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精讲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精讲课件)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教师寄语:晨钟暮鼓,不辜负前路和父母;破釜沉舟,不愧对时光和自己!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025.一轮复习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 录

理清知识脉络 明确考点考向

精讲核心考点 跨越常见误区

感知多维命题 体验限时训练

解读时政热点 拓宽解题思路
第一章
理清知识脉络
明确考点考向
理清知识脉络
整书脉络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一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第二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三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课
回看走过的路
远眺前方的路
坚持自己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清知识脉络
本课脉络
明确考点考向
课标要求 近年考情 考向预测
1.描述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阐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以考查选择题为主。 1.2023浙江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2023安徽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考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3.2022海南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空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采用图说等方式,揭示生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结合当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评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3.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
4.结合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成就,考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
精讲核心考点
跨越常见误区
第二章
名词点击
包括:
1.生产资料所有制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3.产品分配制度
包括三要素:
1.生产者(主导)
2.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生产对象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
经济基础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上层建筑
决定
决定
反作用
反作用
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是怎么样的?
社会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最初阶段、最低阶段)
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根本原因、根本动力)
小结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
3.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4.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
真题演练
A
(2024·湖北·高考真题.1)我们即将迎来祖国75周年华诞。经过不懈奋斗,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实践证明: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以下对此做出正确诠释的是( )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②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唤醒了很多人的创业梦想
③农村“三权分置”改革,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④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让新能源汽车走俏世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真题演练
C
(2024·吉林·高考真题.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 )
①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②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③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④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一:原始社会
1.地位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基本单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是人类社会的童年。
(1)旧石器时代:采集天燃食物,学会用天然火
(2)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始畜牧业、农业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
(3)产品的分配方式:平均分配。
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上层建筑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一:原始社会
5.解体 原因
影响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
(奴隶社会产生)
个体劳动盛行
生产资料逐渐私有化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力发展
贫富分化加剧
胜者处于支配地位、败者处于被支配地位
争夺生产资料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二:奴隶社会
1.基本阶级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国家产生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
主要矛盾
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利益,镇压奴隶的反抗,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奴隶制国家产生。
本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
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劳动;
(3)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上层建筑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三:封建社会
1.基本阶级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地主阶级的统治手段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主要矛盾
①经济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通过收取地租(主要方式)、高利贷的方式剥削农民。
②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③思想钳制:散布封建迷信、鼓吹“君权神授”,钳制人民思想。
①铁质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有了显著进步;②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③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跨越常见误区
1.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2.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私有制确立,国家产生。
3.奴隶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占有奴隶大部分劳动成果。
4.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5.封建社会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完全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解析: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确立,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国家产生。
解析:奴隶没有一定的财产和人身自由,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劳动成果。
解析: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或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解析:封建社会的农民对地主依然存在人身依附关系,但是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四:资本主义社会
1.基本阶级
2.生产力
3.生产关系
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主要矛盾
①原因: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有很大优势,但政治上没什么地位,封建贵族和官僚利用政治特权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确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③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机器大生产、生产社会化、科技快速发展并应用于生产。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精讲核心考点
5.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基本特征
主要表现
爆发原因
发展趋势
生产相对过剩
核心考点四:资本主义社会
(1)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
(2)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3)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1)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2)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注意: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知识拓展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基本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
(2)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决定资本主义命运。
(3)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被社会主义代替。
(4)从人类社会进程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不可逆转;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信念不可动摇。
跨越常见误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
2.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工业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解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真题演练
A
(2024·吉林·高考真题)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
②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
③前者揭示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
④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两个必然”: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真题演练
C
(2023·浙江·高考真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至少证明两点: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能力继续驾驭它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要求摆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尖锐冲突
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定会适合生产力状况
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C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D
(2023·河北·高考真题)经济危机是一部对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罪行的判决书。危机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没有能力管理它所造成的生产力,物质丰富成了巨大的灾害,成了破产和贫困的根源。而人类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却成了一种救命手段,用以激活因危机而周期性地瘫痪的经济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劳动产品的销毁和贬值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
②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破产和贫困的根源
③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矛盾的总爆发
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C
(2022·海南高考真题,1)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这种文明制度使野蛮时代每一以简单方式犯下的罪恶,都采取了复杂的、暧昧的、两面的、虚伪的存在形式”。该论断( )
A.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B.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C.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真实面目
D.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原因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形成 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地位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评价 历史进步性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历史局限性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①表现: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②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③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补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创立
内容
意义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注意: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集中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4)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 ①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③从未来社会蓝图看:《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意义 ①《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②《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
③《共产党宣言》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品格、政治立场、崇高理想、革命纲领、国际主义精神
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5)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飞跃
历史性飞跃 第一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第二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第三次: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
精讲核心考点
核心考点五:科学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尝试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实现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 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实现了 的历史性飞跃。
曲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上升趋势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从社会主义的实践看,中特的伟大实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
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区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
类别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区别 阶级本质 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本质
革命斗争 否认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 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人民群众 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肯定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明确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社会规律 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 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
理想社会 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处于理想状态 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联系 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对应 社会形态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决定
决定
构成
区分:五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新旧石器
金属工具
铁器农耕
机器生产
自动化
所有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
分配制度:平均分配
所有制:奴隶主占有生资并完全占有奴隶
人的关系:奴隶毫无人身自由,被强制劳动
分配制度: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保障
所有制: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
人的关系:农民依附于地主,有一定人身自由
分配制度:地主向农民收取地租、徭役、高利贷、苛捐杂税,农民占有部分劳动成果
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人的关系: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
分配制度: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所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人的关系:平等互助的关系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氏族制度
阶级、国家产生
奴隶主专制
封建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迷信、道德,君权神授等思想
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跨越常见误区
1.唯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空想社会主义。
3.剩余价值学说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4.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力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解析: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解析: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解析:《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解析: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真题演练
D
(2023·新课标Ⅱ卷,1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D
(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
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
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
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B
(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演练
B
(2023·江苏·高考真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
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感知多维命题
体验限时训练
第三章
限时训练
A
2023年10月8日晚,燃烧15天的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熄灭。而主火炬设计灵感则来自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以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中心“良渚遗址”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片“圣地”。良渚文化是文明的黎明,却鲜有人真正了解它。杭州亚运,让世界更多地了解良渚文化。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已经出现了畜牧业同农业的分工
②杭州亚运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渊源
③采集天然食物是良渚文化时期人们主要的生存方式
④良渚遗址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已迈入了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B
(2023·重庆渝中·重庆巴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2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尚义四台遗址分为四个片区,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近年冀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处面积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该地的居民( )
①已从食物采集者变为生产者
②大事由氏族全体成员共同决定
③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
④通过氏族会议来管理集体事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D
(2024·河北唐山·二模)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方案。他认为,劳动公社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彼此团结互助。”欧文甚至为此进行了实验,但均失败。欧文的上述主张和做法( )
①是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
②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和发展的规律
③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缺乏理论的指导
④蕴含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B
(2024·安徽池州·二模)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欢迎,这不是偶然,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开花结果,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中
③中国社会变革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泉动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正确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A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美国演员工会及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宣布,他们与制片公司的谈判破裂,即日起开始罢工。除薪资矛盾外,本次大罢工的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AI)可能取代演员。谈判中制片公司提议,把群演们全身扫描一遍,给一天的工资,在未来任何影视项目中,群演的图像和肖像公司想用就用,不需要给额外的钱。这次罢工( )
①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②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③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无法缓和
④是广大工人对自己所受政治压迫的反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D
(2024·江苏南通·二模)恩格斯指出:“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暴露出自己无能继续驾驭这种生产力。另一方面,这种生产力本身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这种矛盾,要求摆脱它作为资本的那种属性,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那种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出现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共产党代表着人民大众的利益
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资本主义灭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而代之,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开始计时
限时训练
D
(2024·全国·二模)马克思对劳动有很多不同的论述,如:
论述1:(在资本主义社会)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卡尔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论述2: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
——卡尔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对以上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痛苦的根本源泉
③劳动是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④劳动的性质随社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计时
解读时政热点
拓宽解题思路
第四章
解读时政热点
解读时政热点
2023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
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用诗一般的文字,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170多年来,这部著作所蕴含的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文献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化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确定了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阐发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共产党宣言》的理论价值是由其主要观点来体现的,正确理解它的主要观点是科学认识其理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思考: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共产党宣言》是真理?
《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
拓宽解题思路
提示:
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共产党宣言》发表,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拓宽解题思路
陈培永谈到,作为一种思潮,一套学说,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凭空出现,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它有人类社会前期的理论成果的渊源。下列关于这一观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勾画美好社会蓝图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源头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理论的飞跃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拓宽解题思路
2023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所秉持的人民立场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得到了传承和创新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重温《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有( )
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确立人民根本立场
②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主义事业接续奋斗
③肩负历史重任,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坚定理论自信,真正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拓宽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这部伟大著作虽然发表于170多年前,但犹如一座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丰碑,到今天依然具有巨大的真理力量和时代价值。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要深刻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重温《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
拓宽解题思路
【答案】
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人民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新时代重温《共产党宣言》有利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