距离为 2.即 z1= a+ b i,z 2= c+ d i所表示的两点P1 (a,b),P2(c,d)的距离为
P1P2= (a-c)2+(b-d)2 .
6.运算法则:设 z1= a+ b i,z 2= c+ d i (a,b,c,d∈R).
则 z1± z2= (a± b) + (c± d) i
z 1 z2= (a+ b i) (c+ d i)
z1 = a+b i = (a+b i)(c-d i)z2 c+d i (c+d i)(c-d i)
7.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
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
·18·
①把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直棱柱.
②侧棱不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叫做斜棱柱.
③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 棱 柱 叫做正棱柱.
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也叫做平行六面体.
特例:正三棱柱:上下底面为等边三角形,侧面为三个全等的矩形.
8.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 是 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
多面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
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 共 顶 点 叫做棱锥的顶点. S
特例:①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的三棱锥,各侧棱相等且顶点与底
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 C
SO为棱锥的高 SD为棱锥的斜高
A DO
常用OD= 1 B3 AD
②正四棱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各侧棱相等,四个面是全等的 P
且顶点与底面中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
PO为棱锥的高 A D
PE为棱锥的斜高 O E
B C
OE= 1 OD= 12 底面边长, 2 底面对角线
9.棱台: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把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那部分多面体叫
做棱台.
特例:①正三棱台: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S MN为棱台的高
B
M 四边形MC CN为直角梯形A C

B 常用△SMC △SNC
N S侧= 3S梯形B C CB
A C
V 1棱台= 3 h(S上+S下+ S上S下 )
②正四棱台:侧面全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S EF为棱台的斜高,MN为棱台的高
D C
M E
四边形MEFN为直角梯形
A B
D C 常用△SME △SNF
N F S侧= 4S等腰梯形B C CB
A B
D C V = 1棱台 3 h(S上+S下+ S上SM 下 )
A B
D C
Q
N MC 为对角线的一半
A B
·19·
四边形MC CN为直角梯形
常把直角梯形分为矩形MC QN和Rt△C QC
10.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
叫做圆柱.
OO A B 叫做圆柱的轴O
OO =圆柱的母线长
矩形ABCD是圆柱的轴截面
D r O C
S侧= 2πrl V = πr
2
圆柱 h
11.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一周形成的面所
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S △SAB叫圆锥的轴截面,其中 h 2+ r2= l2
α
牢记:底面圆的周长=展开图的弧长
h l 2πr
即 2πr=αl
A O Br S侧= πrl V =
1
圆锥 3 πr
2h
12.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
S
r 四边形O1ABO为直角梯形r
O A O A1 1
l 常用△SO1A △SO2B
h h
R R S =S
O O B 侧 大圆锥侧
-S小圆锥侧= π R (l+SA) - π r SA
2 2
V = 1圆台 3 h(S上+S下+ S上S下 )
13.斜二测画法:利用 斜二测画法 画水平放置的平 面 图 形 的直观图.应遵循①横竖不变
②纵折半③平面图形中的平行线段在直观图中依然平行.
特殊:
y
F E y

F E
A O D x x

A D
B C
B C
平面图形 直观图
14.球: 圆O 既是球O的截面圆,
满足d 2=R 2-r 2
O d
R 也是△ABC的外接圆,A
r O 满足 ABB C =2rsinC
·20·
S球=4πR
2
R
V球=
4 πR33
O 常用计算技巧:
若R3=2 2,则R= 2.
D1 C1
正方体、长方体的外接球 A1 B1 球O与正方体各个面都相切,
O 2R= a2+b2+c2 D O 则2R=棱长C
A B
D1 C1
A1 B1 球O与正方体各侧棱相切= 球O与圆锥侧面、底面都相切O 则2R 面对角线长D O R A 则Rt△SOA Rt△SBO

C 且OO =R
B
A B O r A
B
15.公理 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
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 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A
C
公理 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有且只有一条 B
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β
A∈α
A∈β α∩β=l且A∈l b
α l A
公理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θ a
α b
共面直线 平行直线
16.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a,b,b b ,则 θ为异面直线 a与 b所成的角,θ的范围为 (0°,90°].
直线在平面内
m
17.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 直线与平面相交 α 记:m 平面α 直线与平面平行
α A 记:平面α∩直线m=A
m
m
记:m 平面α
α
18.线面平行的判定: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21·
m 记:
m 平面α
n n 平面α m 平面α
α m n
19.线面平行的性质: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
线与该直线平行.
β
m m 平面α
m 平面β
b
α α∩β=b m b
20.面 面 平 行 的 判 定 :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a a a
α P b b b


a∩b=P
a,b 平面α α β
a a ∩

b =P
β P b a ,b 平面β
21.面面平行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γ
α β
b α∩γ=b
α
β∩γ=a a b
a
β
要证线线平行的常用辅助线:①找中点②连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③利用三角形相似.
重要结论:(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两个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l α l
α
α m n β
β
β α γ
(1) (2) (3) (4)
l α m α α γ α β m n β γ α β
α β
l βl β n α l α
·22·
22.直 线 与 平 面 垂 直 的 判 定 :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 a α
b α

a
α b O a∩b=O l 平面α
l α
l b
23.线面垂直的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m n m α
n α m n
α
24.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
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PM 平面 α,M为垂足,则 θ为斜线PA与平面 α所成的角. P
①当PA 平面 α时,θ= 90°;
θ α
②当直线PA 平面 α或PA 平面 α时,θ= 0°; AM
③线面角 θ的范围是 [0°,90°].
25.二面角:①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 形 叫做二面角.二面角不是角.②
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
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l OA l
A OB l


θ OA α
B ∠AOB为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α
O OB β
β α∩β= l
26.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他们所成的角是直 二 面 角 ,就说这两个平
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 线 ,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β
l l α
l β α β
α
27.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 线 的直线与另一个平
面垂直.
·23·
α β
β
l β

l l 平面αα∩β=a
l a
α a
要证线线垂直常用方法:在等腰 (等边)三线合一;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勾股定理,余
弦定理 (已知中给出很多线段的长度),作两 垂 直 平面交 线 的垂线.
重要结论:(1)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l l m 平面αm n m n m α l α β
a 平面α
α β
m α n l β l α
α n α α a n 平面α β α β α l β m α
(1) (2) (3) (4)
切记:一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都垂直,但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垂直或平行.
28.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等体积转化法或建系公式法.
P 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VP-ABC=VA-PBC
A C
B
29.线到面的距离 可转化为线上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B C 求直线CD到平面ABD 1的距离等于点D到平面ABD 1的距离
A D VD-ABD =V1 B-ADD1
B 1 C 1
A 1 D 1
统计
1.总体:在一个调查中,把调查对 象 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调查对 象 称为个体.
样本:把从总体中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样本量:样本中包含的 个体数量 称为样本容量,简称为样本量.
2. 样本量n = 该层抽取的个数分层抽样: .
总体个数N 该层的个体数
3.几个数据中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的算法
= x1+x2+ +x平均数:x nn
·24·
众数:n个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众数.
中位数:先把 n个数据从小到大的排列,排在最中间的数称为中位数.若 n为奇数,取
n+1 n n
第 2 个数据;若n为偶数,取第 2 和第 2 + 1个数据的平均数.
1
方差:s2= [(x - x)2n 1 + (x2- x)
2+ +(x - x)2n ]
标准差:S= s2 .方差越小的那组数据越稳定.
4.频率= 频数 极差=最大数据-最小数据
总数
5.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频率、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的算法
频率=纵坐标×组距 各小组的频率之和为 1
平均数=每个组的平均数×相应频率之和
众数=小长方形最高那个组的平均数
中位数 :先估计 0 .5 落在哪个组 ,再用小于 0 .5 的数据加上 0 .5 落在的组
0.5-前面走的频率 ×组距
该组的频率
方差 s2= ( 每个组的平均数-x)2×相应频率之和
6.第 p百分位数的定义
一般地,一组数据的第 p百分位数是这样一个值,它使得这组数据中至少有 p%的数据
小于或等于这个值,且至少有 (100- p)%的数据大于或等于这个值.
7.计算n个数据的第 p百分位数的步骤
第 1步,按从小到大排列原始数据;
第 2步,计算 i=n× p%;
第 3步,若 i不是整数,而大于 i的比邻整数为 j,则第 p百分位数为第 j项数据;若 i是
整数,则第 p百分位数为第 i项与第 i+ 1项数据的平均数.
8.四分位数
第 25百分位数,第 50百分位数,第 75百分位数.这三个分位数把一组数有小到大排列
后的数据分成四等份,因此称为四分位数.
下四分位数 0%—— 25%
第二四分位数 25%—— 50%
第三四分位数 50%—— 75%
上四分位数 75%—— 100%
概率必读物
1.我们把随机试验E的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称为样本点.全 体 样本点的集合称为试验E
的样本空间.用Ω表示样本空间,ω表示样本点,即Ω={ω1,ω2,ω3 }.
·25·
2.若事件A为不可能事件,则P(A) = 0;
若事件B为必然事件,则P(B) = 1;
若事件C为随机事件,则 0设试验E是古典概型,样本空间 Ω包含 n各样本点,事件C包含 k个样本点,则P(C)
= kn .
3. (1)若事件A发生,则事件 B一定发生,称事件 B包含事件A(或事件A包含于事件
B),记作B A(或A B).
Ω
B A
(2)事件A与事件B至少有一个发生,称事件A与事件B的并事件 (或和事件),记作
A∪B(或A+B).
Ω
A B
(3)事件A与事件 B同时发生,称事件A与事件 B的交事件 (或积事件),记作A∩B
(或AB).
Ω
A B
(4)事件A与事件B不能同时发生,即A∩B= ,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 (或互不相
容).
(5)事件A与事件 B在任何一次试验中有且仅有一个发生,即A∩ B= 且A∪ B=

Ω,称事件A与事件B对立.事件A的对立事件记为A,

P(A) = 1-P(A).
Ω
A
A
(6)互斥事件不一定是对立事件,但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
4.组合:从 n个不同的元素中不 分 先 后 (即无序)地取出m个不同元素 (m≤ n)的取法
有C mn 种.
计算公式:
·26·
阶乘:n! =n× (n- 1) × (n- 2) × (n- 3) 3× 2× 1
如:3!= 3× 2× 1 0!= 1 1!= 1
n!
从而C mn = !( - )! C
0 n
n=C n= 1 C 1=C n-1m n m n n =n
分步原理:从 n个不同元素种分先后 (即有序)地取出m个不同元素 (m≤ n)的取法
m 个
有n×(n-1)×(n-2) .
如从 5个数字中分两次取两个数字出来有 5× 4种取法.
注意区分有放回与无放回 .
5.概率的性质:
(1)若A与B互斥,则P(A∪B) =P(A) +P(B)
Ω
A B
(2)设A,B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有P(A∪B) =P(A) +P(B) -P(A∩B)
Ω
A B
(3)若A与B为独立事件 (或A,B发生与否互不影响)
P(A∩B) =P(A) P(B)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必读物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前先证明有三线两两垂直,这三线所在的轴就是 x,y,z轴.
2.空间中的点分三类:
(1)坐标轴上的点:x轴上的点 (x,0,0),y轴上的点 (0,y,0),z轴上的点;
(2)坐标平面上的点:平面Oxz上的点 (x,0,z),平面Oyz上的点 (0,y,z);
(3)空间中的点:先把此点投影到平面Oxy上找出横、纵坐标,再结合该点的高 度 ,从而
得空间中的点 (x,y,z).
找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有两种:
几何法:过此点分别作x,y轴的垂线,与x轴平行的垂线段长度对应横 坐标,与y轴平行的垂线段长度对应纵坐标

向量法:利用线段比例,建立向量关系,再利用对应坐标的等量关系可 确定未知点坐标

3.点A(x1,y1,z1),点B(x2,y2,z2),则 AB= (x2- x1,y2- y1,z2- z1)
·27·

AB= AB = (x2-x1)2+(y2-y )21 +(z2-z1)2
4.向量的模:

①若向量 a- 3b+ c= (1, 2 , -3) ,则 a-3b+ c = 12+( 2)2+(-3)2 ;

②若向量 a = b = c = 1且 a,b = 60°, a ,b = 90°, b,c = 120°, a 则 -3b+c =
(a

-3b+ c)2= a 2+9b2+c2-6a b+2a c-6b c .

向量的加法:AB+BC =AC
B C

A D AB+AD=AC

向量的减法:OP-OQ=QP
中线向量:
B
M

A C AM = 12 (AB+AC)
5.
平面向 量的坐标表示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a = (x1,y

1) a = (x1,y1,z1)
b= (x2,y2) b= (x2,y2,z 2
)
向量的加法 a + b= (x1+ x2,y1+ y ) a

2 + b= (x1+ x 2
,y1+ y2,z1+ z2)
向量的减法 a - b= (x 1- x2,y2- y1) a- b= (x1- x2,y1- y2,z1- z2)
向量的数乘 λa = (λx1,λy1) λa
= (λx1,λy1,λz1)
向量的数量
a

积 b= x1x2+ y y a

1 2 b= x1x2+ y1y2+ z1z2
向量垂直 x1x2+ y1y2= 0 x1x2+ y1y2+ z1z2= 0
a

= λb
向量平行 x1y2= x2y1 x1 = y1 z1x y = z (x2,y2,z2≠ 0)2 2 2

a a = x2+y2 向量 的模 1 1 a = x21+y21+z21
cosθ= cosθ=
向量的夹角 x1x2+y1y2 x1x2+y1y2+z1z2
x21+y21 x22+y22 x21+y2+z2 x2+y2 21 1 2 2+z2

6.若直线 l 平面 α,则AB叫直线 l的方向向量,AB叫平面 α的一个法向量.
在计算平面的法向量时,算得出的坐标就是算出的坐标,算不出的就令其中一个量为
·28·
非零 的值,从而第三个坐标就确定了. l
A
7.异面直线 a,b所成的角为 θ,则 θ的范围为 (0°,90°].
B
α
a A B a
a
θ b C D
α α b cos AB,CD =cosθ
8.
l A B l

l n
α α
l l
l 平面α

l 平面α n是 平 面 α的一个法向量
l 平面α 若n AB=0,则l 平面α
l M l
N
C P B C P B
α A D α A D
l AB
l CD MN AB=0
AB、CD 平面α
AB∩CD=P

MN CD=0 l 平面α
AB∩CD=P
l 平面α
a
α P b α
n1 n2
a
β P
b β
a a
b b 若 n1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a,b 平面α且a∩b=P n 2是 平 面β的一个法向量
a ,b 平面β且a ∩b =P n1 n2则平面α 平面β
平面α 平面β
·29·

A D n1 α α n2P
β C B β

l AB 若n1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l CD
AB∩CD=P

n 2是 平面β的一个法向量
n1 n2=0
l 平面α
平面α 平面β
平面α 平面β
9.
P P

n
θ A A θ
α B α B
PB 平面α,点B为垂足
PA是斜线,点A为斜足
AB是斜线PA在平面α上的投影 n是平面α的一个 法向量
则AB与PA所成的角θ为线面角 则 sinθ= cos PA,

n
且线面角θ∈[0°,90°]
10.
m n1
A l l
α n α
O n2B
β β
α∩β=l n 1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直线m l,直线n l n2是平面β的一个 法 向量
则∠AOB是二面角α- l-β的平面角 cos n ,n = n 1 n 2
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1 2 n1 n2
最后根据图形判断是
锐二面角还是钝二面角
·30·
11.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等体积转化法
P P

n
A C A C
B B
求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 若n是平面ABC的一个法向量
VP-ABC=VA-PBC 则点P到 平 面 ABC的距离为d
且d= n PA n
线到面的距离 可转化为线上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B C
A D
B1 C1
A1 D1
求直线CD到平面ABD1的距离等于等于点D到平面ABD1的距离
①VD-ABD =V1 B-ADD1

②平面ABD1的一个法向量为n,则点D到平面ABD1的距离为 d
= DA且 d n n
直线与圆的方程必读物
1.直线的倾斜角 α∈ [0°,180°],且斜率 k= tanα(α≠ 90°).直线上两点A(x1,y1),B(x2,
) = y -yy k 1 22 ,则 AB x -x (x1≠ x2).常借助 y= tanx图像来解题.1 2
tan π6 =
3
3 = tan30°
y
tan45°= tan π4 =1
π π x
tan π3 = tan60° = 3
2
b
若直线 l上有方向向量 v= (a,b),则斜率 k= a .
2.特殊直线:
倾斜角 α= 0°,直线 l:y= y0;
倾斜角 α= 90°,斜率不存在.直线 l:x= x0.
·31·
3.直线的四种形式:
①点斜式:y- y0= k(x- x0)
②斜截式:y= kx+ b(常用于画直线的草图)
x y
③截距式:a + = 1b
④一般式:Ax+By+C= 0
k =k k =k
4.若两直线平行 1 2 若两直线重合 1 2 b1≠b2 b1=b2
若两直线垂直:k1k2=-1
( , ) : + + = = Ax0+By5. P x y l Ax By C 0 d 0+C①点 0 0 到直线 的距离 (先把直线化为一A2+B2
般式)
②两平行线Ax+By+m= 0与Ax+By+n= 0之间的距离
d= m-n (应先将直线化为一般式,且 x,y系数对应相等)A2+B2
6.若直线 l1:A1x+B1y+C1= 0与直线 l2:A2x+B2y+C2= 0
A①当 l l ,则 1 = B1 C11 2 A2 B
≠ ;
2 C2
A B C
②当 l1与 l2重合,则
1 = 1 1
A2 B
= ;
2 C2
③当 l1 l2,则A 1A 2+B 1B 2= 0.
7.与直线Ax+By+C= 0平行的直线设法Ax+By+m= 0.
8.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轨迹叫做圆.
圆的标准式:(x- a)2+ (y- b)2= r2,圆心为 (a,b),半径为 r.
圆的一般式:x2+ y2+Dx+Ey+F= 0, P F圆心为 (- 2 , - 2 ).
9.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M (x0,y0)在圆上:(x 20- a) + (y0- b)2= r2;
(2)点M (x0,y )在圆外:(x - a)2+ (y - b)2> r20 0 0 ;
(3)点M (x0,y0)在圆内:(x - a)20 + (y 2 20- b) < r .
10.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常用的两种方法:
(1)几何法: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和圆的半径 r的大小关系.
d
d r r d r
·32·
d> r 相离 d= r 相切 d< r 相交
常用到:d2+弦的一半 2= r2
(2)代数法:
>0 相交
直线方程 判别式联立 2 =0 相切圆方程 =b -4ac <0 相离
11. D E圆的一般方程:x2+ y2+Dx+ Ey+ F= 0,圆心为 (- 2 , - 2 ).大多用于给出图上
两点、三点 时.
x=a+rcosα
12.圆的参数方程: = + (a为参数)y b rsinα
1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O1:(x- a )21 + (y- b1)2= r2 21 圆O2:(x- a2) + (y- b )2= r22 2
图示 两圆关系 圆心距关系
O 外离 d> rO 1+ r21 2
O O 内含 d< r1- r1 2 2
O 相交 r1-r2 < d< r1+ r1 O 22
O 外切 d= r1+ r21 O2
O O 内切 d= r2 1-r2 1
14.求公共弦所在直线:
x2 +y
2+D1x+E1y+F1=0①联立 x2+y2+D2x+E2y+ = ,由①-②得到直线方程F2 0②
15.
·33·
A
O1
B O2
连心线O1O2垂 直 平 分 公共弦AB
16.已知第三圆经过圆O :x2+ y2+D x+E y+F = 0与圆O :x2+ y21 1 1 1 2 +D2x+E2y+F2=
0的交点,则 巧设 第三圆方程为 x2+ y2+D x+ E y+ F + λ(x2+ y21 1 1 +D2x+ E2y+
F2) = 0.
圆锥曲线必读物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大于 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即
PF1 + PF2 =2a,这两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2.
2 y2 y2x x2
标准方程 a2
+ 2 = 1(a> b> 2 + = 1(a> b>b a b2
0) 0)
y
y A2
B2 F2
图形 x
A1 F1 O F x2 A2 B1 B2
B F11
A1
焦点坐标 (±c,0) (0, ±c)
范围 x ≤ a, y ≤ b x ≤ b, y ≤ a
对称性 关于 x轴、 轴、原点都对称
A1(-a,0),A2(a,0) A1(0, -a),A2(0,a)顶点坐标 B1(0, -b),B2(0,b) B1(-b,0),B2(b,0)
长轴、短轴 长轴A1A2= 2a,短轴B1B2= 2b
e= ca ∈ (0,1)
离心率 当 e越接近 1时,椭圆越扁;
当 e越接近 0时,椭圆越圆;
3.焦点三角形常用结论:
图示 结论
y
P
△PF1F2为等腰三角形, PF1 =
x
F1 O F2 PF2 = a,且∠F1PF2达到最大值
·34·
y
P
r21+ r22= F1F 22
x
F1 O F2 r1+ r2= 2a
y r1+ r2= 2a
P
θ S△PFF = b2 tan
θ
1 2
x 2
F1 O F 22 r +r2- FF 2
cosθ= 1 2 1 22r1r2
y
b2P(c, a )
x 离心率越接近 0的椭圆越圆
F1 O F2
4.当 直 线 与 椭 圆 方 程 联立 时 ,常 设 直 线 为 点斜式:y-y0=k(x-x0) 或
斜截式:y=kx+m 或 横截式:x=ty+m .
一定要考虑: = b2- 4ac> 0

弦长公式: AB = 1+k2 (x1+x2)2-4x1x2 .
5.点差法:
①设点A(x1,y1),B(x2,y2) y
A
x
2 y21 1 中点
a2 + b2 =1① xO②代点 B2 2

x2 + y2 2 =1②a b2
由①-②得
(x1+x2)(x1-x2) + (y1+y2)(y1-y2)2 2 = 0a b
b2(x1+x2) =- y1-y2
a2(y1+y2) x1-x2
6.焦半径:
y
PF1 = a+ ex PF2 = a- ex P
a- c≤ PF1 ≤ a+ c x
F1 O F2 2
y AF bA 1 = a-c cosθ
θ x b2F1 O FB 2 BF1 = a+c cosθ
1 + 1 = 2a
AF1 BF b2
·35·
x=acosα7.椭圆的参数方程: (α为参数)y=bsinα
8.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 对 值 等于常数 (小于 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
双曲线 . 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 .
PF1 - PF2 = 2a.
x2 y
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 2 = 1(a> 0,b> 0)a b
实轴 2a虚轴 2b 焦距 2c
其中 c2= a2+ b2 c离心率 e= a > 1
b b2
渐近线:y=± a x 点P坐标为 (c, a )
右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b
y
O x
数列必读物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
列的项.
2.数列的一般形式为 a1,a2,a3, ,an, 简记为 {an}.通项为 an,下标n表示项数.
第n项 an与项数n之间的关系式 通项公式
第n项 an与它的相邻项 an-1的关系式 递推公式
3.等差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
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小写字母 d表
示.
数学表达式:an- an-1=常数 d
4.等差数列的性质:(1)通项公式:an= a1+ (n- 1)d,an= am+ (n-m)d.
(2)若 a,A a+b,b成等差数列,则A= 2 ,常巧设为 a- d,a,a+ d.
(3)an-k,an,an+k也成等差数列,常设 an- kd,an,an+ kd.
(4)若m+n= p+ q,则 am+ an= ap+ aq.
( ) = S1,n=15 an 适用于任何数列Sn-Sn-1,n≥2
第一步 :由Sn写Sn-1;第二步 :Sn-Sn-1得 an;第三步 :代n= 1算 a1与S1.
·36·
5.等差数列的判定:(1)定义法:an- an-1=常数 (an+1- an=常数);
(2)函数法:an= pn+ q,则公差为 q;
(3)中项公式法:2an= an-1+ an+1;
6.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 n(a1+an) 若1+n=p+q,则a1+an=ap+aS qn 2 用于技巧求和 等差中项a1,an,a2n-1,则a1+a2n-1=2an
= + n(n-1)Sn na1 2 d,建方程组求 a1,d(硬算)
7.等差数列的性质:(1)若数列 {an}成等差数列,则 an- an-1=公差 d;
(2)若 a,A,b成等差数列 (即等差中项),则 a+ b= 2A;
(3)若m+n= p+ q,则 am+ an= ap+ aq;
(4)Sm,S2m-Sm,S3m-S2m,S4m-S3m, 也成等差数列;
(5) a SS 为等差数列 {a }的前n项和,T 为等差数列 {b }的前n项和,则 n = 2n-1n n n n T ;bn 2n-1
(6)S奇= a1+ a3+ +a2n-1 S偶= a2+ a4+ +a2n
S奇+S偶=S2n S偶-S奇=nd
8.构造新数列:
第一步:令 bn=一个含an的式子 ;
第二步:写出相邻项 bn-1(或 bn+1);
第三步:把已知条件代入化简;
第四步:bn- bn-1得公差;
第五步:当n= 1,算出 b1;
第六步:用 bn=b1+(n-1)d 写出新数列的通项;
第七步:由这个式子反求出老数列通项 an.
9.等比数列的概念: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比 等于同一
个常数 (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不为零的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
a
比,通常用小写字母 q表示.数学表达式: na =常数 q.n-1
10.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an=a qn-11 (q≠ 0) an=a qn-mm
11.等比中项:若 a,G,b成等比数列,则G2= ab(即等比中项).
若 an-k,an,a
2
n+k成等比数列,则 an= an-kan+k.
x a
巧设:q ,x,xq或
n
k ,an,a q
k
n .
q
1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 a1(1-q
n)
Sn 1-q (q≠ 1) Sn=
a1-anq
1-q
·37·
当 q= 1时,Sn=na1
常用到 1- q2= (1+ q) (1- q) 1- q3= (1- q) (1+ q+ q2)
13.等比数列的性质:
(1) a若数列 {an}为等比数列,则 na =公比 q;n-1
(2)若m+n= p+ q,则 am an= ap aq;
S
(3)S奇+S =S

偶 n,S =公比 q;奇
(4)Sm,S2m-Sm,S3m-S2m,S4m-S3m, 也成等比数列.
14.构造新数列:
第一步:令 bn=一个含an 的式子;
第二步:写出相邻项 bn-1(或 bn+1);
第三步:把已知条件代入化简;
b
第四步: n 得公比;
bn-1
第五步:当n= 1,算出 b1;
第六步:用 bn=b qn-11 写出新数列的通项;
第七步:由这个式子反求出老数列通项 an.
15.数列求和:
n(a1+an) n(n-1)
①直接套用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2 =na1+ 2 d
na1,q=1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 a1(1-qn) a1-anq1-q = 1-q ,q≠1
②倒序求和:
Sn= a1+ a2+ a3+ +an
Sn= an+ an-1+ an-2+ +a1
③ 裂项 相消法:
(1) 1 = 1 1 1形如:
n(n+k) (k n - + )n k
1 = 1 - 1
n(n-1) n-1 n
常见 1 1 1 1(n-1)( = ( -n+1) 2 n-1 n+1 )
1 = 1 ( 1 1(2n-1)(2n+1) 2 2n-1 - 2n+1 )
(2) 1 = 1 ( n+k- n )
n+k+ n k
·38·
1
+ - =
1
2 ( n+2- n)n 2 n
常见
n+1- n = 1 - 1
n n+1 n n+1
④错位相减法:
若数列 {an} 1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 之积 构成,形如 (2n- 3) × ( 2 )
n.第一
步:写出Sn= a1+ a2+ a3+ +an;
第二步:等式两边乘以等比数列的公比 q;
第三步:用Sn- qSn.第一个位置空着,最后一个项照着抄;
a1-anq
第四步:用公式 1-q 求中间部分的和,最后一项照抄;
第五步:等式两边除以 1- q得Sn;
第六步:代n= 1检验.
⑤区分 错位 相减法与 分组 求和法
之和 1
分组求和法用于一个等差数列与一个等比数列 构成,形如 2n- 3+ ( )n,2n
之差 2
- (n+ 5).
16.通过简单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a
① an- an-1= d an= a1+ (n- 1)d na = q an= a q
n-1
1
n-1
②累加法:an+1- an= f(n),形如:an+1- an= 2n+ 1,a - a n-1n n-1= 3
a a
③累乘法: n+1 = f(n),形如: n+1 = ( 1 )n an = nan a

n 2 an-1 n+1
④ an= pan+ q(相邻项系数不同)构造新数列,设
an+1+λ=p(an+λ) 化简回去确定 λ的值.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Δy f(x
1. 1
)- f(x2)
平均变化率: = =
Δx x1-x2
Δy
2.瞬时变化率 lim = lim = f '(x0) =Δx→0 Δx Δx→0
f(0+Δt)- f(0)
初速度 v0= limΔt→0 Δt
3.求导公式:
若 f(x) = c,则 f '(x) = 若 f(x) = cosx,则 f '(x) =
若 f(x) = lnx,则 f '(x) = 若 f(x) = 3x,则 f '(x) =
若 f(x) = sinx,则 f '(x) = 若 f(x) = log2x,则 f '(x) =
若 f(x) = xα,则 f '(x) = 若 f(x) = ex,则 f '(x) =
·39·
复合函数的导数:f '(μ) = f '(μ) μ'x
如 [ln(1- x)]' = (sin2x)' =
[e1+x]' = [(2x- 1)2]' =
[cf(x)]' =
[ f(x) g(x)]' =
[ f(x)( ) ]' = (g(x) ≠ 0)g x
4. 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的步骤:
①对曲线求导;
②代切点的横坐标→切线的斜率为 ;
③用点斜式: 表示切线方程
(求切点坐标:利用切点既在曲线上,又在切线上)
5.求函数的单调性:
①一次函数 y= kx+ b的单调性由 决定:
k> 0时,一次函数为 函数;
k< 0时,一次函数为 函数.
2 二次函数 y= ax2+ bx+ c(a≠ 0)的单调性由对称轴 和 决定.
3 反比例函数 y= kx (k≠ 0)的单调性由 k决定:
k> 0时,反比例函数为 函数;
k< 0时,反比例函数为 函数.
k
4 对勾函数 y= x+ x (k> 0)在 上单增,在 上单减.
5 除上述函数以外,利用导函数求单调性:f '(x)> 0解出 x得增区间;
f '(x)< 0解出得 区间.
多个单调区间之间用“ ”或“ ”隔开.
7 已知函数的单减区间 f '(x) 0; 已知函数的单增区间 f '(x) 0;
6.求函数在闭区间 [a,b]上的最值的步骤:
1 求导 f '(x);
2 令 f '(x) = 0,解出 x1,x2;
3 讨论 f '(x)在多个区间 (定义域被 x1,x2分成的)与 的关系,并画出草图;
4 进而得到 f(x)在各个区间上的 ;
5 求出极值;
6 计算端点值 f(a),f(b);
7 最后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7.若“x0”是 f(x)的极值点
·40·
8.极值、最值都是指原函数的值,如函数 f(x)在 x= 2处有极小值-1,即 =-1.
9.解决双参数综合题时,有两种思路:1 分离变量法;2 分类讨论.
1 分离变量法
(1) f (x) =- 1【例】 x3+ 1 x23 2 + 2ax (
2
在 3 , +∞)上单调递增,则 a的取值范围为
(2) 1若存在两个不等实根 x1,x 22∈ [ e ,e],使-x + ax- 3= 2xlnx成立,求 a的取值范
围.
2 分类讨论
【例】(1)已知函数 f(x) = lnx- ax,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已知函数 f(x) = lnx+ 12 ax
2- x,讨论 f(x)的单调性.
(3)若曲线 f(x) = x3- ax2与直线 y= a2x- 1只有一个交点,求实数 a的取值范围.
计数原理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N=m1+m2+…+mn(不重不漏)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m1×m2×…×mn(缺一不可 )
3.排列:一般地,从 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符号:Amn (有序)
4. n!排列数计算公式:Am nn = ( - )! An =n! =n× (n- 1) × (n- 2) ×…× 2× 1n m
A 1=n A 0n n= 1 0! = 1 1!= 1
5.组合:一般地,从 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个元素作为一组,叫做从 n个不同元
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符号:C mn (无序)
·41·
Am
6. n!组合数计算公式:Cm nn = =Amm (n-m)!m!
Cn=C0= 1 C1=n Cm=Cn-mn n n n n
7.捆绑法 (相邻问题):把相邻的元素进行捆绑,捆绑后相邻元素看作“1”,再与其他元素
排列.
8.插空法 (不相邻问题):先把其它元素排列,再把不相邻元素插入空隙.
9.分堆法 (分配问题):先分堆 (均分除以A ),再捧堆.
10.二项式定理:(a+ b)n=C0 nna +C1an-1b1+C2 n-2 2 nn na b + +Cnbn,n∈N
(1)等号右边的多项式有 n+1 项;
(2)二项式系数:Ckn 项的系数:Ckn
(3)通项:(a+ b)n展开式的第 k+ 1项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记作T =Ckan-kbkk+1 n
(4)特例:(1+ x)n=C0+C1x+C2x2+C3x3+ +Cnn n n n nx
当 x= 1时,C0+C1+C2+ +Cn= 2nn n n n (即二项式系数之和)
n
(5)C0+C2n n+C4 1 3 5 2n+ =Cn+Cn+Cn+ = 2
(6)项系数之和为 f(1)
1 a0(令 x= 0)
2 a0+ a2+ a4+ =
f(1)+ f(-1)
2
+ + + = f(1)- f(-1)a1 a3 a5 2
n
( ) 当n为偶数时:C 27 二项式系数最大项: n n-1 n+1当n为奇数时:C 2n =C 2n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P(AB)
1.一般地,设A、B为两个随机事件,且P(A) > 0,我们称P(B A ) = ( ) 为在事P A
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条件概率,简称条件概率.
n(AB) P(AB)
2.计算公式:①P(B A) =
n( ) = ( ) ;②变式:P(AB) =P(A) P(B A).A P A
3.条件概率的性质:设P(A)> 0,则
(1)P(Ω A) = 1;
(2)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 A) =P(B A) +P(C A);

(3)设B和B互为对立事件,则P(B A) = 1-P(B A);
(4)当P(A)> 0时,当且仅当事件A与B相互独立时,有P(B A) =P(B).
在做n个事件有复杂关系时,常借助韦恩图帮你理清关系.
·42·
4.全概率公式
一般地,设A1,A2, ,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 ∪An=Ω,且P(Ai)>
n
0,i= 1,2, ,n,则对任意的事件B Ω,有P(B) = P(Ai)P(B Ai),我们称这个公式为
i=1
全概率公式.
5.计算公式:P(B) =P(A1B) +P(A2B) +P(A3B)
=P(A1) P(B A1) +P(A2) P(B A2) +P(A3)P(B A3)
A1
A1B 逻辑上先有事件A1,A2,A3发生,才有事件B发生,即
A3 A3B
A2B B 由因导果 .
A2
6.贝叶斯公式
设A1,A2, ,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 ∪An=Ω,且P(Ai)> 0,i= 1,
2, ,n,则对任意的事件B Ω,有
P(Ai)P(B Ai) P(Ai)P(B AP(A ii B ) = ( ) = n ,i= 1,2, ,nP B P(Ai)P(B Ai)
i=1
A1
A1B
A3 A3B 追寻事件B是在怎样
A2B B
A2 的情况下发生的
P(A2B) 由果找因P(A2 B )= P(B) 全概率公式
7.随机变量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随机试验样本空间 Ω中的每个样本点 ω,都有唯一的实数X(ω)与之对
应,我们称X为随机变量.
8.分布列的定义
一般地,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 x1,x2, ,xn,我们称X取每一个值 xi的
概率P(X= xi) = pi,i= 1,2, ,n为X的概率分布列,简称分布列.
表示:①解析法
P(X= xi) = pi,i= 1,2, ,n.
②列表法
X x1 x2 xn
P p1 p2 pn
9.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1)pi≥ 0,i= 1,2, ,n;
(2)p1+ p2+ +pn= 1.
·43·
10.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
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 x1 x2 xn
P p1 p2 pn
n
则称E(X) = x1p1+ x2p2+ xnpn= xipi,为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数学期
i=1
望简称期望,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E(aX+ b) = aE(X) + b
1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
一般地,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 x1 x2 xn
P p1 p2 pn
则称 D (X ) = (x 1 - E (X ) ) 2 p 1 + (x 2 - E (X ) ) 2 p 2 + + (x n - E (X ) ) 2 p n =
n
(xi-E(X))2pi为随机变量X的方差.
i=1
称 D(X)为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记为 σ(X).
方差反应谁的水平发挥相对稳定.
D(aX+ b) = a2D(X)
12.若一个随机变量 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P 1- p p
则称随机变量 ξ满足两点分布.
13.二项分布的定义
一般地,在 n重伯努利试验中,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p(0< p< 1),用X
表示事件A发生的次数,则X的分布列为P(X= k) =Ckn pk(1- p)n-k,k= 0,1, ,n.如果
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具有上式的形式,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B(n,p).
14.一般地,确定一个二项分布模型的步骤如下:
(1)明确伯努利试验及事件A的意义,确定事件A发生的概率 p;
(2)确定重复试验的次数n,并判断各次试验的独立性;
(3)设X为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则X~B(n,p);
(4)设X~B(n,p),那么E(X) =np,D(X) =np(1- p).
15.超几何分布
一般地,假设一批产品共有N件,其中有M件次品.从N件产品中随机抽取 n件 (不
·44·
Ck Cn-k
放回),用X表示抽取的 n件产品中的次品数,则X的分布列为P(X= k) = M N-Mn ,kCN
=m,m+ 1,m+ 2, ,r.其中n,N ,M∈N *.
大范围N M
有两个分层 N-M M N-M小范围n k n-k
16.确定超几何分布模型
(1)明确是不放回取东西;
(2) E(X) =n M在用公式 N 时,要写出N,M,n.D(X) =E(X
2) -E 2(X).
17.正态分布与正态曲线
- (x-μ)
2
函数 f(x) = 1 e 2σ2 ,(x∈R,其中 μ∈R,σ> 0为参数)
σ 2π
为正态密度函数,称它的图象为正态密度曲线,简称正态曲线.若随
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为 f(x),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
分布,记为X~N (μ,σ2).
当 μ= 0时,称随机变量X服从标准正态分布,记为X~N (0,σ2).
18.正态曲线的特点
①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 x= μ对称;
1
②曲线在 x= μ处达到峰值 ;
σ 2π
③当 x 无限增大时,曲线无限接近 x轴;
④当 σ较小时,峰值高,正态曲线“高瘦”,表示随机变量X的分
布比较集中;当 σ较大时,峰值低,正态曲线“矮胖”;
⑤若X~N (μ,σ2),则E(X) = μ,D(X) = σ2.
19.正态分布的 3σ原则
假设X~N (μ,σ2),则对给定的 k∈N *,P(μ- kσ≤X≤ μ+ kσ)是一个只与 k有关的
定值.特别地,
P(μ- σ≤X≤ μ+ σ) ≈ 0.6827
P(μ- 2σ≤X≤ μ+ 2σ) ≈ 0.9545
P(μ- 3σ≤X≤ μ+ 3σ) ≈ 0.9973
实际生活服从 3σ原则才算合格.
正相关线性相关
20.两个变量的关系 负相关非线性相关
21.

线性相关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方程 y= bx+ a . 表示 此直线恒过样本中心 (x,y),b
> 0 正相关.
22. e 残差 =观测值-预测值
·45·
23.相关系数 r的绝对值越接近 1则相关性越强;哪个模型的 r越大,那个模型就拟合
得更好.
24.非线性相关,如 y= lnx+c 或 y=dex+ f 型可通过 换元法 转化为线性相关.y=
bx+ a(b a 、 叫最小二乘估计).
25.独立性检验
2= n(ad-bc)
2
χ (a+b)(c+d)(a+c)(b+d)
若P(χ2≥ x0)成立,则 1-P(χ2≥ x0)表示有多少把握认为有关;
若P(χ2≥ x0)成立,则认为没有关系,则X与Y独立.
·4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