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班会课人际沟通《开窗交朋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心理班会课人际沟通《开窗交朋友》

资源简介

高中心理班会课人际沟通《开窗交朋友》
人际沟通课
周哈里窗(也称“乔哈里窗”)常用于“认识自我”主题的心理课,很多老师也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他人反馈等方式,了解周哈里窗的四个“我”,以此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
当然,周哈里窗理论也可以用于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和团队发展等主题(周哈里窗理论具体内容详见心理理论——周哈里窗)。这次的心理课便以周哈里窗为理论背景,讨论如何提高沟通质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适用年级:高中部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
活动规则:
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和周围的同学握手或拥抱并相互介绍你自己。
教师随机采访:
1、你刚刚和多少个同学握手或者拥抱?
2、和同学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你的感觉怎么样?(有点害羞?开心?)
有些同学和同学握手或者拥抱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很温暖,有些同学则感觉有点小害羞。
不同的感觉可能反映出我们不同的人际交往特点,你的人际交往特点是什么样子的?在一个新的班级里,怎样才能打开我们的人际圈,交到更多的朋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开窗交朋友》。
主体活动1
# 小 调 查 #
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
(1)在一个新环境里,我愿意主动把我的基本个人信息(名字、爱好等)告诉他人。
(2)遇到一些自己不懂、不会的事情,我愿意去问问别人。
(3)我愿意告诉他人我的一些小心愿、小秘密、小糗事。
(4)我愿意发现更多面的自己。
以上几个小问题都和一个心理理论有关系,那就是“周哈里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扇神奇的窗户吧。
# 周 哈 里 窗 #
公开区: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
如性别、年龄、外貌、爱好、特长等。
隐藏区: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信息。
三个层次:忘了说的秘密、不好意思说的事情、DDS(deep dark secret)
盲点区:我不知道,别人却知道的信息。
如你的处事风格、别人对你的看法等。
潜能区: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信息。
在某些特殊的场景或机缘下会显现一些潜能。
主体活动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交往特点,都有一扇自己的“周哈里窗”,窗里四个部分的比例都不尽相同,可能有的人公开区大一点,有的人隐藏区大一点,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盲点区占比很小……
每个人对各个部分的感觉也会不同。
# 我 的 周 哈 里 窗 #
你的“周哈里窗”四个部分的占比和感觉是怎样的呢?请用不同大小的扇形和不同颜色的彩笔表达出来。
小组分享:
1、你的“周哈里窗”四个部分的占比如何?各选择什么颜色来代表四个区域,为什么会选择这种颜色?
2、你觉得公开区大点好?还是隐藏区大点好?为什么?
# 公 开 区 #
公开区是沟通的良好基础,适当扩大公开区,敞开心扉真诚地与他人沟通,分享一些个人经历,能促进双方的了解,有助于提升信任感。
# 隐 藏 区 #
隐藏区里的很多内容是可以适当公开的。
你觉得隐藏区里三个层次的内容,哪些是真正需要慎重对待的?DDS!
所以,适当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适当和别人聊聊自己的一些糗事,可以增进双方的距离,获得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有时,当我们在敞开自己的隐藏区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消除对方的盲目区。
主体活动3
|| 小组讨论 ||
请两个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缩小自己的盲目区”,尽可能多地给出可行的方式;
请另外两个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挖掘自己的潜能区”,尽可能多地给出可行的方式。
请小组每个同学轮流分享一个方式,直至全部方式分享完毕。其他组的同学用掌声的音量代表你对该方式的认同程度。
|| 盲目区 ||
自己的盲目区:
与他人沟通中,多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对方多说信息,减少我们自己的盲目区。
通过他人的反馈打破“当局者迷”的处境,做好尊重、包容的心理准备。
他人的盲目区:
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也将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
|| 潜能区 ||
发展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挑战有难度的工作……
总结
# 开 窗 四 步 走 #
公开区:信息共享
隐藏区:自我揭示
盲点区:反馈表达
潜能区:持续发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