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1课《青年友谊圆舞曲》。【教材分析】《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第1课唱歌课,《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一首洋溢青春活力的圆舞曲,旋律热情、优美,全曲共有六个乐句。前面四句节奏完全一样,五、六两句有小的变化,学生容易掌握。旋律比较活跃,大跳较多,旋律线起落幅度较大。【学情分析】刚刚踏入中学的校门,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对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心理上还保持这小学时期的天真愉悦,他们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对事物的分析和主观体会,对很多问题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注意强调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热爱音乐,喜欢上音乐课。【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以及歌曲的情感(二)艺术表现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律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激发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的崇高精神。【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律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舞蹈种类?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你们知道“华尔兹”即圆舞曲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和德国的连德勒舞,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今天,那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字叫作《青年友谊圆舞曲》(板书《青年友谊圆舞曲》)【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中速稍快,情绪活泼地、欢快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样的?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歌曲是3/4拍,那你们知道3/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听听歌曲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句?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歌曲是一段体,由六个乐句组成。(二)分析作品,分段学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整体演唱第一部分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大家看看演唱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预设:聆听音乐回答问题教师:第五、六乐句是合唱,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一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二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一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二个乐句简谱预设:学唱教师:下面老师演唱一声部,同学们演唱二声部预设:师生合作教师:下面老师演唱二声部,同学们演唱一声部预设:师生合作教师:下面分组,一组演唱一声部,二演唱二声部预设:生生合作教师:下面分组,而组演唱一声部,一演唱二声部预设:生生合作教师:下面我们整体演唱预设:演唱三、拓展认识,情感升华教师: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感受一下歌曲预设:欣赏教师:欣赏完视频谈谈你们的感受?预设:讨论回答四、总结同学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让我们怀着饱满的情感,再来演唱一遍歌曲,来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师播放歌曲伴奏)【板书设计】《青年友谊圆舞曲》1=C 3/4 拍中速稍快 活泼地合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2张PPT)第二单元缤纷舞曲目录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激发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的崇高精神。(一)审美感知学唱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弱规律以及歌曲的情感(二)艺术表现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律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本课目标新知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哪些舞蹈种类?新知导入你们知道“华尔兹”即圆舞曲吗?新知导入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和德国的连德勒舞,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新知导入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新知讲解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新知讲解速度:中速稍快情绪:活泼地、欢快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样的?新知讲解歌曲是3/4拍那你们知道3/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新知讲解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听听歌曲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句?新知讲解歌曲是一段体,由六个乐句组成。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整体演唱第一部分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大家看看演唱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知讲解第五、六乐句是合唱。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一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习第一声部的第二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一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声部的第二个乐句简谱新知讲解下面老师演唱二声部同学们演唱一声部新知讲解一组演唱一声部二组演唱二声部新知讲解二组演唱一声部一组演唱二声部新知讲解整体演唱课堂展示下面我们通过视频感受一下歌曲课堂拓展欣赏完视频谈谈你们的感受?课堂总结 《青年友谊圆舞曲》1=C 3/4 拍 中速稍快 活泼地合唱感谢聆听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ce5c3eaeac0702914279c5a1c0a25940.mp4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青年友谊圆舞曲》-课件.pptx 【新版教材】中学-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青年友谊圆舞曲》-课堂教学设计.docx 青年友谊圆舞曲.mp3 青年友谊圆舞曲(伴奏一).mp3