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班会 自我认识心理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生班会 自我认识心理课

资源简介

初中生班会 自我认识心理课
《正确认识自我》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一)主题解读
本课是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关于初中生学段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而设计。本课面向初中学生,属于“认识自我”领域。在青少年阶段,要保持心理健康,促进人格健全发展,核心在于如何看待自己。
(二)知识背景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时期称为建立自我同一性的时期。自我同一性可以理解为个体对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就必须对内部的自我和外部的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否则便会造成自我同一性混乱。因此,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三)生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都发生着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学生们逐渐关注诸如“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别人是喜不喜欢我”这样的问题。初入青春期的学生首先会关注外貌、着装、家庭条件等方面,形成对自我的认知。青春期的他们从关注外表到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初中生开始关注“我”的问题,但此时的他们还无法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因此我们必须对学生在如何认识自我方面进行引导。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自我的不同方面。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自我认同,悦纳自我。
3、行为目标:能够多角度地客观认识自我。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
难点:正确看待他人评价
四、课前准备
1、PPT课件
2、名片卡
3、漂流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唤起学生的感知体验,放松情绪,引起学生兴趣。
1.创设情境
今天的心理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海岛上旅行。如果把我们的教室比作大海,那么这些拼在一起的桌子像不像大海上的一座座岛屿。大家再看看自己周围的同学,你可熟悉他们,现在他们就是与我们一起生活的岛民。
好了,我们的小岛生活正式开始了。
2.教师宣布“海风吹”活动规则
当老师说“海风吹”同学们一起说“吹什么”老师说出一个特征,具有这种特征的同学起立。
3.组织活动
1.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使其充分放松。
2. 对应自我三方面来设计“海风吹”的内容,用以导出名片卡环节。
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我。
1. 制作名片
为了在小岛更好展示自己,要求制作名片卡。名片卡分为“个人介绍”和“自画像”两部分。
(1)个人介绍:从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三个方面介绍自己。
(2)自画像:画一画独特的你,完成非写实的自画像
2.学生展示。
1. 重在让学生参与体验。
2. 明确自我的三方面,指导学生认知自我。
3. 让学生分享自画像的创意想法。
心旅导航
漂流瓶
指导学生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我。
1.把名片卡装进漂流瓶里,按一定方向传给其他人。
2.拿到别人的漂流瓶,打开后在名片卡的后面写下你对他的评价。
(1)正面评价:表扬态度,不表扬天赋。
(2)负面评价:就事论事,不进行人身攻击。
3.漂流瓶物归原主。
指导学生通过反思自己认识自我,学会悦纳自我。
1.打开自己的漂流瓶,并对他人评价做出相应的标注。
(1)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不认可的画上
(2)他人对自己的正面评价画上
(3)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画上
2.思考为什么你眼中的你和他人眼中的你,是不一样的?(冰山图)
(1)不了解
(2)他人评价错误
(3)自我认识错误
3.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念出自己的优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同学的优点。
4. 同学们看看这些缺点可不可以
(1)通过努力可以改变的缺点,你会怎么样?
(2)通过努力不可改变的缺点,你会怎么办?
介绍一个句式,虽然我____,但是我____。例如,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是我认为浓缩的才是精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